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为何八旗下有近20%蒙古牛录的原因。比如喀尔喀部,按《满洲实录》卷7,天命六年时喀尔喀部内古尔布什台吉,莽果尔台吉率民六百四十五户来投,努尔哈赤赐其一满洲牛录,另编蒙古一牛录,归其名下。因此,和后金联盟有些日子的蒙古部落如喀尔喀,本来就是属于满八旗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已经包括在之前的估算中。
我们这里要计算的蒙古兵数量,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其一是当时已经编成的独立的蒙古二旗,其二是科尔沁部外藩蒙古,其三是奈曼、敖汉等新归附的各零星蒙古部落,其四是作为向导的喀喇沁部。按《老档》,《实录》等史料记载,皇太极大军于十月初二于盛京起行。初四,扎鲁特部来会。初五,奈曼、敖汉、扎鲁特部等来会。初六,巴林部来会。十五日,科尔沁大部共二十三贝勒领兵来会,扎赖特部本来要来,走了一半又回去了。二十日,驻喀喇城,会合喀喇沁诸部。二十七日,前锋开始攻打龙井关。
先说蒙古二旗。八旗中本无蒙古旗,天命七年,科尔沁、兀鲁特诸部率三千余户人口来投,于是有了另设蒙古旗的必要。《满文老档》40册,努尔哈赤说:“我念尔等来归,故编尔等为二旗。”这就是蒙古二旗。这二旗共三千余户,按每户平均一兵计,即3千兵。到了天聪二年,人数略有增长,姑且算为4千兵。这些兵是否全数入关,史书不载,若和满兵同例,按1/3入关,则才1千余。这里我们按极宽松的计算,且当有2千兵。
科尔沁部的小部分被编入蒙古旗,但大部分仍然保持独立外藩的地位。这些部落后来被正式收编,编成牛录,隶属于旗下户口。按《满文老档》崇德元年十一月条,皇太极派人前往科尔沁部会盟并统计人口,查得科尔沁诸部共有甲兵6,539人,22,308家,共编成448牛录。
除了科尔沁部,另率兵来会的还有奈曼、敖汉、扎鲁特、巴林等零星部落。同样按《满文老档》崇德元年十一月条,皇太极之前也曾派人编定整个外藩蒙古的牛录数,共有甲兵5,456人,19,580家,编成384牛录。奈曼等部均包括在其中。
这样,把以上两个数字加起来,共有11,995兵。但上面两个数字是存在重叠的,比如“班迪额驸”,“索诺木”,“达尔汉卓里克图”等名字在两个统计里面都有出现。我们姑且认为科尔沁加上所有其他的外藩部落总甲兵1万人,但这个数字的统计范围还包括茂明安部、翁牛特部、乌喇特部等似乎未在崇祯二年随皇太极入关的部落,而且这个统计是在5年之后。其时蒙古被征服已久,各个部族基本全数归附。推回到天聪三年,先不考虑人口滋生的因素,当年喀尔喀五部、敖汉、奈曼等刚刚被征服,并没来得及完全消化,因此总兵数显然更少。
试举数例:此次入关科尔沁蒙古的总统率“土谢特额驸”,他5年后已是亲王,手下不过有甲兵总数936人。在23贝勒中,如卓里克图,他5年后也是亲王,不过有兵587人。大、小桑阿尔寨加起来有671人,穆寨才有240人,索诺木更仅有130甲兵。这还都是5年后的数字。我认为在这次入关中,如果亲后金的各漠北蒙古手下能有总数8千甲兵,应该已经不算低估。这些兵假设有一半随皇太极入关,则最多4千左右。
再举一例:巴林部来合兵时,因为迟到,再加上战马瘦弱,给皇太极责骂了一顿。众贝勒郑重其事地会审,处罚却只是战马“十匹”,可见这些小部落来的人数决不会很多。
最后,不要忘记还有作为引导的漠南蒙古喀喇沁部,人数不详。不过到了7年以后,皇太极编审整个喀喇沁部落(还包括察哈尔),总计共有16,953名壮丁,分为十一旗。其中9,113名分配给喀喇沁和土默特左、右翼部,剩余的7,830丁和旧蒙古牛录合并,形成新的蒙古八旗(以上见《八旗通志》)。要注意的是,这16,953个壮丁中有大部分是皇太极把林丹汗打得逃往青海,死于途中,完全获得了对漠南蒙古的宗主权之后才来投奔的,因此把他们分为新收编的外喀喇沁和旧投降的内喀喇沁,其中外喀喇沁占了大多数。天聪二年作为向导的,只能是内喀喇沁,或旧喀喇沁的一部分。按赵德贵《清前期蒙古旗分佐领研究》(《满学研究》第七辑)统计,在《八旗通志》里这些牛录前后达30多个。如果简单估计,旧喀喇沁占编制时全部丁数的30%,那应该共有5千丁左右,即约2千兵。
