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妃重生之杀伐文

第163章


却不料,因为灾情加剧,民间再次闹起了民乱。而这一次大有四面开花,全国皆乱的趋势。
      河东节度使借口平乱未尽全功,要继续替陛下分忧解难,更不可能启程回驻地。而孝昌帝也的确需要一只善战之军平息死灰复燃的流寇反贼。
      这仗一打就打到六月,将大好江山打得千疮百孔,各处匪乱依旧,国朝以可见的速度衰败着。
      正所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七月,宁王反了,说孝昌帝不仁,致使民不聊生,他要替天行道,斩杀昏君。
      孝昌帝大怒之后又是大惊失色,宁王竟然公然扯旗造反,还敢骂他是昏君。孝昌帝失魂落魄,直言问裴颜卿,“朕真的是昏君?”
      “陛下保重,万万不可被那乱臣贼子乱了心神。朝廷需要陛下,天下需要陛下。”
      这话安慰不了孝昌帝。事实摆在眼前,连续两年灾荒,灾民一日多过一日,银钱一日比一日紧张,河东节度使平乱无功,宁王扯旗造反,裹挟当地民众,已经占领了三州十二县。孝昌帝怒极攻心,一口心血喷出。群臣大惊失色,孝昌帝不顾身体安危,下旨申斥宁王,斥他为乱臣贼子,夺爵,千刀万剐。同时下旨申斥河东节度使,领精兵数万,竟然还连区区流寇民乱都平不了,要他何用。
      两封旨意下达,宁王得意非凡,当着手下将领的面直说孝昌帝已经是穷途末路。
      至于河东节度使,则直接撕了圣旨,将传旨的太监吓了个半死。河东节度使冷冷一笑,“陛下既然嫌弃某没本事,那就派有本事的人来吧。”
      骄兵悍将,骄兵悍将啊!敢撕了圣旨,这同造反谋逆有何区别。河东节度使要太监传话,故此太监保得一命逃回京城,添油加醋的将河东节度使的逆行告诉了孝昌帝。孝昌帝再一次被气的吐血,让太医们急的直摇头。
      大周天下烽烟四起,不过很显然事情还会朝更糟糕的方向发展。范阳节度使也扯旗造反,公开声称这天下刘家人坐得,李家人也坐得。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啊!朕早该杀了他,杀了他。”孝昌帝躺在床上怒吼。范阳节度使同孝昌帝之间,不仅有仇,还有绿帽子的私仇。孝昌帝忍辱负重,忍下这口恶气,没想到忍到最后人家竟然反了。这让孝昌帝如何不怒,这是在打脸,打得啪啪响,打得孝昌帝晕头转向。
      更让孝昌帝无法接受的是,河东节度使也反了。称孝昌帝位伪帝,阴谋篡位,杀兄弑父,帝位不正。如今河东节度使要溯本清源,为先太子遗孤正名。杀了伪帝,奉先太子遗孤为帝。
      河东节度使手里有先太子遗孤,不管此事是真是假,这则消息都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天下。
      孝昌帝再次被气的吐血,“不可能,绝无此事。”这是孝昌帝的态度。先太子一脉早被斩尽杀绝,何来遗孤一说,分明是有人混淆视听。
      就连一向不过问朝政的萧太后也被惊动了,当着朝臣的面斥河东节度使‘胡说八道,无中生有’,又说孝昌帝得位堂堂正正,先帝的遗诏还摆在奉先殿内,谁敢怀疑孝昌帝的帝位不正,就是怀疑先帝的遗诏。
      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突然冒出来的先太子遗孤,的确给天下人极大的冲击。就算朝臣们不在意,可是却挡不住天下悠悠众口。如今在民间,说什么的都有,甚至有那大胆的直言孝昌帝乃是乱臣贼子。
      萧太后同孝昌帝关起门来说事。
      孝昌帝直言不讳的问道:“母后,废太子果然留下遗孤?”
