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朝廷的枪,是商人们想到不敢想的事。四民之末做官,也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天都要实现了。
他们不是江南的传统豪强,那些人因为扶持东林党,一直以来,在江南都占尽优势。剩下的人,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他们的牙缝里,寻找一点仅存的利益。
自己这些人想要和他们相争,势必会被官府打压,但是风水轮流转。新任的国公爷,来到江南后高举屠刀,谁都知道如今东林党人和他们的后台商人,最恨的就是国公爷。
但是恨有什么办法,沈慕鸿上达天听,是皇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他手里要权有权,要兵有兵,有他保护,自己或许真的可以翻身了。
就这样,江南商会就在金陵成立了。
这一天,大小官员悉数到场,辅国公沈慕鸿亲自到场,重兵把守各处进出口。事关利益问题,江南的豪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沈慕鸿不得不防。而且如此一来,也能为这些商会成员,提供信心。
朱由松的圣旨摆在最上面,作为商会的开山之宝。吴友德满面红光,作为第一批响应号召“下海”的商人,他被辅国公钦点为第一任会长。被人簇拥着来到台上,表态一番,无非就是效忠陛下,效忠大明的官话。
沈慕鸿心事重重,江南看上去,是整个大明最繁华安定的地方。辽东战火纷飞,陕、甘、晋、中原流贼乱窜。但是这种繁华,只是表象,江南已经铁板一块,官商勾结胁迫朝廷的利益板块,已经成熟壮大。
许多东林魁首骨干,号称清官,也确实不贪墨。但是他们一个个家财万贯,活的奢靡无度,这些钱都是本该交给朝廷的。
商税难收,只因为征收商税,无异于虎口夺食。
这些地方豪强,控制官员如同提线木偶,用钱买通所有关系。他们有钱有势,若是真的铤而走险,聚众造反,所造成的影响,比陕西那群饭都吃不上的流民造反,要严重百倍。
沈慕鸿坐在金陵府的上首,心不在焉的端坐,商人们也识趣的没有来打扰他。
不一会,一个甲胄着身的小将,进来禀报:“国公爷,城外来一支兵马,旌旗遮天蔽日,打着我大明旗号。”
沈慕鸿长舒了一口气,起身说道:“随我出城相迎!”
金陵的城门缓缓打开,领头一匹骏马载着一个魁梧的将军,看着沈慕鸿,发出会心的笑容。
“沈先生!好久不见。”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国丈岳辰风和他的麾下兵马。
功成之日将军卸甲,本是为了防止将军们功高震主,心生不测。就算他们忠心耿耿,也难免他们的属下,想要从龙之功,而上演黄袍加身。
但是朱由松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也完全有这个自信,现在的大明,没有人能造反。
岳辰风手下的兵马,全是他的原班人马,取道开封来到江南。
“看到岳帅身体康健,我就放心了。”沈慕鸿笑吟吟地说道,用的还是“一阵风”大闹中原时,他们彼此的称呼。他心中的一块大石也落了地,有这样的生力军在,江南那些不安分的人,也该掂量掂量了。
金陵脂粉气,从秦淮河开始,蔓延全城。这样的兵马入城,无疑是为这座纸醉金迷的城市,注入了不一样的风貌。
秦淮河上,无数的佳人从花船楼阁中,露出半个身子。舞动着手里的绢帕,肆意地笑着。
士卒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飘飘然面红耳赤。但是他们军纪严明,谁都不敢肆意抬头。只有趁着有空,偷偷抬眼,贪婪地看一眼。
围观的百姓,兴奋地指指点点,国强盛,民欣喜。升斗小民但知朝廷兵强马壮,心有荣焉,哪里想得到这其中暗含的危险。江南,从来都不是一片净土啊。
人群中,有一人神色复杂,眼神迷离地看着眼前的雄壮兵将。他一袭长衫落拓,书生打扮,脸庞上却刀削一般的棱角分明。这就是当初痛骂朱由松,黯然离京的卢象升。他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风骨,认定了朱由松是乱臣贼子。
但是此刻,他虽然还是痛恨朱由松造反,但是心中却十分佩服他。大明朝才一年的时间,已经完全变了模样。
辽东捷报频传,他还以为是朝廷为了安抚人心,诈称胜利。谁知道前几天传来消息,靖国公赵宏已经打到了沈阳城下,这是百年来的荣耀时刻,每一个明人都心生澎湃,卢象升也不例外。
身边的小童不解地望着先生,歪着头问道:“先生,咱们还要继续赶路呢,不然天黑又得在外面露宿了。”
卢象升这才收回思绪,转身离去,他已经决定,回老家做个教书先生。小童不明所以,蹦蹦跳跳地才能跟上先生的步伐。卢象升看着他,暗暗慢下了脚步,或许他长大后,可以入朝为官,施展抱负。想到这里,卢象升释然了,他自己虽然没有参与,但是可以教出一群学生来,共促盛世。
这些年的俸禄,他都封存交还了朝廷,没有保住君主,在他看来,没有资格享用俸禄。
春风脉脉,艳阳明媚而不刺眼,春光正好。但是这个远去的身影,怎么看都有一股浓浓的落寞。
江山最终变成了我想要的样子,却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是在自己最恨的逆臣贼子手里,大明盛世来临了。
是的,谁也阻挡不住的,就是这个盛世的脚步。明眼人都已经看清,海晏河清,已经初现端倪。即将而来的,必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岳辰风来到江南,带来他的五万精兵,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江南每一个角落。
扬州城里,钱谦益府上,钱谦益满头大汗,骇的颤栗不已。
“朝廷要对我动手了么?”
