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良:日本现在的政治家也太喜欢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疑忌太深。它如果现在还看不到中国这个大市场对它的意义,对解救日本经济的意义,那就太晚了。
王湘穗: 我还有一个思路,可以叫“币缘圈安全合作机制”。就是在 “币缘圈”各国内部进行安全合作,如中国海军就可以和日、韩海军合作,联合保卫海路的畅通,这是安全上的国际大协作的思路。另外,包括产业分工也可重新规划,石油产品都不需要运到日本再进行加工,就在中国粗加工甚至精加工。日本就曾经有过一个设想,利用西伯利亚能源就地发电再输往日本。我们搞币缘经济设计,必须打破旧思路。
王建: 中国的防务应该是东亚防务的一部分,日本、韩国也是如此。从这个角度看,各有分工。
王湘穗: 我们的讨论非常好,有一些新看法和新结论,比如刚刚讲的,币缘圈内部的军事合作的问题,这是原来从来没想到过的问题,老是觉得光靠中国现在的力量不够,要在军事上投资太多,又可能拖经济发展后腿,就没有想到可以用区域安全合作的方式解决。
李晓宁: 国防工业牵涉国家的安全问题,很多人认为应该由国家经营。可是美国的国防工业恰恰大量是私人企业来干的。甚至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是12家私人银行组成的。他们搞的也很好。为什么?我认为,一、美国有很好的法制系统,可以很好地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二、它们有私人企业为政府服务,接受政府订单的历史传统。美国企业无非是把政府看成一个比较特殊而又需要长期争取的大客户。自曾国藩搞洋务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建立这样的官民互利的机制,而是总是提倡以官本位为中心的经营方式。无一不僵化,无一不亏本。
王湘穗: 跨国公司的母国现在大都在美国,有一部分在欧洲,除了经济因素外,美国可以保卫微软、波音的利益,也是重要原因。现在许多大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块越来越大,我们用什么方法能够让中国成为这些跨国公司的母国呢?天下三分,至少把一部分跨国公司挪到我们这儿来。这样的话,主要的利润也就留下来了。
王建: 到中国投资的这些国家,往回拿红利的不多,德国大众都是把它在中国获得的利润再投资,它在中国的利润产生了,也记到它欧洲母公司的报表上,资本扩大了,也记到它母公司的资产账上,它不见得非要拿走。
李晓宁: 现在风行全球制造概念。跨国公司总部根据全球资源的情况,以最优化的配置来安排自己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企业活动。哪个地方的税收、人力资源或土地价钱最合适,我就在哪儿发展。
王建: 跨国公司在中国拿利润怎么拿?它把这个账做亏了,它在你这儿把利润压的很低,到它那儿卖高价。咱们的出口贸易一半以上是来料加工的。但是在中国销售产品,在中国本土取得的利润,它就不拿走了,它做再投资。现在大跨国公司越来越看好中国的国内市场,因为中国已经有1/10的人口年收入在3000到4000美元以上,而且富裕人口还在扩大,所以它们以中国为市场来整合它们的产业,例如韩国的三星公司决定把总部迁到北京,拿了4亿美元在国贸商圈搞一栋楼,并且说,要以中国的市场争世界大公司中的地位,因为市场在这儿。
在可预见的未来战争不会绝迹
力量的平衡可以建立秩序,出现和平时代,但平衡永远是相对的、暂时的,所以当出现了大的不平衡,原有的和平体系就会被打破,出现战乱。
血腥的军事性战争有可能找到它的替代品,不一定所有的情况下,都非要用暴力战争解决问题不可,但即使是“慈化的战争”也是体现强制力的过程,它有权改变一切。
王建: 和平发展环境,始终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力量的平衡可以建立新的稳定,出现新的和平时代,但平衡永远是相对的、暂时的,因为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当出现了大的不平衡,原有的和平体系就会被打破,出现战乱。
