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周瑜一行人,自离了乔府大门,就直奔东北方的舒县而去。经过皕里的快马加鞭,周瑜与一众家丁,终在酉初时分,抵达了故乡舒县。
舒县城内,最令世人惊叹的,是一片偌大的建筑群。这片偌大的建筑群,总共占据了舒县四分之一的土地,它的核心建筑区域,是整个舒县的城中地带。这片建筑群的拥有者,正是周瑜与他的族亲。
建筑群的东南方向,一座由长、宽各两百丈的高墙围成的,门上悬挂着“周异府邸”四字匾额的,便是如今周瑜的家产。
周瑜跳下马,走到家门前,拿出药匙,“咚”地一声,插进了门锁。
待周府大门缓缓打开,周安即吩咐家丁道:“箱子搬进库房,车马赶到马厩。”
当周安与家丁忙着安置行囊时,周瑜则是独自漫步府中,意欲找回一些儿时短暂生活于此的记忆。他见脚下的道路,皆是由一块块彩色石头铺成,遂俯下身、闭上眼睛,细细提取着从前的记忆。
片刻后,周瑜渐渐睁开双眼,道:“秣陵雨花石。”
在周瑜记忆中,父亲曾与他说过:这些铺路的彩色石头,皆产于丹阳郡秣陵县,它们有着个极为美丽的名字,那就是雨花石。
由于长年无人打理,道路的两旁的泥土中,丛生了许多参差不齐的杂草。
顺着悠长的道路一直前行,就可见府邸的后花园。
后花园中,随处可见的,是由形态各异的岩石,所堆砌的一座座假山。假山附近,除了茂密的杂草外,还有氤氲着芬芳的香樟树。步入后花园深处,即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方形的池塘。池塘的水面上,漂浮着片片荷叶,盛开着朵朵荷花。水面的正中央,修建着精巧、雅致的亭台轩榭。轩榭与岸边相连的,是一座曲折蜿蜒的石梁桥,因这座石梁桥共有九曲十八弯,故而名曰九曲桥。
当周瑜独自置身于九曲桥,默默凭栏欣赏满园旖旎时,周安突然拿着一只女人的鞋、袜,来到周瑜面前道:“少主,这是在你的包袱里发现的。”
周瑜打眼一观,即接下鞋袜,道:“这是小乔的,当日安叔催促甚急,我都忘了还给她了。”
“是她的。”周安呢喃道。
“卧房可有打扫?”
“少主的卧房,就是儿时短暂住过的那间,现下已然命人打扫。”
周瑜留下句“明日与我一同拜见亲族”,就凭着记忆回到了卧房。
翌日早间,恢复少主身份的周瑜,穿着一套衣裳制礼服,佩着一块象征着周氏家族的玄鸟翠玉,携着周安来到了另一家周府拜访。
这家周府的大小、格局,都与周瑜家如出一辙,这是周瑜远房堂伯的府邸。这位远房堂伯叫做周尚,与周瑜的父亲是亲堂兄弟。他早年与周异往从甚密,但自从周异远迁洛阳令后,两家人就少了许多来往。对于这位堂伯,周瑜是只闻其名,不见其面,更不知其家中有何亲眷。
“烦劳转呈你家主人。”周安将少主的名帖交与守门仆人道。
守门仆人接到名帖,即刻去到书房,将名帖转呈周尚,道:“主人,门外有客来访。”
周尚接过名帖,只见上书曰:“庐江舒县周家,洛阳令周异之子,周瑜,字公瑾。”
周尚放下名帖,道:“请到客堂叙话。”
待守门仆人走后,周尚就去到了卧房更衣。
在前往客堂的路上,周尚命令随侍仆人道:“你去小姐房中,说有贵客到访,叫她穿得规整些,速速前往客堂会客。”
当周尚来到客堂,周瑜与周安已然肃立等候。他看周瑜身穿着锦衣华服,腰间又佩戴着周家的族玉,便问道:“你可是周瑜?”
