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是“活语言”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怒不可遏,乐不可支,幽默真幽默,痛快真痛快,远不是雅言所能望其项背,特别是用于骂人。
骂是一门种艺术。
凡遇可恶可恨之事,不可不骂也。
但骂人不吐脏字,那是很高的修养,难。
击鼓骂操,横眉立目,咬牙切齿,指着鼻子骂,戳着脊梁骂,大骂特骂,这里面有表情和发音的规律可以探寻。
人类的表情很丰富,有人作心理测试,墙上挂张百脸图,自己给自己打分。我们的喜怒哀乐,什么都写在脸上,特别是情绪激动也比较直率的人。
我猜,人类最基本的表情是怒,这是我们和动物最有缘分的表情。我记得,有一次,有个热爱动物也研究动物的美国学生,他驱车带我游历美国西海岸,从南到北,一路狂奔。在路上,我们对动物讨论了很久。当时,我太自以为是想当然。我说,动物最基本的表情就是怒,比如猛虎下山,龇牙咧嘴,咆哮山林,这才是动物本色。牲口,高级一点,有悲有惧但不会笑。牛之因老伏死,泪水盈眶;猪之以肥见杀,一路狂嚎,它们顶多如此。哪里赶得上我们人类,挤眉弄眼,表情异常丰富。他不同意。他说,专家研究过猫、狗,它们的表情其实比人丰富,只不过隔膜太深,没有了解之同情。我想,他比我懂,肯定说的对。但人之骂人,怒火中烧,高声詈骂,样子一定很难看。当我们怒斥对方太畜生时,我们自己也一定很畜生,而且恐怕是野兽一般,凶相毕露如虎狼,这点还是可以成立。
骂人,除龇牙咧嘴像我们的动物朋友,发音也像,原理是积聚势能。人发怒,一般先抽气闭息瞪眼睛。瞪眼则咬牙,咬牙则咧嘴,好像拉弹弓,先朝后一收,再朝前一放,嗖的一声射出去。或像吐痰那样,先在嗓子眼里打滚,再啪的一声吐出去。方法略同犬吠,也是憋一腔怒火,酝酿于喉咙,压着挤着往外冲,效果有如炮弹,呼啸而出,爆破于双唇之外。语言学家称之为“破擦音”。比如,北方人说cào或rī,如果情绪激动,总是摩擦于前,爆破于后。但前者用齿尖摩擦,声音小,节奏短,远不如后者用上颚摩擦,口腔震动大,声音拖得长。效果更强烈,还要数临河的“shī他”,“shī他”乃“rī他”之音转,其实是同一词的两种发音。发shī,嘴巴是张开的,气流呼啸而出,而不是含在嘴里,声音也拖得长,形成更大的落差。南方人说“diū你妈”,因为绵软,缺乏这类特点,难免逊色。
比较一下英语吧(我知识不够,远不足以论“天下”,举一反亿,是迫不得已)。他们的fuck,是以上牙咬下唇作准备,其他略同于我们的cào、rī和shī(注意:他们的很多脏字都是以类似广东话的入声韵尾来收尾,特别是t、k)。发音方法简直如出一辙。
像,真像。
然而有趣的是,这里没有传播。
相似是出于人心同理。
2004年5月27日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附记】
此文原来的标题是“读书偶记”,副标题才是“天下脏话是一家”,现在用副标题作正标题。
注意:文中的“※空皮而※※,※无力而髝髞”,有四个字要造字:
(一)第一句。
(1)第一字,左边是尸,右边是扁。
(2)第五字,左边是羸,右边是皮。
(3)第六字,左边是耷,右边是皮。
(二)第二句,。
(1)第一字,尸旁下加盖。
与古人谈心
司马迁:史学中的文学力量(1)
很多年前,有人约稿,说是给青年学生推荐点文史类的经典,很多人写,然后凑成一本书。写什么好呢?约稿人说,你就拣历史方面自己觉得重要的书,随便写,字数在三千字左右,当然,最好通俗一点。我依命行事,临动笔,想了一下,在我心中,什么够得上“重要”二字?好像很多也很少,千挑万选,未必合适,为稳妥起见,还是写两本我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书吧,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观堂集林》。但文章写成,没有下文(眼下,这类书倒是大为流行)。最近,承张鸣先生不弃,要我为《新东方》奉献小文,我素无积稿,翻箱倒柜,只有这点东西在。现在拿出来,真不好意思。书是很普通的书,话是很普通的话,难免老生常谈,重复别人讲过的东西。说不定,还有什么狐狸尾巴,让人抓住,也保不齐。我只能这么说,这两篇旧稿,除大家熟悉的事,有些问题,我是认真想过,其中还是有一点心得体会。
