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夏季、那个秋天

第15章


童惠娴看了一眼四周,心却跳得厉害了。这时候围不过来几个人。童惠娴接过信封,迅速瞄一眼右下角的寄件人地址,地址是老家。童惠娴便有些失望了。然而信封上陌生的字体再一次让童惠娴的胸口狂跳不已了。第三小队的扬州知青笑着说:“谁给你来信了?”童惠娴稳住自己,十分沉着地说:“还能有谁?还不是老妈。”童惠娴说完这句话一个人便离开了。童惠娴回到屋子里头看信,果然是徐远。徐远是不会在信封上写上“内详”的,这样的欲盖弥彰只有傻瓜才做得出。 
  爱情故事像一只彩蝴蝶,静悄悄地飞翔了。没有声音,没有风。只有你的胸口能感受到它有翅膀,扑棱棱地一阵子,随后又是扑棱棱地一阵子。童惠娴把徐远的来信一遍又一遍打开来,多么漂亮的字体,多么亮丽的句子。徐远的来信完完全全就是夏夜的天空,那么多的字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是浩瀚的星斗与纷繁的清辉,它们无边无垠地覆盖了童惠娴,每颗星都注视着童惠娴,中间没有阻隔;没有烟火、云层。那些干干净净的星星无休止地向童惠娴重复,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天哪。天哪。天哪。 
  我恋爱了。我已经感受到了爱情。 
  天一黑童惠娴就上床了。她放下了用以挡灰的蚊帐。这是一个温暖的小空间。这样小的空间最适合于初恋的少女憧憬爱情。童惠娴的胸口还在跳,都有些让她生气了。这么慌张做什么?这么喘不出气来做什么?爱情突如其来,却又像童惠娴的一个小小的计谋,今天只是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她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童惠娴打开了手电,用被窝把自己裹了起来。不漏出一点点光亮。她就了手电的微弱亮光,一遍又一遍地温习。都能背出来了。然而童惠娴总是担心落下一句,落下一个字。手电的光亮越来越暗了。而徐远的样子却变得越来越清晰了。他快乐,爽朗,帅,天生就完美无缺。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第五章(4)   
  他们开始了通信。秘密地,企盼地,紧张地,像险象环生的地下工作。处境与时代决定了他们爱情的古典性。幸福与快乐只能是隐秘的、内敛而又钻心的。这样的事不可以“传出去”。爱情是敌人,往小处说,它影响“进步”;往大处说,这是“生活作风”的有毒液质,有败坏与腐化身心的严重后果。一个人什么样的缺点都能有,但“生活作风”是万万出不得差错的。这上头要出了事,就再也对不起贫下中农们的再教育了。然而,没有人知晓的秘密反而是感人至深的,其动人的程度反而是无微不至的。胆怯、羞赧,内心却如火如荼。这样的日子是多么折磨人,又是多么地叫人心潮澎湃啊! 
  徐远所在的刘庄离耿家圩子十来里路。然而他们在信中约定了,等春节回城时再见面。下乡第一年就“这样”,传出去影响多不好。可是徐远憋不住,他在一个大风的日子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到了耿家圩子。天黑透了,而徐远突然出现在童惠娴的面前,仿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幸好被童惠娴在门口撞上了,要不然他非闯进屋子不可的。徐远的出现仿佛漆黑的夜空突然跳出了一轮月亮,月亮的四周还带上了一圈极其巨大的光晕。童惠娴总算处惊不乱,她丢下手里的东西回头就跑。徐无跟在她的身后。保持了一段距离,刚好能听见她的脚步声,童惠娴一直跑到打谷场。她在巨大的稻草垛避风的一侧停住脚,听着徐远的双脚一步又一步向她逼近。徐远站在她的身后。贴得很近。她的后颈感受到他的灼热呼吸。她屏住气。心脏在嗓子里头拼了命地跳。徐远就是在这个时候拥她入怀的。童惠娴呼出一口气,几乎瘫软在他的胸口了。天哪。我的天。 
  头顶上的风被草尖划破了。风发出了细密而又疼痛的呻吟。巨大的稻草垛发出了干草的醇厚气息,弥漫在他们四周。 
  徐远总是在天黑之后潜入耿家圩子,而天亮之前则必须赶回刘庄。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成仙。不吃,不喝,不睡。只要能呼吸就能够活蹦乱跳。 
  而另一个活蹦乱跳的男人就是耿长喜。童惠娴唱歌时的声音和模样让他发了疯。他一闭上眼睛就是童惠娴的样子。而最要命的就数童惠娴的歌声了。它萦绕在耿长喜的耳朵上,弄得他的整个身子在冬天的风里都能够发烫。就差像公猫那样叫春了。耿长喜和他的老子闹过一回。他耷拉了脑袋逼着他的支书老子“向童知青提亲”。老支书盯住他的儿,一巴掌就把他掴开去了。老支书压低他的嗓子厉声喝道:“你要是敢胡来,老子的杀猪家伙侍候你!” 
