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630

第13章


    本书也是如此。身为作者的我,不可避免有先决立场,只是我更愿意你们在看书的时候,能够想到一点:历史永远不能够真实还原,后世只能依靠各种资料来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分析。
    总的来说,小说就是小说,是娱乐性产品,如果认定小说一定就能接近历史真相……不如给我一台时空穿梭机,等我先去穿越。
    我会尽可能严谨考据,不断修订错漏,同时尽可能增加阅读愉悦度。
    攻击我本人的、使用欺辱性言论叙述本书不可避免会有一定出场率的袁崇焕及其他历史人物的,一律禁言删帖;性质恶劣的举报封号。
作品相关 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兵数略考
    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兵数略考
    文/Capo
    论坛上讨论袁崇焕也已经好几次了,不过每次说到后金兵力的数目,总是模糊不清,有一些考证的,也基本没有史料依据或者引用错误。这非但是网络上的毛病,甚至许多历史学家的著作中也是语焉不详,一笔带过。如皇太极第一次入关的人数,明清双方正史均不载,与袁部战于广渠门的兵力自然更没有说明了。于是金庸大笔一挥曰“十万”(《袁评传》),他似乎不知道袁对阵的只是金兵一翼,甚至没有遇上皇太极。汤纲、樊树志等则把整个后金入寇的人数定为“十万”(《新版明史》,《晚明史》),阎崇年论及此事,蒙混过关曰“数万”(《袁督师保卫北京之战》),更多人如孟森、李光涛等均略去不谈。本人觉得以上诸位都只是凭感觉说话,但其实这个数字不难考证,虽不能精确也当可略求大概,于是短文略考之,以求抛砖引玉。
    首先看此次入关金兵的部队番号情况。按基本的史料如《满文老档》、《太宗实录》等,可知八旗都出动了,另有蒙古二旗,共十旗人马。例如“我等十旗行营兵列阵,呼喊齐进”(《老档》第20册),“大军……至永平,十旗兵环城立营”(《实录》天聪四年正月壬午)等等。当时并没有汉军旗,也没有见到汉民编军出战的记录。
    先考证满洲八旗的情况。八旗兵是否全数出动了呢?显然远非如此。按《太宗实录》,皇太极班师后对诸臣说:“前出兵时,每牛录甲兵或二十人,或十五人,毁明国坚固边墙,长驱直入”(天聪四年五月壬寅)。可见,此次入寇,后金方面八旗的每个牛录出兵1520人不等,清楚明白不过。
    现在的问题,就是考察一下满洲八旗的制度和人数。按通常的说法,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将四旗扩展为八旗时,每三百人立一牛录额真,每五牛录立一甲喇额真,每五甲喇立一固山额真。一固山就是一旗,共有八旗(见于基本史料如《满洲实录》,《八旗通志》等)。这样计算的话,每旗共有25个牛录,也就是五五制。每牛录300人,则每旗7500人,八旗共6万人。
    当然,这个数字略微有些疑问。因为《八旗通志》接下去就写道:“时满洲、蒙古牛录三百有八,蒙古牛录七十六,汉军牛录十六”。这样加起来一共就有400牛录。如果按五五制,那么八旗应该只有25×8=200个牛录,《通志》记载牛录的数量一下子就多了一倍。但史料有时候互相矛盾,比如《满文老档》天命六年(1621)闰二月做过一次统计,八旗加起来共有231个牛录,与《八旗通志》不符。我们暂时不理会争论,以《老档》为准,毕竟后者更符合五五制的描述,大约接近于真实情况。周远廉《清朝开国史研究》便持这一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还没有蒙古八旗和汉八旗。所谓的蒙古牛录和汉军牛录都是满八旗的一部分。而满人牛录其实也是满人、蒙古人和汉人的混合。满八旗不是纯粹满人组成的。毕竟到了入关前夕,满八旗也只有牛录318个,初创时不可能有400个,要不就是这400个其实都是半牛录。
    那么,按照《老档》,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单地说努尔哈赤在1621年有300×231=6万9千人呢?显然也不行,因为虽然一个牛录定额是300人,但实际上大部分的牛录都是不满额的。按《历代八旗杂档》,可以见到牛录的编成其人员数量浮动相当之大。如尼玛禅部下只有55人,就编成半个牛录。伊勒慎只有25户,编成一个牛录。雅瑚和恩格图都只有18户,分别编成一个牛录。法都带领50余户,编成半个牛录等等。按通常的情况下,每户平均二至三人不等(这里的“人”是“丁”的意思),最多也不过几十人,则18户就可以成为一个牛录,其至多只有一半的定额。从资料来看,大部分的牛录都是不满额的。