我们先谈《史记》。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但此书之意义,我理解,却并不在于它是开了纪传体的头。相反,它的意义在哪儿?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干巴巴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现在称为“正史”的书。我欣赏它,是因为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司马迁作《史记》,利用材料很多。它们不仅有“石室金匮”(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兼档案馆)收藏的图书档案,也有他调查采访的故老传闻,包含社会调查和口头史学的成分。学者对《史记》引书做详细查证,仅就明确可考者而言,已相当可观。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早期古书,它差不多都看过。我们现在看不到的古书,即大家讲的佚书,更是多了去。这些早期史料,按后世分类,主要属于经、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经书,其中有不少是来自官书旧档,年代最古老。它们经战国思想过滤,同诸子传记一起,积淀为汉代的“六艺之书”和“六家之学”。司马迁“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是我们从汉代思想进窥先秦历史的重要门径。不仅如此,它还涉及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属于专门之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同时又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它于四部仅居其一,但对研究其他三部实有承上启下(承经、子,启史、集)的关键作用。借用一句老话,就是“举一隅而三隅反”。据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举时代的老先生,而是风气转移后的老先生,他们就是拿《史记》当阅读古书的门径,甚至让自己的孩子从这里入手。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国维和杨树达,他们的古书底子就是《史》、《汉》。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是读古书的一把钥匙,特别是对研究早期的学者,更是如此。
读《史记》,除史料依据,编纂体例也很重要。这本书的体例,按一般讲法,是叫“纪传体”,而有别于“编年体”(如鲁《春秋》、《左传》、《纪年》及后世的《通鉴》)和“纪事本末体”(如《国语》、《国策》和后人编的各种纪事本末)。但更准确地说,它却是以“世系为经”,“编年”、“纪事”为纬,带有综合性,并不简单是由传记而构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贵族的谱牒。司马迁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谱”。它是照《世本》和汉代保存的大量谱牒,按世系分衍,来讲“空间”(国别、地域、郡望)和“时间”(朝代史、国别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间”、“时间”下的“人物”和“事件”。它的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讲“本”,即族谱的“根”或“主干”;“世家”是讲“世”,即族谱的“分枝”;“列传”是讲“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谱的“叶”。这是全书的主体。它的本纪、世家都是分国叙事、编年叙事,用以统摄后面的列传。本纪、世家之外,还有“十表”互见,作全书的时空框架。其“纪传五体”,其中只有“八书”是讲典章制度,时空观念较差,属于结构性描述。原始人类有“寻根癖”,古代贵族有“血统论”,春秋战国“礼坏乐崩”,但“摆谱”的风气更盛(“世”在当时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很多铜器铭文,都是一上来就“自报家门”,说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孙”。司马迁虽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汉代,但他是作“大历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联贯,还是以这样的体裁最方便。这是我们应该理解他的地方。
司马迁作《史记》,其特点不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以“互文相足之法”,节省笔墨,存真阙疑,尽量保存史料的“鲜活”。比如初读《史记》的人,谁都不难发现,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记》体例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作者“兼存异说”,故意如此。它讲秦就以秦的史料为主,讲楚就以楚的史料为主,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
