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功是功,过是过,还是分开评析比较好,没必要因为过失而否定他的功绩,更不应因为功劳而轻易原谅他的过错。
回纥军人牵马图
说到这里,忽然又想到了佛经里尸毗王的那个故事,面对一只鸽和一只鹰,如果不让鹰吃鸽子,那么鹰会饿死,如果让鹰吃掉鸽子,那么鸽子又是无辜的。睢阳城的守军就好比是鹰,而那些被吃的人是鸽子,鸽子固然无辜,但不吃他(她)们的话,“鹰”也会饿死。在鹰与鸽中,张巡选择的是鹰。
就在睢阳城破的前些时候,即九月庚子(二十五日),郭子仪率十五万唐军,逼近长安。二十七日,在香积寺北沣水之东,与叛军的十万人激战。此战唐军大胜,一举收复了长安。
唐军继续东进,安庆绪只好从洛阳北逃到邺郡,于是唐军又收复了洛阳。
当初那么轻易就丢掉了的东西两京,如今收复回来倒都很容易,唐军好大的手笔。一来是唐朝被重重打了一下之后回过神来,二来则不能不感谢安庆绪——相信要是安禄山在的话,可能会稍微难打一些。
但就在长安、洛阳的收复之后,唐朝内部又发生了一些事情……
十
唐朝内部出了什么事呢?
唐朝收复长安、洛阳,看似简单,但却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唐军的十五万人中,除去朔方的兵,还有肃宗向回纥借来的人马。借兵的时候,肃宗与回纥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收复长安之后,回纥怀仁可汗的儿子叶护当即要求唐朝如约把这些好处交出来,唐军主帅李俶当然不答应,说现在刚收回来,还不好意思剥削,何况如果这么办的话洛阳就不好打了,等到洛阳也收复之后再履行“合同”也不晚。叶护“惊跃下马答拜,跪捧王足”,唯唯诺诺,还主动请求为广平王去收复洛阳——这是史书上的记载,但我真想不出来叶护有什么理由要对广平王这么恭敬,要知道,有求于人的不是回纥,而是唐啊。
(南宋)《望贤迎圣图》。描绘安史乱后肃宗迎接玄宗归来的情景。
话说收复长安之后,百姓、军士、胡虏等看见广平王李俶,都流着泪说:“广平王真华、夷之主!”然后又夹道欢迎。肃宗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说:“朕不及也!”我仍然持怀疑态度,广平王又不是一个超级偶像级的人物,怎会受如此之待遇?——史官笑了笑,答曰:嘿嘿……事实上,广平王收复长安之后还干了一件比较蠢的事。当时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曾提议追击敌将安守忠、李归仁等人,广平王不答应,当夜仆固怀恩反复请求了四五次,都被挡了回来。结果第二天广平王再想派人去追的时候,已经晚了,这些敌将全都撤得无影无踪。
捷报传到了凤翔(至德二年二月,肃宗至凤翔),群臣上表祝贺。既然都城收复了,接下来的头等大事就是要把太上皇接回来,要知道,在表面文章上,众皇室成员的新身份还都得等他老人家定夺呢。
肃宗派人去请玄宗回来,又派人把李泌接了过来,告诉李泌,等把太上皇接回来后,自己仍然回东宫当太子去。李泌一听大惊失色,问道:“贺表还能追回来吗?”“已经走的远了。”“太上皇不会回来了。”“啊?”肃宗大吃一惊,这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按他的逻辑,既然自己表现出来恭敬谦卑的态度,那么一定能把玄宗“哄”来,可为什么李泌会认为玄宗不会再来呢?肃宗忙追问原因。李泌回答的很简单:“理势自然。”你已经登基为皇帝了,现在又派人去请前任皇帝回来,然后自己再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个放在谁身上也不信啊,玄宗活了七十多年,谙于世故,难免会猜疑,还以为这里会有什么阴谋呢。于是李泌提议再派一个人去送另一道贺表,说是“请速还京以就孝养之意”,这样玄宗就能来了。
当夜李泌就想辞职,认为自己“报德足矣”,应当“复为闲人”。肃宗当然不答应,李泌又提出来“五不可”: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肃宗又想含混过去,而李泌则仍然坚持己见,肃宗被弄得有点恼了,“你就这么不相信我?是不是把我看成是勾践了?”李泌自是得解释一番,然后说:“皇上现在对我这样,我有些事情都不敢说,等天下安定了,我又能再说什么事呢?”肃宗沉思了一下,问是不是因为没听他北伐的建议,李泌却提起建宁王之事。
乱后的曙光·肃代两朝纪实(13)