乔良: 所谓和平和理想都是梦想。有人做过统计,人类有史以来,甚至可以说有记忆以来,完全不打仗的日子,加起来一共300多天,3000多年里,一共有一年时间没打仗。
王建: 春秋战国几百年时间,持续不断的战争,特别是战国时代,年年不断的战争,年年打仗。春秋战国儒教不占主导地位,是兵家和法家的天下,直到秦统一,大一统的王朝建立了,因为要稳定,各个朝代的皇帝都要稳定,就把儒教捧上来了。
乔良:儒教受到尊奉已经到了汉武帝时期。
王建: 那时候是兵家、法家占上风,那时候人们也不要战争。但是没办法,逻辑就是让你往这儿走。
乔良:比起一切理想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
王湘穗: 战争是体现强制力的过程,战争有权改变一切,包括所谓的规则。我们经常讲,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战争不可能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血腥的军事性战争能不能找到替代品?这种可能是有的,比如金融战、贸易战等等,这些不是形容词意义上的战争,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就是说这些“战”也是利益不可调和的产物,也是用强力去解决问题。但是,它却不那么血腥,因为最血腥的战争是军事战争,军事战争是有组织的杀戮,其他手段没办法超过它。有人理解力不行,以为《超限战》要破“限”,就是用更残酷、更血腥的手段。问题是你不想想,还有比军事性战争更恐怖的手段吗?核武器都扔出来了,一炸就杀死几十万人、几百万人,甚至可以把全世界所有的人杀死几十次,还有什么东西能超过它?所以我们分析,战争在走过原子武器为代表的“超杀”阶段后,正在进入精确武器主导的“精杀”阶段,已经有了“慈化”的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超越军事领域的战争”只能是“慈化的战争”。索罗斯发动的金融战争血腥不血腥?也有它血腥的地方。但是和二次大战比较,就不那么血腥了,甚至比科索沃战争也好得多,尽管同样都造成了南斯拉夫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的经济倒退20年,但马来西亚死人要少得多。索罗斯达到战争所需要的一切目标,但是他的手不那么血腥。
王建:只要是战争,不管什么形式,就是寻求我的利益而消灭你的利益这么一个过程。你说战争有了“慈化”迹象,那只是在客观上,说主观上想让战争慈化,我就不同意。还有说其他“超限”的战争方式比传统战争方式更慈化,我看也难说,比如索罗斯搞的亚洲金融风暴,让整个亚洲损失2000亿美元,比二次大战造成的财富损失还要大,亚洲金融风暴后破坏了许多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使许多人失去工作、失去收入,使许多人营养不良,由于家庭矛盾,社会危机,最后上吊、自杀或者生病,这个比直接杀死人更道德些吗?或者说索罗斯用金融战手段掠夺别人财富甚至生命,就比用战争受到掠夺别人财富和生命更“慈化”吗?
乔良: 其实即便不从道德因素去考虑,战争也是有可能找到它的替代品,不一定所有的情况下,都非要用暴力战争解决问题不可。
王湘穗:谁能说亚洲金融风暴比二次世界大战更血腥?
王建:它不见得血腥,但夺走那么多人的财富,敲掉那么多人的饭碗。
乔良:不那么血腥,但同样残酷。
王建: 索罗斯这场战争,还是一些人个体的利益,企业的利益,还不是国家、民族的利益,如果上升到民族、国家利益冲突的时候,造成的破坏会更大,你说不血腥,我看很难做得到。
王湘穗:我们的前提是战争在可预见的时间段内不可能消失。
乔良:其根源是利益的争夺不可能没有。
王湘穗:给军事性战争找它的替代品,是人类一种发明,找到不那么血腥的争夺方式。亚洲金融风暴2000亿美元的损失比二次大战几千万人口的死亡,谁更像是一场浩劫?