周瑜回了声“正是”,即跪下稽首,道:“侄儿周瑜,拜见堂伯。”
周尚一边笑着,一边扶起周瑜,道:“贤侄不必多礼。”
这时,一位身着浅绿色襦裙,约摸十三四岁的女子来到客堂,行礼道:“珏儿见过父亲。”
她是周尚的女儿,名字唤作周珏,时年十四岁。
周尚扶起女儿,给他们相互引荐道:“这是小女周珏。这是你堂兄周瑜。”
小辈互相认识后,周尚又道:“你父亲何在?可曾一同回家看看?”
少时,周瑜陈述完父亲的死讯,只一句“往事如风,过境难追”,即转言道:“伯母可康健否?”
提及亲眷之事,周尚也是满腹辛酸道。他揪着眉,道:“贤侄快别提了,如今,我就只剩这一个女儿了……”
周尚早年戎马,乃是朝廷将军,他娶有一妻,共养育一子一女。说起那一子,乃是周珏的兄长,他比周珏大了十几岁,也是戎马之人。黄巾起义时期,周尚父子奉朝廷调令,随朱儁出征颍川。首战,汉军出师不利,周尚之子不幸为国捐躯。战后,周尚引咎辞官,回到舒县深居简出。周尚妻子得知战争过程,不久便因思儿成疾,病死于舒县家中。自此,周尚就只剩一女相依为命。
“请恕侄儿冒昧。”周瑜作揖道。
这时,守门仆人又来报曰:“张纮前来拜访。”
周尚与仆人说了声“请进来”,遂与周瑜解释道:“张纮是我前些时日结交的好友,此人对治国之术有几番见解,贤侄不妨与他见上一面。”
周瑜点着头,应承道:“侄儿听堂伯的。”
待张纮进到客堂,周尚即给他们互相引荐。双方行过揖礼,周尚便来到主位就坐,玩笑道:“老朽了,站不住了,快坐下叙话吧。”
周瑜、张纮一齐说了声“谢坐”,遂与周珏同至筵席就坐。做为随侍之人的周安,则是站到了周瑜的席位旁。
张纮此番前来,本是想与周尚手谈,眼下既然不能如愿,他也只得闲谈道:“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不知诸位对此有何见解?”
“依目前的局势看,汉廷怕是没救了。”周尚道。
“能成事者,目前并不在世人眼中。”
相较而言,周瑜的回答,则要显得意味深长。
最后,周珏答道:“诸侯争霸,犹如春秋乱世;烽火连天,百姓苦战久矣;骐骥纵横,兵家盛世重现;唯愿经年,天下不承踵武。”
“珏儿所言甚妙,瑜钦佩之至。”周瑜道。
说起周珏的这番见解,皆依赖于父亲对她的教导。
自周珏四岁记事起,周尚就为她请了儒家夫子,悉心传授她孔孟之道。周珏兄长死后,周尚更是亲自教授女儿,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到了女儿身上。他为女儿精选了许多书籍,其中最为重点的,就是历朝历代的史册。
周珏微笑着,淡淡回了句“堂兄谬赞了”,道:“在堂兄眼中,连袁绍、袁术二人,都不足以成事?”
“不可说,不可说……”周瑜摇首道。
张纮“呵”地笑了一声,道:“洛阳陷落时,本以为孙坚可以成事,不想他却战死,军队亦被袁术兼并。想当初路过梁东时,还与孙策有过一面之缘,若是孙家军不被袁术兼并,我倒是非常看好孙策。”
周瑜虽然只道了一句“我也觉得甚是可惜”,但他的心中,却已默默记下此事。
周尚见侄儿暂且不愿与张纮深聊,遂道:“珏儿,带你堂兄四处逛逛去。少时,记得来赴午宴。”
“诺。”周珏道,“请吧,堂兄。”
周瑜站起身,行着作礼,道了句“请恕侄儿不恭之罪”,遂带上周安,跟着周珏离去。
待出了客堂的门,周瑜才吩咐道:“立刻去调查一下张纮。”
“诺。”
周安奉命离去。
“堂兄欲去往何处玩赏?”
“听珏儿安排。”
周珏道了句“随我来吧”,就带着周瑜来到了后园的一处小筑。小筑里,摆放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乐器。周珏来到桌案前,拿起了几方小纸包交给周瑜,道:“堂兄喜欢何种香味?”
