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华

第132章


  左路,丁进大部在宿迁游战,派员西进宿州,联络原河北、京东捉杀使李成的义军,夹击张俊。右路,徐昂在淮安周边游动,曹承宗东进阜宁,招揽乡兵民团。中路,晁盖、张遇水陆二军同时南下,断敌粮道,不时攻州略县,使其后方不稳。
  南北双方在江淮地区呈现胶着状态,南军在萎缩,北军在发展。由于赵构的三大干将、十余万兵马被牵制在江淮,除了江淮义军举事,江南、中州的叛乱也愈来愈重,局势越来越严峻。
  张俊首先受到波及。洪泽湖水寇邵青袭击泗州(泗洪),而后与丁进合兵一处,南攻盱眙,夺了盱眙的屯粮。经沈从武游说,李成也在行动。他自有野心,虽不同意加入秦军,但觑准南方虚弱,也从宿州南下,攻打蚌埠,拟占据淮南西路后,再图荆襄与河南。
  范琼领兵出寿春,北上蚌埠拒敌,不料后院起火,其留守的部卒杀了寿春守臣邓绍密,与李成南北夹击。范琼南奔庐州,李成一路直追。范琼折而向东,走滁州,转江宁,始终无法甩脱叛军的追袭。
  东面王渊的日子也不好过。原康王行营统制王亦谋发动叛乱,流窜于江宁、常州之间;长江水寇靳赛进犯通州(江苏南通),韩世忠部卒李在与秦军里应外合,占领高邮。
  而在江南地区,杭州的陈通、建州的张员反复无常,降而复叛。浙江的摩尼教众又在摩拳擦掌,纷纷起事。进入夏天之后,秀州的徐明也举兵反宋。从1128年开始,在整个赵构的统治区内,各地叛乱此起彼伏,逐渐进入高峰期,官军四处征讨,疲惫不堪。
  四处走水,形势恶劣,使得赵构寝食不安。为了应付新的局面,老九聚众商议后不得不调整政策,重新部署。以张俊统江淮军,王渊统江南军,刘光世统荆襄、河南军,分剿各地叛乱。王渊接到赵构的调令,领三万人南下进剿叛军,任务是平定浙江、福建境内王亦谋、陈通、张员、摩尼教等叛乱。
  赵构视江淮的秦军为大患,若非后方吃紧,心腹之地遇险,无论如何不会分兵南下。如果闽越失守,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万不可等闲视之。秦军既已北返,先解燃眉之急要紧。
  张俊从王渊那里接过军务,同时接收留下的二万兵马。四面盗贼环伺,秦军虎踞一旁,骤然间减了三万精锐,张俊更感到兵力局促、局势维坚。他筹谋之后,邀集杜充、韩世忠、张琼、马忠等人到扬州商谈,杜充等人对他的提议深表赞同,一个新的方案开始了。
  三月下旬一日,马忠在洪泽找到了晁盖,表示停战修好之意。晁盖大笑:“识时务者为俊杰,方今天下大乱,你我化干戈为玉帛,江淮可安。”经过协商,双方休战,张部退到宝应、盱眙以南,晁部退往淮安、泗洪以北,张俊在南边清剿叛乱,晁盖在北边安抚地方。江淮境内,官府不限制北军购运粮草,秦军水师驻高邮湖之北,南军水师驻高邮湖之南,双方互不侵犯,如需过界,事先与对方通气。
  洪泽协议,在现阶段对南北方都是有利的,秦军赢得了稳固江淮、发展壮大的机会;南军摆脱了四面楚歌的困窘,为集中兵力物力平定叛创造了条件。这个协议虽然不为赵构所喜,但在目前形势下,已无更好的选择。
  秦军按既定计划向东、南、西三面发展,不久打通了苏东的出海通道,势力逐渐向皖北、豫西渗透。盛夏时节,晁盖向易州本部报告江淮情况。刘通接到飞鸽传书,展开启视。上面的文字都用拼音所写,即使遗落或者为对方所获,也无伤大雅。目前掌握拼音的不到二十人,一是部分军事主官,二是文秘机要人员。拼音是大众的工具,现在用于战争,为少数人所知悉,将来推而广之,可服务于文化事业。
  晁盖阐述了根据地的发展,分析了南方的形势,认为南方混乱,民不足食,又群贼出没,找粮困难,护粮不易,最佳渠道乃是海上筹粮。闽广南洋远离战火,经由海路购运粮食,较之江淮、江南、荆襄更富成效。王彦的部队在河南有很大的影响力,需下大力招揽,刘光世、张俊也在打河南八字军的主意。谁争取了这部分力量,在未来的中州争夺战中,谁就占据主动。
  晁、吴所献的二策,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前时海运较少,是因缺乏水军,没有力量保护海上通道,不要说赵构的水师,就是寻常海贼,也拿他们没辙,只能望洋兴叹。至于王彦,在对抗外侮方面,与秦军是一致的,但在忠君正统观念上,却是个保守派。他既想拥构,又对赵构有所不满,尚在徘徊之中。
  好书尽在www.sjwx.info
  第二卷  逐鹿 七十 北疆水域
  (起5W点5W中5W文5W网更新时间:2006-10-21 16:12:00  本章字数:3324)
  
