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长醉

57 第 57 章


就这样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镇上的人稀稀拉拉回来了几批。或许是运气,或许已有人打点,这个小院子的主人没有再露过面,红绡的身份,与她院中多出的新坟一样,显得神秘,就愈发无人来往。几日后,镇上的居民又发现了山上的另一处新坟,于是各式的故事就传开了,总归没什么太好的话,自那以后偶尔遇上了红绡大家也是躲开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明之走后,红绡还是振作了些,清晨便起来做饭,却习惯地做了明之爱吃的菊花胡萝卜汤,还摆了两副碗筷,又忽地醒悟过来,然后看着身边的空位,想着院后躺着的秦染,这些年来淡的重的往事就这么繁复交缠着,她就对着饭桌足足发了半日呆。
    午后太阳甚好,于是搬出了被子,晒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什么少做了,她愣在院中许久,才明白是少了一个枕头。
    下午陪着秦染说了一会儿话,看着后院荒凉,红绡怕他寂寞,就花了一个下午翻地,想种些东西。傍晚要洗澡时,走到厨房,才想起不会再有人烧好了热水,等了许久,水好了后冷水热水兑了几次,总不是适宜的温度,将就着洗净身子,终是忘记了拿外衣。
    红绡呆呆地赤足站着,往常总是明之会递来衣裳,等她穿好了,再将她抱上去说是莫溅湿了鞋。先前沉浸于悲伤之中尚不察,今日方觉处处别扭,原来明之是这么细细渗入每个点滴之中,她居然无法习惯独自生活。
    就再没了做饭的心情,只抱了一坛子酒,取了两个酒杯,在秦染的墓前喝到月上枝头。
    “染哥哥,为什么如今一日会这样长?时间怎么都多了出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过才好——”斜斜地靠着墓碑,红绡仍不知如何将这冰冷的石块与秦染对等起来,往日里她纵是千杯也难醉,可现下眼一眯,手一松,杯子咕噜噜滚了出去,人也就迷迷噔噔地了。
    直到她终于静了,暗处的人才走了出来。明之不知道自己这样算不算自虐,可实在是放心不下,又怕惊扰了红绡,只敢这样守着。他小心翼翼地蹲了下来,不意外地摸到她的发仍是半湿的,她果然还是不会照顾自己。往日里到了雨天,她就会抱怨头痛,可每次洗完头总是这么由着长发还滴水就不理了,最多不过取了毛巾塞到他手中,如今想来他也是惯着红绡撒娇的,他的确是爱看她披散着发伏在膝上的模样,心甘情愿接下了擦发的活。
    弯腰抱起了已经昏睡的人回了房间,又替她将头发擦干了仔细梳好,才放到了床上。想要起身,却发现红绡已经习惯地握住了自己的手,他凝视了已睡去的人儿半天,最终还是没舍得放开。
    就这么一直坐到了天明,明之撑着已经麻痹了的身子,走了出来,看着街边三两行人,几盏未灭的孤灯,心中也不知是酸涩还是宁静,只想着,这样也好吧——
    炎热的夏天就这么混沌而过了,红绡并不知有人夜夜陪自己到天亮,她只是慢慢变得畏惧白昼,似在夜里,在醉梦中才是安宁的。时间在小院里静了下来,到芦花碎,黄叶坠,菊蕊攒金时,她才恍惚感知数月已过。
    那日红绡在院中锄些杂草,听着街外孩童的嬉戏声,叫唤着“高点,再高点”,抬头见半空飞着一个蝴蝶风筝,衬着碧蓝的天很是可爱。她小的时候,秦染也总是带她去放风筝,一定得自己动手来做,自己画好,可就像是天底下的风筝都与她结了仇一般,她从来就放不起来。即便是在秦染手中飞得好好的风筝一到了她手中,也如同喝醉了酒一般,歪歪扭扭就下来了,她到最后定是要赖皮的,秦染只能将她扛了起来放,说也怪,那风筝就再不耍性子,飞得比谁的都高。
    那时秦染的笑脸,比阳光还要耀眼,眼睛总是笑得眯起来,宠溺地摸着她的头说:“小妹,这如何是好,你离了我连风筝都放不来!”
    红绡挨着墓坐了下来,眼中有些干涩,已是许久没有好好晒过太阳。如今的她害怕阳光的温暖,当初千难万难自阴霾里走出,沉浸于明之给予的晴朗,却还是再跌入了冰寒之中,她终于看清自己并不适合幸福。
    她的阳光,只能回望,不能留住。
    就如那些风筝般飘去的往事,只能想念。
    忽然空中的风筝断了线,摇摇晃晃竟正落在脚边,看得出是孩子们粗糙简制,红绡笑着拾起。
    墙边几个小头颅冒了出来,望的都是红绡手中的风筝,家中大人都再三叮嘱,说不要靠近这个院子,大伙推掇半天也不敢进来。
    红绡想过去将风筝递给他们,才走近两步,那些孩子就一哄而逃了,只听见一句细声细气的“哎哟”。红绡猜着许是那些孩子跳得急,摔着一个,就拉开了后门,果然见地上倒着一个五六岁的娃娃,正一脸恐惧地望着自己。
    她再走近些,那孩子就惊天动地地哭了起来,红绡只能轻声哄他:“你别怕,我不过来,我只把风筝放下。”
    她声音原就温柔,小孩自泪水中模模糊糊看着她的笑脸,竟然比平日见着的婶姨都还要好看得多,就收了点声,可还是抽抽嗒嗒。
    “是摔到脚了?”
    小孩点点头。
    “你动一动给我看看。”
    他就依言动了动,自然是痛,眼泪水又倒豆子一样往下落。
    红绡慢慢移近了,试着触碰他的脚,见他不再躲,就轻轻帮他揉上。她自幼习舞,多少会有跌扭之事,因而手势极好,揉捏了一会果真好了许多,她又扶着小孩站了起来,帮他将身上的灰尘掸去,才把风筝递给了他。
    这镇上的娃娃多是粗养着的,就是娇贵那也有限,小孩从未试过这样的温柔,又见红绡笑吟吟的脸全没大人们说得那样可怖,反而说不出的好看,也不晓得要走了,只傻傻仰头看着她。直到那些跑走的伙伴发现少了人,跑到转角远远招呼了,他才往回走。
    走了几步,小孩又停了下来,回头冲红绡灿烂笑笑,转身这才一溜烟地跑了。
    红绡在此处离群索居,就算出门也不怎么与人招呼,这竟是她来到镇上所遇第一张笑脸,于是她也愣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