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女生的挣扎生活

第29章


  全校师生总动员:招生内幕
  Z大全民的招生活动,早在今年的六月中旬,就已经初具规模了。
  还记得文院长说过,1995年、1996年是民办大学招生最好的日子,1998年达到顶峰。因为那时候,高中毕业生最多,各高校又没扩招,民办大学根本不用什么宣传,在屋里坐着等学生上门就行了。
  可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普通高校扩招,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对民办高校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民办高校自身违规操作、改革力度不够、软硬件匮乏等都是造成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
  Z大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在前期宣传方面,学校不惜花费高额的广告费,在央视、地方台及其卫星频道的黄金时间段频繁打出招生宣传广告:Z大的地理位置多么优越,学习环境多么幽静,交通多么便利,师资力量多么强大,住宿环境多么舒适,伙食多么美味可口……
  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完成今年的招生计划,本着“以招到学生为中心,以动员在职教师、Z大所有学生为基本点”的原则。并由某位领导,分别针对老师和学生,布置了周密而万无一失的招生计划(或者称为方案?)——
  第一,给老师下达招生任务:班主任及Z大各学院教职工每人必须招满十个学生,招满十人后,每超一个奖励六百元,每少一个扣当月工资的百分之十,以此类推。这是我去找赵云嫣时她向我大吐口水时吐露给我的,因为她很不幸,被划为教职工一类。至于院长级别的,每人必须招满五十个学生(看来赚钱真是不容易啊)!
  强!要不说Z大都是人才呢,从上至下,让人无话可说。
  老师招生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他们主要采取“城市包围农村”的方式。或许在Z大领导人的眼里,城里人是比较有钱的吧(不像我,穷人家的小孩,没有见过大世面,看到Z大漂亮的招生简章,天真地以为所有内容都是真实的),因为Z大毕竟是高消费的学校,他们还要考虑到长期的效益,所以把招生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城市:外派老师到各大省市布下天罗地网,设招生点,发放宣传资料。老师到不了的县区、乡、村等由老生进行补充,谁没有几个同乡同学、师弟师妹?招生时的“杀手锏”就是“现身说法”。由招生学校在读学生进行宣传,可信度大增,再加上可以拿出在校园中的留影等加以证实。再说Z大也不亏待你,每招到一个学生奖励一千元人民币,你不是说学校消费高么?现在给你勤工俭学的机会了,看,学校想得周到吧?如果想退学,学校是不会退还大多数费用的,但只要你招一个学生来,所有该退的也都给退。咱赏罚分明吧?
  第二,学生代理招生:学生和学校招生办签订招生协议,每招到一名学生兑现现金一千元,招到十人以上者每人兑现现金一千五百元,招到二十人以上者每人兑现二千元。未招到学生不予奖励,亦无惩罚。咱够公平吧?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很多人的眼里,发家致富的机会终于来临,那些终日花天酒地、四处欠债的人们,也开始蠢蠢欲动,Z大招生办的门口很快挤满了学生……
  第三,召集全国各地“招生中介代理”,向他们发放Z大工作证,“指导”“招生代理”们如何在招生过程中以学校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招生。我知道,是有那么一些人专门靠为各民办高校代理招生赚钱,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吧?