上曰:“建宁,朕之爱子,性英果,艰难时有功,朕岂不知之!但因此为小人所教,欲害其兄,图继嗣,朕以社稷大计,不得已而除之。卿不细知其故邪?”对曰:“若有此心,广平当怨之。广平每与臣言其冤,辄流涕呜咽。臣今必辞陛下去,始敢言之耳。”上曰:“渠尝夜扪广平,意欲加害。(这就是肃宗所谓证据)”对曰:“此皆出谗人之口,岂有建宁之孝友聪明,肯为此乎!且陛下昔欲用建宁为元帅,臣请用广平。建宁若有此心,当深憾于臣;而以臣为忠,益相亲善,陛下以此可察其心矣。”上乃泣下曰:“先生言是也。既往不咎,朕不欲闻之。”
这里我很怀疑肃宗眼泪的真实性,他对李泌的话只怕也未全信,即使相信,但这个反应也实在太平淡了吧。当然对于肃宗的这种反应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的确是因为他太悲痛了,所以不愿意再提起伤心事。如果大家看过《康熙王朝》的话,里面的康熙帝之所以不想再提起容妃,就是因为她是他心中的一颗刺。我个人还是倾向于第一种解释,因为后来肃宗将自己的儿子们都晋升为“王”的时候,在上元年间又追赠兴王佋为恭懿太子,却没有追封建宁王,反倒是代宗,日后还经常想念自己的弟弟,追封他为齐王,后来又追为“承天皇帝”。
李泌由此提到了当初李贤的《黄台瓜辞》,这首诗也许当时是被禁的,因为肃宗似乎不知道——问题是李泌都听说了,肃宗会不知道?或者此诗是对皇家成员封禁了吧。总之,李泌旧事重提,目的在于保全广平王。
之后,玄宗的答复送到了长安,“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来矣。”我只要蜀地自养,不会再回去和你争。这果然印证了李泌的判断。又过了几天,玄宗的第二个使者到了,说玄宗接到第二次奏表时非常高兴,当下便商量着回长安的日期。
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年已古稀的玄宗不远万里终于到了咸阳。就在这里,上演了一幕父慈子孝的温馨场景。两位都是爷爷级的人物(肃宗年近五十,也是半大爷爷了)在一起抱头哭泣,“上皇(玄宗)降楼,抚上(肃宗)而泣;上捧上皇足,呜咽不自胜”,的确很“感人”啊。其他的细节就不仔细描述了,只要知道父子二人见面十分客气就可以了。然而父子之间,应该是这样的客气么?玄宗不肯居正殿,而肃宗则是连黄袍都不敢穿。玄宗说了几句话,都比较有意思。譬如,“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这句颇似自我解嘲,而“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则有些乞怜的意思了。这说明玄宗的确非常识大体,不再和自己的儿子争什么,另外,也很知自保之道。可惜的是,日后的形势却是玄宗始料未及的,即使他这般让步,仍避免不了那样惨淡的结局。不过眼前,肃宗毕竟表面上还是十分尊重太上皇的。
既然太上皇回到了长安,那么肃宗等于正位了,因此开始加封新一届皇室成员,肃宗的儿子们普遍由郡王升到了王,张良娣则升为淑妃,后来又立为皇后。
由于洛阳此时也破了,所以原先安禄山强行带走的那些官员们,又都被抓了回来。去时凄惨,回来也凄惨。“百官受安禄山父子官者陈希烈等三百余人,皆素服悲泣请罪。俶以上旨释之,寻勒赴西京。”回来之后还要等着审察,而且还会有相应的惩罚。最终朝廷决定以六等定罪,后三等流贬,前两等都是死罪,还有一等是重杖一百。可以说,哪个都不轻。代表性的是达奚珣被处斩了,陈希烈赐自尽,被重杖的不大清楚,而流放贬谪的则有很多很多。而前面提到的王维,由于有那首诗作证他还是忠于大唐的,另外,他的弟弟王缙——日后代宗朝的宰相,此时也提出愿意用自己的官来赎哥哥的罪,因此,王维没怎么受罚,后来还升到了尚书右丞,算是一个特例。还有一个特例就是张均或张垍。关于这两人,《通鉴》和《唐书》的记法有矛盾之处,通鉴说肃宗向玄宗求情,请求饶过他们二人,玄宗看在肃宗的面子上饶了张垍,但张均却不肯放过;而《唐书》中则说张垍“死贼中”,张均免死;又有一说是两人谁都没死。反正因为张说的关系,肃宗也算为他们尽了心。但朝廷定的这种严厉的惩罚,吓跑了不少打算投降的旧官员,令肃宗十分后悔。
另一方面,洛阳收复了,回纥人又开始索要东西,广平王只好赠送万匹罗锦才算暂时安定了下来。后来回纥军回到长安后,肃宗封叶护高官,又赏回纥绢二万匹。
至德二年,基本上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算是比较重要的一年,收复长安、洛阳的意义非同小可,至少唐肃宗可以坐在长安的宫殿中来处理国家大事,比灵武的那个小城楼可是威风了不少。
十一
乾元元年四月,肃宗正式立李俶为太子,十月又把太子的名字改成李豫。
小说推荐
- 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
