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杀人实验

第19章


  这么大的雨量忽然出现在过去一向干旱的地区,引起很大的不安与讨论。最初的理论把如此不寻常的降雨量原因推给在西南部进行的原子试爆③。虽然政府否认了这个可能性,却无法消除民众的怀疑,反而让群众更加相信这个可能性,尽管项推测后来被推翻了。
  注③西米斯.查德威克,︿我们会淹没全世界吗?﹀,《西南评论第四册》,一九八二年夏,第六百九十八页。
  其他的“降水假设”(按照当时的调查术语)毫无疑问都可归入“不切实际”的范畴④。这些假设包括过多的商用航空班次打乱了自然的云量平衡;精神错乱的印第安部落祈雨师无意中找到极具破坏性的冷凝因子,失去理智地将它用上;来自外太空的霜冻很奇怪地在地球上空催云化雨,造成如此过度的降水。
  注④乔利玛.郭尔特,︿降水理论是假的﹀,《黄色期刊》,一九八二年八月。
  另外,随着自然界出现的怪现象,难免就会有人提出假设,如此大量的降雨预示第二次大洪水的来临。几个规模较小的宗教团体急忙开始造起“救世方舟”,这事记载得很清楚。在新墨西哥州的干枯小镇外围还可以看到其中一艘方舟,它就造在一座小山坡上,“依然等着洪水的到来。⑤”
  注⑤哈瑞.L.舒勒,︿这个世界已来日不多了﹀,《南方橘子文艺评论》,第四十期,一九八二年九月,第二百一十四页。
  接着就是令人难忘的那一天,农夫赛勒斯.米尔斯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
  “要命!”农夫米尔斯说。
  这个乡下人在自家的玉米田里撞见那东西,惊得目瞪口呆。他小心翼翼地接近它,用粗得跟香肠似的手指头戳戳它。
  “要命,”不善辞令的他重复道。
  内布拉斯加州美国实验农场三号工作站的杰森.葛辉索,接到急电,驾着他的旅行车,来到农夫米尔斯的农场上。米尔斯带葛辉索到外面去看那东西。
  “怪了,”杰森.葛辉索说。“看起来象是棵橘子树。”
  仔细的调查显示出这句话是事实。它真的是棵橘子树。
  “不可思议,”杰森.葛辉索表示。“一棵橘子树长在内布拉斯加州的玉米田中。我可从没见过。”
  稍后,他们回到屋里去喝柠檬汁,发现米尔斯太太穿着一件露背装和一条短裤,戴着墨镜,罩着一件被虫咬坏了的皮裘短大衣,那是她从当年的嫁妆箱里翻出来的。
  “我想我要开车去好莱坞,”年纪起码有六十五岁的米尔斯太太说。
  ※※※
  到了傍晚,各家新闻通讯社都报导了这条新闻,任何一份报纸只要有点分量的都拿它做文章,放在头版当趣闻。
  但是不到一个星期,趣味感就消失了,因为来自内布拉斯加境内的每一个角落,还有爱荷华州、堪萨斯州、科罗拉多州部分地区的报导大量涌入,这些报导的内容都是在玉米田或麦田里发现橘子树,还有更令人担心的,那就是有关乡下居民出现怪异行为的报导。
  显而易见的是民众喜穿清凉的服装,还出现冷冻橘子汁的销售量莫名其妙上升这种现象,怪的是几十个商会都收到内容雷同的信,信上不外强烈要求即刻建造公寓、超市、网球场、露天汽车电影院和得来速餐馆,或是抱怨烟雾的问题。
  但是,一直到每天的气温显著下降,同时,在玉米田或麦田里长出橘子树这个无法解释的现象也显著增加,进而开始危害到田中的作物,人们才认真以对。地方上的农业团体安排喷洒作业,却收不到什么成效。橘子树、柠檬树和葡萄柚树继续呈几何级数增生,最后终于引发全国性的恐慌。
  全国一流的科学家聚集在内布拉斯加州的雷格维召开研讨会,讨论其中的可能性,内布拉斯加位于这场呈倍数成长灾害的地理中心。
  □□□
  “是冲积层的动态震造成的,”丹佛大学的肯尼斯.洛姆博士说。
  “是土壤搆成中大量的化学成份失序造成的,”杜邦实验室的史宾塞.史密斯表示。
  “是玉米籽里面的重要基因突变之故,”堪萨斯学院的杰洛米.勃拉斯教授接着表示。
  “是大气层剧烈收缩的关系,”麻省理工学院的洛森.兴克森教授表示。
  “是星球轨道移位的关系,”海顿天文馆的罗杰.卡司摩说。
  “吓死我了,”普渡大学来的一个小个子说。
  ※※※
  这一大票热中思索的天才人物到底带来什么正面结果,仍有待评估。根据历史记载,进一步将此一出现在自然界和人类的不寻常行为归类,则要等到一九八二年十月上旬,年轻的密苏里大学物理学副教授大卫.席维尔在《科学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证据的搜集﹀。
  席维尔教授在这篇精彩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这样的看法:所有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其实都是一个潜在现象的外显。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很少人注意到在这些受灾地区居民所出现的异常行为。席维尔认为,造成这种行为异常的原因和长出橘子树的原因是一样的。