周瑜随手打开一方纸包,才见纸包里装的,乃是细碎的末香。檀香、沉香、花椒、佩兰、杜蘅——前几方纸包中的末香,都是他极为熟识的香料。但是,当他打开最后一包末香时,却嗅到了一股熟悉又陌生的香味。他犹豫了片刻,方道:“不可用龙涎香!”
说起龙涎香,还要追溯到百年前。
汉初,东海渔民下海时,偶然捞得一些灰白色漂流物。这种漂流物呈蜡状,刚捞出水面时,还散发一股强烈的腥臭味。
上岸后,渔民即将漂流物放置于烈日之下晒干。经晒干了的漂流物,不仅腥臭之味全无,反倒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幽香,点燃更是四溢出浓郁的奇香。
当地官员得知此事,遂买下漂流物,进贡到未央宫中。汉皇见之大喜,认为此物是由“龙”的口水汇聚而成,遂取得美名曰“龙涎香”。自此,龙涎香即成为汉皇室御用之物。非汉皇室之人,若是敢用龙涎香,皆以僭越之罪论处。
周珏“哼”地冷笑了一声,道:“汉廷既已名存实亡,何须固守旧时礼法?况众生平等,龙涎香为何只有皇室能用?”
周瑜微微一笑,道了句“珏儿所言甚是”,遂将龙涎香交到周珏手中。
周珏接过龙涎香,将它倒入琴案旁的青铜香炉,拿起火折,引燃了龙涎末香。她不忍枉费了龙涎香的氤氲,遂正坐于琴案前的筵席上,奏起了周朝名曲《鹿鸣》。
少时,随着缕缕青烟冉冉呈现的,是纤纤颤动琴弦的素手;随着幽幽琴声渐渐飘远的,是阵阵沁人心扉的香氤……
乐曲中段时,个别出调之音,突然夹杂着美妙的琴声,回荡在周瑜的耳畔。出于对抚琴者的尊重,周瑜并未吐露只言片语,他只是用一个个远远的微笑,提示着周珏琴声里的错误。这一切,当然尽收于周珏的眼底,后来出错时,周珏就会以浅浅的微笑回应着周瑜。
一曲终了,周珏起身道:“堂兄精于音律、耳力甚好,如不介意嬉闹之辞,珏儿愿送堂兄六字。”
“哪六字?”周瑜道。
周珏“咳咳”了两声,道:“曲有误,周郎顾。”
六字咋听之下,像是在夸赞周瑜精于音律,然细细回味,实是在取笑周瑜对音律过于严苛。周瑜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遂与之嬉闹道:“你这丫头,长大还了得!”
周珏捂嘴窃笑了几声,又伸手指向古琴道:“堂兄,请吧。”
周瑜“唉”地一声轻叹,笑道了句“输了可别哭鼻子”,遂坐于琴案前,弹起了适才的那首《鹿鸣》。
自周瑜弹奏《鹿鸣》伊始,周珏就紧盯着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周瑜指下不仅未出丝毫差错,久闻还反倒使人陶醉——其轻音舒缓之处,就犹如山涧溪流般委婉细腻;其重音激昂之处,又恰似悬崖瀑布般荡气回肠。
当乐曲临近尾声时,一个出调的音符,突然破坏了这清雅的意境。这是周瑜刻意出调,只是为了维护兄妹之间的和睦。
曲终,周珏道了句“珏儿谢过堂兄”,又道:“令夫子何人?”
