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下的对峙

第5章


  不久,尤金就到了北京,毛泽东对他非常热情。尤金是个富有才华,思想敏锐的哲学家。他以非常公正地态度读完了毛泽东的大部分手稿,异常地激动和兴奋,立即给斯大林拍电报:“毛泽东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斯大林对此将信将疑。
  毛泽东常常到尤金那儿,探讨哲学,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等重大问题,经常一直坐到深夜一两点才离去,后来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
  尤金又给斯大林发了一连串的电报,高度赞扬毛泽东的理论水平和领导才能。
  这一次斯大林有些相信了。
  这时徐秘书走了进来,打断了毛泽东的思路,毛泽东知道客人来了,于是他站起来朝门口走去。
  契尔沃年科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陪同他一块来的有中国外交部长陈毅。
  “主席,契尔沃年科大使带来了苏共中央的一封信。”陈毅将信交毛泽东,毛泽东接过来放到桌子上。
  “关于中苏关系,苏共中央有个新的建议,不要再公开争论了。”契尔沃年科说。
  毛泽东笑了笑:“赫鲁晓夫说过,兄弟党之间开展争论和批评是符合马克恩列宁主义原则的,我们还要保留评论之权,不过中苏两党的分歧会让别人利用的。”
  “主席,前几天我们搞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一些西方记者一个劲地追问我,中苏分歧到了什么程度了,我说不管到了什么程度,反对帝国主义是没有分歧的!”陈毅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是这样,是这样……”契尔沃年科也跟着笑了起来:“正是为了不被别人利用,苏共中央希望与中国同志能够面对面地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就一些国际重大问题交换一下意见。”
  毛泽东点着了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谈还是要谈的,问题要摆到桌面上来。我看还是要从头说起,1956年我就说过,我们对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是有意见的,我说斯大林是功大于过的,赫鲁晓夫说我们不了解苏联的情况。问题是否定斯大林会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很大的影响,现在可能还看不出来,20年,30年以后就会看出来的,还有现在他讲的这个和平共处的口号,这是向帝国主义让步,让步就会有和平?我看不一定啊!”
  “苏联这样做是根据苏联的国情,各国的情况不同,苏联人民对战争有自己的理解。”
  毛泽东轻轻皱了一下眉头说道:“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一言一行对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很大,当然我们应当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送走了契尔沃年科之后,毛泽东便开始考虑中共代表团的人选问题。这次中苏两党高级会谈非常重要,如果派总理去,国内还有很多事情要办,毛泽东想来想去,想到了邓小平。1960年的中苏两党的内部会谈就是小平去的,邓小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和在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是深得毛泽东信任的。毛泽东下定决心,这一次还是派小平去吧。
  一旦做出决定,毛泽东感到全身一阵轻松,他长吁了一口气,缓缓走出屋门,他望着院子里的几株百年古树,信口吟道:“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这是高启《吊岳王墓》中的名句,可见毛泽东时时萦系心头的亦是来自北方的威胁。他此时想到岳飞,他最耽心的仍是国家的安宁。
  他转过身来对徐秘书说道:“快,请小平同志来一下!”
  三
  1963年6月30日下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柏林。斯普里湖上,夕阳在绿色的湖面上留下一道金黄的光环,轻波荡漾,景色宜人。
  一艘大型乳白色高级游艇在湖中安然游弋,它的周围是几艘东德警察的小型巡逻艇,游艇上飘着东德国旗和苏联国旗。
  赫鲁晓夫坐在甲板中央的软椅上,在他的左边坐着捷克总统诺沃提尼,右边是匈牙利总理卡达尔,对面是波兰共产党总书记哥穆尔卡,保加利亚总理日夫科夫,东德副总理斯多夫,这是苏联与东欧五国领导人举行的一次高级会谈。东德共产党总书记乌布利希没有参加会谈,因为今天是他的70寿辰,他身体欠佳回到别墅去休息,准备出席晚上的招待会。赫鲁晓夫今天的精神特别好,喜气洋洋,谈锋甚健。会议已经开了四个多小时了,基本上都是听他说,别人只是点头迎合。
  “中苏之间的分歧当然是由来已久了,但是毛泽东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让步,他这个人是有野心的,总想让别人围着他转。召开国际共产党代表大会,他们提出来要以各国共产党人数的多少为比例选派代表,开口就说他们有党员2000万,这比捷克全国人口还多800万,要是按他们的要求选代表,那么代表中90%都是中国人,表决什么问题,还不都是按中国的意思办。”赫鲁晓夫越说越激动,他把鞋脱了,将脚放到椅子上。
  “我们支持苏共中央的观点。”卡达尔说。
  “捷克共产党将永远和苏联共产党站在一起”
  “波兰共产党完全赞同苏联的观点1” .