这样说,完全是宽松的估计。事实上天聪二年入关之时,皇太极刚刚和林丹汗一场大战,打得火花四溅,还远远没有征服整个漠南蒙古。喀喇沁几个月之前还在跟明朝做生意,向袁崇焕买米,首鼠两端。事实上,只有到了天聪五年,把林丹汗打得逃往青海,死在途中,彻底消灭了他的势力之后,皇太极才完全获得对漠南蒙古的宗主权。这样,天聪二年蒙古联军的总数,如前所述,蒙古二旗2千加上科尔沁、奈曼、敖汉各部4千,加上喀喇沁部2千,总数当在8千左右。这已经是按宽松标准的计算,我想应该不会低估。事实上后来《太宗实录》说莽古尔泰等率左翼蒙古骑兵共2千攻击袁崇焕部,证明蒙古军的总数也就是数千左右,我们的估计并不离谱。
有一个地方需要澄清。可能一些人会见到《太宗实录》天聪三年十月庚申有“大军次纳里特河,是日,察哈尔国五千人来归”的记录,认为蒙古人为数众多。《清史稿?太宗本纪》后来照抄了这段文字。但按《满文老档》:“初九日,驻纳里特。是日,有五名逃人骑马由察哈尔来归。”可见《实录》或是翻译错误,或是手抄错误,把5人记做了5千人!事实上,察哈尔当时还是林丹汗控制之下,哪可能有5千人来投!就算来投,也是平民为主啊。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把蒙古军总数计为8千。
最后,还有人提到包衣家奴的问题。包衣分两种,一种是所谓的“户下”人,即户下奴仆壮丁。这些人不算入户籍,是私人的家奴。按照通常情况,户下人不准作官应试,也不准披甲当兵。曾有人让家奴代披甲而论罪的例子,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家奴才得以随军出战。这种包衣是名副其实的奴隶,想要获得披甲的资格必须“开户”,正式登入牛录额丁的户口。就算出战,这些人也最多做做后勤管理杂务之类的工作,实际打仗极少,我们也没有看到这次入寇有相关的记录。而且“户下人”总数也不多,天聪七年,以所有的户下汉人中每十人披一绵甲,充实汉军,共得1,580人(《实录》天聪七年七月)。可知当时户下人总数共有1万5千人左右。天聪二年就算有人随军,其数量决不能超过1千,而且不会起到什么实质作用。
另外还有一种包衣,即所谓的“旗鼓人”。简单来说,这是皇帝的直属包衣奴仆,但在法律权利上和户下人不同,享有和后来汉军旗人同等的权利。他们不但在旗籍,可以作官、应试,也同样负有披甲,纳粮的义务。严格来说,不算“包衣”的一种,而可视之为皇帝的私人侍卫队。曹雪芹的先人曹寅,就是旗鼓包衣,看他的权势,哪像是个奴仆!这在赵凯《清代旗鼓佐领考辨》一文中已经论述清楚。
当时旗鼓佐领究竟有多少个,我还没有找到资料,不过应该不多。从其“旗鼓”的名称上看,大致是掌旗擂鼓一类的职责。而且他们应该是皇帝的亲兵,和我们论述袁崇焕广渠门之战没有影响。
按以上讨论,把总数加在一起。满军作战甲兵5千加上蒙古军8千,披甲兵数当在1万3千左右,加上后勤、杂役、差夫、包衣、民工等等,我估计皇太极入关的军队总人数不会超过2万5千人。
比较史料的记载,这个估计也是合情合理的。比方说,金兵打下遵化这样的大城市,这是退出长城的咽喉要道,为了不被明军重占,掐断退路,理应留重兵把守。事实上皇太极也的确很重视,他派了军师范文程留守这里。但所留的兵力只有“甲兵五百,无甲兵三百”,一共800人守这样一个要地(见《满文老档》19册)。可见金兵总数其实是捉襟见肘的。
稍作简单的估计,金兵如果总数2万5千人入关,留一些守遵化,留一些守道路和交通要点,一些作为侦探,加上一些战斗损失。到北京城下恐怕最多有2万人,其中实际作战1万人。皇太极再次分兵,自己留两黄两红旗加上蒙古一旗为右翼,在德胜门和满桂交战,而莽古尔泰等率剩下的左翼军在广渠门和袁崇焕部交战(以上同见《满文老档》19册)。这样的话,恐怕袁部面对的至多有1万人,其中披甲兵至多5千人。
如此看来,《太宗实录》说:“莽古尔泰等……止以护军及蒙古兵二千往。见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兵二万,屯沙窝门外。”应该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离谱!莽古尔泰对袁部三个阵地实行骑兵冲击,于是率蒙古部2000左右的骑兵出击,似乎是完全在我们的估计范围之内的!