“前任汉廷雅乐郎——杜夔。”周瑜道。
“若早知堂兄是杜乐师门徒,珏儿就不会自取其辱了。”周珏笑道,“可惜教我音律之人,只是一名普通乐师。”
周瑜不愿看堂妹毁在普通乐师手中,遂送师上门道:“珏儿若是喜欢,堂兄愿将所学技能尽数转授于你。”
话音刚落,周珏就迫不及待地跪拜道:“珏儿拜见周夫子。”
“不必,不必!”还不等周珏叩首,周瑜就连忙扶起她,“哥哥教妹妹乃是分内之事,珏儿不必稽首拜师。”
周珏起身,道过“多谢堂兄”,即与周瑜谈论起《鹿鸣》的弹奏之法……
之后的十余日,周瑜又接连拜访了数位族亲。在这期间,杂草丛生、灰尘满院的周瑜府,被家丁打扫得焕然一新;抚松灵柩的一众家丁,一齐去到了周瑜府复命;奉命调查张纮的周安,终于查清了张纮的底细。
根据周安的探查,张纮是个值得深交的君子。周瑜这才放下戒心,去到了城北张家请罪。张纮觉得周瑜性度恢廓,便与他结交为友。
小说推荐
- 时间煮雨我煮你
- 贺楚慎&苏楠篇 苏楠爱贺楚慎,爱了好多年好多年,从青葱时光一直到她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她瞒过了许多人,唯独瞒不了那个始终将自己置于局外的最为清醒的人 等一年,等十年,都是同样的结果。他不爱她,已成定局 裴远珩&沈黎篇 裴先生这辈子致力于两件事 一,将沈黎私有化,这件事,正在做,挖人墙角这种事情压根儿不
- 都市言情朝生完本
- 最新章:第四卷:我每天都在笑,你猜我过的好不好 第239章 贺岑东的自白
- 时间煮雨也煮心.
- “哈哈,放学了,林羽霜,我们回家^_”郑晓祺(真小气)笑着说“恩”我收拾书包便和郑晓祺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郑晓祺是我一位很要好的朋友,都可以用‘姐妹’相称了。我跟她小学一年级就是同班同学,直到现在高中了,她还跟我是同班同学,在这十年里我们都在同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她是我家邻居。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缘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章
- 周瑜之笑傲三国
- 周瑜在三国史上犹如昙花一现,留下“曲有误,周郎顾”的美谈,赤壁一战周瑜天下闻名,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如果我为周瑜,当持羽扇谈笑间让所有的敌人灰飞烟灭,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作者:天道清扬所写的《周瑜之笑傲三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天道清扬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甩锅曹孟德
- 三国谋将周瑜
- 作者:谭景泉—乱世英雄的选择乱世是血腥和残酷的,也是最迷人的,因为它是英雄的摇篮。而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英雄是一面永不飘落的旗帜,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纵观中国历史,三国当属最迷人的时代。在三国的英雄中,周瑜是著名的一位,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才德卓越,智慧非凡,把周瑜写成一个心胸狭窄,嫉妒心很强的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8章
- 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
- 大汉帝国雄风录(秦汉三国》作者:燕小七为了曾经的信仰与荣耀,为了昔日的帝国与雄风,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到汉景帝末年的故事,历史是否会因为他的到来而产生改变 卫青,李广,程不识名将如云 公孙弘,张汤,田汾谋臣如雨 一代大帝汉武刘彻,北击匈奴三千里 时新派,改造派,守旧派大时代的风云如此壮阔 作者:所写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8章
- 白露为霜霜华浓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人生有八苦,最甚爱别离 十方一念间,苍茫天地下,一捧帝君魂、万颗玄鱼泪 赤诚凡人心,剑舞花月下,唱一世苍凉 说:看师兄为你,舞最后一次十方一念 岁月至情花,化至真之情,守一生挚爱 说:执着,是因为不想别离;放下,是因为必须别离 白露为霜,霜华正浓。用轻松的笔调
- 穿越架空竹宴小生完本
- 最新章:76 番外二 莫沉篇
- 煮酒品三国
- 煮酒品三国-TXT本书是今年国内第一本品三国图书。是民间学者沈忱二十余年来,对《三国演义》进行庖丁解牛式研读的笔记。该书分为“品事集”和“品人录”两部分,前者主要考证疑事之真伪,探究史误根源;后者则还原风云人物的真实面貌,评述功过是非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观点新颖鲜明,论述清新平和。作者学识丰富,娓娓道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章
- 水煮三国
- 白痴+运气流的主角,不像游戏的游戏,不像玄幻的玄幻,当一切的真相公诸于世的时候,你会如何去抉择 被游戏捣乱的时空持续,蠢蠢欲动的魔尊,能再度归于平静吗(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作者:孤舟落叶所写的《水煮三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网游小说孤舟落叶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节 卧龙啸天(结局)
- 温水煮三国
- 一千个人心里,就有一千种三国幻想。中平六年,主角无意中走入乱世三国 主角:我只想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作者:诸神渴了所写的《温水煮三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诸神渴了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世之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