  赫鲁晓夫的脸涨得通红,眼睛也兴奋地睁大了:“我相信我们多数人的头脑是清醒的,中国人只能欺骗那些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无所知的人。”
  呜……游艇上的汽笛响了。前面是一道长长的湖堤,湖堤上有各种大型游艺机,沿堤布满了五颜六色的太阳伞,人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
  游艇靠到了堤边,赫鲁晓夫从软椅上站起采,走到艇边,立刻有人识出了他,人群中有人喊出了他的名子,立刻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人们齐声高呼:“柏林……莫斯科,柏林……莫斯科……”
  赫鲁晓夫高举着双臂,用力向人群挥动。他抓起艇上的鲜花向人群扔去,鲜花扔没了,他就扔水果,最后把帽子和手表也扔了出去,今天令他特别感动,因为他特别注意德国人民对他的态度。
  游艇向湖心驶去,赫鲁晓夫又回到座位上,他接着朝下说:“说到中国,不可能不说到毛泽东,他不仅是一个农民,而且是一个好战分子。1957年的国际共产党莫斯科会议,有80多个代表团提到了热核战争的可能性,毛泽东却振振有词地说:我们不应该害怕战争,我们不应该害怕原子弹,不管爆发什么样的战争,常规战争,还是热核战争,我们都将取得胜利,至于中国,如果帝国主义对我们发动战争,我们也许会损失3亿人,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生更多的人。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和中国代表团的那些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哥穆尔卡说:“我当时十分气愤,我说好战,太好战了!”
  这一说诺沃提尼也想起来了:“毛泽东说他们的六亿人口准备死三亿,我们捷克只有1200万人,都死光了还不够,谁留下来重新开张?”
  “我到现在还不明白,毛泽东是不是个疯子,我敢断言中国如果有了原子弹,他会用来对付一切和他们政治观点不同的国家。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苏联和东欧,所以我们必须全力制止中国生产原子弹。”
  几个东欧国家的领导人连连点头称是。
  “下个月苏美英三国将举行核裁军会谈,这是世界和平的一大进步,也是对中国发出的国际警告,如果毛泽东一意孤行,那么全世界人民就会反对他!”赫鲁晓夫几乎是在无意之间道出了三国核裁军的真谛。、他望着身边端着酒盘的德国小姐,脸上绽开工团笑容:“来,来,同志们,用德国最好的啤酒,为我们会谈的成功、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为全世界的和平,干一杯!”
  众人举杯,接着是一阵杂乱的碰杯声……。
  汽笛一声长鸣,游艇靠到了岸边。
  赫鲁晓夫第一个跳到岸上,几步走到一辆苏联产的“西耳111”型高级轿车前,得意地说:“这是我送给乌布利希同志的生日礼物。我非常坦白地告诉同志们,这一牌号的汽车全苏联只有三辆,”他的话音未落,周围的人便噼里啪啦地鼓起掌来、赫鲁晓夫摆了摆手,一抬腿钻进了汽车,车队如长龙驶过柏林大街。街道上挂满了彩旗,两旁摆满了鲜花,汽车向狄纳莫体育馆驶去。体育馆的房顶上飘着一个硕大的彩色汽球,下面拖着长长的标语。
  汽车在广场上停下了。赫鲁晓夫刚走下车,军乐队便奏起了迎宾曲,一队天真活泼的少先队员跑过来,向来宾们献花。
  这个只能容纳2000人的体育馆,今天是座无虚席。出席大会的代表,大多数是来自上层的官员和他们的夫人,艺术界的名流,也有少数工人和集体农庄的代表。人们手持苏德国旗,高唱歌颂两国友谊的歌曲。
  在大厅的门口,东德总理格罗提渥,东柏林市长艾伯特热情地迎接赫鲁晓夫和东欧各国的首脑。赫鲁晓夫和他们一一握手,他面带遗憾的表情说:“我如果是今天的生日该多好,可惜人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日,那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他的话引来一阵笑声。
  一群记者包围了他,他说俏皮话的兴趣正浓。“快…快,把你们的笔记本拿出来,我有重要的话要说!”记者们你推我搡一拥而上,密密麻麻的话筒对准了他,他用手指弹了一下其中的一只话筒说:“这,很像一只炸弹!”记者们哄地一声全笑了。
  走向主席台的时候,赫鲁晓夫对乌布利希说:“我曾经和毛泽东争论过德国统一的问题,我说我要致力于解散华约和北约这两个军事集团;他却说如果这两个军事集团不存在了,你们就必须从东德撤军,民主德国就会崩溃,我们就会失去民主德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