王建:那是7000万人口的死亡。
乔良:这次如果说也有人员伤亡的话,就是个别破产者的跳楼。
王湘穗:2000亿财富的消失和7000万人口的死亡,对人类来说大不一样。
王建:这是不同性质。
王湘穗:人类社会恐怕无法杜绝利益争夺,至少到现在也没办法避免战争,能够把战争从军事暴力的血泊中拉出来,用超越军事的方式进行利益争夺,减少点血腥,已经是幸莫大焉了。
是文明冲突,还是利益冲突?
为什么会产生冲突?不是文明不同,而是利益不同。基督教文明也好,儒教文明也好,伊斯兰教文明也好,利益一致就会联盟,利益不一致就打仗,对文明内部和文明外部都是如此。
各种文明强调的价值是很不同的,由不同的价值产生的文明组织形态也不一样。如果双方过分强调自己的价值观,可能就会发生冲突。
王湘穗: 亨廷顿认为文明冲突是世界各种力量对抗的原因,我们则认为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争夺货币霸权,但是这并不意味可以忽略文明冲突,当你忽略了文明因素的时候,它就会显现,比如美国人现在伊拉克就碰到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这可比推翻萨达姆组织一亲美政府困难得多。
小说推荐
- 国际经济的最后决斗:金融战争
- 近代史上各国的金融战争金融战争已成为各国主要的战争模式第一章近代史上各国的金融战争我有两个主要的敌人:一个是我面前的南方军队,还有一个就是后面的金融机构。在这两者之中,后者才是最大的威胁。我看见未来的一场令我颤抖的危机正在向我们靠近,让我对我们国家的安危颤栗不已。金钱的力量将继续统治并伤害着人民,直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魔幻世界的经济问题
- 《魔幻世界的经济问题》作者:穿越闲着“勇者s死了m王,从此跟公主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以前每次看到这种结局我就忍不住想吐槽,哪有怎么好的事啊。PS:勇者回老家结婚到还有可能。第一章炮灰救世主光之女神芙利狂信者秘密神殿狂信者A“猊下,召唤法阵的魔力填充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只需要倪下下令执行了”登拉本“恩,干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8章
- 学霸的经济世界
- 理科的学霸总是耀眼明星,改变世界的似乎也总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类似的理科天才,高傲的理科天才心目中“文科是什么,没听说过,但是,理科改变了世界,而文科,统治了世界,这里,是一个学霸文理双向发展的故事 作者:十六块八所写的《学霸的经济世界》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十六块八连载中
- 最新章:184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告诉我们任何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帮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 作者:所写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8章
- 魔鬼经济学
- 《魔鬼经济学》作者(美)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译著:刘祥亚 在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而且基层员工和小弟都没赚头,钱都进了总裁和大哥的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章
- 魔鬼经济学-古典名著
-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林行止 被行家称为不务正业的奇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利维德,二OO三年以三十五岁的“稚龄”获得“美国经济学协会”两年一度颁发的“克拉克纪念奖(奖章,不设奖金,四十岁以下的美国经济学家)后,接受《纽约时报杂志》特约记者杜布纳的访问;访问记长达万言(印出来整整十七页,不少涉及“私隐,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郎咸平经济论文76篇
- 《郎咸平经济论文76篇》作者:郎咸平郎咸平:2008中国经济走势时间:2008年3月9日下午14:00地点:合肥市稻香楼宾馆东楼礼堂主题:365地产家居网与合肥热线战略投资合作签约仪式暨2008中国经济新年网网主题演讲:郎咸平《2008中国经济走势[主持人]现场的各位,今天我们还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世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5章
- 经济解释
- 经济解释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张五常版本说明:本电子文档系根据《苹果日报》2000年11月01日至2002年10月23日连载的《经济解释》整理而成。除补充了目前网上流行版本普遍缺失的四个表格外,还收齐了作者在正式发行版本中增添的六篇评论。请注意,本电子文档并未全面更正在繁体转简体过程中产生的
- 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生活中的经济学作者: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初版于1998年,于2007年三版,是一本广受赞誉的经济学普及读本。作者茅于轼教授曾说“我从事研究有一个信条,即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此“信条”支持下,茅教授将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对美国市场的考察”写成了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