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藕花谣

第四十章 细细秋风吹广陌(上)

设置字体大小:

“娘娘,这是尚衣局送来满月礼上穿的礼服和凤冠。”青凤将一个大盘子托给阿谣看,明日是两位小殿下满月之期,照例宫中要举行仪式及庆祝活动。萧乾这大半月来不曾再踏入瑶华宫一步,阿谣在众人眼中已是彻底失宠了,而罗罗张茵平分秋色,连日来侍宴共食,赏赐不断,就是素来最不受萧乾待见的皇后,这些日子也开始受到萧乾重视起来,每月朔望,萧乾都到长秋宫中与皇后盘桓,共同用膳,有时闲坐下盘棋,喝喝茶,虽还不曾留宿,但看起来也是迟早的事情了。因此宫中的风向一时乱了,众人纷纷从观望到渐渐奉承皇后与贵嫔贵姬,瑶华宫里若不是还有皇子公主在,只怕也要被人遗忘了,而正是因为有皇子公主,所以萧乾虽然将阿谣禁足,但满月礼上却还是允许她出席,只是旨意上特别说明,俟满月礼一结束,阿谣便需立即迁居到春晖宫。
    阿谣一早起来沐浴更衣,这时正在让瑞儿梳头,闻言望了盘子一眼,自己在众人眼中虽然是个失宠的嫔妃,尚衣局倒还并不敢太马虎,盘中一件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石榴红色细云绫锦广袖合欢袍,上面绣着双鸾牡丹,牡丹花上均沿瓣订着珍珠,鸾鸟的眼睛镶的竟是整块的蓝宝石。这种绫锦最适合夏天穿,光滑柔软如流水一般,贴在肌肤上熨贴得就像第二层皮肤,最是华贵绰约。另还有一件素色轻纱,纱上织就本色暗流水纹,里面的刺绣透着纱映出来,浓淡参差,减少了色彩浓重在夏日的炎热感。旁边是一顶贵妃的三龙五凤冠,珠缨累垂,凤头轻颤,沿边密密订着珍珠攒就的五瓣梅花,中心钉着猫儿眼。
    “何必如此贵重费事。”阿谣淡淡撇开目光,“横竖只穿一天,不拘穿什么也罢了。穿这么隆重华丽,反让人背后多话。”
    “娘娘不争别的,也争口气。何况现在是小殿下们的满月礼,您才是主角儿呢。要不穿得隆重点,叫那起小人看轻了娘娘不说,连带小殿下们不也被人嘲笑么?皇上既然特地吩咐尚衣局为娘娘制礼服凤冠,想来也是这个意思。”
    阿谣听了默然。青凤见瑞儿替阿谣梳的是宫中最寻常的盘桓髻,刚梳了一半,便笑道:“不如梳个垂云髻吧,适合戴凤冠,又显着不那么拘谨。叫她们看看,我们娘娘才是这宫里最美的女子呢!”遂与瑞儿一起打散梳了一半的发髻,重新梳妆。梳好头发,上了妆,眉心贴的是榴花花钿,正与衣裳对映,穿好礼服,戴了凤冠,又与瑞儿捧了镜子在后面让阿谣观看。
    阿谣由着他们二人替自己打扮,她久卧床榻,一月多不曾好好打扮,如今揽镜自照,竟差点认不得自己。
    因着生产肌肤丰盈了不少,脸庞儿更是圆润,又因一月不曾出门,倒更白净,调养得如美玉一般莹然生光,眉心那一点嫣红,恰如一朵榴花绽放在双眉间,平添了许多丽色,凤冠上的珠缨串串垂下,在鬓边轻晃,一漾一漾闪烁珠光,礼服上佩着压裙的八宝银铃白玉环佩,微一走动,就发出悦耳的轻响声。
    瑞儿看着镜中的阿谣,也忍不住着迷,“这宫里要数好看,谁也比不过娘娘去。都说那位李荣华生得好,可也没娘娘这般春风婉娈,难怪皇上……”一语未了,忽想起如今皇上却是冷落了阿谣了,恨不得咬掉自己舌头。
    阿谣微微一笑,“傻丫头,你在宫里见得还少么?以色事人,岂能长久。青凤,你叫她们赶早把咱们的东西收拾好了,免得回来来不及,那些没用的就不要带走了。派人到春晖宫顺太后那里去说一声,就说我下午满月礼结束就搬过去。”
    “娘娘何必这样着急,说不定待会皇上又改变主意了呢?”
