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戏-演艺圈的青梅竹马

第9章


怕我说出来在深圳一起睡觉的事?美得你! 
  爸,你听!“美得你!”蔡红梅可能自己也不相信她这样的大明星能和你儿子睡觉啊!爸你听听,这叫什么话啊!可我当时却很兴奋,很佩服她演员的造诣,很为她的精明感动。 
  爸,离开沈玉的这段时间,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沈玉有些虚荣,但她没有什么心机,她只是太想当明星,想被人关注,想成功,她太爱演戏这个行当,她不想只有半瓶子醋。你看她不想结婚她咬住蔡红梅不放,这样往上爬也很艰苦,幸亏有一些虚荣的东西不断充实她,不然她也会失去信心。就是现在她也在很吃力地往上爬,我弄清楚了她的新男友的来历,那是个编剧,是个有妻室的人啊。 
  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些已经不应该用我操心了,我妈说了,孩子你去找到你爸爸,就不用操什么心了。我妈说的有点对。 
  当然,沈玉问我了。最先是叶君叶萍两姐妹问她是怎么认识大明星的,沈玉说,不是我认识的,是我们郭林认识的。然后回头问我,哎,真的哎,你是怎么认识上大明星的啊?你本事不小嘛。我说,在深圳认识的,你没去,你去了早认识了,她那次就住我的隔壁。 
  按照我事先的分析和蔡红梅教会我的“虚虚实实”的演技,沈玉当然没多想,我看得出来,她还沉浸在结识蔡红梅的兴奋当中,当然在兴奋中她所想的,暂时不会是不三不四的念头。 
  今天夕阳西下后我又不知不觉地来到沈玉的家。叶君叶萍两姐妹在沈玉家坐着。两姐妹穿得花枝招展,沈玉却只穿睡衣。她们谈的还是拍戏,但我知道,沈玉已经很久没接戏了,我也知道,她刚刚结识并充当情人的编剧,正在为沈玉写戏。我跟着沈玉回了一次她妈那里,她妈还住在高新小区,还是一个人生活,看不出来她妈和那个秃顶老男人有常来常往的迹象。沈玉对她妈说,妈我新交了个男朋友,是个编剧,正在给我写剧本。她妈说,哦,有空领来家吃饭吧。叶君叶萍今天坐在沈玉家的时候也说,什么时候领出来大家一起吃饭吧,我们请客。   
  第4章 芒种・夏至(4)   
  叶君叶萍按动遥控器,有一个电视台正在重播蔡红梅的《秋风眼》,沈玉一把抢过遥控器换了频道。叶家姐妹连忙伸了伸舌头。 
  去年的这个时候,她们几乎天天在看《秋风眼》,人人在哼唱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歌、片尾曲。今年的这个时候,时过境迁。 
  我仍然坐在沈玉家门口的地毯上,坐在这块地毯上的习惯是我和沈玉分手后形成的惯性。刚刚和她分手的时候,我想她想得厉害,晃着虚弱的身子又来到她这里想看看她,但我两腿发软,刚刚进门就瘫坐在这块地毯上,片刻之后,我觉得我坐在这里很好,既不影响人家的视线,也不影响人家走动,于是我很钟情这块地毯。 
  沈玉和叶家姐妹闲聊,屋子里很热,我很闷。我想我今天应该看看我妈,沈玉现在的房子离我妈的住处并不算远。 
  我妈的房间里也有很多人,沈玉她妈在,小柳在,小柳刚认识的男朋友也在。我妈和沈玉她妈眼睛红红的,像是刚哭过。 
  我感觉郁闷,又走到了公司,柱子和孙元波正伏案挥笔,公司的空调坏了,汗水湿透了两位哥们的衬衣。 
  夏至,昆明极热,极闷。高原,离太阳近,白天被烤焦了的大地在晚上有一阵子像蒸笼一样挥发热量,这热量必须等待深夜的高原风,风来了,热量才能慢慢散去。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喜欢水,今年的这个时候我有点怕水,不去接近水,实在闷热。 
  我爸说,告诉过你多少次了,别再去什么沈玉家,别有事没事老是回去看看,你看什么?你离开了她们,人家在渐渐忘记你,你已经不属于她们了。我和我爸犟嘴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还属于我嘛,忘记就等于背叛,据说是列宁同志的名言哩。 
  我爸说,你想也想了,看也看了,就算这些生活给你灵感,给你写字的灵感,等你写完你要写的,就老老实实面对你现在的生活吧。 
  我爸负责把我每天写的一叠稿纸收藏在他为我准备好的塑料袋里,并笑呵呵地看着我的“草书”,却白白充当了我的第一个读者――他看不懂我的字,他能认识的字也只有千八百个,他的读书时代被文化大革命给湮没得红彤彤一片。但我爸坚持给我的写作予以肯定,他说,儿子,你这么愿意写字啊,要是你早点发现你自己的这个才能的话,没准儿你已经成为中国有名的大作家了。 
  我说,我们郭家不出作家,我们郭家应该专门出开饭店的人才。   
  第5章 小暑・大暑(1)   
  书上说,暑就是热,小暑就是气候炎热而还没有热到极点。小暑为每年七月七日或八日,太阳到达黄经一百零五度;大暑就是炎热到了极点,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在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太阳到达黄经一百二十度。有记载说,小暑大暑时节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个时节下的昆明,已经热得很均衡了。在昆明体验二十四节气比较困难,它更像是个时间符号,那些书上说的节奏在这里很不明显。但小暑大暑的热是被肯定了的。我感觉今年的热不同于去年的热,去年我身体热心热脑子热,今年我只感觉到眼睛在发热。我爸说,今非昔比,同样的是夏天,不同样的是郭林和郭林他爸。我爸说这话时我回头看了看他,他龇牙一笑,这笑容在此之前我从来没仔细端详过,这一仔细端详,发现了端倪。我对我爸说,爸,咱们的笑容也和原来不一样了,脸色有些发青,是天热弄的吗? 
