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荒唐事

第69章


如果我们过分强调个别的真实,而忽略本质的真实,那么,我们最终将陷入相对论的泥淖,从而与真理擦肩而过。这样一来,人性的本质规定性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表现了人性本质的真实,即真的真实,反之,就是假的真实。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似乎更不乐观。因为,人的本质究竟性善性恶,几千年来,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亦难有结论。我们也只能做个调和论者,把人性看作亦善亦恶,时善时恶,善恶共存,善恶一体。人性的这种复杂性,或者正是更高层面上的真实,也说不定,至少它是很多影视作品,包括《团长》在内难以企及的真实。
  不过,有一点没有这么玄,也是应该指出来的,即剧中演员们的表演,特别是龙文章和孟烦了的表演,似有过火之嫌。他们所追求的洒脱、随意、不装假,不做作,在这里,竟然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好像是故意为之,变得有些刻意,有些矫揉,这或许也是许多观众不满意《团长》的原因。
  
                  滇缅抗日历史一角
  电视纪录片《滇缅公路》第三集解说词
  第三集《出征缅甸》编导:罗巍这里是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中学,在学校的对面有一座大理白族风格的照壁。抗战时期,这个照壁上曾经有一幅抗日的宣传画。宣传画中的抗战口号和前方的没有什么不同,但有意思的是,这幅画中的士兵是在一朵云彩里,这似乎想说明云南距离前线是那样的遥远。
  确实,在1942年以前,云南是抗战的大后方,战争一直都是在千里之外的湖南、广东一带进行着。但是,到了1941年年底,战局突然发生了逆转。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随即,日本与英美正式开战。这对中国来说是个好消息还是个坏消息呢?据说当时在大后方的重庆和昆明等地是一片欢腾。
  (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康明: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国全面抗战开始以后,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在亚太地区单独担负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任,可以说孤军苦战四年零五个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传到重庆,当时军民都欢欣鼓舞,因为美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参加对日作战,使胜利的希望出现了,蒋介石当天深夜正在重庆南岸的黄山别墅里面,他听到报告这个消息后,如释重负感到顿时轻松了许多。)
  (学者周勇:日本为什么要向英美开战,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呢,固然是日本在亚洲的利益与英美在亚洲的利益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呢,就是美国一直通过滇缅路向中国抗日战场输送物资,所以日本认为它只要掐断了这条生命线,中国抗日战场就会失去来源,国民政府就会因为绝望而向日本投降,这样日本就可以从中国战场抽调百万以上的军队投入到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和英美一决雌雄。)
  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阶段,日本军队的进攻十分顺利,很快击败东南亚各地的英军和美军,这令世界非常震惊。一直以来,英美等国在亚洲都以殖民者自居。当那些高高在上的白人在日军面前节节败退时,他们才意识到,日本已经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要和自己争夺整个亚洲。
  1942年12月底,日军开始进攻缅甸,矛头直指仰光。仰光是滇缅公路的入口,日军占领仰光就等于切断了中国这条唯一与外界相连的国际运输通道。但是,美国人看来,问题要严重得多。当时好莱坞制作了一部用于战争动员的电影《我们为何而战》,这部影片是这样向美国人介绍德国和日本的野心的。
  (“第一步,日本将占领缅甸,然后进攻印度;德国将攻入伊朗,然后,德日两国分头向中东进攻,并在此会师,是两国的势力范围连成一片。第二步,德国将从格林兰岛方向,向加拿大、美国本土进攻;日本将从苏联远东向阿拉斯加、美国西海岸进攻,最后联合占领美国,占领美洲,从而瓜分世界。”)
  美国显然不希望住在空中楼阁里,他们也不想看到中国因为滇缅公路被切断而退出战争。然而,当时美国在缅甸几乎没有部队,英国也仅有三个师,这些部队显然不足以抵挡日军的进攻。所以,美国政府希望中国能出兵与英美军队一起保卫缅甸。
