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胜之书,第一章看完,连看带注释,边做笔记,区区两百余字,李孟羲看了两个时辰。
有仆人送来了一只……烤大雁??
李孟羲无语了,这肯定是狗皇帝让人射的。
烤大雁,不一定好吃,但是,珍贵啊。
不珍贵,无法体现出皇室的威严。
李孟羲可太讨厌狗皇帝了。
拿筷子吃了一块,香料放的极多,但是,肉没烤烂,吃着不好吃。
李孟羲撇了撇嘴,还是勉为其难的吃点填填肚子算了。
吃完,李孟羲让人,把大雁送给弟弟去吃了。
李砖现在在太学上学,功课极多。
近来忙,李孟羲没时间亲自教导。
吃完饭。
李孟羲外出活动了两刻,然后又回来了,继续看没看完的农书。
【牵马令就谷堆食数口,以马践过为种,无虸蚄,厌虸蚄虫也。】
李孟羲一翻开选种一章,一看就乐了。
汜胜这个人写的是,牵一个马,让马去粮食堆,如果马吃了几口就不吃了的话,说明,这粮食生虫了。
如果马吃着越吃越香,说明粮食没有虫。
李孟羲就奇了怪了。
有虫没虫,直接看不就得了,用得着用马吃吗。
可能,有些虫子,会钻到麦种里,把麦子给蛀的只剩壳了。
所以,有时,可能从外表,看不出麦子有没有被虫蛀过。
因此,汜胜写到这个用马挑选粮种的方法,李孟羲感觉很新奇。
那么,为什么用马呢,可能是马不同于其他牲口,马这种动物,吃东西精细,有虫马就不吃了。
李孟羲对用马选种这件事,心有疑惑,本着探究的精神,李孟羲决定,有空,就看看,马到底能不能分辨出哪些麦子是生虫的粮食。
再试试,牛羊之类的。看用动物试良种,有没有普适性。
【种伤湿郁热则生虫也。】
湿,就是潮湿,郁,郁闷,大概是指气闷,热,是指温度高。
又潮湿,又有空气,又生虫,则粮种容易生虫。
李孟羲再一分析,确实,这涉及到了粮食保存的方法。
应该密封,低温,防潮。古人对保存粮食的方法,竟也门清。
古人不知道微生物的作用,和生物需要氧气之类的科学知识。
但是,生产实践中的经验,足以让古人摸索出规律。
【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曝使极燥。】
挑选麦种,在麦子熟的时候,挑选穗大籽粒饱满的,然后,选一些之后,把麦穗吊在房檐下,暴晒使干燥之后,可以留做来年麦种。
此法甚好。
可见,汉代劳动人民早已经有了成熟的育种的经验了。
【无令有白鱼,有辄扬治之。】
白鱼者,应当就是麦壳。
扬麦子,没什么难度。
麦壳留在麦种里的确实不容易保存。
一者,麦壳上极可能粘有虫卵,二是,麦壳不同于麦粒,麦粒有种皮来保护其内部结构,不容易腐烂。
而麦壳,其本质,跟草茎差不多,比较容易腐烂。
腐烂,大致是霉菌引起的。
麦壳混入种子中,如果麦壳腐烂了,交代着霉菌把把好的种子也感染了。
【取干艾杂藏之,麦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顺时种之,则收常倍。】
看到此处,李孟羲眼睛一亮。
妙啊,能用艾草来防虫。
用石灰,好像也行吧。
此处,是看到现在,李孟羲感到收获最大的地方。
【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
禾是什么,为何斩下一节,而禾不败,李孟羲觉得奇怪。
禾应该是麦苗的吧。
亦或是说,对于那些结穗一串又一串的作物,可以用镰刀斩下一穗最饱满的,剩下的,那些未完全成熟的穗,则还会继续长。
“欲知岁所宜,以布囊盛粟等诸物种,平量之,埋阴地。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也。”
奇了怪了,要判定明年,种什么最合适,就把各类作物,都称一定量的种子,埋在阴暗的地方。
到冬至,就把种子取出来,看种子发芽的情况,发芽最多的,就是这一年,最适合种的作物。
李孟羲叹为观止。
此处,涉及了严格的科学统计的方法。
为何要把各类种子平量呢,这是为了,控制变量法。
都用一定量的种子,假设,都用一百个种子,这样,从土里挖取种子的时候,容易比较发芽率。
让李孟羲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冬至五十日后的发芽率,能决定来年种什么合适呢。
再说,从冬天的气候,能否判断出一年大致的气候呢。
比如说,冬天如果比往年冷,那是不是就说明,来年,一年的都比往年要冷一些。
那么,诸多种子埋在地上,的确可大致预测出对来年各类作物对气温的适应能力,有所预测。
但是,李孟羲还想到一点,不同的作物,其发芽周期是不同的。
那么把种子埋在地下,再预测来年什么作物长得好,是不是也得考虑到种子种类的差别呢。
“五十天……”李孟羲突然眼睛又回到了汜胜之书上了。
【冬至后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也。】
难怪,书中写了,等五十日,才把种子挖出来。
五十日,足够所有种子完成发芽了。
所有种子,无论种类,该发芽的必然全都发芽了。
在李孟羲以科学的思维来前思后想一遍之后,发现汜胜的方法,极有效用。
虽然,秋天作物已经种下,在冬至预测来年什么作物能收成好,因为作物已经种下,不能更改了。
但是,到明年秋里,庄稼收完之后,再种庄稼到时候,就可以按年前冬至测量的种子发芽率,来决定种什么。
李孟羲越看,越发投入。
再翻过一页,看到了溲种法。
何为溲呢,李孟羲不解其意。
再接着往下看。
【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杂禾种种之,则禾不虫。】
