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淮河-污染的真实原委

第37章


  
  根据地质专家介绍,深层地下水(指中层以下部分)重金属元素等含量过高,处理难度非常大,成本很高,不宜作饮用水。甚至作为工业使用都不合适。而且中深层地下水一般都自成体系,受地表影响很小。淮河流域中深层地下水由黏土、“巨厚岩层”与浅层、中层相隔,补给只能靠淮河源头伏牛山、桐柏山地区地下水非常缓慢东流。  
  实际情况是用一点就少一点。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的“淮河流域环境地质调查”课题发现,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与人口相比,非常有限。负50-负300米的中层地下水还出现局部污染。  
  根据安徽省地质调查院调查,安徽省淮河平原地区属地下水富集区,在允许地面沉降500毫米的情况下,中深层可采地下水总共106亿立方米,仅阜阳市现已采出20多亿立方米。阜阳市水利局水政科冯春林科长介绍,阜阳城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最低为负89米。  
  城区14平方公里有230多口深井,每平方公里有17口深井。最深的已超过千米。现每天取水14万立方米,大大超出每天6万立方米的供给限度。这还不包括有相当数量的部门、企业在偷采。界首市等地市及县城,完全依靠地下水作饮用水源,中层水难以为继,水井都在向深层延伸。记者在沿淮平原地区采访,发现通过千米超深水井从护栏上看闸桥的不均衡沉降开采地下水现象逐渐普遍。  
  中深层水过量开采,使淮河流域以县级以上城市为单位,出现了一个个巨大的地下“漏斗”。阜阳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区域性地下水位降落,10多年间地面不均衡沉降达1542毫米,形成了面积约800平方公里的大漏斗。沙颍河最大的节制闸颍河闸因地面不均衡沉降,1998年出现底板与闸体之间产生空隙。耗资2000多万修复后,2000年又因地面沉降损坏。颍河堤防也因地面沉降超过1.5米,防洪能力大大削弱。目前闸上机动车道已经封闭,只能供小车和行人通过。  
  沿淮和淮河流域上世纪90年代后崛起一批新兴城市,密集度高,地面沉降严重威胁城市安全。根据地质部门不完全调查,包括除阜阳外,太和、界首、周口、漯河一线各漏斗之间呈迅速衔接之势,总面积达上万平方公里。  
  相对于淮河流域的其他地区,阜阳一带算是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干流北岸、沂、沐、泗水系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日益明显化。而淮南、蚌埠等干流沿线城市,已可以用“枯竭”一词来形容。    
  1.3亿人口的饮水危机开始显现(1)    
  人口畸形集中,使淮河流域本来就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更加紧张。  
  360多公里的上游,主要是河南省信阳市,还有丛山叠嶂作为背景,仅有800多万人。600公里的淮河干流和沙颍河、涡河等主要支流地区,却承载了近1.3亿人口。农村每平方公里人口数都在800人以上。该地区地表水几无可用之处,浅层地下水污染率约为80%。中、深层可饮用地下水一旦呈枯竭之势,上亿人口的生存面临重大危机。  
  洪泽湖的渔民严凤霞一家,整日在水上飘荡,却不得不买矿泉水饮用。  
  记者在淮河干流最大城市淮南市采访了解到,现城市人口120多万,由于地下水资源量微薄,加上上百年的采煤,地下各层均抽不出大量的地下水。而相邻约60公里的蚌埠市,地下虽无采煤的纵横巷道,但地层复杂,找不出地下水。两大城市都是淮河干流上以淮河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2004年2月以来,淮河干流淮南段抽测均为五类水,远远低于国家饮用水要求的三类标准。淮南城市散而乱,生活污水处理率极低,基本上都是直排淮河。下游不远处蚌埠闸拦蓄,使淮河成为静止的湖。淮南人在仅几十公里的河道里,下游排污,上游又抽上来使用,如此循环往复。因怕引起社会动荡,市环保局不敢在公众媒体上公布淮河水质,而是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环保局负责人解释说:“这样既符合一定要公布水质的有关规定,又不至于引发更多的社会动荡。毕竟上网的人比看报纸的人少得多,而且环保局的网站还没有引起人们广泛注意。”  
