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淮河-污染的真实原委

第41章


  
  全国人大2004年6月4日通过的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关于检查淮河流域豫皖苏鲁四省《水污染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指出:《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城市污水应当进行集中处理”、“建设和完善城市排水管网,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沿淮四省虽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厂,但纳入“十五”计划的161座污水处理厂尚有91座污水处理厂未动工,安徽省的开工率尚不到10%。不少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由于配套管网建设没有同步全面完成、运营机制尚未建立等原因,处于间歇运行状态,没有完全发挥作用。此外,垃圾处理场的建设相对滞后,“十五”计划中的14座处理场有10座还没有动工,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始征收垃圾处理费,开始征收的地区收缴率也比较低。  
  城市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九五”如此,“十五”又如此!以前没有动作,或许不知道动作,动而如此滞缓,与城市化迅猛发展呈背道而驰之势。这笔巨大的欠账将越积越多,后来者仅偿还“利息”,都将无能为力。    
  污染处理项目建的不多 瘫痪不少(1)    
  我们通过这次采访看到,淮河流域崛起一批新兴城市。10年前,最多只能称做“集”的信阳、阜阳、周口、漯河等,现在都有大城市的模样,街闾相接,人头攒动。县城或县级市,更是典型的“城市化”过程缩影:一方面,有大城市的广场、道路和灯饰广告、桑拿馆、美容院等;另一方面,主干车道或者花坛上面,全是晃晃悠悠的行人,光膀子,穿拖鞋,扶老携幼。仔细揣摩,还可以认出是刚刚进城的农民。  
  但是,这也是城市,而且这里的市民更习惯于农村式的写意与随便,生活污染治理难度远非长三角、珠三角等有高度工业文明的城市可比。  
  尽管“九五”、“十五”期间对生活污染处理中央、地方都有很大投入,其中1995年到1997年,流域治污项目200个,直接投资120亿元。“十五”淮河流域计划建设生活治理项目488个,项目总投入达255.9亿元之巨。  
  我们在采访中得到的实际情况是:沿淮政府在生活污染治理力度、调控能力与投入等方面非常有限,在生活污水成为淮河最大污染源、比重还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治理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缓慢;已建成的项目因运营成本高、亏空大,加上城市管网不配套,多数处于瘫痪状态。  
  根据国家环保局2004年3月中旬的统计,“十五”规划中建设的沿淮城市生活污染处理、污水处理项目,尚未动工的占64%。  
  其中安徽省29个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未动工比例高达86.2%;有的项目即使动工,但竣工之日遥遥无期;有的竣工项目,根本无法运转,“建在那边晒太阳”,甚至还要花上一笔费用去保养设施。这与国务院提出的“十五”期间所有城市必须建立污水处理厂、200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政府的职能之一是财力的再分配。公共设施建设是“再分配”投入的重要方面。沿淮工业化、城市化百废待兴,周边地区日新月异的挤压,加上农村地区财力的匮乏,使得生活污染治理项目出现以下几个层次:一、政府财政难保吃饭,根本无钱可投。例如信阳、宿州等;二、在上级政策高压之下,利用国外政府赠款、国外政府贷款和相关资金、国家拨付的资金、国债资金等建起了生活污染处理设施,但管网配套不力,运营因“出钱不讨自己好”,积极性不高,设施处于半“晒太阳”状态。如阜阳、蚌埠和县级界首市等;三、有财力但并不愿意首先投放在为下游造福的环保项目上。典型的是“一河污水向东流”的郑州,路宽楼高的周口等;四、既无意识,也无财力,政府暂时难以顾及的地方。如绝大部分县城和所有的小城镇。  
  安徽省界首市是豫、皖交界较大的县级市,市里常住人口12万人。市里建污水处理厂已有多年,国债也给予资金支持,市领导对淮河治污和环境保护有较好的认识。但污水处理厂投资要4000万元,加上城市管网配套,总共需要1.7亿元。投资怎么回收?建成后能否正常运营?领导心里没有底,抓起来免不了畏畏缩缩;河南省要求“明星镇”以上城镇一律要修建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但记者采访了信阳、周口、漯河等地市,80%县城修建污水处理厂都没有眉目。  
  周口地区环保部门反映,省会郑州日产生活污水240万吨,处理量仅37万吨。沿淮老城市蚌埠市,城区相对集中,记者走访了几个城市排污口,黑臭污水全是直排淮河。以偿债方式卖给丰原集团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量不到设计能力的1/10。  