      “怎么可能。你别听人胡说。”萧太后坚定的否认,“废太子共有三子两女,在废太子死后,皆都死于非命。那河东节度使莫非是失心疯,竟然敢打着废太子遗孤的旗号,简直是不知所谓。再说了,废太子是被先帝废的,就算要算账,也该找先帝算账,同你没有关系。”
      孝昌帝有些发愣,当年废太子被废之时,孝昌帝还只是个半大少年。虽知情势紧张,毕竟没有亲身参与其中,故此印象并不深刻。对于废太子的几个子女,孝昌帝更没印象。对于注定要死的人,他自然没必要花费心思。
      孝昌帝嘴唇发干,问道:“母后,会不会当年有漏网之鱼。”
      “其他不甚紧要的人可能会有一二漏网的,但是废太子一家,绝无漏网之鱼。”萧太后说得斩钉截铁,可见那些人的死,萧太后没少出力。
      “这么说来,是有人冒充?”孝昌帝再问。
      萧太后微蹙眉头,张口想要说些什么,临到嘴边又改了口,“当然是冒充。废太子的后人都死绝了,哪来的遗孤。就算真有遗孤,陛下也不必紧张。跳梁小丑一个,迟早要灭了他。”
      孝昌帝苦笑,河东节度使可不是跳梁小丑。就算要灭他,国朝也得伤筋动骨。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废太子无后,那所谓的遗孤自然也就成了一个笑话。孝昌帝有了这份底气,当即命人拟旨,传旨天下,斥河东节度使乱臣贼子,又斥他拿个冒牌货就敢冒充废太子遗孤,简直是愚蠢自大。他孝昌帝得位堂堂正正,有先帝遗诏,敢说他得位不正,就是在质疑先帝,质疑刘氏祖宗。
      不管口水仗怎么打,战争却来不得半点虚的。孝昌帝下旨京营出兵平叛,务必要杀光这些乱臣贼子。同时给其他节度使下旨,命他们紧盯边关,不得妄动。
      不管外面如何乱,对于后宫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大家以前是怎么过日子,现在依旧怎么过。
      不过其中也有几个表现得过于激动紧张。
      张贵妃转来转去,一副焦躁难安的模样。玉安安抚张贵妃,可惜效果有限。张贵妃一个劲的嘀咕,“他怎么就反了,他怎么敢反。朝廷已经派兵,万一有个好歹,该如何是好。”
      “娘娘慎言。范阳节度使是乱臣贼子,娘娘该同他划清界限才对。要是让陛下知道娘娘竟然惦记着那人,届时只怕娘娘性命不保。就连张家也会被牵连。”
      张贵妃一脸烦躁,“知道,知道。这些话本宫也只有当着你的面才敢说。在其他人面前,本宫一个字都不敢吐露。”
      玉安不觉着被如此信任是一种荣幸,反倒是觉着是一种深沉的负担。若是张贵妃不乱来,玉安也不会觉着辛苦。偏生张贵妃不仅给孝昌帝戴了绿帽子,还一个劲的惦记着那个粗鲁的男人。如今范阳节度使反了朝廷,张贵妃还替人担忧。要玉安说,张贵妃纯粹是脑子有病,得治。
      张贵妃也不想想,她今日所拥有的一切,全是孝昌帝给的。孝昌帝要是被人掀翻了,她身为孝昌帝的宠妃,岂能落好。这么浅显的道理,张贵妃竟然视而不见。莫非她还真以为范阳节度使是为了她造反吗。也太看得起自己。
      玉安哼了哼,表示不满。
      张贵妃顿生怒气,“你这是什么态度?”
      “奴婢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娘娘行差踏错。”玉安倒是直接。
      张贵妃深吸一口气,忍住怒火,“行了行了,说来说去都是老生常谈,本宫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你放心吧,本宫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会连累你们丢了性命。”
      玉安抿唇不语,无声抵抗。
      张贵妃怒火攻心,一巴掌甩在玉安头上,“赶紧出去,本宫不乐意见到你。”
      “奴婢遵命。”
      玉安退下,张贵妃的怒火却没有消。砸了一通,这才算消了火气。
      绫绮殿内,田婕妤跪在小佛堂内,双手合十,嘴里默默念叨着。
      “求菩萨保佑公子平安如意,心想事成。信女在京中等候公子到来,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田婕妤每默念数句,就要磕头,可见虔诚。当她听闻河东节度使造反的消息,她就知道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为了公子,她甘愿进宫伺候孝昌帝,目的就是为了公子的大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多年筹谋,今朝终于见了曙光,田婕妤激动得不能自已。奈何她不能在人前有丝毫表露,只能寄情于佛堂,请满天神佛保佑公子心想事成,早日达成心愿,赶走孝昌帝,顺利夺回帝位。
      田婕妤以最虔诚的态度留在佛堂内祈祷,从早到晚,一日不敢松懈。旁人只当她在为陛下祈福,为国朝祈福,都说她有心。连萧太后都知道了后宫有这么一个虔诚的嫔妃,还特意赏赐了几样物件,以示重视和鼓励。
      事情传到林月音耳朵里,林月音笑了笑,“本宫倒不知道,田婕妤如此虔诚。”
      “是啊,事先谁都不知道。”张永说道。
      林月音挑眉一笑,“她什么时候建的佛堂,本宫事先怎么不知道。”
      “半年前建的,原本是间耳房,后来收拾出来被布置成佛堂。如此说来,田婕妤还真是虔诚。”张永有些感慨。
      林月音笑了笑,随意说道:“之前本宫可没从田婕妤身上看到半点佛性,可见本宫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那要召田婕妤来说话吗?”
      “不用。听说她忙得很,本宫就不打扰她礼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