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的温泉很不错,自古就是有名。
此时秋后,天气渐冷,一场秋雨一场寒,张超和老干部们在山上泡泡温汤,确实很大保健。
君臣坦荡,赤诚相见。
躺在暖暖的池子里,一边聊天,一边喝茶吃点心,一呆能呆上一天。
泡的差不多了,张超离开池子,往长凳上一躺,闭上眼睛,享受下搓澡服务。
左边躺着秦琼,右边躺着李靖,再旁边是程咬金、罗士信、单雄信、牛进达这些老杀才。本来房玄龄、马周、魏征也是想加入这个老干部退休活动中心的,但张超觉得他们不比武将。
让他们换个岗位继续发光发热去了。马周转任翰林院大学士、房玄龄转任贵族院长,魏征转让内阁次相。
倒是如罗士信他们,其实年纪也不算老,罗士信也才五十出头,正当壮年呢。程咬金其实也才六十多点,对他们这些大将来说,虽然多少有点伤痛缠身,但这年纪其实还算黄金年龄,经验丰富、身体也还好,将帅的黄金阶段,不过大华军界优秀将领辈出,王玄策、刘仁轨、薛仁贵等一大批良将在朝,同样有经验,还更年轻,当然得要他们这些老家伙们退位让贤了。
“陛下,北美那边是不是也该处理一下了?”程咬金隔着老兄弟秦琼对皇帝道。
“也没什么处不处理的,李世民在的时候,想折腾一下子,朕也就成全他,让他去折腾。他倒也真挺能折腾,只用了十年时间,把个北美都折腾到手了。现在他把自己也给折腾死了。”
罗士信呵呵一笑,让给他搓澡的那位再加点力气。
“折腾死了好,咱们正好摘桃子。北美殷人各部,都被李世民给打服,将之纳入体系,如今他一死,咱们过去,正好接收。这岂不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
张超笑笑。
罗士信说的,倒也是他的想法。过去他不愿意派兵去讨伐李世民,一来有点遥远,二来不想自相残杀,三来也确实还是对李世民有些亏欠之心。索性就让他去折腾,把北美各部打一遍,将他们征服也好,让那些殷地安人知道知道汉人的厉害。
反正李世民年纪也大了,他一死,大华过去接盘也是正好。
就当用李世民做了个免费劳力,让他打了回先锋好了。
“朕打算派个使者去北美,吊唁下李世民,不管怎么说,他这辈子也是个了得的人物。青史之上,会有他的一席之地。朕准备给他上谥号武,也算纪念他这一生为华夏开疆拓土之功绩了。”
“武皇帝!”秦琼边念边点头。
谥号有美谥有恶谥也还有平谥,武字就是美谥,是称颂皇帝的武功。如西汉世宗刘彻的谥号就是武皇帝。
想当初隋朝皇帝杨广亡国,江都被弑后,皇泰主杨侗追谥杨广是明皇帝,是美谥,还为他定庙号世祖。而河北的窦建德也追谥杨广为闵皇帝,这是个平谥。但李渊逼迫杨侑禅让,建立唐朝,却追谥杨广为炀皇帝,这就是个恶谥。
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炀帝,是极难听的一个恶谥了。杨广死了,李家还在这位亲戚的棺材上吐了几个口水。
张超给李世民定谥号武,这却是个美谥。
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上庙号太宗!”
唐以前,皇帝都有谥号,虽然有美谥有平谥有恶谥,但每个皇帝都有个谥号。可庙号却不一定每个皇帝都有。
在过去,庙号是表扬皇帝功绩的。有能力有功绩的皇帝,才能有庙号,比如两汉众多皇帝,但有庙号的皇帝却只有几个。
刘邦庙号高祖,刘彻庙号世宗。
隋以前,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
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
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祭祀上就会困难。因此只有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正所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无庙。
庙号一般都是祖和宗。
南北朝起,一般皇帝,除非是亡国之君,否则基本上都会被子孙追上庙号。李世民也是亡国之君,但毕竟功绩也是在的。
张超既然给他上了武皇帝这个美谥,自然也就不再吝惜给他再上一个庙号。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号,但也有褒贬之意。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圣祖发扬光大。
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誉,但也指世系传承发生偏移。
仁宗、圣宗、孝宗、睿宗等皆为明贤之君。
世祖是中兴之主。
哲宗、兴宗、成宗是守成之君。
宪宗、宣宗功业不足,有功有过。
宁宗则过于懦弱,德宗则是遭遇动乱被迫逃亡。
高宗是由盛转衰。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
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
度宗、定宗仅是过渡君主。
穆宗、光宗在位时间短且作为少。
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则是悲情的亡国之君。
