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锁清秋

第15章


    听了这话胤真应该是哽咽了,说话时气息不畅,措词也很不耐烦:“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怎么今天这么罗嗦!”知道他心里不好受,我没再坚持己见,同他一起赶往畅春园见驾。
    坐在车里胤真陷入沉思,我只得默默陪着他。等他发现我也一样沮丧时,伸手将我揽入怀中。
    “去年选秀,皇阿玛破例指给我一个嫡福晋,两个侧福晋,三个格格。这才不过半年工夫,清儿和伊格格就没了,现在又去了雪贞,你说我该如何交待?这次就是阿玛不问,也一定要请罪的。”苏格格刚刚过世。那么胤真口中的伊格格,应该就是碎云提到的小姐。
    “秋儿来得晚,不知两位格格是怎样的女子?”
    “天真浪漫,而且模样都生得好,可惜都出身汉军旗,地位卑微才排在了双凤和桂芳之后。”
    “那她又是如何过世的?”
    “要临产了身子重,下楼时不慎摔了下来,人当场就没了气。林太医曾号过脉说一定是个阿哥。谁知道她就没那个命,哎——”胤真叹了口气。
    苏格格现在又葬身火海,难道是天妒红颜?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就算是胤真有克妻命,也不至于出现两次意外。
    我们赶到青溪书屋,康熙已经等候多时了。他现在穿的长袍,是行开箱礼时,我这个儿媳孝敬的。虽然比不上皇帝的便装华贵,可也是阿玛花了大价钱订制的。
    来至堂下站定。胤真快走两步上前,准备具实陈奏走水一事。可皇帝摆手阻止了他,命太监梁九功引领我们,向他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礼毕我要奉香茶给皇帝。来在御座前跪倒,我将托盘举过头顶,“请皇阿玛用茶!”梁九功接过茶碗,放到康熙面前的书案上。此时我与皇帝目光相碰,他眼神中写满了关爱。
    等我退回胤真身旁,康熙象征性地问了几句,末了交待我们:平日要小心门户,最好能防患于未然。看来府里发生的事儿,他早已了然。
    行完朝见礼胤真轻松了不少,接下来我们要去拜见皇贵妃。出了清溪书屋,我们赶往娘娘居住的导和堂,等通报后进去,没想到德妃也在坐,大概还是为了今早之事吧。
    给两位娘娘见过礼,胤真便出去准备宴席了。于是这里只剩下我们娘仨儿,几句寒暄之后,皇贵妃直接进入正题:
    “其实上至帝王,下到黎庶,谁家的经都不好念。投了缘,一家人其乐融融,神仙看着也眼热。遇上不投缘份的,今天你哭两声,明天我闹一场也是常有的。可一家之主,若是一味地息事宁人,放任邪气压过了正气,就非全家之福了只怕还会为其所累。”
    我连连称是,保证日后一定要严管府中之事,她们这才罢休。
    回到府上已经天黑了,胤真去料理苏格格后事,我则独自坐在屋中闲坐。哗啦,哗啦,帘栊挑起又放下,肖妈妈打外面走进来,压低声音说:
    “老奴找到了这个,日后或有用处。”她递过一方绢帕,我忙接了掖在袖笼里。
    “你也累了一天,早些回去歇了吧!噢,出去时去厢房叫芒种来伺候,今儿这一圈走下来,我是腰酸腿也疼。”粗略估算:今天给康熙叩头10次,皇贵妃9次,德妃9次,这当中还不包括下蹲礼。
    “小姐这才多大就有腰了?”
    “那这里是什么?”
    她口答是“当间儿”,我想了想转过身去。“那你先别走,到当间儿跪下。”
    我是想让肖妈妈帮我按摩腰,可她不知干什么去了,我只好再将身子转回来。原来她在圆桌旁跪着。
    “你在那里作什么?”
    “不是小姐让我跪在当间儿吗!这桌子正好在屋子的中间。”听了这个,我气不打一处来。不是你管这腰叫做“当间儿”吗?怎么转脸就忘记了!话又说回来,若没了那桌子,我是不是该借你把尺子量量?
    “我是让你过来给我揉腰!”她这才恍然大悟,自己也觉得可笑。
    等到觉得好些,我就让妈妈回去了。芒种正在给我卸妆,胤真就进来了,身后跟着侧福晋张氏。
    她一进来就下跪行礼,我拉起她一同归了坐。“辛苦一日,不知有了眉目没有?”
    “尸身都已入殓,现在在别院停灵。”
    “还有其它伤亡没有?”
    “其余的都是救火时受的皮外伤,上了药就不碍了。”
    “损失的东西可都记录在案?”这话正中她下怀。
    “福晋有所不知。这府中的物品并不记在使用人名下,而是按进府的日子一起记录,先不说别的,只是那边院子的花草就要查几本子的账。福晋正值新婚不易劳神,不若就交由双凤代劳,如何?”
    “那姐姐就先做着吧,我正想在这府中转转。”看胤真没有说话,也许是刚才都商量好了。
    “那格格的丧事也一并交与姐姐如何?省得沾染上晦气。”张氏有些得寸进尺,可胤真还是没有说话。
    “也好。不过随我过来的妈妈正闲着,就让她们也替姐姐分忧吧。”那张氏爽快地应下来。
    目的达到张氏便告辞回去了。胤真默默地坐在外屋,不知在想些什么。我趁机地交待芒种转告妈妈:张氏交待的事先不用往好了做,装出木讷蠢笨的样子。恰这时胤真进来说困了。
    躺在床上,他还是不跟我说话,我只好没话找话。
    “爷,睡了吗?”
    “没有。”
    “不知,苏格格和丫头的尸身在屋内何处被发现?”
    “格格躺在床上,丫头在门边。”
    “那——”我还想接着往下问,谁知他打断了我。
    “快睡吧,明儿还有好多事。”说罢翻身睡了。
    夜半醒来,看见胤真披着衣裳站在窗前,可能还在思念两位格格吧。
 
