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2

第225章


Gillette didn"t place Kilts on the new committee; all four members of the panel are independent of Gillette. They will recommend nominees for election as board members as well as evaluat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CEO. 
吉列因此从善如流,Kilts并不在新的提名委员会名单之上,该委员会所有四个成员都独立于吉列之外,他们将提出CEO候选人的建议名单同时评估企业治理与CEO的表现。
Independent Directors 
独立董事
The board and the company wanted to beef up the recogni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s a key issue,"" said Eric Kraus, a Gillette spokesman. ``In general, large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in favor of selection of board members by independent directors."" 
吉列发言人Eric Kraus表示,董事会与公司希望能够将公司治理当作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一般来说大型的机构投资法人都希望董事会成员是由独立董事来遴选的。 
Naming Buffett to the new committee may not bring about a lot of change at Gillette, according to McGurn. Corporate governance experts have criticized other companies where he serves as a director, such as Coca-Cola Co. Even Berkshire lacked an independent nominating committee as of last year, McGurn said. 
一位公司治理专家表示,提名巴菲特担任新委员会的委员可能不会对吉列带来太大的立即改变,就像其它巴菲特担任董事的公司,如可口可乐也曾遭到批评,事实上连巴菲特本身带领的Berkshire也缺乏一个独立的提名委员会。
``Some of the companies where he serves on boards don"t have the best governance in the world,"" McGurn said. 
一些由他担任董事的公司,不见得就是治理的最好的公司。
----------------------------------------------
2001/12/21 巴菲特vs吉列刮胡刀
有关吉列其实在巴菲特的年报中的描述并不多, 
巴菲特曾说︰「可口可乐与吉列刮胡刀是世界上最好的两家公司。」 
巴菲特同时担任这两家公司的董事,相较于麦当劳最大的差别在于其不可取代性Inevitable,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一天不吃汉堡,却不能一天不刮胡子或不喝可乐,当然由于麦当劳把重点过度摆在不动产投资之上,也是巴菲特最后缩手的主因之一 
巴菲特于1989年开始投资吉列,金额为六亿美金,目前的市价为28亿,约占该公司3.4%的股份 
他还说︰「每天晚上睡觉前,只要想到隔天早上全世界有一半的人要用到刮胡刀,而这其中又有一半以上的人是使用吉列的产品,他就能睡的特别好。」 
巴菲特说︰「喜斯糖果会让吉列公司旗下的欧乐B牙刷销路更好。」 
倒是远流有出版一本吉列传奇,书中特别有一专章提到巴菲特当初投资并加入该公司董事会的一段精彩回顾! 
第十章 华伦?巴菲特的加入
  巴菲特于事后表示:「我曾和很多人相处过,但没有一个比科曼?马可勒更好相处的。他在数字、分析方面的观念令人佩服。」按照协议的内容,巴菲特被推选为吉列的董事。
  庭外和解让吉列得以摆脱科尼斯坦的纠缠,却也使得这家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为了筹措1560万股的回购资金,吉列只好大量举债。1988年年末,吉列的股东权益为负8500万,相较于前年正5亿9900万的股东权益,真可说是天壤之别。简单的说,吉列高度倚赖财务杠杆的运作,背负着一大笔的债务。科曼?马可勒向股东保证,吉列可以应付这样的债务重担,因为吉列有创造现金的优异能力,还有尚未动用的贷款额度做为支撑。他也提到,穆迪(Moody’s,编注:美国三大统计服务公司之一,发行Moody’sBond Record,将公司债及地方债予以评等,以供投资人参考)和史坦普等金融评鉴机构都没有改变吉列的投资等级。
  再者,即使在露华浓和科尼斯坦强力叩关的动荡不安期间,吉列的业务表现依旧蒸蒸日上,印证了公司向心存怀疑的股东所做的保证,也就是吉列若能以独立自主公司的身份继续运作的话,前途将会一片光明。当律师和争夺代理权的经理人在1988年吸引住众人目光的同时,吉列的营运主管缔造了13%的总销售获利,金额高达36亿;拜积极成长的海外获利所赐,公司的营余大幅成长。
  马可勒向股东报告,优异的成绩来自广泛的地理区域和产品线互相结合的获利,同时也反映出吉列于1986年到1987年改组促使成本降低所获致的成果。湿刮胡系统以外的产品线也都有很好的销售成绩,百灵的干刮胡系列产品和小家电在欧洲以外,尤其是日本,缔造了可观的获利。在海外市场方面,特别是拉丁美洲,都有高利润的成长。美国市场的「阿特拉溜溜刀」,其海外市场的双胞胎兄弟「广角溜溜刀」(Contour Plus),以及其它的溜溜系列刮胡产品,都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吉列双刃刀片的全球销售量持续缓慢地衰减,但这也算是好消息,因为这是吉列不断鼓吹双刃刀片的使用者升级到双层刮胡刀的成果。即使销售量不若以往,吉列在金恩?吉列所发明的双刃刀片上,还是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
  然而,资产负债表显现的债务沉重状况却教人心痛。
  吉列有史以来头一遭得要面对负的股东权益,让公司在资金的运用和控制上,面临严格的挑战。
  时机非常不恰当,因为吉列必须在1989年春天落实承诺,「在一年内,推出创新的刮胡产品,其优异性能将大幅提高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在1988年的年度报告中,这段话说的当然是马可勒在一年前的致股东书中,语带保留地提到的革命性新产品,他在信中吁请股东在吉列和科尼斯坦的代理权争夺战中支持吉列。吉列所面对的是新产品即将上市的最后紧要关头,此时公司需要大笔的经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对非常在意负债的我而言,财务调度虽然还算过得去,但心理上的调适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这就是全美最聪明的投资人之一马可勒,在奥马哈(Omaha)家中阅读吉列的年度报告时获致的感想。
请容我毛遂自荐
  对于他在马可勒和著名的投资人华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之间扮演的中介者角色,吉列的董事乔瑟夫?西斯科记忆犹新。西斯科是中东和南亚事务的专家,在福特总统(Gerald Ford)任内曾出任国务院的政务助理国务卿,为一名顶尖的职业外交家,1970年时还成功地促成以埃双方的停火协议。随后任职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先后曾担任校长和董事长的职务。退休后,自己创办一家管理顾问公司--西斯科公司(Sisco Associates)。由于他从1979年起就担任吉列的董事,同时也是巴菲特所管理的一家意外险公司盖可公司(GEICO Corp.)的董事,所以和马可勒、巴菲特两人都很熟。
  1989年春天的某个晚上,西斯科家中的电话响起,那是巴菲特从奥马哈打来的。巴菲特坐在他心爱的阅读椅中,仔细研读一本本的公司年报,解读这些财务报表里所透露出的各家公司营运状况之各种讯息,那种专注就像有些男人拿着报纸的体育版一头钻进棒球比赛的得分和失误统计表没有两样。吉列1988年的年度报告吸引他的目光。事后巴菲特说明他为何挑上吉列,将它列入他公开上市的控股公司波克夏哈萨威(Berkshire Hathaway Inc.)所投资的绩优股当中,他说:「由于他们在回购股票时,已经把所有的资金都用光了,所以我想他们或许会对大笔资金的挹注感到兴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