原心伊允

13 你就不要想起我


留念:
    某综艺节目录制现场,我以我无数真爱的墙头小哥哥立誓,我这次绝对不是为了陈伊宇去的,大概是网红的时代下,我亲爱的小哥哥们总有机会聚在一起,在一个奇怪的网络综艺。
    环形的观众席要么是节目组刻意的搞事,要么是脑残的选择。后援坐在自家爱豆后面,别家爱豆倒是看得清清楚楚,自己爱豆就只能全程盯后脑勺。虽说内心还是很激动,但我还不至于蠢到这个地步吧。套路深一点的小姐姐们挂着大炮就蹲别家爱豆观众席里,角度好的咧。不懂套路的小透明还是乖乖听从现场凶巴巴导演的安排吧。
    是的,纵横粉圈这么多年,我还是后者。
    此处请憋笑。
    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见陈伊宇真人,倒是和照片里没什么区别。是帅气,却帅得有些凌厉。用粉圈的话来说,就是那种很赚路人缘却难守住死忠粉,理智粉居多吸不住脑残粉的类型。
    言归正传。
    整场节目除了美颜和中场补妆时能和小哥哥互动外,都是尿点。
    主持人被怼单身狗之后,陈伊宇莫名接锅说了句:“我也是。”接着全场上车进入了拷问上一段恋情和择偶标准的烂俗环节。
    “伊宇呢?”
    “我?上一次……是因为我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她真的很优秀,是天才。”
    “咦——这么谦虚,那我们这些人岂不是活该一辈子单着。”
    “不是,她真的特别特别好,很优秀很厉害的姑娘。”
    这个环节很快过去,我却看着那张认真严肃地解释的脸,满心感慨。
    一个天才,一个鬼才。
    谁也不欠谁。
    记忆:
    饭后,魏原心与学长告别,回宿舍收拾行李,宿舍的三只早已回家,一个人的寝室,其实有些冷清了。
    林泽怿话里的意思,魏原心懂了七成。七成,其实够了。
    没人能完完全全地懂得另一个人,就连自己也看不懂自己。
    但对于魏原心而言,看到七成的陈伊宇,已经是幸运的了。和陈伊宇相比,林泽怿是一个更加易懂的人,藏不住秘密的、有些天真善良的白羊,向来是好友的选择。
    这些日子,魏原心想过很多很多的问题,从他们二人的相遇开始,到如今这样的处境。她对于陈伊宇算什么,是什么,在他心里有没有重量,有几分重量,她掂量得清楚。
    有一句话说得好:慧极必伤,情深不寿。
    魏原心,终于决定。
    就是这么一个始终的明白的人,始终在天空追寻着不同事情的鸟,还没学会为谁停留去建一个巢,要知道,对于所有热爱天空的鸟儿而言,巢穴和囚笼,别无二致。她理解另一只鸟的心中所求,更明白自己的心之所求。
    她想做一个选择。
    如果陈伊宇也愿意牺牲部分的自由,与她交换部分的天空,那她愿意学着筑巢,或者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和他一起飞翔。如果陈伊宇依旧享受独自追求的喜悦,她也会继续在她的天空,自在生活。
    其实,再简单不过了。
    这是一个机会,要么向前,要么退后,显而易见。
    决定了,就不后悔——这大概是射手和金牛最相通的一个部分。
    第二天下午的飞机,在完成一切手续登机时,魏原心看着即将离开的北京,拿出了手机。
    当看到那个界面停留的日期时,她微微一笑。
    先给爸妈发了自己登机的短信后,发了暂别北京的朋友圈,最后,回到那个界面,热爱中文的魏原心用了最直白,最简单的语言连发了三句话。一句陈述,一个问句,聪明的人,会为这个问句加上一个时限,好一个选择题。
    “陈伊宇,我今天回家了,刚登机。”
    “你,喜欢我吗?”
