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下的对峙

第37章


是历届总统肖像画中最为出色的精品。
  这是上帝送来的机遇,还是给自己开的一个玩笑。为什么这几天纠缠自己的老是中国?中国?他感到有些迷惑不解。
  如果庞大的北极熊真的张开锋利的牙齿,中国会怎么样?
  他们当然愿意有白头雕为其助威。
  如果中国因为自身不可解决的矛盾而故意激怒北极熊呢?
  不合时宜伸出的自作多情的笑脸往往会换一记清脆的耳光。
  毛泽东、周恩来,还有那个古老的国度,竟是如此的神秘而又遥远。
  尼克松换了个轻松的话题,问:“亨利先生,抛开我们的身份和意识形态的分歧。你认为,中国、苏联,这两个国家哪个更可爱些?”
  基辛格的确认真考虑了一会儿,才笑着说;“阁下,你明明知道,这两个国家都是我不愿谈论的,如果一定让我讲,我似乎偏向一点中国,因为就侵略和扩张的本性来说,俄国表现得更贪婪,胃口更大,中国似乎满足于他们中央帝国的位置和广大的版图。人们惧怕的‘黄祸’,应该归咎于蒙古人,那时他们还没有被汉人同化。还有一点,阁下,你知道,我是一个犹太人,创世纪前,我们的国家遭到了毁灭,犹太人无家可归,四处逃亡,而又处处碰壁。一个国家接纳了我们,那就是中国。二次大战中,犹太人又遭劫难,许多国家因畏惧德国人而将犹太人拒之国门之外。又是中国,在上海港接纳了二千多犹太人,使他们免遭暴尸大海的厄运。尽管中国的制度有了变化,尽管现在的领导人有些古板、僵化,有时还常做些荒唐可笑的事情,但我觉得中国还是更容易相处些。这也是中国为什么百般呵责以色列,而以色列入从不恶言相向的原因。……”
  尼克松左手支颈,静静地听着。他的直觉告诉他,如果上帝需要他推开中国那扇厚重、古老的大门的话,基辛格将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帮手。
  帕特端着一盘面点走了进来,打断他们的谈话,委婉地说:“理查德,这是我刚刚学会烤制的中国面点,如果你们能品尝出一点中华帝国的宫廷味道,我将感到荣幸。”
  “哦!”基辛格张了张手臂,“今天晚上是怎么回事,在美利坚合众国的的总统府里,我好像梦幻般的渡过了一个中国之夜。”
  “也许中国并不遥远,就像这盘精美的点心,一伸手就可以摸到。”尼克松说。
  这果真是历史预言家安排的一个夜晚,还是一种命运的契合?
  第十三章
  排雷英雄孙征民以身殉国。斗智斗勇中苏冰上坦克争夺战。柯西金热线电
  话呼叫毛泽东
  一
  匈牙利,布达佩斯。
  入夜,穿城而过的多瑙河犹如一条五彩斑斓的长蛇,在两岸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物的挟持下,柔顺而又舒缓地扭动着身躯。随着一阵阵吹过的寒湿的海风,河面上一层层揭起的水纹,宛如一片片抖动着魔幻般颜色的鳞甲。豪华的油轮载着各种肤色的观光客,沿着河道悠闲地徜徉。
  以往,位于多瑙河中心的玛吉特岛是游客必到的观光中心,今夜却只能擦肩而过了。因为岛上实行了戒严,华沙条约国的首脑,正在这儿召开一个重要会议。
  玛吉特大饭店的会议厅里,显然缺少喜庆、和谐的氛围,会场上经常出现令人尴尬的静默场面。只有吞吸雪茄喷出的烟雾,在会议厅里聚散、飘荡,令人窒息得透不过气来。
  七国首脑围坐在椭圆形会议桌边,他们是;
  苏共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
  总理柯西金
  书记卡图谢夫
  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
  华约总司令什捷缅科元帅
  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
  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斯沃博达,总书记杜布切克
  东德党的总书记乌布利希
  保加利亚党的总书记日夫科夫
  匈牙利党的总书记卡达尔
  波兰党的总书记哥穆尔卡
  蒙古、南斯拉夫也派观察员参加了会议。
  勃列日涅夫召开这次紧急会议,目的有两个,一是自苏军去年八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形势一度好转。但酝酿在民众间的反抗情绪逐渐强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这种局势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出现全国性的暴乱。另一个便是几天前同中国发生的边界战争,这是两国关系彻底决裂的标志。勃列日涅夫期望通过这次会议,协调华约七国的行动,在统一步调的基础上,由七国共同组成华约联合部队,进驻苏中边境地区,共同制裁桀骜不驯的中国。
  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理论的创立者,勃列日涅夫原本以为这是极容易解决的问题。然而,当他发表了一大篇慷慨激昂的讲话,期待着各兄弟国家恭顺地表示效忠时,会场上却出现了难堪的沉默。
  勃列日涅夫转动着棕色的眸子,从这些兄弟党首脑的脸上一一扫过,鹰钩鼻下的阴影带着凛冽的杀气。
  紧跟苏联指挥棒转的日夫科夫终于先表态了,他知道这两个问题极难形成统一的意见,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送勃列日涅夫一个空头人情呢!说到底,他怕布拉格的悲剧在保加利亚重演。
