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尽管说

第22章


他的生父遗弃了他,而后来的家庭又整天吵吵闹闹的不得安宁。虽然她的母亲尽了最大努力抚养他,但从没有教过他如何让自己镇静。所以查尔斯只得好自为之。 
  其他的放松方式 查尔斯不知道还有其他的能使自己冷静下来的方式,诸如:自言自语、深呼吸、质疑非理智的想法或和其他人交谈,也没人带他去咨询一下专业人士以解决他在生活中长期受到的损害,所以吸吮大拇指成了让他镇静的最好方式。问题是16岁的大孩子还吸吮手指的做法已经不被周围的人接受了,也就是说,即使有必要他也不能在学校再做这种事了。所以当查尔斯在外边感到焦虑的时候,他没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结果,在学校里他经常和人打架,功课也越来越糟糕,各种心理感受干脆就走了支路。 
  获得帮助 查尔斯后来发展到有了性犯罪倾向(暴露癖)并且去商店偷东西,于是被少年管教机构送去做心理治疗。家长没有教育到位,强制接受治疗也算是亡羊补牢了。吸吮大拇指的事查尔斯自己没说,是他母亲告诉我的,她对此既窘迫又关心。当我告诉查尔斯我理解他吸吮手指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平静时,不好意思的他露出欣慰的神色。我把迷走神经调谐之类的由情感引发的生理反应方面的知识教给了他,接着我告诉他,除了吸吮手指,我还知道很多其他的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办法,他也明白了要花大力气才能戒除掉大拇指对他的诱惑,不过他答应试试看,因为他也知道掌握控制情感的新方法已经有点迟了。 
  能够调节查尔斯控制情感的最好办法是自言自语。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查尔斯的认知力已经很强了(与八岁时相比),并且他已经体会到思想很容易影响心理感受和行为。此外综合也是对他有用的工具。吸吮大拇指及其引发的后果在他身上发生得很自然而然,这让我们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以此来观察他的进步。 
  查尔斯的行为问题在接受治疗的第一个月内得到了改善。由于他在小小的年纪所体验和经历的创痛,恢复起来尚需要做许多工作。但眼下至少他有了新的和更成熟的方法让自己冷静下来,这要归功于查尔斯的母亲把他吸吮大拇指的事讲出来。假如他还是用吸吮手指的方式缓解自己的心情,而不学会其他方法的话,那治疗起来就要费很大的劲了。 
  比利 
  比利也是个很不简单的8岁男孩,他很快就掌握了能控制自己发怒的健康办法。他在幼儿园和学校里惹的麻烦让他妈妈数都数不过来了,大多数都是打人,打他的弟弟和其他小朋友。比利爱打架是出了名的,每次一离开家就会和人打起来,而且他还总是振振有词,似乎总是别人的过,典型的如:“吉尔说讨厌我”或“鲍勃故意绊倒我”。姑且不论是否如此,比利的攻击行为总是显得太过分了。 
  比利患的是典型的注意力缺损和多动型机能亢进,需要医学和心理学联合治疗来改善他对脾气的控制。医学手段可以医治他的冲动,不过这只解决了问题的一方面。按照他的家长所说的,他最近有了一种新能力,使得事情得到了改观,那就是辨识情感并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应对。 
  我教给比利一些新的应对技巧,他回去以后可以在感到躁怒或恐惧的时候试试。我还告所他不要轻易使用拳头而是对对方说出自己很气愤,这也要下去以后多加练习。我从没有遇到如此合作并渴望改变自己的男孩,这要归功于他的家长,他们及早带他治疗,并在家中关注和强化他的认知-情感-行为训练。 
  查尔斯和比利在情感控制方面都有障碍。他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处理不了自己的情感,并且都需要帮助才能找到被认可的、有效地表达和控制内心感受的方式。还有其他种类的需要控制的情感,范围从兴奋到孤独无所不包。我们已经了解了情感是怎样被控制住的,并且知道了男孩常常需要帮助才能学会怎样去做。 
  男孩情感表达受到的限制 
  在男孩中存在着一种很普遍的但是不健康的情感控制情形,那就是节制(钝化或减少)他们的情感表达。节制就是让自己的正面和负面的心理感受不表现出来,也就是说他们对别人甚至对自己把感受隐瞒起来。实际上感受并没有“消失”,只是被转移到了心灵深处,变成了秘密,而且不再被清醒地认识到。 
  一般说来,男孩出现的情感节制比女孩要多。在不知不觉中,还在上幼儿园的男孩就懂得了在幼儿园里不能哭(在其他地方也不允许),对女孩则不是这样。虽然谁也不愿意当“眼泪宝宝”,但实际上在对表露软弱的宽容度上,男孩和女孩受到的待遇是不相同的,对女孩要宽容得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男孩及其情感表达(5)   
