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泡泡

第二卷 第十四章 玉缘阁


我还没有完全放弃考研。但大部分时间,我躲在冰儿的阁楼里写字,我越来越无法抗拒写字的力量。
    冰儿的文字我已经看过,她的字迹很幼稚,但文字很美,这倒更加符合璞玉的天然纯美。因为她无法经历人情世故的复杂,思想就象童话一样天真、简单。她写得比较多的是小说,小说的内容既单调又丰富。她会为自己的两只毛绒玩具编个缠绵绯侧的故事,也会把自己的梦极尽唯美地渲染一番。这种故事,对于儿童来说,过于复杂;对于成人来说,又过于天真。但没关系,她是写给自己看的,写给庄一同看的,写给我看的。
    庄一同说得对,我和冰儿的风格很象。每当我看完冰儿的文字时,我便更有一种写字的冲动。她的文字象一个线头,扯出我满腹思绪、满腔冲动。当我洋洋洒洒地在紫色笔记本上一口气写上数千字时,真不知到底是自己的心绪,还是冰儿的心绪?
    庄一同曾经问过我,将来最想作什么?
    我说将来想作一名写字的人。
    “作家吗?”
    “我不敢奢望,但我喜欢写字。”
    “那你为什么考光华学院?”庄一同有点不解,“这两者好象偏离得有点远。”
    “我也不知道,所以现在很矛盾。”我皱着眉头说,“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应该坚守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个目标可能不会令我快乐,我对它的热情在逐渐减弱。并不是我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我对它产生了怀疑。”
    一同告诉我,这个世界上有千万条道路,路很长,你不一定看得到目标。所以,你必须走,只有在走的过程中,你才能根据路两边的景象及路况判断出你最想去的地方。
    “那么,这样岂不是很没有目标?”
    “没有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目标。有时,目标反倒成为人前进的一个路障。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人生就是这么玄妙,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下一站将是什么样子。”
    是的,我不想想太多。人生充满偶然,我不想明天,只想在今天上床时,告诉自己,自己又度过了一个满意、美好的一天。
    够了,足够了,夫复何求?
    夏天结束时,我拿到了驾证,这令我活动的范围一下子扩大许多。庄一同说,如果我想写字,就一定要走出去,真正有生命的文字来源于生活,而不是作者的头脑中。于是我一旦得闲,便开着车,在北京大街小巷转悠,既作别人眼中的风景,也把别人当风景——“相看两不厌”。
    一日下午,我去王府井书店买书,刚从二楼结完款出来,便看到一层大厅张灯结彩,人头攒动,似乎正在举行什么新闻发布会。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出版社正在为一本新书“作秀”,书名叫《楼兰也有风花雪月》。厚厚的,里面有多幅西域的精美风景图片,沙漠、驼队、绿洲,美女、颇有情趣。
    台上,主持人正在与这位男作者一唱一和表演着“双簧”:
    主持人问: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
    作者说,是一个发生在西域的情爱故事,现代版,应该说既神秘又时尚。
    主持人又问:这个故事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真实性有多少?
    作者说:毫不夸张地说,真实性达到90%以上。
    “啊?!”主持人故作吃惊状,接着又调侃地笑,“口说无凭,拿出证据来!”
    作者笑着,施施然地从领口处中掏出一个鹅卵石大小的玉佩,白色,温温润润。“瞧,这块羊脂玉就是小说中的信物,是我在新疆插队时所获。”
    这时,主持人目光发直了,轻抚着作者的玉佩,近乎贪婪地问:“果真是羊脂玉?据说这种玉已经快绝种了,一块真正的羊脂玉身价惊人。你这块呢?”
    作者含蓄地笑:“黄金有价玉无价,我这块虽然不是‘无价之宝’,但身价也不低,大体上是一辆卡迪拉克的价值。”
    “啊,朋友们,快看啊,这家伙把辆卡迪拉克挂在了脖子上!”主持人夸张地造势,围观的人们“哄——”地全笑了。
    我厌恶地抽身退去。心中实在不明白一本书怎么可以与卡迪拉克扯上联系,但看着围观人们兴奋的脸,实在不得不佩服主持人造势的高明。什么主题不主题?能吸引眼球的便是主题。
    从王府井出来,我开车慢慢悠悠地驶进金鱼胡同。一路上,我一直在想刚才作者脖子上的那块玉,叫什么来着,“羊脂白”?果真有他吹嘘得那么神奇吗?卡迪拉克的价钱我不懂,但我懂得欣赏,我从没见过一块简单的玉石竟然能泛出那样的光泽,好象刚从心窝里掏出,还透着心脏的热气。
    想着想着,我突然看到马路一侧有一个窄窄的门脸,青砖灰瓦,斑驳的门柱上顶着块黝黑发亮的乌木匾,匾上篆有三个温温软软的绿色隶书———“玉缘阁”。
    我心头一动,将车缓缓停下来。
    这是一个典型“别有洞天”式的中国店铺。门脸简朴得含蓄,里面却曲径通幽,柳暗花明,颇有中国古典庭院的情趣。店铺内部装修简单雅致,没有繁复的雕梁画栋,也没有富贵庄严的红木家俱;墙壁上倒是挂满字画,清一色的宣纸玄墨,连简单的装裱都没有,就那样简单直接地挂着,好象作者刚刚完成正在隔壁用清水洗笔似的。
    毫无疑问,店里卖的全是玉。这里的玉不是象豪华商场的珠宝柜台那样,放在亮晶晶的玻璃柜里,用明晃晃的射灯照着;也不象杂乱喧闹的店铺,把成堆劣质的玉石象垃圾似地堆着,一任游人粗糙的手象挑选白菜似地拨拉着玉器。
    这个店铺一共有三进。最外面一进有几排长长的乌木储物柜,柜中没有射灯,只有下午的阳光柔和地投射在各种玉佩、玉环、玉链、玉戒指等玉饰身上,琳琅满目,色泽温润,是种真真正正玉石的温暖。店铺稍微靠里面一进有满满两墙壁的乌木储物阁,里面摆满各式各样的玉摆设,有玲珑剔透的紫葡萄;栩栩如生的小玉猴;憨态可掬的笑弥佛;青碧白嫩的玉白菜;薄如蝉翼的玉瓶………品种繁多,造形十分讨巧,似乎集萃了天下所有匠心巧思。店铺最靠里面的一进,也是最深邃的一进如同一个安静、昏暗的博物馆。里面有数排保存文物似的文物柜,柜中打着弱光,显示着湿度与湿度。黑色天鹅绒台子上,静静地躺着一些古玉器,有玉币、玉铲、玉猪、玉簪、玉片,还有一些说不出名字但式样非常古旧的玉器。
    我深吸一口气,心境陡然寂静许多。这一室温润安静的玉,身居闹市却不改玉的高洁,这让我且惊且叹。
    这时,一位干干净净的小姐捧着杯清茶走来,笑意浅浅:“小姐,请喝茶。”
    我一怔,急忙双手接过茶,笑问:“怎么,你们这里还请顾客喝茶?”
    “既然来了,便是缘份。奉上杯清茶总是应该的。”小姐微笑着解释。
    茶很香冽,是上好的西湖龙井。我注意到茶碗也不是茶行中普通的小纸杯,而是细腻、精致的青花瓷碗。我心中一动,真不知此处老板是何种人物,竟然如此大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