    阿谣却不说话,只道:“去吧。”
    满月礼设在水绿南熏殿,此殿位在御花园最高之地,为夏日避暑胜地,得名于李白的宫诗:水绿南熏殿,花红北阙楼。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殿后有十数棵参天古木,是皇都初建时就种植下的,至今已历数百载,蓊润葱郁,将一天的阳光暑热尽都遮挡去了,殿前是弯曲的水池,铺着一色汉白玉地砖与栏杆,池中放养着金色锦鲤与睡莲,虽在白日,依然阴凉无比,池中红白二色的睡莲浮在水面,游鱼穿梭摇曳,引逗得几个宫嫔倚着栏杆,坐在青瓷绣墩上拿了鱼食抛喂嬉笑。殿门左右种植着两株巨大的合欢树,高达数丈,枝叶蔽天遮日,密密宛如绿云,蔚成华盖,使得殿前庭台上浓阴重重。合欢因其名吉祥,且其香清幽,醒神爽气,夜愈深而香气愈浓,唐代诗圣杜甫有诗曰:“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故而内宫多有种植,盛夏正是合欢花盛开时节,满树开满金色花朵,香气四溢,飘洒如雨。
    阿谣带着青凤瑞儿来时,萧乾与南阳一众后妃已经先到了,阿谣慢慢走过白玉栏杆,桥边嬉戏的宫女们见了她一时都停住了,虽然私下里免不了窃窃私语,依然纷纷施礼请安,阿谣微笑着从人群中穿过,身后嬷嬷分别抱着两个孩子,随她进入大殿。阳光透过密密枝叶洒落细碎金光,合欢花瓣轻轻飘落在她肩膀,身后掌扇的宫女忙上来替她遮盖,阿谣脚步停了停,却见殿门拥出一群宫装女子,嘻嘻哈哈朝阿谣迎过来,为首的正是罗罗。
    “贵妃姐姐多日不见,气色倒越发好了。居移气,养移体,果然是不错的。”罗罗三五步外就微笑给阿谣见了常礼,抢步上来边笑边看嬷嬷怀抱里的澄儿珠儿。“好一对粉妆玉琢的笑人儿,贵妃姐姐真好福气!”
    阿谣淡然一笑,默默打量这位新来在宫中最得萧乾宠爱的贵嫔。她今天穿的是一身绿,天水碧绣水纹长裙,水纹上绣着淡淡几朵浅黄小花,上面是浅绿纱衫,拦腰系着鹅黄绣花绸带,顶端垂着两颗拇指大的明珠压裙,搭着长长披帛,梳着双环望仙髻,鬓边并排戴着两朵黄色月季,耳上垂下长长一串绿宝石坠子,笼着碧玉条脱,修肩细腰,整个人亭亭如一朵淡雅水仙,走近来便有一缕幽幽绵长的香气迎面袭人。
    罗罗笑着逗弄了孩子一会,问:“哪是皇子哪是公主啊?我瞧着一般样儿可爱,再分不出。”嬷嬷忙说了,罗罗亲自伸手从嬷嬷手中将澄儿抱在自己怀中,娇笑对阿谣道:“一说倒也看出来了,男孩儿总是比女孩儿调皮些,瞧这机灵劲儿,乌溜溜的眼睛可不像极了陛下。咱们快进去吧,”当先抱了孩子进去,阿谣回身将珠儿自己抱了,低头却见金黄襁褓里小脸粉嫩,黑葡萄般一双眼睛睁着,安安静静瞧自己,忍不住低头亲亲,举步入殿。
    殿中珠围翠绕,张茵南阳等正围着萧乾笑说着什么。阿谣上前行礼,萧乾淡淡道:“抱着孩子,不施礼罢。过来让朕瞧瞧孩子。”阿谣未即回答,罗罗已把孩子抱着给萧乾瞧:“陛下请看,小皇子多可爱哪。”萧乾也忍不住微笑,就着罗罗手中逗弄,“澄儿,对父皇笑笑……”罗罗微微抖动襁褓,跟着说:“笑笑笑笑……”张茵也围着一起逗弄,南阳咬一下嘴唇,阿谣生下萧乾的长字长女,终究是她锥心之痛,当此场面,又不可显得自己小气,失了正宫皇后的风度,只得打落牙齿肚里吞,满面含笑过来一起看孩子。