  国民政府这时候刚刚从欢呼声中冷静下来。原来以为美英参战,中国的战局会马上好转,没想到正是因为英国的卷入,日本人可以放手进攻英国的殖民地缅甸,滇缅公路一下就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所以中国政府当然很愿意协防缅甸。
  (学者周勇:英国人并不真的愿意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因为缅甸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一旦中国军队进入缅甸之后,美国肯定会逐步武装这支军队,一旦打败了日本人中国军队又以保卫滇缅路为名,赖在缅甸不走那怎么办,可是事实证明,后来的局势证明,英国人的这种想法是狭隘的,它使缅甸保卫战坐失良机,也为后来缅甸的陷落埋下了祸根。)
  1942年元月底,日军出人意料地以18000人打败了30000人的英国部队,迅速攻下缅甸的第二大港口城市毛淡棉。在缅甸南部防守的英军溃不成军,仰光危在旦夕。这时,英国政府才紧急派员求见蒋介石,请求中国赶快出兵缅甸。
  在此之前,盟国刚刚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成立盟军“中缅印战区”,由蒋介石出任总司令。由美国将军史迪威出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并担任缅甸战役的总指挥。
  蒋介石可能打了一通官腔之后才勉强同意出兵的。其实,中国政府早已是心急如焚。由于日军逼近仰光,港口上大量的中国物资遭到了有组织的哄抢,再加上日军飞机的肆意轰炸,滇缅公路每天抢运回国的物资日渐减少,内地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已经出现了弹药接济不上的局面。
  1942年2月,蒋介石派出了他最精锐的部队,这里面有当时中国唯一的一个机械化军第五军,第五军所属的200师曾经在广西昆仑关与日军精锐的第五师团激烈鏖战,并击毙日军指挥官中村正雄中将,取得昆仑关战役的胜迟迟利,200师的师长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戴安澜将军。另外随同第五军出征的还有第六军和六十六军。这三个军就组成了抗战历史上著名的“远征军”。
  (学者周勇:当时的部队配属了大量的汽车、装甲车、炮兵等特种兵,这个部队的装备是最好的,在畹町等待出国的时候,它的车辆,等待出国的车辆一直排到了龙陵,大约两百公里,当时的士兵,第五军的士兵,他们戴着塑胶眼镜,开着摩托车,还有装甲车,就连第五军参谋部用的车辆都是德国的作战指挥车。)
  今年85岁的陈峰老人住在昆明一个大杂院里,大杂院里的邻居大多是一些来昆明打工的外乡人。每天,陈峰都在这个向阳的地方晒晒太阳,做做活计,这里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曾经作为200师的财务副官在缅甸度过了一段血与火的日子。据说当年200师出征时,在中缅边境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誓师大会。
  (中国远征军老兵岑嵩:当时戴师长将这个历史的情况,“七擒孟获”这个历史情况,来鼓励我们这次到缅甸去的使命,所以他希望官兵一定要鼓足士气,光荣地把这次使命完成,当时全军全师的官兵将士情绪高涨得很,一致都举起双手拥护,当时就这样。)
  远征军装备精良,特别是第五军还曾经打败过日本的精锐师团,士气正旺。加上这次进入缅甸是与英美并肩作战,兵力和装备上占有优势,所以无论国际、国内还是远征军自己都信心十足,这一年远征军小战士的照片还上了美国《生活周刊》杂志的封面。
  1942年3月,中国军队沿着滇缅公路开进了缅甸,作为先头部队,200师率先到达缅甸北部城市腊戌。
  腊戌是当年滇缅公路在缅甸最重要的中转站,中国的外援物资从仰光用火车运到这里后,就在这个火车站的广场上暂时堆放,然后等待从中国来的大卡车把它们运回国内。当年对中国的抗战如此重要的一个火车站,如今显得有些冷清,日益繁忙的公路运输已经使它的重要性日益降低。有意思的是,火车站的月台上仍然停放着这种古老式样的车厢,据说,当年200师到达后,就是乘坐这样的火车向南开进的。
  正当200师正准备登上火车出发时,前方传来战报:仰光陷落了,英国军队已毫无斗志,正大踏步向北部撤来。
  (学者陈祖梁:这就是英国政府犹犹豫豫贻误战机的结果,假说英国政府当时早点让中国军队入缅参战,那么中国三个军十多万人,再加上英国的几个师布防在仰光附近,至少日军不可能这么快就拿下仰光,现在仰光一失陷呢,中国放在仰光港的大量的军事物资也就完全落入了敌手。)
  日军攻下仰光后,在仰光的英国总督府前纵情欢呼,他们欢呼终于把滇缅公路掐断了,这样中国的投降指日可待。同时,在他们看来,过去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居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接下来,日军将像赶兔子一样,追在溃不成军的英军屁股后面,一直把他们赶到印度。
  一边是野心勃勃的日本军队在北上,一边是志在必胜的中国军队在南下,1942年3月29日,这两支军队在仰光以北260公里的同古相遇了。
  这里就是同古,现在的地图上,它被叫作东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