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下的对峙

第17章


勃列日涅夫明显倾向于军方的观点。
  1968年苏军侵捷前后,苏联军队先后进行了十几次大的军事演习,其中德涅伯河、涅曼、东方快车都是针对中国的进攻性演习,由此可见,苏联对解决中苏边境伺题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由于苏联采取了敌视中国的作法,中苏边境之战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四
  中国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黑瞎子岛,面积约为350平方公里,苏联出动军队,强占了该岛北部和东南面的江面,并派遣军舰封锁江面,拦劫中国船只,抢夺中国货船上的货物,殴打中国船员,并且截断了中国船只来往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航行要道,强行剥夺了中国在这两段界江的航行权。
  1968年9月4扫上午,黑龙江上碧波荡漾,主航道上苏联船只来来往往,十分忙碌,中国黑瞎子岛北部,一排排苏军木质小屋立在江边,苏军士兵在屋前的草地上训练队列,江边停着十几艘苏军炮艇,苏军水兵举着水笼头在洗刷甲板。
  铃铃铃……在一阵紧急出航的铃声响过之后,五艘苏军炮艇在一名苏军少校的指挥下,一字排开,驶入黑龙江江主航道。
  由于苏军舰艇的驱赶和阻拦,两江上的中国船只已很难看到,只有少数中国渔民在江上捕鱼,但十有八九鱼网被苏军炮艇拖走,或被苏军用刀子割烂。
  苏军少校手持望远镜搜寻江面,江面上没有一只中国船只,为了避免武装冲突,中国边防部队的巡逻艇暂时停止了这一地区的巡逻活动。
  少校放下望远镜,得意地说:“看来他们不敢来了。”
  这时坐在少校身边的一名苏军士兵叫喊起来:“少校同志,你看有一条小船向这边驶过来了!”
  从望远镜里少校看清了一条小渔船,船上有两个中国渔民,一人一浆,正用力地划着……
  “停艇,看看他们想干什么?”少校下了命令。
  炮艇在江中停住了,另外四艘炮艇也靠到了江边。一小时之前,苏军一艘炮艇在黑龙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用长钩拖走了中国渔民的几套挂网。此时割破了鱼网被绕成一团,丢在炮艇的甲板上。
  “他们是来要渔网的,准备好高压水枪!”少校喊了一声。
  “高压水枪准备完毕!”一名苏军士兵报告。
  小船慢慢 地靠了过来,一名中国渔民站在船上喊道:“你们为什么在割我们的渔网,这是中国的黑龙江,你们滚出去!”
  少校冷笑了一声,摆了摆手,立刻有两名苏军士兵操起高 压水枪向小船喷去,两股水柱直射而去。
  中国渔民顶着飞溅的水柱,用力划船欲靠到苏军炮艇的船尾上。
  “用长杆捅他们。”少校跑过来指挥。
  几个苏军士兵用长杆向小船捅去,中国渔民紧抓住杆子一头不放,双方僵持不下。
  “开船!”炮艇开动起来,时而向前,时而向后,突然加速,越开越快……被长杆钩往的小船,经不住炮艇掀起的大浪,没跑出多远便翻了。两个落水的中国渔民奋力向岸上游去。
  少校拿起了报话机:“注意,不准这两个中国人上岸!”
  “明白,”对方回答。
  从岸上的小木屋里跑出了一队苏军士兵,他们手持长杆,守在岸边,等这两个中国渔民爬上岸时,便将他们又捅下水去。中国渔民只好又游回到江中,趴在翻了的船底上,顺江飘去。
  少校得意地笑了。
  “报告少校,发现一艘中国货船。”
  “各艇注意,做好准备,一字摆开,不准中国货船通过!”