    “这趟飞机会在三个半小时后在昆明降落,三个半小时中你如果没有回复,那我,就默认我知道答案了。”
    关机……
    也许,还能在飞机上睡一个好觉。
    当然,她没睡着。
    既然敢给题,就敢接受答案。
    为这一段时间的相处,做最后定义。
    答案,在魏原心心里,早就存在。
    云南的冬夜并不温暖,南方的冷是入骨冰寒,不见得比北京弱。
    她直到站到取行李的地方才打开手机。
    也不知是给谁时间。
    短信最先伴随着开机到来,不待解锁就看得一清二楚。
    她最不想看到的三个字,还是出现了。
    “对不起原心,我也不想伤你。”
    对不起。
    ………
    回家时,一切如旧。
    本就少与父母聊这些事情的魏原心对陈伊宇,只字未提。她默默删了陈伊宇的微信,删了电话,短信界面只留下一串冰冷的号码。
    有的人放手,真的干脆。
    她也没和任何人提及这件事,发小们每天聚在一起,甚至都觉察不出魏原心有任何不同。
    过年时,团圆时。家里人围着烤火器坐在一起的时候,闲聊之余总会刺几句。
    “都大学了,也不见你带个男朋友回来。”某大姨问。
    “还早呢,催哪催?”剩女表姐力挺。
    “人学霸是忙,你这整日吃闲饭还不是嫁不出去嘛。”
    “一日就认得说我。”
    家乡话总是温暖的,特别对于归家的游子而言。魏原心自小不擅长和亲戚们闲侃,小时候觉得聒噪,如今坐在一旁听着,也颇有趣味。
    家乡的年味很浓,给长辈们拜年送礼,这一次再也收不到压岁的红包了。但魏原心看着小辈们期待的模样,恍惚察觉,时光早已在她身上留下痕迹。
    无论是对于年轻的灵魂,还是老迈的残躯,时光都是一样公平。
    比如,能洗刷掉很多东西。
    冬天的云南还是绿树成荫,这大概是北国难得一见的风光。
    和拥有长久共同回忆的朋友们一起,在自小熟悉的环境里漫步,说着生活里的琐碎小事和搞笑过往,这种生活,似乎与北京的大学生活完全脱节,以致她与很多人都暂时没了联系,换了云南当地的手机号后,更是成为一号失联人物。
    这样也好,那个人便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了。
    即便夜深人静,一人独坐时,魏原心脑海里总是那人的身影,过于清晰。
    她偶尔也想原因,具体一点直接一点的原因,这段缘分到底差了哪一点,陈伊宇后退了,她也不得不退回原点。她也会觉得,两个人兴许从未向前过,有过惺惺相惜,不过山高水长。江湖太大,人心难测。
    大年初三,姐姐就兴冲冲地约着她们一群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去丽江玩一趟。
    年轻气盛,说走就走。
    风花雪月,大理丽江。
    雪山下的古城灯火通明,早晚温差极大,一群人安顿好后,第二天组队前往酒吧区,誓要证明一下自己已经长大。
    偏偏走到一半,高三党说要去四方街逛,姐姐与魏原心多年前就来过,加上姐姐有点小感冒,魏原心提出和姐姐一起先到酒吧去等,一群人便分成两队。
    危城酒吧,邂逅之都中一点微尘,灯红酒绿中一抹阑珊。毫不起眼,只因离四方街近,二人便在此落脚。
    魏原心走进酒吧时,大中午的没几个人,点了些小吃便和姐姐闲聊起来。
    “原心,你大学里去过酒吧吗?”
    魏原心脑海里,只有五道口那窄巷里的“无”酒吧,当然还有热情的老板和楼顶的美景。
    “去过,给朋友过生日的时候去的。”
    “和这里的差别大吗?”