张超给李世民太宗庙号,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陛下,要臣说,上一个德宗就不错了。”罗士信道。
牛进达则认为思宗也行。
“算了,虽然李世民是亡国之君,但他这一生有过亦有功,功也不小。结束隋末以来的中原动乱,改革新政,有大功。”
太宗武皇帝。
张超一席话,算是给李世民最后盖棺论定了。
他这一生,出身关陇贵族集团,陇西李氏,八柱国家。隋朝的皇亲国戚,十六岁跟着父亲起兵,南征北战,平定天下。二十几岁就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天下,十余年的努力,东征西讨,推行改革,实现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国强民富。
大华的今天,也完全离不开大唐贞观新政打下的底子。甚至可以说,大华其实就是纠正了李世民后来的改弦易张,恢复到新政改革的大路上去。
张超长叹一声。
一代雄主,就此陨落。
陨落于异国他乡。
“派个使团过去,跟武氏和徐世绩、尉迟恭他们谈一谈。若是他们愿意重新归附朝廷,那么朝廷可以既往不咎。”
“啊?”程咬金一定就惊了。“这也太便宜他们了,这事情不能这么办啊。”
张超笑笑,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简单,“若是他们肯归附,那么朕依然会保留此前授封他们的封号甚至是封地。”
言名之意,李世民一死,那个后唐王朝也就算亡了。以后北美的地盘还是属于大华,武氏、徐茂公、尉迟敬德三人可以保留爵位封地,但只限以前张超封给他们的,不是李世民封给他们的。
若他们肯同意,对朝廷来说,那是没费力气,就把李世民辛苦打下来的地盘给收入囊中。
若是不同意,还可以再谈嘛,多给点地盘也不是什么大事,反正关键是让他们改旗易帜。
“若他们愿意,也可以回中原来。”
“另外,让使团把李世民的尸体带回中原,以帝王之礼安葬在长安吧。”
秦琼问,“如果他们不肯归降呢?”
“先礼后兵,不同意就继续封锁贸易,还可以出兵攻打。以前朕没让出兵,是时候未到。”
李世民也死了,北美诸部也算是初步征服统一起来了,若这个时候再不出手,那这后唐还真要成形了。现在不重锤敲散他们,以后那边可就真插不进手了。
“是战争还是太平,任他们选择。对了,让尉迟家和徐家也各派子弟同行,让他们帮着劝一劝。”
“派谁去?”
“做好两手准备,让使者带一只舰队去。一手是招安诏书,一边是坚船大炮。若是愿受降招安,自然是最好的。若是抗旨不遵,就直接打下旧金山和落杉州。”
“上官仪如何?”
说话的是老干部郑善果,上官仪是皇帝的门生,在军界也算是少壮派,但上官仪不光兵法学的好,文才也不错。当然,让郑善果这般卖力推荐上官仪的原因,还是因为上官仪的妻子是郑氏,荥阳郑家人,算是郑善果的孙侄女婿。
自家人当然要推荐。
如果武氏他们归附,那么北美这么一大块地区,自然就要设立新的道省,按内阁此前的计划,是要把北美设立两个道,西部设立旧金山道,东部则设立五湖道。
两道下各辖两至三省,本来说北美这地方地广人稀,并不用设立这么多的道省,但正因为天高皇帝远,才更需要设多个道省,以平衡,避免北美到时出现失控的局面。
上官仪如果成为天使前往宣诏,而且还是带着一支舰队去的,那就不是普通的宣诏官。若是普通宣诏,随便派个五六品的官员前往就是了,但既然还要带上一支舰队去,这就得需要一个不简单的人了。
首先得能打,这就要求得是一员上将。
这次的宣诏更多带有的是军事性质,所以首选武将,还不能仅仅是武将,还得是那种能够独挡一面,又能得到皇帝信任的人。
上官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他虽然不如师兄弟里的苏烈、刘仁轨、高侃、薛仁贵、王玄策这些人名声大功绩高,但这些年也一样是战功彪炳的。带上一支舰队去北美,各方面都没问题。
一旦若是武氏他们归附,或者说直接开战,上官仪都能立马转而出任旧金山道总督。
就算当不上总督,当个提督总行。
到如今复兴十年,大华已经在各地全面推行道省制,总督巡抚做为封疆大吏也都实行的不错,一个个镇守一方,手握实权。
尤其是现行制度下,想入阁为相,基本上得有地方州刺史、省巡抚、道总督的经历,要不然,光在朝堂上混是没用的。
郑善果已经退下来了,他的那几个兄弟也基本上退居二线了,年轻一辈的郑家子弟,想入阁为相,还太早太早。倒是上官仪条件很好,若是郑家推一把,二十年内入阁为相,并不是不可能。
出一个宰相,那是对郑家帮助极大的。
张超想了想,点着头道,“上官仪倒是个不错的人选,朕看可以组建一个北美舰队,就由上官仪出任舰队司令官,然后率舰队往北美,前往宣旨。”
“再授他旧金山道提督之职,授他便宜行事特权。”
这几乎就是给了上官仪在北美开战的权力了。
李世民虽然死了,但徐世绩和尉迟恭却还在,上官仪战功不少,但毕竟算是少壮派,能不能在这两位老帅面前讨得便宜,却还真不容易。
程咬金在一边听的有些耐不住。
“陛下,不是俺老程看不起上官仪啊,实在是他毕竟还年轻嘛。徐世绩和尉迟恭这两老货,老程是清楚的,脾气臭,但本事不假。我是担心啊,上官仪玩不过他们,不如让我老程去那北美会会那两老东西去。我跟他们也熟,说不定更好劝说。”
“陛下,让我老罗也去。”罗士信也跟着道。
张超摇了摇头。
“用不着。”
徐世绩和尉迟恭确实打仗厉害,但他们率领的是什么军队?是一支装备落后大华几代的以殷人蛮子为主的北美军,上官仪虽是后辈,但经验也丰富,而且带去的将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还是一支新舰队。
