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下的对峙

第6章


看,这就是毛泽东,他竟会想到西德统一东德!”
  乌布利希的脸上一片阴云:“我坚信民主德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统一德国。”说完他用力摆了一下手。
  赫鲁晓夫走上了主席台,他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讲稿。
  “同志们,我以我个人和苏共中央的名义,祝贺乌布利希同志,德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健康长寿!”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我要告诉同志们一个伟大的预言,社会主义的红旗,终有一天会飘扬在德国的上空,而这个德国目前正在民主德国的建造之中!除了社会主义的德国外,将来是不会有一个重新统一起来的德国!”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在这潮海般的掌声中,赫鲁晓夫庄重地放下讲稿,秘书马上递给他一个镶着金边的小盒,他取出一枚苏联英雄奖章,高高举起,向全场展示,又一阵巨大的欢呼声,他走到乌布利希面前,将奖章别在他的黑色西服上,然后两人热烈地拥抱……
  紧接着保加利亚共产党总书记日夫科夫,也笑着走了过来,将一枚季米特洛夫勋章授予了乌布利希。
  赫鲁晓夫24年前的预言,今天变成了一个国际笑话。而毛泽东当时的警告,即被今天全世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一次又一次地提起。
  大会结束后,乌布利希满面春风地开着赫鲁晓夫赠送的汽车,在柏林大街上驶来驶去。人们送给他许多彩色纸包和用彩缎结着的礼物,这些礼物塞满了汽车的后座。
  也就是在这一年,毛泽东在中南海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非常严肃地说;“不要给我祝寿,更不准送礼,这是党的纪律!”
  四
  1963年7月5日,苏联首都莫斯科阴云密布,细雨霏霏,一股白蒙蒙的雾气笼罩着伏努克大机场。候机大厅一侧站着一行苏联政府官员,为首的是政治局委员苏斯洛夫,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苏联驻中国大使契尔沃年科,在他们身后不远处,有大约290名中国留学生和大使馆工作人员,他们手里拿着鲜花,表情却十分严肃。
  莫斯科时间下午三点,空中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一架中国民航的图104大型客机,穿云破雾在跑道上徐徐降落。舱门打开了,第一个走出飞机的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长邓小平,紧跟在他后面的是副团长彭真,团员杨尚昆、伍修权、刘宁一、康生、潘自力。
  苏斯洛夫用手扶了一下眼镜,慢慢向前走了几步,站住后,向邓小平招了招手。邓小平走下舷梯,和苏斯洛夫等人一一握手。
  奇怪的是在场的没有苏联记者,全是清一色的西方记者苏斯洛夫脸上挂着勉强的微笑,他没有发表任何正式讲话,只是笑笑说;“今天的天气,太不适合,太不……”
  中国代表团上了六辆大轿车,汽车向莫斯科西南的列宁山驶去。
  列宁山赫鲁晓夫别墅。7月4日,赫鲁晓夫和他的夫人尼娜结束了对东德的访问,从柏林回到莫斯科。
  客厅里,他们带回来的礼品堆在地毯上,外屋堆满了啤酒和高级炊具,拉达从礼品中选了一件高级晚礼裙,正对着镜子左右比试……。
  里面的客厅里,赫鲁晓夫正与柯西金谈话,旁边的沙发上坐着阿朱别依,他问道:
  “邓小平已经来了,你是不是要接见他们?”
  “这次苏中两党的会谈不过是做一做样子,这是给肯尼迪看的。如果在马上开始的核裁军谈判中,他们逼人太甚,我们马上就可以打中国牌。接见邓小平他们我看没有必要。”
  阿朱别依又问:“如果中国人这次让步了,我们会不会重新和好?”
  “你以为他们会让步?毛泽东为什么派邓小平来,因为邓是他非常相信的人。1957年莫斯科大会时,邓小平也来了。在一次宴会上,毛指着邓小平对我说,看见那边那个小个字了吗?他的名字叫邓小平,他非常聪明,有远大的前程;我对这句话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你的主要精力是不是核裁军会谈?”
  “这是两个核大国第一次坐下来谈裁减问题。如果能够达成协议,首先被限制的就是中国,如果他们敢顶着世界人民的反对,继续干下去,中国人就会威信扫地。”
  柯西金显得忧心仲仲:“中国是不会停止试验的,问题是要防止从意识形态的争论发展到武装冲突。”
  “这个是不必担心的,毛泽东搞什么人民战争,我看就是人海战术。人多,那是一堆一堆的肉,有什么用呢?毛泽东说死了三亿人可以再生,但是他不懂,核战争之后,生出来的人都是傻子,中国人生得再多也全是傻子!”赫鲁晓夫像个斗架的公鸡,脸涨得通红。
  这时,拉达走了进来:“尼基塔,你说中国人全是傻子?”