  水源状况如此,自来水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据说,有关部门从来不敢公开检测自来水状况。万一不合格,百万城市的供水就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不供应用淮河水加工的自来水,则100多万人无水可喝,如果承认供应不合格的自来水,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守着淮河没水喝”,或是“用矿泉水做饭”等,1997年开始,就成为以蚌埠为中心的发生的新闻,几乎每年小“炒”一次,隔年大“炒”一回。2002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再度炒作,在全国引起很大风波。其实,远不止是蚌埠市、淮南市,记者从上游信阳市,到支流沙颍河地区,从大中型城市,到小县城,从陆地上的居民,到洪泽湖上的船家,都是“守着河流没水喝”。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温州做阀门生意的苏老板是我的朋友,听说我们采访小分队要到淮河、沙颍河地区采访环保执法,主动要求开车送我们。辛辛苦苦,他用一天时间从合肥送到豫皖交界的界首市,躺在宾馆的床上,用服务员送的开水,泡了一杯茶,小憩一会,几口水下咽,他突然问我:“都说淮河流域的水不能喝,我怎么觉得还挺好的。在其他地方,喝水还喝不出味道来。”我虽然咽不下这甜不甜、咸不咸的茶水,但也说不清为什么。苏老板休息一会,到卫生间洗手,他又问:“这里的自来水怎么这么滑,像放了洗洁净似的?”再搓揉两把,居然起泡沫。苏老板冲出卫生间,高呼“服务员,服务员!”服务员问什么事,苏老板问:“你们送来的开水用什么烧的?”“当然是水龙头里的自来水。”苏老板不说话了,径直到楼下服务部买了一箱矿泉水搬回房间。  
  事后我还知道,苏老板想买一个纸浆造纸的厂子,为温州皮革生产企业做包装衬盒。听说我们要去采访环保就积极跟随我们一道。按他的推理:记者到哪里,地方领导都会带着我们看被关闭的造纸企业。  
  记者一走,他就可以和地方领导们谈收购或租赁经营了。可这次苏老板失算了,我们没有看到被关的造纸企业。苏老板告诉我,他后来才知道,淮河干流、沙颍河到河南省界处,所有的造纸企业早被江浙老板们搜罗好几遍。苏老板的一个“兄弟”就在界首市附近租得一个造纸企业,具体地点当然对我们也是保密的。  
  在淮河流域的农村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超过10%,城市人口增长率还是较大的一个正数。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算:到“全面小康”的2020年,淮河流域人口约达到2亿,可能就会有以下严峻的情况发生:不考虑地下水污染,淮河流域相对稳定的中深层地下水,现在可供开采的仅为208亿立方米,全部采出人均只有100立方米。  
  地下水目前仍在超量开采,到2020年还有多少是个未知数,特别是可用的中、深层地下水,以地质年代的补给速度,应对高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其结果可想而知。  
  按水利部的权威数据,根据淮河流域水文现状基准年1993年    
  1.3亿人口的饮水危机开始显现(2)    
  50%―95%的来水保证率,缺水量将从33亿立方米到224亿两天春雨后,进入中游后的淮河依然“河宽水少”立方米不等。这还没有把水体污染考虑进去。  
  还是以1993年为基准,淮河流域整个供水量仅为484亿立方米。其中淮河水系143亿立方米,沂沭泗水系65亿立方米。当年农业用水38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47.2亿立方米,城乡人畜用水量相加约为50亿立方米。暂不考虑畜与禽,也不考虑来水减少的趋势,人均可分配用水仅25立方米。  
  即使淮河在现在全流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状态下不加剧污染,地下水以目前的速度开采,随着时间的推移,10年后的淮河流域饮用水的稀缺程度可以想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质专家常印佛教授多次到淮河流域考察,我们请他谈谈淮河流域的水与发展,他说:“我每次到淮河流域,都好像看到流域善良的人们绝望的目光!”常院士认为:惟有生存,方谈发展。淮河治理必须将环境、资源与人口问题综合考虑。首先面临的1亿多人口的饮用水危机,这将是不远的将来淮河流域和中国社会面临的极为严峻的问题。    
  更为直接的“人祸”    
  “谁在污染淮河?”  
  “中华环保世纪行”专门的采访持续了12个年头,媒体记者的采访年年不断。如果要回答上述问题,人们马上会想到“莲花味精”及相类似的企业,想到黑水溢流的小造纸,想到流域里数以万计的大大小小的厂子。但我们这次的全程采访,更正了另一个观念:淮河最大的污染是人们自己。人祸,将是淮河流域无法回避的最大灾祸!  
  自1994年我国开展大规模淮河水污染治理以来,淮河治污主要围绕关闭污染企业、实现工业达标排放来进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