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民谣志

第10章


在老狼与一位编导自费爬完乞力马扎罗山回到饭店时,摄制组已先于他们离开。就在《走进非洲》摄制组在首都机场对记者们说所有队员都安全回来的时候,老狼正在达累斯萨拉姆自己买回程的机票呢!老狼成了最后一个从非洲回来的成员。 
  2004年10月8日,老狼终于结束了长达二十年的爱情长跑,走进婚姻的殿堂。虽然先前就有消息宣布喜事,但老狼的婚礼还是非常低调,在北京郡王府举行的婚礼上,曾经一起并肩战斗的老朋友都在邀请之列。他携手的妻子就是他当年的中学同学,两人从相识到现在,已经走过十余年漫漫长路!这段爱情是高晓松特别欣赏的,“他们不需要很多钱,让我看着就像过去那种知识分子家庭,他们俩都是很追求精神的那种,他媳妇有三个硕士学位,有很好的感受能力,他们在一起能那么久,最重要的就是两人之间的交流。”老狼曾经说自己是个比较浪漫的人,现在看起来,两人携手走过这么多年,应该就是浪漫的。朋友们的印象中,老狼和妻子让人一看,就是很有默契的样子。也许是两个人在一起待久了,竟都有了夫妻相。   
  沈庆(1)   
  在前面的文章里,没有好好说说沈庆这个人。如果高晓松是个点睛的人,那最开始画龙的人应该是他。 
  对沈庆这个人,褒贬不一! 
  找到当年和他并肩做网站的朋友,要他的电话。那哥们儿说:“这人不地道,我已经不想跟他有任何联系。” 
  和逯学军聊天的时候,他说,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他,但我觉得我和他是很好的朋友。其实他一直没想过做歌手,哪怕他出了专辑。他更适合做一个生意人,一个儒商那样的生意人。 
  杨丹涛说,1992年离开北京的前夕,沈庆把我叫到他们学校,用电饭煲炖了一锅红烧排骨为我送行。我挺感动的,觉得这人挺细心,挺仗义。 
  …… 
  2000年,“听听365网”在北京的体育馆办了一场演唱会,在演唱会上,作为该网站CEO的沈庆信誓旦旦地对外界宣布,他会和他的员工们一起,把“听听365网”做成最专业、最成功的音乐网站,要签人,要发唱片,要做网络音乐公司…… 
  那年网络泡沫经济挣扎着最后的疯狂,纳斯达克的股指一泻千里。在此之前,杨丹涛、付志昱、虫子三个人做的网络游戏公司赔了家当后,已经各自养家糊口去了。但那年还是会有新的网站冒出来,咬牙切齿地认为网络一定还会大火,义无反顾地烧掉一大笔钱,最终消失不见。类似的网络精英们的豪言壮语,从那两年走过来的记者们听了不知道有多少回。当他们听到沈庆说这些话的时候,一个个脸上开始趋于没有表情……“听听365网”的音乐总监是小柯,和齐秦签约推广他的校园演唱会,和20多个音乐人有了合作,网站开始大范围地搜集原创音乐……来势汹汹的样子。记得当时的记者问沈庆最多的问题,并不是这个网站将如何如何,而是问,作为校园民谣的中坚分子,怎么会有做网站的念头? 
  忘了沈庆是怎么回答的,大意是第一热爱音乐事业,第二本来学的就是商务,第三要做实业…… 
  写这本书的时候,重新输入当年“听听网”的网址。网页提示“不能链接到您请求的网页。此页可能暂时不可用。” 
  最后一次见到沈庆是在2000年,在他主持的“听听365网”的办公室里。西装革履,很CEO的样子。之后没几天我就离开了北京,再回来的时候,物是人非,也没有了那个网站和沈庆的消息。 
  为了找到沈庆,发动了很多朋友关系,打了一圈电话之后,几乎所有当年与他联系紧密的人都已经失去了他的音讯。如果偷个懒,找不到也就算了。但作为一本与校园民谣有关的书,不把沈庆找出来似乎说不过去。这就像有人想写桃园结义三国列传的故事,却满篇不提诸葛亮一样难堪。 
  最终找到他的电话是从一个与这个行业没有任何关系的朋友那儿。此人是曾供职于沈庆在“听听365网”时期的设计师,后来又跟随他一起到了广告公司。朋友告诉我说,他在河北保定!然后给了我一个保定的手机号。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沈庆离开了从大学以来从未离开过的北京城…… 
  1989年9月,沈庆从四川乐山市考入了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了一个与农业毫无关系的专业―工商管理。那年他19岁,写了《寂寞是因为思念谁》这首本来并不是什么歌词,后来逯学军谱了曲,被景冈山和巫启贤演唱后,传唱一时的作品。 
  那年他和徐绍斌在草地上唱歌,住在农工大附近的郁冬和他在草地相逢。(徐绍斌是沈庆的大学同学,绰号大傻,后来在“字母唱片”出了一张专辑)。那年逯学军循着他的吉他声推开了他们宿舍的门,沈庆在弹,徐绍斌在唱,彼此惺惺相惜,“农工大三杰”就此相遇。 