  “拉达,你的毛病就是爱插嘴。”尼娜在她身后跟了进来。
  “尼娜,我们马上去乌克兰,我想看一下那儿的玉米长得什么样了,顺便看一下最新的香肠流水线。”赫鲁晓夫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柯西金望着他,突然说道;“尼基塔,你是不是怕和邓小平见面!”
  这一下子,赫鲁晓夫恼了:“我,我会怕他,我会怕那个小个子,我是谁,我是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同志!”
  五
  1963年7月10日,中苏两党高级会谈进入白炽状态。列宁山“迎宾馆”内,中苏两国谈判代表,争得面红耳赤,如果说几天之前,双方还在相互摸底,现在可以说双方都是水落石出了。
  苏斯洛夫用手捋了一下鬓角的白发,压低了嗓音说:“你们应该相信苏共的真诚,只要中共放弃对苏共的攻击,苏联共产党就停止公开论争,马上重新派出专家,扩大双边贸易,重新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他边说边瞥了邓小平一眼,仔细观察他有什么反应。
  邓小平不动声色地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着烟,他很长时间没有说话,他甚至始终板着脸,他不像苏斯洛夫硬是装出一脸的笑容。
  现在邓小平开始讲话了,他的声调很慢,但非常有力量,表达了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心:“从有马克思主义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一百多年了,当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边界争端的时候,你们不是支持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向资本主义国家运送武器,你们开了一个先例。”
  苏斯洛夫很清楚他是在说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但他无言以对,还不如闭口不开为好。
  “你们全盘否定了斯大林,说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可是斯大林给了中国人民极大的援助,赫鲁晓夫给了什么呢?他撤消了343个合同,257个经济技术项目,还从中国召回了1390名专家,这些还不够,他还要中国归还朝鲜战争中买武器欠下的350亿元的债务,这还算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吗?”
  伍修权把邓小平的话一字一句地翻译过去。
  苏斯洛夫的脸上渗出了汗水,他用毛巾擦了一把脸,又拿起杯子喝水。
  邓小平看了他一眼,又继续说道:“你们可能已经读过了中共中央《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我们的态度是明确的,中国不希望公开论争,可是你们把问题公开化了,我们只好奉陪到底了。”
  这时候安德罗波夫发言了:“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攻击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攻击伟大的列宁所缔造的党。中国人想另搞一套,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套,理所当然地要受到苏联和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你认为反对苏共,就是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真是天大的笑话。请问:苏联正与美国、英国谈判部分禁止核试验,和中国协商了吗?中苏两国还是盟国,连一声招呼都不打,这是尊重中国的态度吗?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一点世人是有目共睹的!”
  安德罗波夫一声不吭了,他在后来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时,曾对别人说:“邓小平这个人,太强硬,最好不要惹他。”
  中苏双方经过15天的会谈,到7月20日双方达成的唯一协议:谈判暂停,下次会谈另行商定。
  六
  1963年7月19日,赫鲁晓夫从乌克兰回到了莫斯科。在乌克兰他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人事变动,将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波德戈尔内提升为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由谢列斯特任乌克兰第一书记。
  这一天苏共中央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欢迎匈牙利共产党第一书记卡达尔的群众集会。
  赫鲁晓夫和尼娜陪同卡达尔走上了主席台。他今天穿了一件灰色西装,系着紫色的领带,脸上红光满面,频频向台下招手,接着拿出了准备好的讲稿。
  “俄国过去进行革命不是为了发动战争,而是为了进行建设,在和平环境中生活。可是现在有人说战争不可避免,他们是否认识到核战争会给人类带来什么,那时就是幸存者也会羡慕死人。有些狂人说,必须进行革命,必须进行战争,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尸体堆上。他们不是勇敢而是胆怯,因为他们不相信社会主义能够在相资本主义和平竞赛中取得胜利!”
  卡达尔带头鼓起掌来,于是全场响起了一阵掌声。
  赫鲁晓夫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头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前额泛出了猪肝色,两眼要突了出来……。
  “有人认为党的二十二大是错误的,要解除中央委员会的职务,想让苏联成为一个警察国家,想让斯大林再回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