  二○○三年夏天,我第一次亲手料理了十八种“郭家手抓菜”,获得我妈的高度赞扬。二○○三年夏天我把柱子孙元波“顾问”得很好,广告词被商家高度赞赏并在电视台播得妇孺皆知。二○○三年夏天沈玉去了北京参与她的那部古装武打戏的后期制作,而蔡红梅仍然在昆明拍她的戏,其间我难改玩水的喜好,和蔡红梅去了一趟滇池,并被媒体记者们堵截在那里,我施展才华和记者扯淡让蔡红梅顺利逃脱,受到蔡红梅的好评。 
  “郭家手抓菜”是我妈最拿手的绝活。据我妈介绍,我爷爷活着的时候和我奶奶在北京郊区开了个小饭店,整天忙活的就是这些“手抓菜”,可我爸从小就对做饭做菜没兴趣,郭家的三十六种经典“手抓菜”我爸连一半也“抓”不出来,幸亏我妈有这个爱好,并且在爱好中体会,在体会中创新,才在嫁到郭家之后传承了郭家的传统。我妈对我说,你爸不会“抓”却也不讲究什么吃喝,你讲究吃喝,还时常提起什么食文化,你就一定得学。我确实学,在我妈的言传身教下我的手艺也可以在自家的饭店里挥洒,只要我有空闲,我妈饭店里的客人都能吃上我“抓”的菜,而我还真没听到哪个客人说我“抓”的东西不地道。我知道我妈已经为我有点自豪,还说过我“孺子可教”。我妈一度想向工商局申请把饭店改个名字了,她说,郭林你成手了,咱家的饭店就应该叫“郭家抓菜馆”才对路。 
  我在公司等待我的教授老总来视察,这次视察很重要,因为我们给益佳电器做的新广告策划方案已经提交,老总的视察将带给我们成与败的信息。柱子和孙元波十分紧张,叶君和叶萍不停地安慰他们并给他们自信。我以顾问的身份和他们打赌,方案通过,柱子孙元波坐庄,到我家的饭店吃五百块的酒席;方案没通过,我来坐庄,到我妈的饭店吃二百块的酒席,不管谁输谁赢,到了饭店全部现钱交易,概不赊账。 
  我们大家都在公司的大房间里踱步,边踱步边念念有词。我们念的都是家喻户晓的广告词,这是我们正常的业务训练,是我规定的,我们公司屋子里的大屏幕电视一般都开着,但原则上不许看,只有广告时间允许大家专心注目。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是最被全体员工推崇的短语; 
  “老板更懂生活”,这是全体员工最嗤之以鼻的短语; 
  “送礼要送脑白金”,这是被大家公认的最持久的无厘头广告…… 
  还有几个广告被我们写下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头脑的灵活性: 
  音响公司广告――“一呼四应!” 
  饺子铺广告――“无所不包!” 
  石灰厂广告――“白手起家!” 
  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 
  药店广告――“自讨苦吃!” 
  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 
  公共场所禁烟广告――“为了使地毯没有洞,也为了使您肺部没有洞,请不要吸烟。”   
  第5章 小暑・大暑(2)   
  公路交通广告――“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 
  新书广告――“本书作者是百万富翁,未婚,他所希望的对象,就是本小说中描写的女主人公!” 
  交通安全广告――“请记住,上帝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给汽车准备了备件,而人没有。” 
  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印刷公司广告――“除钞票外,承印一切。” 
  鲜花店广告――“今日本店的玫瑰售价最为低廉,甚至可以买几朵送给太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