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花谣

第四十四章 万倾寒烟木落霜(中)


顺太后脸都白了,猛站起身就要往外赶,却起身太快,蓦地里一阵头晕眼花,又栽倒在椅子上,韵儿扶着阿谣只觉她浑身颤抖如秋风中的落叶,整个身子软绵绵的没有一点气力,一旁见青凤已是吓呆了,怔在一旁不知所措,忙向她喝道:“什么时候儿了,快来扶着娘娘。”青凤这才如梦初醒,慌忙过来将阿谣扶在椅上坐下,阿谣脸色煞白,嘴唇抖索,挣扎着站起来,“快……快去!”
    顺太后在椅上坐得一霎,暗自定了定神,倘若中山王有个好歹,春晖宫阖宫便要成为齑粉,她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初时的惊慌过后,立刻镇定下来,叫韵儿:“扶我起来,快去看看中山王。”又向青凤道:“你也扶着你主子娘娘。”
    这边早有小太监如飞先去报信,等她二人到了厢房,嬷嬷们已是一脸惊慌,阿谣此时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推开青凤就扑到摇篮前,却见澄儿手中拿着个拨浪鼓,咿咿呀呀正自玩得高兴,毫无异状,那个肚兜已被嬷嬷们除下远远扔在一旁。
    “澄儿……”阿谣伸手抱起,把他上上下下浑身摸索一遍,确定无异,忍不住搂紧了澄儿呜咽起来。澄儿被她抱得难受,小手小脚胡乱踢打,咧嘴就要哭出来。
    顺太后长长嘘出一口气,这才觉得腿脚酸软,心跳得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见阿谣犹自抱得紧紧的不肯放手,忍不住一笑:“娘娘快松开小殿下罢,瞧他哭了。”
    阿谣这才略微放松了手,不好意思地朝顺太后一笑。
    顺太后转眼看见那个大红肚兜,忍不住皱眉:“虽说小殿下无事,可这事还不算完,关键是要找到那个送东西来的小太监,这事情就交给我宫里的夏禄去办,只是要悄悄的,别声张,咱们这里,把这糕点肚兜拿去请个靠得住的太医给验验清白,然后好回报皇上。说起来也是我的疏忽,若要有个万一……”
    “您也别怪自己了,咱们在明,他们在暗,要生个坏心来对付我们,怎么叫人防得到?太后要这样说,阿谣也有不是了,我住在这里,给您老人家添了多少麻烦不算,有什么事情还得连累了您。我心里才过不去呢!”阿谣想想后怕,眼中含着泪,“竟不知是谁这样狠毒,我们已经贬居在此,还不肯放过我们母子……”
    “太医院里有位萧医士,从前朝开始就在太医院里伺候,为人又忠厚老成,最是小心谨慎的,这事就交给他吧。”顺太后命韵儿将肚兜与糕点用布包了,悄悄命人拿到太医院去。一面叹了口气,“虽说是意外,要我说也不稀奇,如今宫里头就这么两位皇子公主,说句不该说的话,多少人眼睛盯着还盯不过来呢,以后这样的事情也难保就没有,总之万事要小心就是了。今儿这事情,虽不知道是谁的主使,可依我看,就论只会在糕点里下毒的本事,也就平常,娘娘也不必怕。”
    顺太后絮絮叨叨与阿谣扯了一篇话,无非也要安她的心,阿谣一面轻轻哄着孩子一面认真听了,心气平顺下来,轻轻说道:“太后您看,我是不是要差个人先去告诉陛下一声?”