    那么,平均一个牛录到底有多少人呢?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不过皇太极继位后,把每个牛录的定额改成了200人,大概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字。也就是说努尔哈赤时代的牛录平均人数实际上约是定额的2/3。这样来看,八旗初创之时,约有总人数200×200=4万人。
    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人数不是总人口,而是“丁”的意思,也就是16至60岁的男子。按通常的一丁对五口的比例,这说明那时后金有总人口20万左右。
    更要强调的是,这4万人并不都是兵士,不知道为什么许多文章简单地把八旗的总丁数当作八旗的总军力。虽然后金是全民皆兵的部族,也决不可能国内所有1660岁的男人都同时当兵出战。实际上,后金的兵与丁之比例是史有明载的。皇太极曾经向抱怨差役繁重的汉官说,你们抱怨差役苦过满洲人,但“满人出兵,三丁抽一”。要是让你们也三丁抽一去打仗,你们以为如何?(《太宗实录》天聪八年正月)当时对没有编入旗的汉人是实行二十丁抽一兵役的,已是极为劳苦,而八旗三丁即有一人当兵,则是典型的不分兵民的表现。但绝不能认为所有的旗人都是士兵。
    事实上,当兵的旗人叫做“披甲人”,暂不当兵的旗人叫做“余丁”或者“闲散”。虽然理论上每个旗人都有当兵的义务,但实际上披甲的比例最多也不过是努尔哈赤时代的二丁抽一,已是极限。天命年间有时每牛录披甲一百多,到了皇太极手里定额为每牛录六十甲。
    “每牛录满洲三人中许一人披甲,以六十名为常数。其中或多或少,务于三人中选一人。他牛录甲虽有余,亦不许补不足。”(《太宗实录》崇德六年三月甲子)
    因此,在皇太极时代,每牛录丁数200,其中披甲人60。披甲的比例是60/200=30%。大约来说是三丁披一甲。
    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时究竟动用多少兵力了。按前面的讨论,入寇时每牛录出兵1520人左右,而一个牛录的总兵额是60人。所以,皇太极入寇时的兵力是当时八旗总兵力的1/4到1/3左右。而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倾巢出动,大本营一个不留。事实上,后金出动1/3试探性地迂回深入已是相当多的兵力,到甲申年山海关大战这种一赌国运的时刻,多尔衮也只有出动了总兵力的2/3而已。
    但我们还是不清楚后金的兵力总数。这就涉及到后金总兵力是多少,或者说,后金当时一共有多少个牛录的问题。
    我暂时没有天聪三年的数字,不过我们之前已经提到,八旗初创时总共有200个牛录,按《老档》,到了天命六年增长到231个。天聪八年,皇太极宣布把每旗的牛录数定为30个,总共240260个牛录。再按光绪《事例》卷1111,统计皇太极末年,也就是崇祯十六年时,满八旗共有牛录(佐领)318个。因此,大致可以判断,天聪三年入寇时,满洲八旗的总牛录数在240250左右,应该不会差太远。按照太宗朝一牛录(佐领)200人的定制,则当时共有壮丁5万左右。再按照每牛录60披甲人,共有作战士兵1万5千人。
    1万5千这个数字,从另一些材料中也能得到验证。例如《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载,崇德二年,八旗共有纳官粮丁31,889人。所谓的纳官粮丁,就是不披甲的余丁,他们并不出战而是负责耕种,所以有纳粮的义务。按三丁抽一的比例,可知兵数与余丁数应是1:2,即兵数是纳粮丁数的一半,即16,000左右。这是崇德二年的数字,天聪二年自然较此数更少,因此1万5千兵数的估计是非常合理的。
    那么,八旗总共有1万5千兵,其中约1/3随皇太极入关,即实际入关的士兵只有5000左右!
    5000人,和大家平时想象的人数似乎颇有差距。不过5000人是实际打仗的披甲人,应该还有不披甲的余丁随行作为劳役、民工、差夫之用。这个比例应当小于平时的60:140,不过我们姑且仍按此计算,则皇太极的军队总数在16000人左右。
    以上只是满八旗的兵数,事实上如前所述,这次入寇还有若干蒙古兵。以下再试论蒙古兵之数量。
    在崇祯二年入寇之时,蒙古八旗根本没有正式成立。之前投奔后金的蒙古部落,编为牛录的,大部分归于满八旗之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