  此时,中国货船也发现了苏军炮艇,船长下达了减速的命令,货船靠到了主航道中国一侧,缓慢前行……
  一艘苏军炮艇高速驶了过来,中国货船急忙闪到了一边,炮艇擦着船边冲了过去,紧接着第二艘,第三艘又驶了过来,它们在江上排成一行,朝货船压了过来,中国船长下令靠岸,但是岸边中国的黑瞎子岛已被苏军占领,只好又转头向江中驶去。
  “不能让它回去,从后面拦住它,微好登船准备!”苏军少校一声令下,五艘苏军炮艇如同一群恶狼将中国货船团团围住,从前后左右靠了上来,中国船员赤手空拳站在船边,眼看着一百多名持枪的苏军士兵跳上船来,中国船长怒斥苏军士兵:“你们想干什么?这是……”话音未落已被苏军士兵一枪托打倒在地,双方顿时扭打起来,苏军士兵人多势众,将中国16名船员打成重伤。
  苏军炮艇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主航道中国一侧,公然抢劫了中国货船。这使中苏边境本来已经非常紧张的态势更加严重了。
  五
  北京人民大会堂118号房间,毛泽东主席办公室。
  毛泽东刚刚看完了外交部送来的一份报告,从沙发上站起来,点上了一支烟,轻轻吸了一口,对厨恩来说:“他们占了我们的地方,压死了我们的人,又来抢货船,一点道理也不讲了。边界谈判,谈来谈去,总是谈不拢,我说谈不拢也不要紧,可以维持现状嘛,看来现状也维持不住了。”
  周恩来走到毛泽东身边:“主席,现在苏联当局大造舆论,歪曲主席的讲话,说中国要打仗,打核大战,准备死上三亿人……”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一些国家的领导人,相信了他们的话,对我们提出指责。”
  “假话说上一万遍,就会变成真理?我不相信。”
  周恩来又回到办公桌前,拿出一份文件;“主席,这一份看过了吧,他们在中苏边境又增加了十几个师,还在新疆对面的三个加盟共和国,组建了一个中亚军区。”
  “噢!”毛泽东一听转过身来:“这是个动向啊,要东西呼应,叫你两边顾不上。我看没有什么了不起,要打,我们只有奉陪到底了。”
  “大三线的建设进展很快,看来主席64年就提出大三线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很及时,争取了时间。”
  毛泽东的表情是严肃的,好像是在回顾几年之前,做出这一重大决策时的情景,“有备才能无患,你没有准备,他肯定会打你,你有了准备,他可能不敢打了,准备得越充分,他们越不敢轻易打!”
  周恩来点了点头:“是的,很有道理,有了准备他们的突然袭击就失去了作用,我们也不会措手不及。”
  “我们不想打仗,但要准备打仗,不能搞一厢情愿!”毛泽东边说边走到窗前,抬头眺望。北京的秋天,疾风正劲,枯叶随风飘落,天际霪霾,秋雨清凉,潇潇洒洒,天地茫茫一色……
  毛泽东在沉思中自语道;“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第七章
  新沙皇觊觎珍宝岛。苏军紧急组建空降突击部队。中国精锐之师昼夜急驰
  中苏边境,中苏两国边防部队进入临战状态
  一
  中国领土珍宝岛,位于黑龙江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该岛北端与中国大陆相连,由于江水冲刷1915年才形成小岛,因它两头尖,中间宽,形似古代的元宝,故得名珍宝岛。
  岛东与苏联隔江相望,相距400余米,每到冬季,江面的冰冻层达两米以上;汽车、坦克都可通行,珍宝岛四周树林环绕,多为低矮的灌木丛,大部分陆地为塔头墩沼泽地,这是一些杂草、树根长时间盘结而成,冬天埋在雪中可形成半人多高的雪墩,人在雪中行走常被其绊倒。岛上的水泡与乌苏里江相连,是鱼类繁殖聚栖的地方,每到八月十五中秋时节,我边防战士常在此捕捞大马哈鱼,当地中国居民祖祖辈辈都在此进行生产和打鱼等活动。
  本世纪以来,由于中国渔民张盖和臧盖年等几位老人,相继上岛建房、捕鱼和种菜,因此珍宝岛又被当地人先后称为“张盖岛”和“翁岛”。1928年,中国居民陈远进买下了张盖的房子,与其子陈锡山常住岛上。1937年日本侵入中国东北后,日本关东军强迫岛上居民迁离。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锡山等人又回到公司村一带居住,还经常登岛捕鱼和生产。
  1945年以前,珍宝岛归虎林县公司村管辖,后来归虎头区管辖,这个地区一直有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珍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
  接连珍宝岛的饶河县境内是大片的原始森林,树密林深,人烟罕至,其间只有一条饶河到独木沟的土路。这里野兽出没,有时大白天也可见到黑熊,狼和狍子。边防部队的伙房时常有黑熊光顾,翻箱倒柜找东西吃,如果一时找不到东西,便会勃然大怒;兽性大发;将锅碗瓢盆砸个稀巴烂。炊事员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只好每晚在锅里留点吃的。
  成群的狍子出没于林间,这里猎人也很少光顾。边防部队有一次训练休息时,一只狍子跑了出来,见人之后撒腿就跑,一下子蹿出一百多米,神枪手排长于洪东双手痒痒了,举枪就打,只一枪那只狍子便栽到雪窝里了,大伙拖回去,百十号子人说真是好枪法,上了战场准设错,果然在后来的自卫还击战中于洪东大显身手。
  守卫珍宝岛的是合江军分区公司边防站;公司是离珍宝岛不远的一个小村子,没有多少人家,这个边防站约有30多人,主要是执行平常的巡逻任务,站长孙玉国,白白净净的瘦长脸,中等偏上的个头,眼睛有神,一看就知道是个特别机灵的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