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也有卖"肉骨茶"的,闻名前往,发现也不过是酱油炖排骨,心中大为失望,总是以为新加坡的肉骨到台北就变质了,因此到新加坡旅行的时候,当晚即请朋友带我到处处林立的"食街"去,目的是吃肉骨茶。
原来,所谓肉骨茶,肉骨和茶根本是分开的,一点也沾不上边。肉骨茶的肉骨是选用上好的排骨,煮的时候和甘蔗同煮,一直熬到肉骨与甘蔗的味道混成一气,风味特殊,里面还加了闽南人喜欢使用的材料——爆葱头。
吃完一大碗肉骨,接着是一小盅潮州的功夫茶,茶杯极小,泡的是很浓微带苦味的普洱;原因是肉骨非常油腻,汤上冒着厚厚的油花,据说普洱有清油开胃之效,吃完后颇能油尽回首。
肉骨茶也不是新加坡的特产,它是传自中国潮州,在新加坡经营肉骨茶食摊的大部分是潮州人。但肉骨茶在该地有很大的影响,不但是一般小市民的早餐,也间接影响到其他食物的烹凋,像有名的"海南鸡饭"、"潮州粥"、"咖哩鱼头",吃完后总有一盅热乎乎的潮州茶,甚至连马来人、印尼人的沙嗲,在上菜之前,也有送茶的。究其原因,乃是这些油腻食物,在热带吃了会让人口干舌燥,来一壶茶马上使人觉得爽利无比。
我并不是说肉骨茶是一种多么了不得的美味,它甚至是闽南地区、南洋地区很普通的食物。但是我觉得能想到把肉骨和茶当作一体的食物,简直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吃肉骨茶时,我想起很早以前读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里面有这样一段:"好吃可口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摩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合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最粗浅的例像白煮蟹跟醋、烤鸭跟甜酱,或如西莱里烤猪肉跟苹果泥、渗鳖鱼跟柠檬片,原来是天涯地角,全不相干的东西,而偏有注定的缘分,像佳人和才子、母猪和癞象,结成了天造地设的配偶,相得益彰的眷属。"
说到烹调原与艺术相通,调味的讲究固如同"一支乐曲",中国厨子一向标榜的色香味俱全也兼备了颜色的美学。再往上提升,天地间调和的学问,无不如烹任一样,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伊尹说做宰相如"和羹调鼎",都是这种智慧的至理名言。
在西方,烹调的想像力虽不如中国,但谚语也有"一人生食天下饥"、"希望好像食盐,少放一点,便觉津津有味,放得多了,便吃不下去"等语,全让我们体会烹调之学问大矣哉!
我想,人的喜怒哀乐诸情欲与禽兽总有相通之处,最大的不同,除了衣冠,便是烹调的艺术。人之外,没有一种禽兽是懂得烹调的。
我有一些朋友,每次走过卖炸鸡和汉堡包的食铺,总是戏称之为"野人屋",因为在里面的人只求迅速填饱肚皮,食物全是机器做出来的,有的还假手电脑,迅速是迅速,进步则未必。
每次看到食谱,感觉也差不多,食谱总是做为人的初步,如果一个人一生全依食谱做菜也未免可悲,如何从固有的食谱里找出新的调配方法,上天人地独创一格,才够得上美,才能使简单的吃也进入艺术的大地。
从"肉骨茶"想到人不只在为了填饱肚皮,填饱肚皮以外还有吃的大学问。第一个把肉骨和茶同食,与第一位吃蟹蘸醋、吃鸭蘸甜酱、吃烤鱼加柠檬的人都是天才人物,不比艺术家逊色。做凡人的我们,如果在吃的时候能有欣赏艺术的心情,它的微妙有时和听一曲好听的音乐、看一幅好画、读一本好书并无不同。
倘若一个人竟不能欣赏美食,我想这样的人一定是与艺术无缘的。
——一九八三年三月九日
白玉盅
在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
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不仅是视觉的、触觉的,或者感觉的。
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相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于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如果没有吃过苦瓜,谁也设想到那么美的外表有那么苦的心。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角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通告苦着脸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惯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
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生吃",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
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的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我们开玩笑的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
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的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我站在田边,看着挑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
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
——一九八三年二月十六日
象牙球