  晁盖南下,基本达到预期目的。鉴于南方动乱,粮草难筹,唯有把重心转到海上。公元1128年五月,秦军水师开始了海上护航,路线为山东半岛至高丽之间的航道。将近半年的筹备,在二千多个水军官兵的基础上,五千水师经过集训,已经具备了水战能力。
  水军统领张荣,身负巨力,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人称张敌万。保家卫国,打败鞑子,是中原人民的心愿,水军将士刻苦训练,在张荣、凌振的双重调教下,大器初成,而今就要出海远航,即将崭露锋芒,无不跃跃欲试,军心为之大振。山东水师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战舰设施也有别于当世的船舶。其动力风帆拟自近代西方帆船,借风而驰,行速较之寻常船舶快了何止里许。
  五月的清晨,旭日东升,霞光万丈,水军健儿扬帆启航。胶东威海港湾,千帆竞发,山东兵船与中原商船一同驶向大海,水师儿郎开始了东进高丽的千里之行。张荣挺立船头,沐着海风,遥望海天交接处,豪情满怀。
  副将徐文走了过来,对张荣说道:“这回定让蛮夷见识我中原兵威,高丽那边若还听命女真指手画脚,擅扣大宋粮船,需让他好看。”
  张荣:“那是自然。”他神驰远方,似乎在想什么心事。
  徐文问道:“你在想心事?”
  张荣:“我在想,元帅所讲的动力机器。”
  徐文:“动力机器?”
  张荣:“是呵,这事也就几个人知道。我去易州接火炮时,刘帅跟汪国机大人座谈,刘大人说,张敌万有了火炮,水军就有了霹雳。可惜少了一件东西,要是有了这个宝贝,水军纵横四海、称雄五州,不在话下。” 
  徐文:“这个东西就是动力机器?”
  张荣:“正是。汪大人也很好奇,也是这么问。刘帅笑道:有一种机械叫蒸气机,通过蒸气推动轮子转动,再由轮子带动船桨,这船不需借助风力和人力,就能自行走动。”
  徐文:“刘大人是在说笑吧?”
  张荣:“那倒不是。汪大人自然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刘帅一边跟他解说,一边画图,汪大人不时点头称是,又不时赞妙。我也听不太懂,只看见汪大人抓耳挠腮,喜不自胜,想必确有其事。”
  徐文:“有这样的宝物,给咱们的战舰安上了,岂不是如虎添翼。”
  张荣:“眼下是不行的。”
  徐文:“为什么?”
  张荣:“要造这样的机器,需准备太多的东西,好像什么来着?对了,是技术含量太高,即使能造出来,也要试个千百万次,还不知能不能用。”
  徐文:“这么难?”
  张荣:“既是宝贝,应该不容易吧。”
  【宋史本纪:1130年六月,密州(山东诸城)都巡检徐文率部兵泛海来归。1131年二月,水贼张荣入通州;1131年三月,金人攻张荣缩头湖水砦(今江苏兴化东),荣击败之,来告捷,刘光世以荣知泰州。】
  二人谈谈说说中,船队驶向了远方。张荣的脑海中,仍然萦绕着刘通的谈话:中原之技睥睨天下,可惜未能形成系统之学。西洋的大秦学术繁荣,东西方互相取长补短,乃是人文之道。将来水师巡航四海,靠的就是科学。唐朝玄奘取经天竺,弘扬了东土佛学,而今的中国需派大批有志之士西出大秦,交流学问,以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水上航行非止一日,这天终于看见了陆地,高丽到了。前方就是高丽西海岸海州城,海面上扬起欢呼声,船队在欢呼声中驶进海州港。商人们上岸销售货物,采购物资。兵船靠岸停泊,补给饮水和食物。张荣派人进城向当地署衙换签关防。此时的高丽名义上是宋、金二国的属国,实际上是女真的附属。官府见来的是大宋水军,惶然不安,怕金国怪罪,不敢签办手续。
  不签,那也没关系,礼数已经到了,招呼也打过了,爱签不签,随你的便。一部分商船在这里留下来,其他的商船继续南行,兵船跟着南下,很快就来到京都开城西面的外海。张荣亲自进城去找高丽国主,高丽王王楷相当紧张,照样不敢签批关文,还委婉要求宋军离开高丽。【高丽王王楷的记载见于史书。】
  张荣问道:“我等是来贸易,并非前来征讨,天朝与高丽素来交好,而且对高丽特别关照,高丽也是大宋的属国,难道这就是贵国的待客之道?”
  王楷婉言曰:“将军勿怪,金国对高丽下过文牒,金使长驻京都,时刻都在盯着,若是本王稍有差池,金军铁蹄犯境,可消受不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