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亲历记

第41章


这种试验是极为重要的,因为经过这种试验后,
就可以决定某些武器可以定型的大量生产,而某些武器还需作哪方面的改进。当然,
我国战前虽然准备不是很充分,但我们由于有全国总动员的时间,加上我国有着极
其优势的工业设备和科技水平等良好的基础条件,所以最终能以较大的优势装备,
压倒我们的敌人仅在战争初期所具备的优势。
    在过去两年里,美军的枪诫与其他武器,都可以说是性能俱佳。正是因为有优
势的武器装备可以凭藉,因此我国敢于以少量部队发动世界性大战。
    倘若不是我们海军和空军的机动力与人力都占绝对优势,那么、不仅不能对我
们选定的攻击重点目标进行致命的打击,从而获得战术优势,而且恐怕也难以阻止
敌人对我国施加的强大压力。
    自美军在法国登陆,一直到美英法联军推进到德国的西部边境,德军西线兵力
始终在数目上超过我们的攻击部队,占有数量上的优势。麦克阿瑟将军攻击菲律宾
群岛时,他所用的兵力也小于岛上日军守敌的数目。至于日军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
所拥有的兵力,更是大于我军数倍。由此证明,我军的兵器在质量上与数量上,都
已经占有明显优势,虽然这并不排除在某些特种武器的制造与改良上,我们还有不
如敌人之处。但是在整体上,我军的武器装备已经是超过敌人,这是一个确切的事
实,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
    原子弹的发明,使武器的其它一切工艺上的进步都为之逊色。这种可怕的武器
之所以被我们研制并投入使用,不仅在于良好的时机,更在于管理得法和有关人员
努力攻关的结果。美国首先制造出原子弹从而驾驶了世人之命运,这固然可以使美
国人引为自信,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决不可盲目乐观以至固步自封。因为
这些重大发明决非我们美国人所独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至这次世界大战之间,
德国曾着力于武器装备的改进,以至他们在这方面的进步幅度已超过我们甚远。德
国研制的远程火箭与无人驾驶飞机的性能,也超过我们的同类很多。因为他们在战
前若干年就已开始研究,在这次世界大战中,更加不遗余力。我们发明了原子弹,
对于德国来说可以称为迎头赶上了,想起来这固然是一种安慰,但又提醒我们决不
可因此而止步、不再努力。
    美国的制造厂和技术界努力改进飞机、舰船的改造,因而使得我军的飞机和舰
船性能、数量很快就超过了德国和日本。这时正在进行的欧洲与太平洋的大空战,
我军的新型飞机投入使用,很快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我们飞机无论在数量上和
性能上,都优于敌人。我军改良后的远程轰炸机,如B ―29,曾经号称无敌。德国
人也承认,我们能造出远程轰炸机,出乎他们的意料。德国是在战斗中第一个使用
喷气式战斗机的,当他们新的喷气战斗机研制出来投入试验飞行时,他们能进行飞
行试验的空域,已经被我们的战斗机又完全控制,使得他们除了作战之外,已经没
有飞行试验的机会。并且德国的喷气战斗机只能飞行一个多小时,而我方同型号的
战斗机,能够从旧金山直飞纽约,不必在中途停留。
    德军在武器装备中,唯一占有优势的是重型坦克。从1943  年夏到1945年春,
我军的雪尔曼坦克在坦克战中,始终战不过德军的虎式坦克与豹式坦克。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们关于坦克的装甲观念与德国不同,此外,我们的坦克与德军坦克进入战
场的方法也不同。我方坦克,须横渡大西洋,海运数万里,到达欧洲战场以后还须
以两栖姿态在敌人控制的海岸登陆。而要投入战场,又由于我军空军在火力准备中
已将敌方控制区的桥梁破坏,即使未经我方飞机炸毁而敌人在后撤时也予以炸毁破
坏,因而我方的坦克必须经过临时架设的舟桥跨河渡江。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坦克不
能按照重装甲而制造。我们坦克最新的设计用途,原在于扩张战果。换句话说,我
军需要使用坦克,原来只打算能深入敌人阵地后方,破坏其后方补给和交通线,因
而对坦克性能的要求是,必须耐行驶――耗油少而行程远,并且不易发生机械故障。
    这些是我军坦克的优点,也是我军坦克的弱点。为避开这个弱点,在战斗中,
我们要尽量避免进行坦克对坦克的正面战斗。不要说我军轻型坦克不能与德军的重