从这一段,李孟羲大致可以看出,溲,竟然指的是,肥料。
应该是这样。
小说推荐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陈瓷,本名陈振永,山东新泰人,松青文学会馆成员,近年沉醉于三国历史研究,着力于对历史的人性解读,注重对历史记载空白的推导还原,被称为“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 作者:所写的《三国那些人那些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5章
- 那些牛人,那些糗事--8一8我BT而BH的同学
- 八卦的斑斑最近不dj8jp的帖子,我只好也结扎了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前一阵看JP帖看得我手痒难耐,作为一个闲的挠墙的板油,迫不及待的想8一下我那些同学。那些很BH,很BT,很MAN,勇于无私奉献出自己的青葱岁月,跟我一起奋斗在旷课、打架、喝酒、泡妞第一线,屡败屡战,轻伤不下火线还乐此不疲的战友们。每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 那些花儿 那些青春
- 那些花儿,那些青春作者:非言非语[内容简介 一 冯桥是我哥们,一长得白白净净的奶油小生,某些书里爱矫情地说他这样的男孩有着“像海水一样蓝的忧郁眼神 朝晖是我的男朋友,一长得凄凄惨惨戚戚的男生,他这样的人物书里也不乏描写,比如说某个粗话连篇的乐队鼓手,某个常常靠自慰来解决性生活满脸长着青春痘的家伙 当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非言非语:那些花儿,那些青春
- 2005年最残酷的青春小说,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爱情关于友情,最感人的描写青春爱情和友情的小说。小说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漂亮女孩(林朝)的残酷青春,在城市之间的流离与茫然,从大学女生到都市白领的一个追逐着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叫做成长,因此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风趣语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章
- 我在茶楼酒肆说书的那些年
-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俩眼一睁,杨书已是四九城中说书人 庙堂高。党同伐异,门阀倾轧,神州动荡,民不聊生 江湖远。妖魔乱世,邪道横行,三宗五门,血流成河 杨书不管这些,醒木一拍,先给老少爷们说上一段 唐传奇,元杂剧,明清小说 只要讲故事,杨书便能从中抽取奖励,
- 武侠小说鸭不先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四章:别让灵吉菩萨久等
- 我当教主的那些年
- 这是一个主角穿越到异界意外当上魔教教主的故事 作者:今天多云所写的《我当教主的那些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今天多云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章:太平要术
- 我被教会通缉的那些年
- 1653年十一月十一日,在那一天我变得不干净了,我开始被迫面对生活 我成为了被通缉的男人,被一群疯狂的卫道士追杀,非要把我挂在十字架上,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作者:两袖一清风所写的《我被教会通缉的那些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两袖一清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八章“城镇”
- 我在国内驱鬼的那些年
- 一个老头,形同枯槁,却为何百年不死?一名孕妇,火化当日,却为何突降男婴 这个世界有鬼吗?僵尸真的存在吗?真龙出世、千年僵尸、半人半鬼、天魂合一、神之遗骸…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有些事你可以不信,但是,不可不敬 我叫丁守一,我是一名茅山道士,我的经历玄幻到足以编著成一本小说 在这里,我只想告诉你,对于茅
- 都市言情赵公明完本
- 最新章:重要通知
- 我在泰国当法科那些年
- 我在泰租美,她经常让我一处水库打鱼,丰收满载。有一次打鱼,我从水库对岸看到妻子从水里爬上来 回家问妻,夜半三更为何出现在水库?妻答“从未去过,是否看错人”直到深夜,我从水库把妻子从水里钓出来了…一位白衣阿赞说过“操降之人,不尽相同。用降之术,亦无相似。唯一不变的是因果循环 作者:灵栈所写的《我在泰国
- 侦探推理灵栈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九章惨死收场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