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亲历记

第53章


历史证明这是屡验不爽的。况且,现在的武器,威力强大得可怕,
随时都可以导致灭亡国家,因而这更加证明我的怀疑是一个简单明显的真理,是无
可辩驳的。
    在希特勒公开集结庞大的军队,企图称霸欧洲、称霸世界的时候,英、法等民
主国家就其国家防御的自卫能力的软弱来说,是软弱无力的、不堪一击的。而这些
国家的国防政策、制度比起其军队来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时,我们美国国防的软弱也与这些国家不分彼此。当时我国没有野战军,全
部军队共三个半师,还零散地驻在美国各州。即使把这三个半师集中起来投入训练,
也是不可能训练成能担负战斗任务的部队。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运输工具以及部队
训练和担负战斗任务的武器装备,另外一方面,集结、训练和进行战术演练所需要
的经费,也无来源。那时的军费,根本就没有这项开支的预算,国会也不同意临时
予以增拨军事开支。当然,就国家的实力而言,不是拿不出这笔钱,也不是没有办
法解决交通问题。就国家总体来说,造成我国防御能力软弱状况的,主要是缺乏现
代化的武器和装备。因此,已故的总统罗斯福于1939  年9 月8 日宣布美国已进入
半紧急状态时,那时我国的兵力和防御时能力,还够不上一个三等的强国。而且还
有许多学生多次举行游行示威,反对美国卷入战争,向全世界宣告,美国的青年,
决不参加战斗、保卫祖国。
    在我国许多人还沉缅于和平幻想,不相信会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
纳粹的数百万大军已经横扫欧洲。美国之所以免遭德国纳粹铁骑的践踏,一方面是
因为有辽阔的大西洋横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构成了美国的天然屏障,同时盟国军
队的顽强战斗,拖住了希特勒的手脚,使他暂时腾不出兵力来。另一方面要归于德
国人自己犯了战略性的错误,没有把首波冲击的目标就对准后来置他于死命的美国。
然而,话又说回来,我们依赖辽阔的海洋作为自卫的主要因素,在战争史上,这恐
怕已经是最后的一次了,现代武器的发展,已经即使不横渡大西洋,也可以把火箭
从欧洲直射到美国来。
    倘若我们还把免遭战祸的希望寄托在别的国家仍然充当美国的挡箭牌上、寄托
在我们的敌人再一次犯不可饶恕的战略错误的基础上,那么,我们无疑是把我们的
财富、和平和自由,交给我们的敌人去保管,要想不被劫夺可能做得到吗?上次世
界大战结束之后,我随波兴将军从法国回国后,就和他共同努力劝说国人,建立健
全我国自己的防御体系,明确我国的国防政策。然而,很不幸,我们的建议没有被
国人所采纳。结果怎样呢?我们为恢复世界和平,消耗了数千亿美元,伤亡了50  
多万士兵。倘若那个建议当时就被政府采纳、接受,进行必要的准备,那么,我们
在这次世界大战中不需要作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是肯定的,甚至由于我们有准备,这
次世界大战不致于发生,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是,当时波兴将军在国会发表呼吁
演讲时,大家都质问彼兴将军,我国备战以哪个国家为对象?他们不明白,这种问
题是不易作肯定的答复的,也不能作简单的回答。等到20  年后,希特勒在德国这
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失败国,重新燃起法西斯主义的毒焰、悍然发动了新的世
界大战以后,美国人才恍然大悟。
    不仅在战前,难以准确地肯定我军的作战目标,即使在战争已经很临近时,也
难以预先就作战问题作出准确的预见。如1940  年在国会的某委员会,议员们曾向
我提出如同20  年前向波兴将军提出的相同内容的质询时,我也没法作出肯定的回
答,不能肯定我军将于何处同德军或日军交战,只能大致他说,我国的军队曾经在
南美、法国、比利时、德国、俄国的西伯利亚、阿菲利加、菲律宾与中国等地作战。
未曾想此后不久,我军就在缅甸中部与太平洋各岛上打响战斗,并能在世界各大洲、
各大洋与德军、日军和意大利军等,开展了全面的战争。经过这次战争及我们付出
的重大代价,证明了波兴将军和我多年以前的建议及其依据的看法,是正确的。这
就是,我们国家要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他国侵害,除了早作准备,以有效的手段抵
御某一国或某数国将来羽毛丰满时,以武力解决政争,侵占我土地,掠夺我资源之
外,没有任何可供选择的其它办法。
    我国利用强大的现代工业和农业以及公民的努力,三、四十年之内,两次打败
作了充分准备、发动战争的国家的侵略企图。但是,这些国家并未真正服输,他们