此文由战狼发表
我提两点,供参考:
1、根据历来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作战特点,除了正兵外,有条件的人往往会携带家奴出战,充当后勤兵,帮助看管后勤物资,守大营或作为旗鼓兵,这一部分人往往是不列入统计的,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他们在必要时也是参战的。
小说推荐
- 大宋天朝1630
- 如果几百年前的宋朝并没有灭亡,如果宋朝能捱到大航海时代,而我们的主角降临到这样一个大宋朝,降临到我大宋的一个海外殖民地做一个小小男爵的继承人 看主角如何利用来自现代的见识改造大宋,枪炮、钢铁,蒸汽机,开拓属于大宋朝的大航海时代,拳打北虏,脚踏欧罗巴,横扫全球,打造一个属于大宋的日不落帝国时代 作者:
- 穿越架空gfan001连载中
- 最新章:二百九十四章
- 大明1630
- 雪白的风帆像天空中的白云,高大的舰体如浮动的城堡,一排排的巨炮,喷吐着火焰和死亡,那高高飘扬的赤色旗帜啊,它象征着华夏的威严和荣耀,以及它给世界带去进步和恐惧 作者:奶瓶战斗机所写的《大明1630》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奶瓶战斗机连载中
- 最新章:发新书了
- 大明1630
- 豪杰起于草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救万民于水火 作者:克里斯韦伯所写的《大明1630》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克里斯韦伯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章 结束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辽阔的潘帕斯草原、富饶的巴西、群雄角力的加勒比海 21世纪500人意外穿越南美,一切从生存开始 作者:孤独麦客所写的《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孤独麦客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章 苍茫大地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
- 八百年风华,掌握空间钥匙,十五岁考中进士,做一桃源小县令,大肆搞基建,发展商业 权倾朝野不如富甲天下,公主芳心暗许,皇子溜须拍马,快意人生 作者:香水一冬所写的《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香水一冬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明仙朝
- 大明王朝
- 明朝末年,天灾不断,难民四起,战火纷飞,群雄逐鹿,天下大乱。满清狼子野心,征服蒙古,以窥大明 穿越古今,顺天承命,以超群之智勇,平大乱,剿满洲,安天下!华夏子孙,炎黄后裔,中华民族,大明天下 作者:欧阳南希所写的《大明王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欧阳南希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五章 加紧训练
- 大明王朝1449
- 大明王朝1449作者:王彪赵锐勇 本书主要描写1449年前后,民族英雄于谦目睹朝中官僚腐败、宦官专权穷奢极欲、社会浮靡败坏、民间冤狱成灾,穷富高度两极分化,百姓人心思变。于谦,是一个清正廉明、两袖清风、爱民惩恶的于青天,更是一位铁骨铮铮、一身正气、独木撑天、力挽狂澜的“救时宰相。这部长篇就是试图将于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3章
- 大明王朝1566
- 《大明王朝1566》小说作者: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以“扳倒严嵩”为主要线索,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空前尖锐的矛盾斗争—从朝廷到各级官府惊心动魄的政治搏杀;从官场到商场波谲云诡的尔虞我诈;国与家的休戚与共;敌和友关系的错综变化…嘉靖、海瑞、严嵩、严世蕃、徐阶、高拱、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李时珍等诸多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