  耿长喜捂住脸,拖了鼻涕对他的老子发誓说:“我不成亲,我让你断子绝孙!” 
  老支书颠了颠披在肩头的衣服,摔了门出去。他在临走的时候丢下一句话:“小子,只要你那根鸡巴肯省省油,老子由了你。”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第六章(1)   
  八月二十七日晚,北京时间十九点三十分,“二十二频道成立一周年允况之夜文艺晚会”准点举行。文艺晚会是在市体育馆举行的。体育馆爆满,碗形体育馆充满了嗑瓜子和摇手扇的声音。数千名观众围成了弧状的梯形,把舞台围在了中间。全国著名的电视播音艺术家刚好在上海主持完一台晚会,被市电视台请来了。晚报上发过消息,说“著名的电视播音艺术家将亲自主持”这台晚会的。晚会的现场纷繁极了,称得上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一个女人在高处高声叫喊:“阿强,阿强,七区五排,五排九号!”但体育馆的灯光突然熄灭了。接下来就是万籁俱寂。音乐响起来,著名的电视播音艺术家被一束蓝光送上了舞台的正中央,他身体微胖,面带职业性笑容,一上来就用诗朗诵一般饱满的激情向全市的“人民”表示了最亲切的问候。他说,这是他第三次到这个城市来,“这个城市一次比一次漂亮”(掌声)。看台上的镁光灯千闪万烁了,著名的电视播音艺术家和过去在电视上一样,习惯性地踮了踮脚后跟,又反过来“代表全市的人民”向市电视台,尤其是二十二频道表示了崇高的敬意。他祝愿市电视台尤其是二十二频道越办越好,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著名的电视播音艺术家向看台上凝望了半周,开始抒发他对允况集团的款款情谊,他说:“允况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它经历了风、风、雨、雨,与坎、坎、坷、坷——而今天,允况集团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迎来了又一个辉煌。请听歌舞:《走向新的辉煌》。”(掌声如潮) 
  晚会举行得很好。领导同志的讲话与歌舞、小品、相声相间着出场。演员们尽情地歌颂着二十二频道与允况集团,省歌舞团的一名男中音亲自谱写、亲自演唱了一首主题歌: 
  二十二频道 
  你是我的良师 
  二十二频道 
  你是我的益友 
  啊,二十二频道 
  我们跟着你 
  走向改革开放的明天 
  他唱得很好,二十二个少女身穿红、黄、蓝三色长裙,伴随着2/4拍的节奏翩然起舞。她们簇拥着男中音,而男中音一直凝视着四十五度的左前方,手执了麦克风,一遍又一遍地抒发他的深情厚意。歌停了,舞住了,现场再一次安静下来,市电视台综艺栏目的女主持人身穿一袭黑衣走上了舞台,她眨巴眼睛,酝酿好心情,开始了低声诉说:“在这欢庆的时候,在这快乐的时分,朋友们,你可曾想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还有许多不幸的人们。”女主持人走下舞台,牵起一位小女孩的手,女主持人说:“朋友们,六月十一日,我们二十二频道的社会大扫描栏目曾经制作了一栏特别节目。吴婷婷,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就是她——摄像,给一个特写,朋友们,吴婷婷,就是她,患上了白血病,也就是血癌。”女主持人细致地描述了小女孩的病痛、惨状、肉体所经受的磨难,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拮据。四周响起了一片啜泣。“朋友们,节目播出之后,二十二频道收到了不计其数的电话、来信,还有大量的汇款,他们感谢二十二频道,感谢二十二频道与广大的观众息息相关,血肉相连,其实,我们应当感谢你们,你们这些善良的人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主持人的泪水开始在镜头的面前闪烁,然而不掉下来,她有这样一种能力:什么时候该泪光闪烁,什么时候该让泪水流淌,她都有数。她蹲下了身,拥住了吴婷婷。她把话筒递向了吴婷婷,吴婷婷说:谢谢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小女孩细声细语地,来到一位妇女的面前,女主持人说:“朋友们,这就是婷婷的妈妈,一位三十七岁的普通工人。”这位母亲的神情相当木讷,她被女主持人扶起来,一副被人牵扯、魂不守舍的样子,女主持人含着泪,说:“大姐,请你说几句话。”母亲接过了话筒,泪汪汪的只是无语。女主持人说:“说说你的心里话,此时此刻你的真实感受。”母亲只是无声地摇头,眼泪便掉下来了,说不出,只剩下极为困难的模样。她的嘴角不住地抽泣,牙齿紧咬着小拇指的指尖。女主持人说:“请说一句,哪怕一句。”出人意料的事情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母亲在摇头的过程中突然失声痛哭了,但只哭了一声,她就用双手捂住了。电视镜头捕捉到了这个画面,把她的痛苦送给了千家万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