  “我认为,刚才勃列日涅夫同志的主张,对于增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巩固和发展世界革命的形势,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否认,在捷克斯洛伐克党内,存在着严重的民族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还在发展、在蔓延,他们名义上是搞民族独立,实际是分裂社会主义大家庭,向西方帝国主义献媚,这种局势如果不严加控制,彻底扭转,后果将会十分严重。至于采取什么措施,我想应该由斯沃博达总统和杜布切克同志去具体研究。至于苏中边界发生的战争,这显然是中国民族主义分子为缓和国内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转移人民的视线而采取的无耻的挑衅行为。增派部队是完全必要的。可是各国应派多少部队、派什么兵种,似乎应该具体商定一下。”
  在这种场合,日夫科夫知道话应该怎么说,说到什么分寸,才能既在勃列日涅夫面前讨好,又不伤害各兄弟党的感情;他在玩弄了一通语言游戏之后,又悄悄把球踢给了勃列日涅夫。
  总算有一个站出来呐喊助威的了,勃列日涅夫的脸色稍稍好看了一些。虽然,杜布切克似乎患了感冒,语音沙哑,鼻孔也不透气,经常掏出手帕揩擦。
  “我认为,现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局势的确令人忧虑。我们党对民族主义的错误倾向重视不够,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又没有把握好方向,以致被一些坏人和党内的机会主义分子钻了空子。实践证明,苏联的出兵是适时的,必要的,如果当初不采用这种强硬的手段,我们的社会主义成果也许已经丧失。这一点正说明了勃列日涅夫同志的英明、果断、驾驭形势发展的非凡的才能。可眼下,我认为不能再采取施加高压的强硬措施了。有不少人是属于对苏联军队行为的不理解,还有一些人是出于对生活现状的不满,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待遇,这不是政治问题,而是思想问题,应当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改变他们的思维方法,如果再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反而会激化矛盾,使逐渐稳定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格列奇科元帅睥睨着他说:“杜布切克同志,我认为贵国的局势发展到今天的模样,就是因为贵党过于软弱造成的。你们一让再让,可是那些帝国主义豢养的走狗却步步进逼。不要忘记列宁教给我们的‘铁的手腕’,对那些间谍、走狗、机会主义分子们手软,就是对革命的犯罪……”
  作为占领军的统帅,格列奇科当然有资格教训他。
  勃列日涅夫敲敲桌子:“对派出联合军队的问题呢?你有什么意见?”
  杜布切克擦了擦鼻尖上渗出的汗珠,小心翼翼地说:“中国公然挑起武装冲突,强占一贯属于苏联的领土,这是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挑战,当然应该毫不犹豫地给予痛击。派出联合部队,显示我们的团结和决心,是很有必要的。可是勃列日涅夫同志,请您全面考虑一下,我们国内的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的对抗情绪又如此强烈,这个时候再派兵帮苏联去打中国,这无异于火上添油,局势将更加无法控制,也许会招致国家的崩溃的……”
  勃列日涅夫冷冷地哼了一声,他心里虽然不满,但无法否认,杜布切克说的都事实。如果丢掉了捷克,即便征服了中国,在感情上也是不能接受的,何况中国并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毛泽东的强硬和执拗,他早巳领教过。
  齐奥塞斯库巧妙地借帆使舵地说:“社会哇义大家庭的团结需要维护,但各个国家内部的具体矛盾,还是应该由各个国家自己去解决更好些,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应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也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苏、中边界发生的武装冲突,是令人遗憾的、痛心的,当然挑起冲突的责任可能在中国方面,不管怎么样,我认为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的所有制形式还是公有制,他们的党还是信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尽管他们有些做法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可笑的,但并不能因为这些就把它推到帝国主义阵营里去,把他们描绘成最危险的敌人。派遣华约联合部队,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会把问题闹得更大,裂痕扯得更深。只有帝国主义国家欢迎我们这样做。我想这种边界的武装冲突,可能是一种误会,也可能是一种意外,我认为,双方应该回到谈判桌上采,必要的克制和忍让是一种美德,有时也是十分明智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