型坦克对战,就是中型坦克如果在战斗力迫不得已要与德军重型坦克正面对垒,也
必定处于不利的地位。正因如此,我在1944  年春,决定大量制造一种新型的美国
重型坦克。我国的兵工人员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对这种重型坦克已作过一些
试验。去年冬,新式重型坦克M ―26  式波兴坦克运到欧洲战场。这种坦克在实战
中,可以与德军任何型号的坦克相匹敌,而且具有重量小(43  吨)、速度大、行
驶耐久等优点。同时,又开始制造另外两种坦克T ―29  和T ―30。这两种坦克各
重64  吨,一种是装备105 火炮,另一种装备155 火炮。我军经过北非之战和新几
内亚巴布亚之战以后,使我们深深感觉到平时对于武器装备研究和生产准备不足所
带来的严重教训,应该用迎头赶上的方法进行弥补。于是1943  年暮春,我任命一
名兵工专家波尔登上校,在我的直接指挥下,从事兵器性能与技术的改进与发明创
造,不必经过陆军部下达命令,以增添不必要的程序与环节。最初,他主要致力于
热带丛林战所需的步兵兵器性能的改进,以用来攻击日本军队。经过他所带领的研
究小组的努力, 105  与155 迫击炮,火焰投掷器、步兵火箭简,各种投掷弹,用
于热带丛林和泥泞地带的重炮牵引防滑盘,巴祖卡弹药以及彩色烟幕弹,都得到改
进,并迅速交付生产并立即运往前线,投入战场使用。
    此后,陆军部长在特别幕僚中成立了一个处,专门负责把国内的科学发明与战
场上士兵的经验结合起来,发明创造新的武器,以便使我国在武器装备的竞争中,
不至于落在他人之后。1943  年10  月间,这个以研制新的杀人利器的发明处,由
亨利少将负责组建。该处立即派遣兵工专家到战场观察战斗部队的实战过程,寻求
把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战场的新办法。战地观察组一旦形成新的武器设想后,立即
返回国内,与科研、生产机构迅速进行新的武器的试制。试制成功后,又立即送往
前线作战地试验。经实战检验是成功的,立即大量生产。按照这种方法试验成功的
新的兵器有喷火坦克、航空火箭,经改进的步兵火箭,自行重型火炮,以及探测敌
人炮位的电子装置等。
    同时,新发明处还负责研究和判断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的关于敌人研制新武器的
情报,研究如何轰炸德军发射V ―1 火箭的阵地与补给线。我军对V ―1 火箭阵地
的轰炸与对其已经发射的V ―1 火箭的拦截,使V ―1 火箭的效力大大减低,使得
德国法西斯原来企图以这个杀手锏阻碍联军在法国登陆的梦想,始终未能实现。
    1944  年秋,波尔登准将接替亨利将军任新发明处长,亨利则调任陆军部参谋
本部人事处处长之职。波尔登接受新发明处以后,特别着重于改装各种火箭、重型
坦克、自行重炮、改进火箭雷达与夜视器材,加快新式武器装备的生产和运往海外
战场。我国野战部队的被装,就多方面来说,可以适合任何国家的士兵穿用。因为
我国的野战被装,是按照配套的原则生产的,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护身体,而且穿着
也极为便利。用橡皮底制成的高筒靴,再配以原绒防冰袜,经我军士兵穿用实践表
明,即使在严寒和极其潮湿的天气和地带中作战、行军,都不会感染足疾。虽然使
野战士兵在野外露宿中感觉舒适的被服还没有发明和生产,但是保护露宿士兵不被
大量冻死冻伤的被服,已经在大量生产,并且已经能够保障西欧战场与远东战场的
需要。现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何教育士兵防止浪费的习惯,以致误用、滥用这
类被服与装具。
    我国士兵的营养状况,历来比其它各国士兵都要好些。当然在野战条件下的食
品,较之在平时驻在营房中和担负守备任务时所得到的食品,那是要差得多,比起
在家中的饮食精烹细调来说,那更是不如了。因为野战条件下的口粮,不仅需要易
于保存,而且要求容易携带。关于如何保障好野战部队的口粮,曾经使各国军界苦
恼数百年,难得一个两全齐美的妥善办法,但是,美国在这次世界大战中所制造的
野战食品,比以往已有很大的改进。如C 种口粮与K 种口粮,其中所含有的各种食
品样数之多,是士兵在前几年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譬如众人称奇的C 种口粮,其中
所含的肉类食品就有10  种以上:
    有豆类和肉;蔬菜和熟肉;面和肉;火腿、鸡蛋、洋芋、糖和肉;米和肉;豆
和腊肠;豆和腕肉;豆和火腿;蔬菜和熟鸡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