- 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这一年,北宋帝国覆灭,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宣告诞生 中国人陷入长达十余年的兵凶战危血雨腥风之中 先是头年底,帝国首都沦陷敌手;进入正月,金国骑兵将首都汴京城内的金银宝货、文玩古物、仪仗图籍搜罗一空;二月,金人立原来的帝国宰相张邦昌为大楚皇帝;三、四月间,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50章
- 江湖往事之黑金帝国
- 四个性格相投的兄弟走到一起,从零开始,一点点组建起他们的正义,没有政府后台,没有大规模枪战从校园之间的争强斗胜,到江湖的尔虞吾诈;体会过苦痛的监狱生活,也经历了身边兄弟的生死离别主人公半现实的成长历程,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江湖往事 作者:所写的《江湖往事之黑金帝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章
- 过去往往过不去
- 作者所写的《过去往往过不去》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分节阅读 79
- 往而不往
- 秦往觉得她可以陪的起顾景逑一生,后来,她在最好的年华陪他度过最艰难的那段时光,却没有和这个她很喜欢很喜欢的男人走到最后 好像在感情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大家好似宁愿守着过往过余生,从未想过找回过往共度余生 世界上很多误会都是一个不愿解释,一个不愿意听 作者:晴天阴天不下雨所写的《往而不往》无
- 都市言情晴天阴天不下雨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章 想回到过往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五代十国之南唐摄政王
- 主人公穿越来到五代十国,成为了南唐李昇第四子李景达,开始了他的王爷生涯,熟读历史的他,想改变历史,他通过广纳贤才和南争北战,最后成为了南唐的摄政王,他能不能统一中原,成就霸业都是未可知数 作者:作家mzZ9jc所写的《五代十国之南唐摄政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作家mzZ9jc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四章 火并福州(一)
- 三国往事
- 其实很想写一本关于三国的书。一直没有动笔,后来经过内心的纠结和激动终于开始写了这本新书 希望大家们给我新书点点赞,多刷刷阅读量。还有打赏。作者章韩谢谢大家了 作者:章韩所写的《三国往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章韩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章 太子曹丕
- 蜂王国往事
- 【硬科幻】论在被篡位后如何科技兴国走向星海 蜂王国教皇病重逝世,年幼的储君安琛继位,七天后即被篡位 安琛逃出皇宫,隐姓埋名谋求别路 于是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研究员,和航天集团的实际领袖 安琛:闷声发大财 1 本文设定为经过拟人化处理的外星文明(否则没法看啊,但生理与社会结构仍与人类文明有明显差异 2
- 恐怖灵异农杆菌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九章:选拔宇航员***
- 共和国往事
- 本书通过对孙成蕙及其一家人五十年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展示了他们在五十年莫测变幻的政治风云中,所遭遇的“天灾人祸”的沉重打击,以及为获取做人的真正权利而不屈斗争的生活画卷,描绘了现实的残酷、求生的艰难、人格的扭曲、道德的沦丧、思想的复苏、社会的进步等等 作者:周梅森所写的《共和国往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
- 都市言情周梅森完本
- 最新章:该章节已被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