的阴谋也并未停止,而且,他们也将以百倍的努力,企图打赢下一次战争,不再给
我们第三次战胜他们的机会。
    1914  年我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  年我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
在我国与德国之间,有英国、苏联、法国、波兰以及欧洲其它许多的小国,同时,
那时的杀人武器也还没有发展到象今天这样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德国如果想以其大炮轰击我国的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工厂,势必先要消灭这些
国家,然后再乘船横渡大西洋才行。然而,等到欧洲战争结束时,我们的这些工厂,
已经濒临欧洲敌人的火力射程边缘了。戈林在被俘后就说过,假使德国再有2 年不
被打败,美国东海岸各城市将会遭到德国制造的火箭炮的轰击。而且这不排除初步
的轰击,要比预计的更早。因此,作战技术的日益进步,已经使美国内地的工厂、
科学研究中心,也都进入了世界战争的前线。
    绝不能再有侥幸之心理,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未被轰击,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也
能不被轰击。
    我们国家过去以半球防御的国家安全观念,实在是太陈旧了,不符合当前的全
球战略实际。现代国家的安全,要依靠于整个世界的和平。而这种和平,必须要依
靠强大的国家来加以维持和谋划。
    即使假设我们能够以招募法组织军队,那么我们怎么能一方面以绝大部分的国
民收入投入经济建设,从而保持世界上强国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能维持巨大的军费
开支,而不致耗尽国家的财力呢?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按照宪法召开首次国会时,
就曾经向国会建议了解答这个问题的办法。他的办法是,国家在平时不建设常备军,
而只训练一种民军。这是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建立庞大的职业常备军,容
易被个人野心家所利用,因而对国家是一种危险。这方面,即使是今天也仍然如此。
因而,华盛顿总统的建议,主要的精神并不在于危险不危险,而在于每年国家所筹
集的经费,究竟能够维持什么样的规模的军队?很显然,在美国当时的生产水平,
是不可能养得起庞大的职业军队的。即使将来能够养得起,恐怕也要面临强大的政
治压力和舆论压力。因为无论使用什么办法建军,只要经费太多,就必须要纳税人
多掏腰包,纳税人就不会乐意,因此,国会就会通过法案,迫使当局缩减其军事预
算。更何况,现代的职业常备军,要花费大量的经费才能维持。
    建立庞大职业常备军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是, 20 世纪的战争,是全面战争,
而不是企图依靠职业军队就能在战争中稳操胜券的。要赢得20  世纪全面战争的胜
利,国家的一切资源,包括经济力、科学技术以及人力,都要全面动员,转入战争。
而这种新式战争,也更需要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技术与知识。
    所谓全面战争,并非人人穿着军服,开赴前线,随时准备击退敌人。任何一个
发展得比较快、比较成功的国家,在平时必须将其绝大部分财力、物力与人力,用
于发展生产和商业、贸易等获得收益的工作方面。在发展生产、创造财富的同时,
我们这一代,我们以后的数代人都不可遗忘,我们要一方面服务于国家,维持国家
的和平建设;另一方面,在和平生活遭到战争的破坏时,我们要有足够的手段和力
量,应付这种不幸的局面。那么,有什么好办法,既能使国家尽量减少军事方面的
开支、而以主要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经济建设,又能有效地保卫国家安全,使
之免遭敌人的侮辱、掠夺和占领呢?这个办法就是开展全民国防训练。对全国适合
服役条件的所有公民,进行普遍的军事训练,这与征招够条件的公民服役,并不是
同一回事。所谓服役,是指公民实际地参加战斗部队。战斗部队在平时可以保持较
小的规模,所需的兵员,由那些愿意从军的人员组成。也就是说,在战斗部队服务
的人,可以志愿人员组成,而并非是公民按义务服役。在没有发生战争的条件下,
公民可以暂缓服役,但必须要按照规定接受军事训练。受训人员可在由国家设立在
全国各地的军训团体中,接受相应的训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