拥有坚船大炮,只要不是太轻敌,可以说上官仪没理由失败。
“杀鸡焉用牛刀,北美那边只是小问题,不影响我们的大局。倒是阿拉伯人,这是个劲敌。既然奥斯曼都已经露出了爪牙,他们现在敢劫掠我们的商船,下一步肯定就敢闭关。”
“要打大仗了,朕需要你们这些老帅为朕参谋顾问。甚至,到了关键时刻,可能到时候还要派你们去前线主持大局。”
程咬金一听,立即笑着道,“那我还是留在这里陪陛下泡温汤,等着去收拾大食白袍子们。老听他们吹嘘什么阿拉伯骑兵无敌,俺老程还真就不信这个邪,当年俺老程也是骑将出身,骑战真不服谁。”
小说推荐
- 唐朝小地主
- 穿越唐朝,小地主的奋斗史 作者:烛所写的《唐朝小地主》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烛完本
- 最新章:写在完结后面的话
- 唐朝地主爷
- 徐清是一名理科生,发传单中暑晕过去,竟然穿越到了大唐初年,成为一个小小的府兵,跟着扫荡土匪立了军功,朝廷赏了土地钱粮,阔宅马车,还有两个小妞作仆人 正当徐清想腐败到底,安安心心当地主的时候,居然被李渊看上,当了守门大将,而这扇门居然是—玄武门 伴君如伴虎,从此徐清的现代知识被榨的一干二净,地主也越做
- 穿越架空星空没有云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二章 反而不对(补充渠道)
- 你好好的,我也好好的
- 在西北黄土高原的一个贫困山村,主人公文小果从小被寄养在姑姑家,一天在初三的课堂上收到父亲在汶川地震的救灾一线牺牲的消息,后来文小果被父亲的战友老赵收养,但年幼的他一直记恨老赵,他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因为救老赵而牺牲的,自此心里的隔阂一直积累了近十年时间,他迫切的希望有一天能早早的逃离这个家庭 上高中后他
- 都市言情爱失眠的猴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七夜 进藏
- 大唐:人在朝廷,朝九晚五
- 穿越到了大唐,成了一个小兵,我好慌 什么?自带上班系统当金手指,那还慌个屁啊“武安君,城北土匪作乱,陛下请你去清剿“急什么,这才七点,九点才上班,让那土匪再多活两小时“武安君,前面就是土匪营寨“嗯,五点半了,我该下班了,剿匪之事,明日再议“皇上,武安君早出晚归去剿匪,这都一个月了,土匪还没清剿完啊
- 穿越架空夜冬凉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结局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那时唐诗,那时唐朝
-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外戚杨坚从北周静帝手中禅让帝位,篡夺政权,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即大隋高祖文皇帝。隋以长安为都,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 史载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日,长安上空出现了八百年难遇的祥瑞天象—庆云 由此看来,隋朝建立实是顺应天意之盛举,而隋文帝杨坚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杨坚建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 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 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统一思想,召回名相,起用猛将,内除宦官,外平藩镇,重振大唐声威…一切搞定后,李颂
- 穿越架空淮南老雁完本
- 最新章:大唐顺宗日记(一)
- 唐朝好男人
-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名品 祖先们将他们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流传下来。用意是好的,但后辈们似乎并不领情,于是穿越发生了。给先辈纠正错误,自以为是的成为历史的转折点,自不量力的加入推动历史车轮队伍者层出不穷,架空历史出现了 王子豪亦不免俗,但一个欣欣向荣的年代里要去改变什么?靠什么去改变?先祖们真的需要后世
- 武侠小说多一半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商霸
- 唐朝好媳妇
- 别人重生不是皇后贵妇,就是富家千金,凭啥俺就成了一个童养媳,而且还是农村户口!最糟糕的是,还是一个官匪难分的年代,这让小女子咋活?好在吾道不孤,家中有四壁,床上有病母,身旁小丈夫,下面还有一群鼻涕娃…咦 老公是指望不上了,老公公哪里去了?算了,物比人贵,人比物重,只要有人,一切都有可能,那个…面包会
- 都市言情曾经的青柳完本
- 最新章:第五百六十六节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