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巨星大结局

第9章


    
      阮玲玉离开黎宅之后,就到扬子饭店去跳舞。舞罢回家,已是凌晨一点多钟了。进入家门,她一边吩咐女佣给她准备一些点心,一边上楼进了卧室。她对唐季珊说:“很晚了,你先睡!我记好零用账就来睡。”    
      唐季珊睡后,阮玲玉吃了一点点心,吞下大剂量安眠药。随后,她又回到卧室,坐到写字台前。她拿起钢笔在英文练习薄上用蓝色墨水字迹杂乱地写下了第一封遗书:    
      季珊:我真做梦也想不到这样快,就会和你死别,但是请你不要悲哀,因为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请你千万节哀为要。我很对你不住,令你为我受罪。现在他虽然这样百倍地诬害你我,但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看他又怎样活着呢!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死而有灵,将永远护佑你的。我死之后,请你拿我之余资,来养活我之母亲和囡囡,如果不够的话,请你费力罢!而且刻刻提防,免她老人家步我后尘,那是我所指望你的,你如果真的爱我,那就请你千万不要负我之所望才好。好了,有缘来生再会!另有公司欠我之人工,请向之收回,用来供养阿妈和阿囡,共2050元,至要至要。还有一封信,如果外界知我自杀,即登报发表,如不知,请不宣为要。    
      一阵头晕袭来,安眠药开始发生作用了。阮玲玉知道属于她的时间不多了,但她还有些事情要交待。她想到了张达民,这个想把她置于死地的人,不由恨从心底起。于是,她又提笔写道: 我现在一死,人们一定以为我是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因为我对于张达民没有一样对他不住的地方,别的姑且不论,就拿我和他临别脱离同居的时候,还每月给他一百元。这不是空口说的话,是有凭据和收条的。可是他恩将仇报,以冤(怨)来报德,更加以外界不明,还以为我对他不住。唉,那有什么法子想呢?想之又想,惟有一死了之罢。唉,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    
      写完,她又加了几行字:    
      我不死,不能明我冤,我现在死了,总可以如他心愿;你虽不杀伯仁,伯仁由你而死。张达民我看你怎样逃得过这个舆论;你现在总可以不能再诬害唐季珊,因为你已经害死了我啊!    
      写完遗书,阮玲玉折叠好装入信封,并在信封上写上“请代付各报登之”,然后将它放入写字台的抽屉里。    
      此时,阮玲玉头晕目眩,已经感到精力不济。于是,她向床边走去,扑通一下跌倒在床边……    
      当唐季珊发觉阮玲玉服毒后,即刻叫来了阮玲玉的母亲何阿英,两人一同将她送往医院抢救。直至清晨五点多钟,离阮玲玉服毒已过去了近四个小时,她还没有得到任何救治。当施救的医生赶到时,已无回天之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死神将她带走。1935年3月8日下午6时38分,阮玲玉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代影星溘然去逝。    
      阮玲玉的死,整个上海乃至全国都为之震惊。已经沉疴在身的鲁迅先生愤激写下《论人言可畏》的檄文。“海内外之急电交驰,所致唁函哀悼之词,不可胜述,不可数计。市民奔走相告,咨嗟叹惜,相率赴吊。”从9日清晨开始,“殡仪馆门之外,列近十里,皆以在未盖棺以前,瞻仰遗容为慰,市民一一鱼贯而过女士之前,致其哀悼而去。”    
      3月11日下午大殓时,前来观看的人如潮涌动,一条长长的胶州路被挤得水泄不通。万国殡仪馆的大门不敢打开,交通警察也难以维持秩序。    
      殡仪馆的灵堂里布满了花圈、花篮和挽联,最引人注目的是阮玲玉生前好友梁氏三姐妹的一幅挽联:    
      人言可畏,处境堪悲,是非无定评,投井下石逞私愤,姐若不死,对此恶浊世界,何以为生;    
      世论尚存,公道未泯,哭声震远近,万人空巷瞻遗容,灵而有知,睹兹热烈感情,能勿伤心。    
      阮玲玉身上穿着生前最喜爱的蜜色绣花旗袍,躺在百花丛中,脸上似乎还留着泪痕。    
      追悼会开始后,先由黎民伟致辞,接着由孙瑜报告阮玲玉生平事迹和逝世经过。    
      3月14日下午4时半,阮玲玉的葬礼在联义山庄举行。夕阳、枯树、墓碑、花圈、西风伴随着人们低抑的哭泣,气氛悲伤而压抑。    
      阮玲玉就这样安葬了,她的坟墓编号是J字122号。    
    