  在没接触他本人之前,因为他的作品,一直认为沈庆是个感性的人。各界的评论纷纷把他的作品和高晓松的作品放到一起比较。黄晓茂在接受外界采访时,一再提到因为有一天听到了《青春》这首作品,才有了做《校园民谣》的冲动。此后《校园民谣1》一出,大家的目光立即被老狼磁性的嗓音和高晓松故事里点滴的校园记忆所吸引,《青春》却退到后面,成了校园民谣爱好者口中的经典……比较众口一词的说法是,如果说高晓松在歌中放大了自己的感觉,沈庆便淡化了它。沈庆给我们的似乎是一个更近于真实的创作。   
  沈庆(2)   
  第一次听《青春》这首歌和现在再听,有两种不同的心情。也许真的是因为我也快三十了,有了像黄晓茂当年一样的心境。从“带着点流浪的喜悦我就这样一去不回”变成了“没有谁暗示年少的我那想家的苦涩滋味。每一片金黄的落霞我都想紧紧依偎,每一颗透明的露珠洗去我沉淀的伤悲……”沈庆曾说过《青春》这首作品真是无意间写的,没什么背景。一句歌词符合你的心境就变成另外一种情感,可能跟作者的生活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的确,境由心生,相同的歌被不同的人听到,会有不同的感动方式。 
  沈庆少年时代便熟读唐诗宋词,曾多年学习中国传统书法,十五岁拥有第一把吉他,十七岁开始尝试词曲创作,痴迷于金庸的武侠世界,曾受罗大佑音乐的深刻影响。如果单从这些来看,他其实更应该感性一些。但在和他当年朋友的交往以及为了这本书考究《校园民谣》系列出炉的过程中,沈庆原来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起先开始模糊,后来便渐渐地清晰起来,最终觉得,沈庆应该是个理性大于感性的人。 
  沈庆是个实干家。据说沈庆的家庭在乐山有一些实力,哪方面的实力不得而知。只是当年的朋友觉得他比一般的同学钱多一点。当然也没多多少,不过至少有个电饭煲能为杨丹涛炖一锅红烧排骨――这在当年算是很奢侈的了。 
  沈庆的社交能力很强。说来那时候真正有文化气氛的学校根本就轮不上农工大,应该是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但沈庆舍得出去跑,各个大学里都去联络。原来农工大就有艺术团,归在学生会文娱部。沈庆很快就和学生会的人混熟了,不太长的时间就接管了艺术团,任团长。他以社团的名义广泛地和各个大学联谊。到后来几乎各所大学里都有他的混得挺熟的哥们儿。逯学军就说过:“我当年都是跟着沈庆出去玩,他们都跟沈庆熟。” 
  除了各大学,沈庆和当年的音乐圈也比高晓松、老狼他们要熟很多。甚至可以说,高晓松是被沈庆带入这个行业的,然后才有了老狼。其实也没其他原因,只是沈庆勇于拿着朋友们的小样,在谁都不认识的时候就跑到唱片公司去跟人推荐。最早的,传说中的那盘深圳先科做的专辑就是由沈庆牵头做的,那里面有他的六首作品。 
  1993年大学毕业时,沈庆进入大地唱片从事企划工作,直接参与了造成强势震撼唱片市场及文化领域的《校园民谣1》之幕后工作,《青春》和《寂寞是因为思念谁》亦收入其中。1994年3月,刘卓辉和黄晓茂另组字母唱片,沈庆继续跟随。 
  真正在音乐方面开始大显身手应该是从他进入字母唱片后开始的。沈庆在字母唱片的时候把依旧是自由身的当年的哥们儿都拉了进来。当时有人要做《没有围墙的校园》那盘专辑,因为那里边收的都是北大的作品,他们就找杨丹涛。沈庆正准备在“字母”大张旗鼓地干,他凭借和朋友的友情,打电话给杨丹涛,威逼利诱:“哥们儿,你到底是卖给我还是卖给他们?”杨丹涛当然说:“卖给你,当然卖给你。”为此,沈庆专门跑到成都去给杨丹涛送钱。那会儿正是杨在成都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两千块的版税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字母唱片,沈庆接触、实践唱片业内的各种工作,并于1994年年底正式担任了制作人,录制逯学军、徐绍斌等的单曲。1995年6月,沈庆与字母唱片签订歌手合约,录制推出单曲唱片《岁月》。7月,为字母唱片首张合辑《一切会好》制作包括同名主题曲在内的六首歌曲。9月,与北京京文音像公司签下三张唱片约,并与字母唱片保留其艺人经理合约。1996年10月18日至次年的1月21日,沈庆在北京音研所及国际台录音室录制了首张个人专辑《这么多年以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