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看洛晋编著《动物之爱》,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1)
——“畜生人类学”发微
1993年,我去美国华盛顿整理楚帛书,上班在赛克勒美术馆,住处在马里兰州一个叫Friendship High的地方,坐地铁往西北走,路很远。我记得,从我住的公寓楼往左拐,有家好客的美国人——汤普森夫妇。男的是美国传教士的后代,父亲在南京大学教过书,本人在中国当过兵(40年代的美国兵)。他和一帮传教士子弟编过个纪录片,叫《龙与鹰》,“龙”是中国,“鹰”是美国,对中国非常怀念。女的是作家,写过不少儿童读物,对中国也饶有兴趣。她爱狗,像很多美国人,每天都牵着条大狗在街上溜。狗东闻西嗅,抻着她,步子赶步子,一跌一撞往前走。有一年,她去长沙住过一阵儿,回来写本书,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郊外养狗,市里不让养,我跟她解释不清。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狗不但进了城,而且有了身份证,比人的都漂亮,我想,她要知道了,肯定高兴。
隔三差五,汤普森夫妇会特意从农场采购,做些很有营养但没有味道的菜,一般是清水煮萝卜、土豆之类,约亲朋好友聚会。像所有的美国party,大家东拉西扯,没有主题。然而有一天,怪了,所有人都谈狗,一个小时过去了,大家狗长狗短,我插不上嘴(英语本来就不顶)。为了入乡随俗和活跃气氛,憋了半天,我终于开口。我说,我也养过一条可爱的狗。
“哇……”他们都很惊讶,“在哪里?”
“在内蒙。”我自豪地说。
“哇……”又是一片惊讶,“叫什么名字?”
“叫……叫……”我拍着脑瓜,答不上来。
这真让我无地自容(在美国人看来,这就跟你说,你想不起你儿子叫什么一样)。而更为难堪的是,我一想到他们会追问的问题——“这条狗后来怎样了?”——就浑身冒汗。因为我突然想起,这条狗是被我们吃掉了。虽然我只吃了一口,油腻腻的,并不好吃。剩下一张狗皮,也送给了太原的表哥。
没办法,我结结巴巴,作难以表达状,随他们浮想联翩。
真的,我也养过一条狗,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身材挺拔,神气十足,样子有点像我儿时养过的玄狐兔,皮毛黑而发亮,眼睛上边有俩白点,肚子下边和蹄子也是白的,名字叫什么,忘了,给“插友”(即一起插队的朋友)打电话,他们也想不起来。姑且叫“黑子”吧。
黑子本来是条小狗,从老乡家抱来,只有一丁点儿大。养狗的目的,真不好意思,其实是为防老乡——按当时理解,“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应该叫“老师”。本来,在我们心目中,他们勤劳朴实觉悟高,极其神圣。但他们给我们上的头一课,就是“看好自己的东西”。比如,有人说,谁偷你东西找不到主,佘米借钱不认账,千万别吭声,诉苦,只能惹人笑话。这个村挺有名,华北局重点,出过“十八铁姑娘”、“十八铁罗汉”。中秋月圆,千里迢迢,我们慕名而往。赶到那儿,才发现它太穷。老乡什么都偷(偷完集体偷个人,一到夜里,狗就叫个不停),什么都借(我说,除了老婆,但知情者云,老婆也可借,当地叫“搭伙计”)。养鸡,喂了邻居的狗。养猪,是个克郎猪(队里买的,越喂越瘦,越吃越多)。借个房住,也是火烧眉毛倒烟炕,一做饭就涕泗横流,咳嗽不止,屋里都看不见人。家里的东西,该拿的拿,该借的借(暖壶都被人借走了)。最后,就连干活的工具,铁锹、扁担和箩头(箩筐),也是搁地头丢几件,放门口丢几件,出工就剩两只手。
有一天,我们终于提出,请队里开恩,把我们的安家费,除锅碗瓢盆、劳动工具和克郎猪,该扣的扣,其他统统拿出来,盖房。后来,这座土房盖好了,地点在北营子(即北半个村子,当地把村子叫“营子”)的东南,左手临近水渠,右后没有邻居,前方比较开阔,很有独立感。
有了自己的房,我们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养狗(老乡家里都有狗),而且心里想,要养就要养条管事的狗,最好是像张正明(这个名字不一定对)的狗。
张正明(?)的狗是条凶猛的大狼狗,每天趴在墙上,鸡也好,猪也好,只要一近跟前儿,它会呼啦一声扑下来,爆土狼烟,把它们追得屁滚尿流。客人来了,也是远远站着,把手拢在嘴上,扯着嗓门乱喊,没人敢去敲大门。有一天,不知为啥事,我去找他,竟把危险忘在脑后。心里光顾想事了,走啊走,人都到了门口,还一点动静都没有。顺手推门,门也呀的开了。然而,就在这一刹那,我听见什么声音,在地下(其实是喉咙)滚动,像天上的雷霆,轰然炸响。说时迟,那时快,它已如箭脱弦,扑到眼前。我自己都不知怎么回事,一下子就倒退了多少步,早就站在离大门很远的地方,脑瓜像张白纸,心咚咚跳个不停。