  说也奇怪,推论的最后一个环节居然是出现在赫斯特新闻社⑥周日版增刊上,如今这家新闻社早已不存在。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职业专栏作家,他在替另外一篇文章做研究工作的时候,无意中发掘出这段载有葛林斯比博士发现的文字。他看出其中销售的潜力,于是写了一篇文章,综合葛林斯比博士的论点和席维尔教授的论点,以外行人的角度提出他自己的观点,奇怪的是他的观念完全正确。(后来,葛林斯比博士与席维尔教授一同对这位作者提起诉讼,告他没有事先征询他们的意见就下笔:受到这场严重的官司影响,此一真相后来鲜为人知。)
  注⑥H.布拉罕,︿洛杉矶是活的吗?﹀,《洛杉矶周日》,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九日版。
  如此这般,这件事最后演变成洛杉矶就像某种特大号的蕈类一样,生长过度,大到超出它的土地。
  接着是一段酝酿期,这段期间,全美境内各种不同的刊物一步步慢慢地建立洛杉矶运动的含意,直到它变成一个全国性的代名词。就在这段期间,有个想象力丰富的专栏作家戏称洛杉矶为“艾莉,那个到处乱跑的大都会”,后来被简称“艾莉”;对美国人而言,这个名字后来变得跟“火腿蛋”或“二次世界大战”一样平常。
  此时,为了阻止这种奇特的蔓延,人们展开了一连串的资料搜集,以及用各种不同的重要科学去分析洛杉矶运动。当时,洛杉矶运动已经蔓延至南达科塔州、密苏里州和阿肯色州,甚至远到主权独立的德州。(它在这个孤星之州所引起的集体动乱需要另外专文探讨。)
  ☆
  共和党要求展开全面调查
  声称洛杉矶运动是搞颠覆
  ※※※
  美国医学协会急忙派出人手赴灾区各地之后,在全美各地宣传洛杉矶运动的症状,让全国人民都能事先对这场即将来临的恐怖灾难有所警觉。
  □□□
  艾莉症⑦的症状
  一、异常渴望柑橘,不论是水果或果汁。
  二、部分或完全失去地理概念。(例如,住在堪萨斯市的人说到周末要开车南下去圣地亚哥。⑧)
  三、异常渴望拥有汽机车。
  四、反常地喜欢看电影或电影的预告片。(还有一种并发症,包括少女渴望当电影明星,虽然不可一概而论,不过这很明显是一种威胁。)
  五、嗜穿奇装异服。(包括貂皮短大衣、短裤、露背装、宽松的长裤、凉鞋、牛仔裤和泳装-全都是很鲜艳的颜色。)
  注⑦︿艾莉症及其症状﹀,美国医学协会小册,一九八二年春。
  注⑧圣地亚哥在堪萨斯市的西边。
  ※※※
  可惜的是,结果证明这张表并未达到它所公开宣称的目的。一来,表上并没有提及过度日照对北部各州的居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随着冬季即将到来,这项预警遭到无限期的搁置,许多不幸的人因为无法适应这项改变而变得神经质,且往往完全失去理智。
  发生在麦瞿巴克斯的故事,正是从一九八二年的秋末到冬季经常出现的报导。这座小镇位于北达科塔州的最北边。
  在这座倒霉的小镇,居民如同发了疯似的对付一个期待降雪的人,最后失去控制,烧燬整座村子。
  此外,这本册子没有提到后来所谓“寻找沙滩”⑨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幻觉,许多人一旦产生这种幻觉就会穿着泳装,带着浴巾和毯子,不由自主地在平原上和草原上徘徊,寻找太平洋。
  注⑨佛列兹.菲力克斯.戴卡特,︿寻找沙滩﹀,《一二三》杂志,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到了十月,洛杉矶运动(九月下旬,奥古斯塔.阮屈教授在提报给全美科学家会议的报告中,替这个过程取了个严肃的名字)的声势大涨,在十天之内就席卷了阿肯色州、密苏里州和明尼苏达州,且迅速掩进伊利诺州、威斯康辛州、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纳州的边沿地带。全美各地烟雾瀰漫。
  直到这个节骨眼为止,东岸的居民虽然对这个现象感到兴趣,却不会明显地感到不安,因为东岸和灾区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这时候,洛杉矶市的界线距离他们愈来愈近,东岸地区担心起来了。
  华府的立法活动几乎停摆,因为光是抗议信与需求函就让众议员们应接不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