    澄儿犹不会认人,见这么多人围着他,珠光宝气,五颜六色,甚觉新奇,果然嘻嘻笑开来。萧乾见阿谣抱了女儿站在座下,遂举步过来,“朕抱抱朕的小公主。”身子挡在众人面前,趁着身后众人七嘴八舌正说的热闹,伸手抱时,不着痕迹轻轻握了握阿谣的手,低低道:“你身子倒好了许多。”深深看了阿谣一眼,随即抱了孩子回到座位上,也不再看阿谣,“朕倒正爱小公主,将来长大必然是倾国倾城。哈哈……”
    当下挥手,示意仪式开始。礼仪官上来祝赞了一翻,照例唱了几句似文似歌的吉祥话儿,祝福两个孩子健康聪明的意思,然后宣读萧乾御旨,封澄儿为中山王,封珠儿为琅琊公主,南阳见萧乾并未提起立太子之事,暗暗松了口气。随即宫女端上来两个大金盆,里面注满了温热的清水,一旁宫女托上一个盘子,雪白丝帕上放着一对雕龙琢凤缠丝嵌八宝黄金手镯,接口处镶嵌的竟是龙眼大的两粒夜明珠,这是萧乾的赐礼,他亲自将镯子分别放入水盆中,嬷嬷忙将两个孩子襁褓解开,放到盆里沐浴,旁边南阳为首,罗罗张茵等各宫嫔妃纷纷取出准备好的金珠宝石之类投入盆中,俗称“添盆”,算是赐给小儿的礼物,不外是些麒麟玉佩等吉祥物件儿,须臾礼毕,阿谣替孩子谢了。
    南阳素来少与阿谣碰面,此时乍然相逢,二人未免都有些尴尬。南阳见阿谣珠冠凤袄,虽是贵妃仪制所许,却终究觉得刺目,欲待摆出中宫的身份来好好给阿谣一个没脸,只碍着今天是满月礼,她又毕竟是两个孩子的亲娘,萧乾虽冷落了她,却对孩子宠爱异常,不好当面给阿谣难堪,面上却还是带了不郁之色。
    罗罗察言观色,却不说破,只抱着澄儿玩耍,一边娇笑道:“贵妃姐姐当真福泽深厚,那日听得姐姐早产,把妹妹胆子也吓破了,幸亏是母子平安呢!姐姐以后可千万不要这么粗心了,宁可安稳着些罢……”
    萧乾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罗罗又亲亲澄儿,“陛下,你瞧澄儿多像你呀,臣妾在家时,可喜欢小孩子了,见天抱着侄子侄女玩,见了贵妃姐姐的孩子,爱得都不肯还给姐姐了呢。姐姐如今身子刚好,又有两个孩子,身边总是热闹得很,哪像我们宫里寂寞,陛下,我替姐姐代养一个可好啊?臣妾对孩子可是很有办法的呢!”
    阿谣心下着急,生怕她真要了自己的孩子去,忍不住看了萧乾一眼,眼里便露出些恳求之色。萧乾不置可否看了她一眼,南阳先忍不住在一旁说:“贵嫔妹妹这么爱孩子,怎不自己生一个?上次承乾殿承恩到现在也有一个月了,妹妹还没消息么?”
    罗罗勉强一笑,脸上便有些讪讪的。萧乾淡淡道:“贵妃确实不适宜再抚养皇子公主,只是孩子如今年幼,离不得生母,且再养大些,等满了周岁,朕再在后宫中替两位皇儿选择养母。”
    阿谣一震,罗罗便不好再说。阿谣轻轻说:“多谢陛下。”萧乾看不出脸上什么神色,半晌冷冷朝阿谣道:“你下去吧。到了春晖宫照顾好皇儿,无事不要出门,顺太后素来为人恬淡,你要好好与她学学修身养性之道。”
    阿谣拜谢请辞,出门之时,只见漫天飞花,飘飘洒洒兜头下来,耳中听得萧乾朗朗笑声传来:“中秋?好,皇后看怎么过就怎么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