殇情名伶―阮玲玉二丑表演
    法庭对质,二丑尽情表演。张达民假戏真做,题照斥“淫贼”;唐季珊信誓旦旦,可一转身就另接新欢。阮玲玉的遗书真伪成为永远的谜    
      3月8日,阮玲玉自杀身亡。次日,法院决定按期庭审此案,但因张达民称病而改期。    
      3月17日,上海市地方法院举行第三次庭审。法庭推事问:张达民,你告唐季珊什么事?    
      张达民说:我告他妨害家庭。我自民国15年间与阮玲玉相识后,我很爱她,她也很爱我,因此我俩结合,并且得到她母亲同意。至民国16年春,我的母亲亡故了,按照我们中山县的风俗,就在我母亲的灵前,换衣服拜过祖先,成为夫妻。当时有兄嫂亲友在场,并且有照片为证。我与她结婚之后,即住在海宁路18号,她的母亲也跟我俩一起住。因为她不生小孩,以后领了一个女儿,由她抚养,现在九岁。后来她嫌大家庭居住不便,我俩又组织小家庭。民国22年4月9日,我因公到南京,顺道回上海看看家中情况,我到大胜胡同去时,已人去楼空,我乃暂住中国饭店。4月11日,我听说玲玉搬到大胜胡同147弄1号,当即前往,发现了阮、唐秘密,精神上大受刺激,遂回中国饭店。到4月14日,她和伍澄宇律师来要和我离婚,我当时气糊涂了,同时福建还有公事在身,所以就签字走了,当时我也没有心思看那字据。我回到福建之后,听见人家说,玲玉与唐季珊发生关系好久了,但我不能全信。去年我到上海,从各方面调查,同时搜出许多文字上的证据,证明唐季珊已经与她同居三年了,所以才告唐季珊的。    
      张达民在向法庭陈述供词时精神兴奋,声色俱厉,屡次手指着唐的鼻子呵斥。    
      法庭推事问唐季珊:对于张达民的话有何答辩?    
      唐季珊辩说:我与阮女士是民国21年冬在联华公司请客时相识。到了民国22年8月间,阮女士说与张君早已脱离了,我与她才订婚于大胜胡同147弄1号。    
      经过辩论和举证,3月22日,法庭宣判唐季珊无罪。理由是:唐季珊妨害家庭罪之成立与否,以张达民与阮玲玉是否有夫妻关系为前提,张达民虽提供了民国16年与阮结婚的照片,但在张阮双方脱离同居关系的字据上,则写明为“恋爱同居”字样。    
      张达民对此判决不服,又提出上诉,后来被高等法院驳回。张、唐之对簿公堂,当时有人曾以一副对联嘲讽: 唐季珊滥爱本是登徒张达民狂吠尤属无赖    
      阮玲玉自杀后,张达民作出十分沉痛的样子,来到阮玲玉的棺旁“哀悼”。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两滴什么血,涂在自己的围巾上,到处张扬,诡称这是阮玲玉嘴边的“血花”,是阮玲玉留给他的“最后礼物”,他要留作“永久的纪念”围在脖间。张达民在接待记者采访时,假惺惺地说:“余刻下所受之刺激及精神之痛苦,实甚于死者百倍,方寸间,乱不堪言,实无精神与君作长谈;惟一言以蔽之,愧恨自己缺少金钱;以及交友不慎,以致美满家庭有如今之结局,若《啼笑姻缘》中之沈凤喜与樊家树之结果。事实俱在,夫复何言?惟有由社会民众加以公评耳。”    
      3月14日那天,张达民由于害怕自己成为“过街老鼠”,借口“不愿徒增悲痛”,没有去参加阮玲玉的葬礼,只是在事后前往阮玲玉墓地献上鲜花一束,徘徊片刻后离去。    
      此后,张达民又将阮玲玉的遗影冲印若干张,自作多情地题写了一首不伦不类的小诗,分赠亲友。其诗云: 长夜梦魂曼曼兮,痛此哀而不去。何一夕而九逝兮,汝恶终乎淫贼。    
      余曾闻诚言之会有期兮,悲莫悲乎永别离。今瞻遗容而流涕兮,报此贼之可诛!    
      诗中的“淫贼”自然是指唐季珊,而他自己却成了终日“流涕”、“梦魂”难安的多情公子,造作之态令人作呕!    
      为了说明他和阮玲玉感情“深厚”,张达民还向某刊物提供了阮玲玉生前写给他的三封“情书”。这三封所谓情书,只是阮玲玉在拍外景时和他的通信。信中的几段文字是这样的:“我昨晚做了一个很不祥的梦,梦见你买了很多很好看的衣料送给一个妓女;又见你同这个妓女睡在一张床上,醒后心里十分难过……”    
      “你既然不爱我而喜欢这个娇小玲珑、美丽活泼、年纪又轻、脸儿又俏的舞女,请你痛快对我直说了吧……”    
      “我想我一有工夫就写信给你,而你来信不是说过,不再去玩耍,终日坐在家里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