  我们到过的阜阳污水处理厂是新建成的。办公楼、领导们用的车,都有现代气派。厂房里机器排列井然,就是进出水口没有动静。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厂周边污水黑臭一潭。对于处理厂的前景,副厂长周敬东表示担忧。他介绍,阜阳污水处理厂利用国债资金、国内银行贷款、外国政府贷款近2亿元建成。目前一年征收阜阳市污水处理费只有500万,而污水处理厂每年运营成本却要1800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根本无法保证,已经基本丧失还贷能力。  
  在一些地方政府看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是高投资,零回报,这与当前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大势相抵触。江苏省建设厅专家、淮南、周口的环保局领导们,都给记者算这样一笔账:一个万吨级的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管网配套投入,最少得4000万以上,这还不算运营费。沿淮政府财政没有几家能保住“吃饭”,按现行状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仍将是大难题。集镇更是如此。    
  污染处理项目建的不多 瘫痪不少(2)    
  没有开明政府,没有强势政府,没有富裕政府,仅仅有“政策”、  
  有“口号”,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又成另一“猫和老鼠”的游  
  戏。从1999年到2003年4年间,淮河流域生活污水占“入河”  
  (实际上污染比重要大得多,只是通过土壤进入水体的生活污染没有  
  统计,也无法统计)污染物比重由不到50%增加到超过60%。估  
  计在未来的几年中,还将跃升到70%。生活污染不根治,淮河治污  
  永无结局!    
  用市长走市场 寻找走出魔沼之路(1)    
  根据淮河水利委员会等部门的推荐,我们采访了江苏省徐州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这个企业采用BOT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多赢”治污之路。  
  按传统统计口径,徐州是淮河流域“超百万人口”最大城市之一,仅次于郑州(淮河干流最大城市是淮南)。也是较早拥有污水处理厂的城市。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基础设施,一直被当作公益性事业来看待,完全依靠国家背着和政府养着。由于大量基础设施需要建设,结果是国家背不动,政府养不起,致使城市治污工程开开停停。”徐州市政府领导这样总结传统模式的弊端。因此,他们探索采取BOT方式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最先从污水处理厂开始。  
  BOT是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政府通过出让建设项目一定期限的经营权、收益权来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而项目的投资者在规定的特许经营期结束后,要将该项目产权和经营权完好地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三八河污水处理厂是江苏省淮河流域第一家采取BOT方式建成投运的治污工程。建成投运的三八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城市污水3万吨,由徐州源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融资建设并经营运行,经营期限为25年。在这期间,徐州市政府将以每吨污水0.8元的价格,给运营商支付污水费。该公司利用这一条件,顺利吸纳了民间资本,使江苏省淮河流域这一重点治污工程,很快于2002年4月10日开工建设,2003年3月28日通过预验收并投入运行。从运行一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处理能力、出水水质等都达到了设计指标,较好地解决了徐州东部地区的水污染问题。  
  徐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广民介绍:运用BOT方式融资进行城市治污设施建设,使城市污水处理由过去的公益无偿型变为经营收费型,不仅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而且加快了城市污染治理的进程,提高了城市治污的总体能力。对于政府来讲,用每吨0.8元污水处理费作为杠杆,在政府不需要投入巨额建设资金的情况下,调动了社会财力,给企业提供了生财之道。运营时也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OT的模式也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强化监管创造了条件。按照徐州市政府部门与三八河污水处理厂承办单位《合同》规定:政府监管部门对污水处理情况进行考核,当日出水水质监测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时,监管部门要对污水厂处以罚款,罚款数额按当日污水处理费的30%-100%不等。在这样的规定下,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工程投运以来,对出水水质1万多次化验分析,均未出现过不达标现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