  社会学、心理学、进化论等多种学科理论揭示了人类的行为发展规律,只有把社会学和生理学结合起来才能解释男孩的情感表达问题,这就给成长心理学提出了任务。我在这些年的实践中认识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对男孩(以及男人)的情感限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男孩的不哭或不能显示软弱或许是受到了生活中的其他孩子和成年人的影响,甚至也许并不用明确告诉他。这种解释似乎不太确切,但是我觉得比其他任何理论都更能让我感到希望。也就是说,我们既能关上男孩的情感闸门,也就能把它打开。 
  情感表达研究 
  理论实际上并不能证明什么,科研也常常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对于诸如人类情感表达行为这类现象,科研和理论提供了系统的观察和描述方法。一种理论或研究不能解释所有观察到的现象,这也是存在于男孩情感受限的演变过程中的问题。在这里,我给出一些有见地的研究结果,他们来源于针对男孩情感的研究。 
  在我所主持的两项不同的研究中,我观察到了从儿童期到青春期的男孩的情感表达受到的限制是怎么变得越来越多的。我们做了一次定量研究(用数据进行的),用了一种典型的分年龄组的设计,来考察在自尊心方面年龄和性别因素的影响,并探索了情感表达和现实社会的影响对自尊心的相关性(波丝-林琦、梅耶斯、克里维尔和基尔马丁 2001)。调查样本由分别来自5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93个男孩和116个女孩组成,他们都在美国东南部的私人教会学校读书,考察了影响自尊的下列社会指标(相关因素):媒体影响、性骚扰、身体特征、家庭和同伴的影响以及情感表达。 
  这种指标设计揭示了影响自尊心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是考察自尊心的一个十分“合适的”模型。从中可以看出,在青春期以前,女孩的自尊心没有男孩那么重,但到了青春期后期两性在这方面就没有差别了。 
  出人意料,研究表明青春期后期的男孩的自尊心竟然不如较小的男孩那么强。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情感表达方面出现了巨大的性别差异”,同时在整个青春期,对男孩情感的限制也更严格了。(见图4.1所示) 
  定性研究(只用语言叙述)也呈现了同样的情形(波丝-林琦、梅耶斯、基尔马丁、福尔斯曼-法尔克和克里维尔 1998)。分别来自5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男孩和女孩笔答了几个问题,其中对情感表达是这样问的:“把自己的心理感受告诉别人是容易的还是困难的事?并说出理由来。”对此问题的回答,男孩是否定的多,女孩则是肯定的多。而且有趣的是在表达所用的字数上,男孩也远远少于女孩。另一个不同的现象是,没有回答该问题的男孩是39名,而女孩仅有12名。 
  情感表达平均水平比较 
  5年级 8年级 12年级 
  女生 70 71.2 74.1 
  男生 67.9 65.6 63.7 
  表 4.1 
  这两项研究共同说明了,在青春期的过程中,男孩限制了情感表达,而女孩则增加了情感表达。虽然选取的样本相对较小,但却与其他的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吻合得很好。 
  认清不健康的情感表达 
  很不幸地,男孩不健康情感表达的例子俯拾皆是:男孩经常用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反常举动)来从支路表达其内心感受,而不是与他人谈论一下自己的感受。来看看这些男孩是怎么表达情感的: 
  ★耶利米亚由于没能为自己的篮球队投进关键的一球,他感到非常伤心,于是用这种方式“告诉”他的家长:跺着脚跑回自己的房间,把门摔上,而且把墙上踢了一个大坑。 
  ★塞斯的父母离婚两个月了,这个10岁的男孩曾经对此“很不以为然”,但是现在他竟然跑到紧邻着一堆干草的谷仓里玩起了火柴。 
  ★12岁的希恩在他的爱犬死了一星期之后,变得脾气暴躁起来,而且在学校也不专心于功课了。当初他失去心爱的小狗时一滴眼泪都没有掉。 
  耶利米亚和塞斯的情况和雅各布很相似(他由于在足球比赛中射失了关键一球,而用欺负妹妹的行为发泄自己的气氛和羞愧),他们都限制了情感的直接表达。另外像希恩这样的男孩,没有为爱犬表示得伤心,却可能表现出焦虑和沮丧,也可能外表上会满不在乎。这些都被看作是不健康的情感表达。 
  挑衅 大家一般都会把耶利米亚、塞斯和雅各布的行为看作很典型的男孩子行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