    “还好吧,酒吧嘛,很多都是有自己的营业概念的,设计过的,不好比。”
    话音刚落,木门被推开时嘎吱作响,二人下意识看向门口。
    大中午的,还有客人。
    “老板,有人吗?”温柔男声,熟悉依旧。
    从门口的影子里,魏原心都能辨认出这个人。
    只是万万没想到,他会出现在这里。
    他身边还跟着一个稍年长的西装男,和他一身街头打扮对比鲜明。
    “坐那吧。”老板指路,径直走向的,是魏原心和姐姐所坐的方向。
    “姐姐,外面坐风大,你又不好着,我们换换吧。”魏原心眼睁睁看着那人正对自己走过来,侧着头站起来和姐姐说换座位。
    姐姐有些疑惑,但也答应下来。
    一墙之隔,如若天涯。
    那青石板做的墙完全隔住两个座位,说着方言的姐妹二人和隔壁的京腔如同在演一场戏,一出喜剧。
    姐姐作为资深追星人士,给魏原心强行卖着安利,虽然此时的魏原心,阵脚已乱。
    “你看这个,粉丝自制的视频,超级厉害!虐死。”
    姐姐给魏原心安利b站某up主视频,魏原心接过姐姐的手机和一只耳机,看了起来。
    ……
    “你一下从鬼界到了佛界,我却一直在人间。”
    “是人就要执着。”
    当听到这一句台词时,魏原心盯着手机屏幕的眼睛,终于湿润。
    坐在她旁边的姐姐还是一如既往地懂她,不出声拍着她的背。从小修炼的默契,其实早在很久之前,姐姐就明白魏原心隐瞒了一些事,她不问,只是不愿伤害。
    而对于魏原心,那个答案,越发清晰而现实。
    谪仙之心,终有一人,是你的红尘。
    她始终看清,却很难释怀。
    “有人和我说过,有机会一定要来云南看看,我就来了。”
    “谁啊?”
    “一个朋友。”
    “女的?”
    “你丫八卦个什么劲儿!”
    那青石板墙的左右两侧,未免过于讽刺。一面心死,一面心伤。
    这故事的主角——陈伊宇,魏原心,一墙之隔,对面不识。这,应是故事的结局。
    “那她告诉你这儿有什么好玩的了吗?”
    “没,她小时候来过,家里有亲戚在这儿,一年级的时候什么也不记得。”
    “怎么?你都到这儿了,不联系人家?”
    “我们很久没联系了。”
    “那你还工作一结束就往这儿跑,我说,说不定现在追回,还来得及。”
    “我就是来看看,她的家乡有多好看。”
    “我看你就是贱。”
    “我贱碍着你什么事了吗?不想来您请回!”
    “你这小子。”
    魏原心眼角的泪不断溢出,姐姐递来的纸一一湿润。她看似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却在不经意间地相遇里,铠甲碎成粉末。
    “没事了,没哪好难过的。”
    姐姐和魏原心说的方言,自带语言加密,显得过于自然。
    魏原心怕发出声音,低着头,长发遮面,泪如雨下。
    当你身边的那个人开始散发迷人的光,直到光亮到灼伤你的眼睛时,一切就开始变味了。如同一首歌里所言,物极必反,当嫁衣如火灼伤了天涯,那人便不再爱你如命。最好的时候,是我看得见你的愚蠢和天真,你看得出我的慌乱和幼稚,却又为彼此身上的天赋和努力所折服时,这段关系才是长久的。
    那一次的擦肩,就写定了两个人的结局。
    天平的一边一旦开始仰望,这种感情,便不再如从前那般纯粹了。
    一个人发挥自己最大能力的时候,是光芒似火的。
    魏原心挥毫写江山社稷时是这样,陈伊宇全身心投入舞台和角色时是这样。
    任谁在那个年纪,都不甘心在影子里走路,也没能力为对方撑起一片蓝天。
    丽江危城酒吧门口,冰山流下的雪水和血泪一般潺潺,从黑暗里走出的魏原心只能看着,眼睁睁看着,那人,越走越远。
    陈伊宇侧过头感受高原古城的阳光时,上扬的嘴角和睫毛下的光影依旧,那人迷人依旧,迷心依旧。
    只是,再也回不到最初了。
    而最好的时候,是陈伊宇和魏原心一起完成期末作业,一起在家里厨房胡乱摆弄,一起在球场看夕阳西下的时候。
    两个人一样,都不是谁的神。
    魏原心留给剧社的最后一部剧本,叫做空镜,当你用旁观的视角看生离死别,是身在红尘又不染红尘的心,最后被红尘杀害。
    街口从外地逃难而来的戏子成日浪荡嬉笑,自小在道观长大的书生却学得一身礼义廉耻。
    没人明白红尘里的游子方向何在,只是因为,红尘,是一个人。
    据我所知,这本剧本并没有搬上舞台,如今也不知何在。
    她彻底淡出社团,淡出人群。
    她从陈伊宇身上借来的光芒,迟早如蜡炬燃尽,回归黑夜。
    她觉得故事该结束了,那我也认同她的想法。
    她就如同沙漠之中走在我前面的明星一般,照亮了夜空,铺洒开荒凉。
    ——《愿与》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