养狗的学问,是老乡教的。哪位老师,忘了。他的话真是至理名言。老师说,你不就想让狗凶吗,好办。咱这里话说,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娃娃厉害,是见人多。狗凶,是见人少。我看,你家喂猪的圐圙(音kūluè,山西话借用的蒙语,本指土围墙,这里指猪圈)就不赖,墙高高的,栓在里面,别让它见人,等它大了,你看哇。
我给黑子做了个脖圈,一根铁链,栓进猪圈。它怯生生地呆在里面:睁开眼睛望,头上是一片蓝天,几朵白云,每天都一样;支着耳朵听,风声雨声、鸡飞狗跳、人马嘈杂,轰隆隆响个不停(以狗的听觉而论,我猜,就和咱们住飞机场差不多),都来自墙外那个看不见的世界,陌生而让它害怕。然后,就这样,日升日落,月盈月亏,有一天,它长大了。当清晨的阳光射进我们的土屋,它会拨开里间的房门,趴着炕沿舔我。我胡噜它的头,它会眯起眼睛,把我的手衔在嘴里,轻轻咬,真是可爱透顶。况且,我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前面掉头迎,后面跟腿跑,让我觉得“走狗”就是“忠诚”。
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2)
可是,问题却随之而来。我们的狗真是少调失教,让你丧尽人格丢尽脸。它还不是嫌贫爱富,“狗眼看人低”,而是“目中无人”,谁的话都不听,即使主人在旁呵斥,它也照样不听。它只认主人,我和我的插友,一共四人,对知青装束的朋友还收敛一点,见了老乡,脾气就陡增。只要不认识,管你是谁,它都勃然大怒。不仅是人,而且是任何从门前经过的东西。它精力太旺盛,只要听见什么响就狂吠,看见什么跑就猛追。秋天的野兔在堤上跑,它在后面追,真像脱弦的箭。来了陌生人,它会前爪刨地,叫得惊天动地。如果不是我把它的脑袋死摁在地上,而且是自始至终摁着,只要一松手,它就会扑上去乱咬,任何号令都不起作用,脾气大得不得了。当时,有个朋友叫杨润雨,当地的老师,好人,绝对的好人,一不留神,就让黑子啃了脚脖子,拽下来还狂吠不止,咬你手,汪汪之中夹着呜呜,好像还真委屈了它。
在我们这个村子,黑子可算出了名。半径50米,恐怖环绕着我们的土房。
大概是1969年吧,我们那儿被军管。农民说,苏修来了怎么办?抓内人党,闹吧,我们为啥就这么倒霉?学生可以不上课,工人可以不上班,我们把黄河大堤扒了,什么庄稼也不种,叫他们喝西北风!他们是“兵痞”(年纪大点儿的都当过傅作义的兵)或“兵痞”的后代,喜欢灰说灰闹讲怪话(“灰”有流里流气的含义),什么干部都不怕。可是有一天,他们终于怕了。上面来个于军长,穿个便衣到处走,走哪儿哪儿怕。有个公社,大白天,聚一屋打牌,他进门,没人理,只听一声怒吼,“把这些人给我抓起来”,一堆士兵冲进去,五花大绑,推上卡车就游街。自从于军长来,上面传达了,军管期间,禁止养狗,以免伤了解放军,自己的狗,趁早自己打,几月几号是最后一天,到时候不打,谁打了归谁。
我们那儿是家家养狗,这几天是人人自危。怎么办,打呗。我们下不了手,来个当地知青说,看我的,他拿根长绳,照狗脖子一套,噌地上了房,然后一拽,可怜的黑子,竟呜咽而绝气。
我还记着他的话:猫狗九条命,可不容易往死弄。他在房上得意地说。
后来,大家都知道,中国出了个“于洪信事件”。文件上说,于军长拔枪打政委(为什么事我忘了),然后撒腿逃跑,围追堵截,无路可走,最后自杀在麦地中。
现在回想,“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这话确实深刻。三十多年过去,我一直忘不了,就像什么很有嚼头的食物,余香留齿,回味无穷。
我对这句话的体会,首先是在教育方面。
过去,读福柯的书,如《规训与惩罚》,我印象最深,是他对训练的强调。我们称为“教育”的东西,他叫“训练”。这个词,法文原作surveiller,乃“监视”之义,英译本把它改成discipline,是根据作者本人的建议。它是“纪律”一词的动词用法,刘北成把它翻成“规训”,是为了表达其复杂含义,词儿比较怪,常让我想起“闺训”,但已被读者接受。
小说推荐
- 花间一壶酒