小说推荐
- 花间一壶酒
- 我与白延卿这几年的恩恩怨怨,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我问起这些年对我是否真心,而他言语间一实一虚、吞吞吐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朝不保夕、无人庇佑,不敢再有任何眷恋和期待 有人告诉我,这是劫,过了,就好了。我笑了,我坠的是万劫,怎还会有复归之日 那天,海棠花开,却是碰上了难得一见的倾盆暴雨。我一
- 武侠小说老白兔完本
- 最新章:第087章 恶灵
- 我有一壶酒,等你带我走
- “舒凝,再喝一杯“不了“怕了“怕”穆厉延埋汰一句“矫情”开新文喽,喜欢的粉粉们,养起来吧 上架后,六千打底。加更:五颗巧克力一更,水晶鞋一只一更,南瓜车一辆两更,一更四千字 作者:离兮所写的《我有一壶酒,等你带我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离兮完本
- 最新章:续写问题……
- 我的酒壶能修仙
- 【2021-2022年度最火爆的仙侠作品之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田小丁一不小心,从百慕大三角区旋涡中暗藏的传送阵,穿越到了异界修仙大陆 又一不留神,开局就抢来个酒壶法宝,从此他依靠此法宝走上了开挂的修仙之路…冥冥六界,夹缝生存;尔虞.我诈,险恶人心;孰正孰邪,真假难分;爱恨情仇,难舍痴心;且看
- 玄幻小说丁天二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相公,今晚我们圆房啊
- 三人两剑四壶酒
- 山河多妖,仙佛妖灵齐出,儒释道争雄。剑道落寞,老人醉卧城头,仰头大笑“世人尽管敬我羡我笑我误我,却不知我早把最好的两剑留给了人间 作者:也曾风流所写的《三人两剑四壶酒》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也曾风流连载中
- 最新章:离淮剑气长 第二十七章 送烧饼
- 花间提壶方大厨
- 《花间提壶方大厨》作者:耳雅小结巴小声嘀咕“真有也不留给他呀,我还没有呢”众人都忍不住笑。又过了许多年,沈府里头总共有了两个小子,两个丫头,丫头们都很乖巧,跟着沈勇进进出出一口一个爹,奶声奶气叫得沈勇眉开眼笑。小子们都是混世魔王,三岁就能上房揭瓦,沈勇每天跟在后头叫祖宗。不过说来也怪,这几个小家伙只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0章
- 百年壶间醉
- 据说,京中名坊的三少爷,和大清死在了同一天。民国的大幕一掀开,旧事立马作烟散去,只有两个人,纠葛着不肯作罢 一个拼命想把这事碾进泥里,另一个却非要还他清白无垢!两人翻手搅起了酒里的乾坤,从贵州到北平,从酒坊到酒厂…酒幡烈烈迎风,无人望其项背 世人说“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这个叫白堕的人,一生一
- 都市言情元满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白堕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蓝色狮【卷一 楔子 皇祐二年,八月初三,开封 油纸糊的灯笼在风雨中飘来摇去,火光闪烁不定,映得官家驿站的门口忽明忽暗。隔着雨声,一顶很不起眼的蓝布小轿拐过街角,停在驿站的门口 从轿里钻出来的人,一身青袍,面色冷漠,径直上前扣门 不一会功夫,官役满脸不耐地从里面开了门,看见来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0章
- 一壶风月
- 穿成千金小姐,却债务缠身 本有良媒配偶,却遭遇退婚 奋力重振家业,却替人作嫁 他虽贵为皇子,却遥不可及 本要激流勇退,却站风口浪尖 是据一己之力去争,还是听天由命 是破镜重圆,还是听之任之 相信爱情的她,却在异世迷失 能否成就那一壶风月的雅事 能否放下那二世情缘的劫难 她摊开手掌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 穿越架空朱朱清颜完本
- 最新章:130 身归情宿
- 一片禛心在玉壶
- 哪里来的小正太?看他几眼说放肆;说几句就要让她跪;走开让道吧,他还拽她的辫 这样的小霸王,不教训教训怎么行 夏从容一怒就还了手,可就是这一还吧…结上发辫、束上裹胸,打上标签—四爷专属“小瞎子“回四爷,是夏不是瞎“小虫子“回四爷,是从不是虫“爷叫你什么就是什么“爷口舌不灵,不如学段绕口令吧,粉红凤凰飞
- 穿越架空雪蝴蝶完本
- 最新章:105 番外 四季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