梧桐锁清秋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第二章 归宁
章节字数:1399 更新时间:08-03-12 15:47
  停灵七天,苏格格草草下葬。第九日行归宁礼,这是皇子成婚的最后一礼,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回门”。
    马车才行至路口,就见阖府上下早已列队迎候。待我与胤真进了府,阿玛才引领着一行人等鱼贯而入。来至正堂分宾主落座,胤真与阿玛侃侃而谈,我则偷个空儿往额娘房中叙话。
    进得门来环顾四周,与我走时一般模样,只是窗子换上了薄纱。在外屋稍坐片刻,额娘便示意我进里面说话。原来她很关心那场大火,于是我将所见所闻一一道来,末了还跟她学说了娘娘的嘱咐。她在心中加以权衡,然后长叹一声,娓娓道来:
    “四爷的妾室中,侧福晋张氏在你之下,侧福晋李氏次之,伊格格,苏格格、宋格格出身汉军旗同居最末。这当中又以李氏年纪最长,她本是永和宫的侍女,因为伶俐为德妃所爱,可四爷面前却不得宠,想是因为母子不和的缘故。”说到这里,她饮了一口茶。
    “至于张氏,她父亲原在内务府慎刑司任职,虽然官阶不高人却干练。几趟差事办下来,得了万岁爷的青睐。不仅这个庶出的女儿能够得配四爷,甚至于还得了侧福晋的名号。不过此女并不得乃父喜爱,据说她常与其嫡母妹争执,也是个争强好胜的。”
    “伊苏二人已去,格格中还余下一位宋氏。此女小名叫云妞儿,天生一副好相貌,却是个守拙之人。自从嫁过来,便在女红上下工夫,对于其它则是一概不问,四爷却因此更敬重她。”
    看来母亲已经做足了功课,我便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末了还提出要带碎云回府。
    “依为娘看,这件事还有蹊跷。我儿细想:若只是安插眼线,爱屋及乌,四爷怎会派格格的贴身丫头过来?若是应了我儿猜测,伊氏是为人所害,碎云出现就不怕打草惊蛇吗?一旦真凶铤而走险,我儿初来乍到的,如何是他对手?不如先将丫头留下,待机缘合适再送她回去,你看如何?”
    见母亲说得有理,我也只好作罢。不过,我还是决定去会碎云,哪怕是听她说些什么。辞别母亲出来,姨娘正带着碎云远远候着,我以母亲的名义支走姨娘,然后带着那丫头来到僻静处。
    眼下正值初夏,百花开得烂漫,而在花海深处,有几只蜜蜂往来穿行。我一边欣赏这幅美景,一边当着碎云,还原了她与吴妈的对话。最后,当我问丫头意欲何为时,她伏在地上泣不成声。
    原来,就在伊格格临产之际,侧福晋张氏约她去半山亭闲坐。途中张氏落了东西,可身边没人跟着,伊格格只得命碎云去取。
    碎云说她离去时两人还在说笑,拿了东西再赶回来时,听到格格与张氏在楼上吵嘴,紧接着就听到一声惊叫,伊格格从楼上摔了下来。
    “推搡时失了手也是可能的,怎见得这其中就冤情?”
    “起初奴婢也是这样认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