    “该当的。只是如今我的意思,是不是等太医院和夏禄有了消息,再一总儿去告诉,现在告诉了皇上,皇上定时震怒,雷霆万钧追查起来,不免打草惊蛇。”顺太后知道今天这事,自己但系着一半的责任,就算萧乾不怪罪下来,春晖宫除了这样的事,自己也万难推诿,只有尽力将功折罪方说得过去。于是又陪阿谣坐了一会,看看到了午膳时分,顺皇后派人来请,顺太后索性命人将饭拿来,就在西厢房里陪阿谣一起用膳。这里吃饭,奶母在内室给澄儿珠儿喂奶,珠儿吃得欢畅顺当,澄儿却是怎么也不肯吃,喂进去又吐出来,喂了几次索性嘴也不张了,奶母嬷嬷都慌了,连忙出来告诉阿谣,阿谣扔下筷子就赶进去,将澄儿抱在怀里,看时,见澄儿也不哭闹,眼睛似睁不睁,脸上有股子隐隐的潮红。阿谣慌忙问随后进来的顺太后,“您老瞧瞧,澄儿这是怎么了?”她今日连遭惊恐,已是十分脆弱,一语未完,眼泪已珠子般滚下来。
    顺太后心里暗暗一惊,忙伸指在澄儿手臂上用力按了一下,只见雪白的嫩皮肤下现出隐隐红点,又摸摸他的额头,觉得发热,不由呆在那里。
    阿谣目不转睛盯着顺太后,见她神色大变,呆立不语,情知不好,忙问:“太后,您快说呀,澄儿……澄儿他……”
    顺太后怜悯地望望阿谣,颓然摇摇头,艰难地说:“看这样儿,只怕小殿下是出天花了……”
    天花!这两个闪电一般击中了所有人的心,顿时人人都呆若木鸡。
    澄儿的奶母已拍手跺足大哭起来,“我的心肝!我的中山王爷呀……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阿谣脑中有短暂的一霎空白,良久才颤巍巍问:“真——天花?”似是在问顺太后,又似乎喃喃自语。
    天花这令人闻风丧胆的恶疾,平时人们连提也不愿提起,顺太后眼中垂泪,想起十年前京城闹天花,自皇宫到民间,无论贫富贵贱,夺走无数小儿的性命,当时连皇帝都不得不到行宫避痘,如今,这恐怖的恶疾竟然又在宫中出现!天花的传染性极高,患了天花的孩子必需隔离,生还者更是只有十之一二,就是御医也多半束手无策。
    殿中鸦雀无声,只有奶母的嚎哭声在屋宇中间空旷而凄厉的回响,阿谣望望澄儿,又望望顺太后,毫无预警地昏了过去。
    “碧城,你来说说南粤的战况。”宽阔的紫檀木雕龙大书桌上,摊开着一张羊皮地图,萧乾俯身站在桌前,细细观看。
    碧城站在他旁边,应道:“是!”伸手在地图上指点:“上月一战,南粤的八万大军已被击散,南粤王不敢再集中兵力,而是把军队分散在深山老林之中,那里天气炎热,如今夏季未过,雨水丰沛,林子里又湿又热,瘴疠横行,我们的士兵很多都得了病,也不擅长林站战,因此陆将军屯兵在宿州,以待时机。”
    萧乾点点头,沉思良久,方才吐出一口气,“屯兵耗银巨大,朝中已经有不少非议,说怀风贪生怕死,驻军不前,虚耗朝廷粮米。而且南粤一年四季都甚炎热,就是到了秋天,气候也不会改变多少,不是长久之计啊。需得想个办法才好。”
    “陆将军也是为此担忧得寝食俱废,又怕别人说不清楚那里的状况,所以才派我回来亲自禀报皇上。”碧城顿得一顿,又说:“我来之时,与他商议过,他到是想了一个计策,如今南粤以摆夷族与托兰族为主,若能设法使个离间计,让这两族人互相猜忌起来,或是招降其中一方,我们就好各个击破了。”
    萧乾起身,负着手来回踏步,“如今中原各国大多归顺我大齐,四海一统就在眼下,南粤的事一定要尽快解决。朕看此计可行。”他忽然道:“对了,罗煌派去的那位监军没捣鬼吧?”
    碧城一笑,“罗远金虽是丞相的侄子,又是监军,可陆将军手下的士兵都是亲一手出生入死带出来的兄弟,哪里吃他那一套,大家明面上敬着他,其实根本不听他的。他也无可奈何。”
    “看来我派你去没有派错。”萧乾赞赏的点头,“当时若不是不放心别人,也不肯把你派去。”
    碧城微笑道:“当时皇上派我调查长秋宫失火与贵妃小产之事,还没查清就被皇上派去南粤,不知道如今可查清了么?贵妃娘娘与两位殿下安好?”
    萧乾听他提起阿谣,脸色也放柔下来,“你放心,这些时候朕也没闲着,这些事情已经查清了。你猜,这事是谁在暗地里捣鬼?”
    碧城略一沉思,摇了摇头。
    萧乾笑道:“你不知道,最近这宫里可热闹着呢。朕张开了大网,只等着那些鱼虾蟹鳖一个个撞进网来呢!”
    碧城神色古怪,犹豫一下,才说:“臣在半道听说……皇上中秋节选了一批秀女……”
    “哈哈。”萧乾大笑,“是不是还有人说朕最近沉湎酒色?好大喜功?”他拍拍碧城的肩膀,赤金龙冠曜然生光,眸中光芒闪动,“陆怀风会使离间计,朕就不会做个渔翁?你瞧着吧,这后宫如今鹬蚌相争,正拼得精彩呢。”他一笑过后,忍不住又道:“只是委屈了阿谣,她现今住在春晖宫,朕已经许久未曾去看过她和两个孩子了,还真是想她们。”
    碧城不解:“皇上既然思念,为何不去看一次?”
    “小不忍则乱大谋。”萧乾挥挥手,“你回来后可以替朕去看看,只是不要太声张,上次阿谣说要在新选的秀女中替你找位夫人,我已同意了,你看…”
    “皇上!”碧城坚毅的脸一冷,“臣早已说过,如今尚无意于家事,请皇上成全。”
    “你呀!”萧乾叹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