家主如此,下人们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都自作聪明地认为,朝廷派兵前来,肯定是清算旧账的。
小说推荐
- 明末之藩王崛起
- 天启七年,崇祯登基,朱以派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泰兴郡王世子,未来的第十代鲁王 鲁王并不好当,袭封两年,清兵入境,自缢而亡…朱以派不想死…于是,在大明朝最乱的时候,鲁王封地成了鞑子和起义军不敢窥视的存在…崇祯没钱的时候,鲁王拥有富可敌国的财产 作者:574981所写的《明末之藩王崛起》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
- 穿越架空574981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4章 战略威慑(求全订)
- 回到明朝当藩王
- 一朝穿越,成为朱元璋十七子 赐封宁王,朱权有点皮 朱元璋:朱家老十七,纨绔属第一 直到洪武六十大寿 这一天,有人单骑斩叛将,纳哈出归降 这一天,有人发粮赈灾民,百姓终活命 这一天,天降祥瑞传国玺,大明得国正 这一天,朱元璋册封朱权,无敌宁王 作者:老刑所写的《回到明朝当藩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
- 穿越架空老刑连载中
- 最新章:第754章 横跨七海,阅遍千秋
- 大明:我只想做个清闲藩王!
-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妇女之友,于谦的好同志,日本大名们的亲爹,堡宗唯一指定依靠,漠北狼王,美洲活神仙,工业革命先驱,排队枪毙时代的终结者,大明皇家海军主帅,西方世界的天降猛男,世界第一日不落帝国主要缔造者—朱祁钰 朱祁钰掩面苦笑“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其实只想做个清闲藩王—读者群:4760339
- 穿越架空绝望的杰西卡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章:表忠
- 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
- 被人唾弃的李肃,被逐出了京城,被发配到了岭南郡,孤零零地生活在那里 百年一次的地震,三年来封锁了整个疆土与外面的联系,三年来,岭南与朝廷之间的信息也断绝了三年 三年过去了。乾帝大发慈悲,允许诸位诸侯入京给他贺寿。李肃率近卫军千人,人人有马匹,赶到京城,正巧.遇到蒙古军三万铁骑包围京城 朝堂中的长老们
- 穿越架空一致连载中
- 最新章:第131章 返回甘州
- 星际银河启示录Ⅰ 第一卷 动乱之始:第一章--第十二章
- 人─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人啊,智慧赋予我们无尽的想象 人啊,无边地创造使大地也为之黯然神伤 无尽的岁月带来了什麽 大地嘲笑著:生命的意义不再宽广 深邃的宇宙漠然著:人类的追求越来越迷盲 战争四起的宇宙啊,重塑得舞台到底是为谁而创造 告诉我吧,属於自己的天空、人生的坐标是否真的如你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 曾国藩的升迁奥妙,官场之人不可不读 道光十三年,湖南院试,曾国藩被取中,列第十七名,属中上,入县学。当时的湖南学政为岳镇南。曾国藩时名子城,是年二十三岁 道光十四年,湖南乡试,曾国藩考中,全省排名第三十六名,属中上。是科钦命主考官徐云瑞,副主考许乃安,曾的房考官为张启庚 道光十八年正月,在京参加全国
- 侦探推理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6章
- 曾国藩家书
- 本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
- 现代文学曾国藩完本
- 最新章: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作者:赵月华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座,是那些在茫然之中寻找做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藩王的宠妃
- 孟轻尘,万里挑一训练有素的女将军,将被送往漠北当细作 她拥有最缜密的心思,最干净利落的身手,最冷酷狠辣的嗜血双眸,以和亲的身份被送往藩外 当冷酷狠辣的女将突然遭遇不测还魂幼稚小孩之身 他捡到了她,在风沙几乎要将她掩埋的大漠,她居然安静地睡着了 婴儿般干净纯真的睡颜,白皙美丽的脸庞,这个中原人模样的孩
- 都市言情乱鸦完本
- 最新章:孟轻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