每隔一段时间,我总要到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馆走一遭,有时候也不一定去看什么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物,只是想去那里走走,呼吸一些远古的芬芳。
故宫博物馆的宝藏多到不可胜数,任有再好的眼力,也不敢拍胸脯保证说,看过了所有的宝物。因此在故宫,散步往往像是平原走马,只知道到处都是汹涌的美景和无尽的怀思,有时候马走得太快,回来后什么都记不得,只有一种膝陇的美感,好像曾在梦里见过。
在故宫的呼吸,又像是走进一个春天里繁花盛开的花园,有许多花我们从未见过,有许多花是我们见过而不知道名字的,但是我们深深的呼吸,各种花的香气突然汇成一条河流,从极远的时空,流过历史、流过地理,一直流到我们的心里来。我们的心这时是一个湖泊,能够涵容百川,包纳历史上无数伟大的艺术心灵。
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是一朵花的开放,进入了故宫以后,我们也许看不见那朵花了,因为有的花很小,一点也不起眼,有的花即使很大,在花园里也是小的,那种感觉真是美,在花园里,一个小小的核桃舟,也和一幅长江万里图具有同样崇高的地位,令后人在橱窗前俯首。
小说推荐
- 雪小禅散文集
- 第一个地址是JAR格式的,第二个是TXT的下载地址.很不错的小说.是一张美丽的画。那地铁里站着的女子,那穿紫色的女子,那眼神里有绝望和爱的女子,不是小米,又是谁?很久很久,她的眼泪落了下来,画底下是作品的名称《小米的八月,急急的泪似洪水决堤,作者是压在心底里那么多年的名字。若隐。原来他是画家。还有一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章
- 金庸散文集
- 金庸先生撰著的汇集其60多年间散文精华的《金庸散文集,收录了金庸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报纸杂志散落发表的近百篇文章,多数是金庸对电影、话剧、戏曲、歌舞等各门艺术的鉴赏文字,还有历史随笔、游记及武侠小说的创作心得等,全书40余万字。这些文字呈现了金庸先生广泛的兴趣和游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关于莎士比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雪淞散文随笔集
- 此文集有散文、随笔,60多篇,内容丰富。其随笔纵谈人生悲欢苦辣,探讨生命及世界真谛,探幽发微,富于哲理,发人深思 其散文描摹天下至美,抒发真情挚感,很具审美感与感染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雪淞的文笔很具特色,优美、鲜活、细腻,轻松,令人看着很舒服、愉快 文集知识性也很丰富,作者博览群书,旁征博引,联通
- 都市言情长春雪淞连载中
- 最新章:谈谈爱情之四:爱情与情欲
- 集文院杂文琐案
- 我从四季赶来 途径风起云涌处 观四海,阅八荒 沿途所见皆风景 只为来此 说与君听-黎北安 作者:黎北安.厌光所写的《集文院杂文琐案》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黎北安.厌光连载中
- 最新章:致歉
- 清朝欢迎你(清穿文)/红镜子
- 清朝欢迎你(清穿文)作者:红镜子因车祸穿越到三百年前,成为康熙年间徐州一普通富商嫡女的李伊水 憨厚、正直又不爱读书的大哥李卫 埋头苦读准备光宗耀祖的李纪 xing情迥异的双生子李汶水、李沉水《清朝欢迎你》简介版 清穿?哪个脑子抽筋了把我送来的 本姑娘要回家 皇子?生的太晚没前途,拜干爹当靠山还有可能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9章
- 清穿文-清风一缕入梦来
- 《清风一缕入梦来(清穿》作者:零雨其濛【正文完结】放假回家的大学女生,在旅途中一梦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清朝康熙初年…what,赫舍里氏!那个传说中与康熙少年夫妻伉俪情深的孝诚仁皇后?好吧,按照历史走向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能快点回家也是好的。可是,既然来了这里,也想好好活一辈子,也想改变些什么,更重要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9章
- 安宁作品集之吹不散眉弯
- 《吹不散眉弯》作者:安宁类型:言情-古色古香-爱情一个名动天下,一个寄人篱下,初见那天,他是身穿绣金喜袍以珠冠束发的新郎倌,她是新娘子养在闺中的陪嫁丫鬟。没人知道,夫妻对拜时他为何有意偏过新娘子,而当着宾客面前向一旁的她长揖下来。一个风流俊雅,一个低每诳诔目,他一边在朝廷上筹谋布局,辅助皇帝与垂帘听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上清散
- 【短篇创意故事征文大赛第二季】参赛作品】玉帝开琼帘,集僚卿,大会文武合议 玉帝令文曲星君开读了天齐仁圣帝君奏章。原来东岳忽来群妖,为首一个熊山君法力通天,力大斗恶 并有七个头领与三万喽妖。如今临了东岳,帝君与他数战,胜他不得,急唤三山炳灵公助阵 才将将抵住。如今苦支无益,没奈何一道奏章说与天庭 作者
- 都市言情天萱雨连载中
- 最新章:第15章 混元初修行得道,守先天清运本行
- 如一的散文与诗
- 偶有灵感,才来挥笔出秀,管它日上竿头还是西落山头;积少成多,犹如存钱宝罐,听着哗啦声响终于喜上眉头;彼此携手,奋进激励共勉,困苦迷茫之余也好有个奔头 作者:元如一所写的《如一的散文与诗》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元如一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篇 轻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