  一切为了招到学生
  招生办的主任在招生工作开展前给所有参与招生的师生上了整整两天的培训课。他鼓励大家必要时可以撒谎,并且不断暗示只要有人报名,不管分数高低,来者不拒。
  实际上,家长和学生关心的(或者说主要是家长关心的)主要有四点:
  第一:国家是否承认学历。一般而言,据我观察,没有一家民办大学会说国家不承认学历。毕竟,大家关注的只是一个是与否的问题,没有人深究,这给了他们钻孔的机会:国家承认学历!(那么,国家承认哪里的学历呢?没有说。国家承认什么样的学历呢?没有说。)
  实际上,大多数民办大学颁发给学生的毕业证(学历文凭的除外)基本上都属于结业证,不具备学历资格,也就是说国家是不承认学历的。所谓的国家承认学历指的是学生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专业所有科目,成绩全部合格后由主考院校和自学考试办公室颁发的学历证书,这才是国家所承认的。(废TMD话,这还用你说吗?这个国家当然承认学历,你当自考一门门考下来都是抄袭的呀?可是很多人就是不知道啊,比如当初傻傻的我,我相信还有更多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另外一种,是国家批准部分民办高校可以颁发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文凭(社会承认与否就不得而知了),但很多学校在宣传的时候根本不分专本,对外一律宣称,专和本,国家均承认学历。
  第二:师资力量如何。很多学校也没有固定的教师队伍,师资一般来源于普通高校,教学质量比较差。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些学校,在招生宣传时却摇身一变,成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现代化、环境优美的“著名”民办高校。这个在前面已经谈到,在此就不细说了。
  第三:住宿条件。Z大相比较其他学校,有一个很强的优势,那就是有自己的校区。因为即便在北京,也有许多民办高校处于“游击”状态。他们根本没有固定的校舍和学生公寓。教学点分散多处,校舍的租用及大小往往根据当年的招生情况临时决定。每年老生、新生报到时无法及时安排教学及住宿,为防止出现意外或生源“流失”,赶紧联系部队组织军训,调兵遣将一番。
  第四:是否分配工作。奇怪,现在名牌大学都不敢承诺包分配工作,偏偏上民办大学你还如此注重这些。没有办法,大家就是这么现实,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忘乎所以,天下哪里那么多的美事都落在你头上?可是民办大学就是敢说包分配工作,不容得你置疑。说啊说啊,慢慢地人们就习惯了,也就相信了(反正等到您毕业后已经是三四年后的事情了,该交的学费已经交完了,到时候胡乱给你找个小单位实习下,留不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为了争抢生源而许下的谎言啊,就这样逐渐形成了。
  此外,开展招生时除了常规的广告“促销”和“守株待兔”外,每年高考前夕,各民办高校都会跑到一些中学找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以给予一定“辛苦费”作为诱饵,让他们提供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没有考入普通高校希望的学生名单,当然这其中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通过这些名单,一份份散发录取通知单。这些,都是郁闷的赵云嫣告诉我的。
  所以,那些所谓的“差等生”啊,你们可是他们的摇钱树,所以,这也成了自考生自卑的一个缘由。
  实际上,招生的这些日子里,也是考验校领导能力的时候,由校领导出面,疏通各地市的教委,由其代为招生。
  总之,一切为了招到学生!
  身边的人都在参与“致富之路”
  然而,民办大学存在的价值,应该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作为体制外教育力量的存在,而是他们可以像美国的哈佛、日本的早稻田等私立(民办)大学一样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培养基地,成为精英教育的中坚力量。报上也在说,国家教委正在逐步规范教育市场秩序,统一组织招生,加大民办大学文凭的含金量。
  但是很可惜,现在提哈佛,那是瞎扯。
  我的一个朋友说,Z大就是中国社会的毒瘤,什么样的身体长什么样的瘤子,如果他真的走上民办路线,求学、开化、自由、民主……可比一股清风吹在中国教育界……但Z大恰恰蜕变成了一群伪道学打着教育的幌子圈钱的二次资本积累和业务扩张而已。
  Z大的死穴,在于它算不算学校。Z大管理层的智商直接决定了一切立项的合法性。
  它算学校么?
  不知道。
  在经过了学校招生办的短期培训后,Z大的师生浩浩荡荡地出了校门,开始了致富之路,一场轰轰烈烈的招生运动终于开始了。
  在外派老师招生时,有很多老师要选择几名学生一同去,这几个学生的老家正是自己所去的地方,一来学生熟悉当地的环境,可以协助招到更多的学生,二来有个什么打下手或者比较辛苦的活儿都可以交给他们去做,自己就相对比较轻松了。吴天用就选择了和罗植去辽宁招生,吴天用对他也不薄,每天补助伙食费一百元,他俩的任务是招满五十名学生。每超出一名奖励一千元,招不到或者没有招满则扣除一定比例的工资或者伙食补助等。
  罗植还给李雀找了一个关系,跟随学院的另一个老师去了重庆,待遇和罗植一样。
  水欣说有些想家,于是她暂别了侯明,也和学校签订了代理招生协议,草草地去招生办领了资料后,便踏上了开往贵州的火车。为了早日回家而不得不和学校签订招生协议的人大有人在,因为离放暑假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能够堂堂正正地回家的最好理由就是招生。
  白丽已经欠下了很多的外债,仅向水欣就借了一千块,她签完代理招生协议,早早地回了河南。
  寝室惟一没有和学校签订招生协议的是王惠,她很认真地看书、学习,参加学院组织的期末考试(虽然已经没有什么人把校考当回事),然后才回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