- 我与白延卿这几年的恩恩怨怨,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我问起这些年对我是否真心,而他言语间一实一虚、吞吞吐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朝不保夕、无人庇佑,不敢再有任何眷恋和期待 有人告诉我,这是劫,过了,就好了。我笑了,我坠的是万劫,怎还会有复归之日 那天,海棠花开,却是碰上了难得一见的倾盆暴雨。我一
- 武侠小说老白兔完本
- 最新章:第087章 恶灵
- 我有一壶酒,等你带我走
- “舒凝,再喝一杯“不了“怕了“怕”穆厉延埋汰一句“矫情”开新文喽,喜欢的粉粉们,养起来吧 上架后,六千打底。加更:五颗巧克力一更,水晶鞋一只一更,南瓜车一辆两更,一更四千字 作者:离兮所写的《我有一壶酒,等你带我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离兮完本
- 最新章:续写问题……
- 我的酒壶能修仙
- 【2021-2022年度最火爆的仙侠作品之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田小丁一不小心,从百慕大三角区旋涡中暗藏的传送阵,穿越到了异界修仙大陆 又一不留神,开局就抢来个酒壶法宝,从此他依靠此法宝走上了开挂的修仙之路…冥冥六界,夹缝生存;尔虞.我诈,险恶人心;孰正孰邪,真假难分;爱恨情仇,难舍痴心;且看
- 玄幻小说丁天二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相公,今晚我们圆房啊
- 三人两剑四壶酒
- 山河多妖,仙佛妖灵齐出,儒释道争雄。剑道落寞,老人醉卧城头,仰头大笑“世人尽管敬我羡我笑我误我,却不知我早把最好的两剑留给了人间 作者:也曾风流所写的《三人两剑四壶酒》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也曾风流连载中
- 最新章:离淮剑气长 第二十七章 送烧饼
- 花间提壶方大厨
- 《花间提壶方大厨》作者:耳雅小结巴小声嘀咕“真有也不留给他呀,我还没有呢”众人都忍不住笑。又过了许多年,沈府里头总共有了两个小子,两个丫头,丫头们都很乖巧,跟着沈勇进进出出一口一个爹,奶声奶气叫得沈勇眉开眼笑。小子们都是混世魔王,三岁就能上房揭瓦,沈勇每天跟在后头叫祖宗。不过说来也怪,这几个小家伙只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0章
- 百年壶间醉
- 据说,京中名坊的三少爷,和大清死在了同一天。民国的大幕一掀开,旧事立马作烟散去,只有两个人,纠葛着不肯作罢 一个拼命想把这事碾进泥里,另一个却非要还他清白无垢!两人翻手搅起了酒里的乾坤,从贵州到北平,从酒坊到酒厂…酒幡烈烈迎风,无人望其项背 世人说“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这个叫白堕的人,一生一
- 都市言情元满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白堕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蓝色狮【卷一 楔子 皇祐二年,八月初三,开封 油纸糊的灯笼在风雨中飘来摇去,火光闪烁不定,映得官家驿站的门口忽明忽暗。隔着雨声,一顶很不起眼的蓝布小轿拐过街角,停在驿站的门口 从轿里钻出来的人,一身青袍,面色冷漠,径直上前扣门 不一会功夫,官役满脸不耐地从里面开了门,看见来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0章
- 一壶风月
- 穿成千金小姐,却债务缠身 本有良媒配偶,却遭遇退婚 奋力重振家业,却替人作嫁 他虽贵为皇子,却遥不可及 本要激流勇退,却站风口浪尖 是据一己之力去争,还是听天由命 是破镜重圆,还是听之任之 相信爱情的她,却在异世迷失 能否成就那一壶风月的雅事 能否放下那二世情缘的劫难 她摊开手掌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 穿越架空朱朱清颜完本
- 最新章:130 身归情宿
- 一片禛心在玉壶
- 哪里来的小正太?看他几眼说放肆;说几句就要让她跪;走开让道吧,他还拽她的辫 这样的小霸王,不教训教训怎么行 夏从容一怒就还了手,可就是这一还吧…结上发辫、束上裹胸,打上标签—四爷专属“小瞎子“回四爷,是夏不是瞎“小虫子“回四爷,是从不是虫“爷叫你什么就是什么“爷口舌不灵,不如学段绕口令吧,粉红凤凰飞
- 穿越架空雪蝴蝶完本
- 最新章:105 番外 四季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