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传

第52章


他们到美国不久,就应加州大学农学院的邀请,与教授、研究生们举行了座谈,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后来又应邀参加了全美水稻技术会议。美国许多农业科技人员对中国的杂交水稻从开始研究到“三系”配套成功只用了9年时间,表示敬佩。西方石油公司(圆环种子公司的母公司)董事长汉默博士召开股东大会,邀请袁隆平出席,并把他安排在会议的首席就坐。 
    
    美国当地报纸、杂志和电视台专题报道了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就和袁降平等人到美国传授制种技术的消息。 
    
    一次,袁隆平身着中山装,在旧金山唐人街与当地《华侨日报》一记者相遇。开头,记者认为他是来美国学习先进技术的,当得知袁隆平是来美国传授杂交稻制种技术时,记者大为惊讶,立即跟踪采访,并邀请袁隆平到旧金山华侨商会座谈。 
    
    第二天,《华侨日报》刊登了“中国水稻专家来美传授技术”的大字标题新闻。旧金山电视台也竞相报道。这些报道,使美国人感到震惊的同时,也使中国侨胞深感自豪。 
    
    仲夏季节的一个周末,旧金山华侨商会的一位副会长热诚地邀请袁隆平一行3人到他的别墅去度假。 
    
    仲夏季节的洛杉矶,笼罩在一片浓浓的绿色之中,可以闻到来自土地和稻谷的清香。一路上,可以看到美国人开着“房车”,拖着游艇到海边去度周末。茫茫绿野上,不时闪过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小洋楼。这些多为两层楼的小洋房,有着尖尖的顶,错落有致,非常雅致。 
    
    美国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就可以拥有一座这样的别墅,每个家庭都拥有比全家人口还多的各式汽车。每到周末,三五个别墅的主人们凑成一个小单位,轮流到各家举办“派对”,他们或是在家庭草地上办舞会,或是一同到郊外野餐,周末生活欢快而丰富。这位华侨商会副会长的别墅紧挨着一片苍翠的原始森林,一条小溪潺潺流过,他们的午餐会面对小溪,背靠亭亭玉立的白桦林,环境优雅温馨。 
    
    午餐非常丰盛,烤牛排,意大利面条,蔬菜沙拉,炸土豆,烤蛋糕。主人拿出了自己酿制的果酒,让客人品尝。女主人还为他们献上了一首《友谊地久天长》。 
    
    夜色降临,他们在溪边燃起篝火,跳动的火焰,衬着黑黝黝的森林和欢畅的溪水,使人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此时此刻,袁隆平想得最多的是,如今他为了和平和幸福的目的来到美国,作为一个科学家,作为一个和平的使者,他要向美国人民和世界更多的同胞奉献出自己的高科技成果。 
    
    此后,《友谊地久天长》久久地在他耳旁萦绕。 
    
    中国杂交水稻在美国经过两年试种,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为了更好地推广杂交水稻,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于1981年7 月,特意来我国拍摄一部以中国杂交水稻为中心内容,题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花园里——中国杂交水稻的故事》的彩色专题片。 
    
    在拍摄这部专题片的过程中,袁隆平既当“演员”,又当翻译,给摄制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高度赞誉杂交水稻这一科研成果,称赞袁隆平“解决了世界各族人民的吃饭问题”。 
    
    摄影组组长功克先生说:
    
    “这个影片拿到西方去放映,将会震动西方世界,将会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录音工程师说: “中美建交填补了历史的鸿沟,杂交水稻的出现则使得两国合作前景更加美好。”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部专题片再一次充当了“和平的使者”。 
    
    这部专题片除了在美国放映外,1983年7月,日本电视台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播放。 
    
    杂交水稻的出现,在世界上引起的震动是巨大的。日本出版的《神奇的水稻的威胁》一书中称:
    
    “杂交稻这一海外传奇给日本带来了风暴。”甚至有些西方人把杂交水稻誉为东方文明古国 ——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 
    
    美国在接受中国杂交水稻专利转让后,曾面临许多技术上的难题。袁隆平先后5次应邀赴美国传授技术,还先后派他的助手尹华奇、李必湖、周坤炉等赴美国传授杂交育种和制种技术。 
    
    袁隆平作为和平的使者,作为美国人民的贵宾,美国人非常愿意把自己国家的“稀罕事”讲给他听,让他去看。有一次,美国朋友带袁隆平见识了一次美国的“鬼节”。 
    
    “鬼节”的学名叫万圣节。它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古代的大不列颠、爱尔兰等国为了祛除鬼怪妖邪,选定这一天点燃篝火施法。后来,
    
    “鬼节”被引入了美国,竞成了非宗教性的纵情狂欢的节日。 
    
    “鬼节”是美国人最欢乐、最热闹的狂欢节日。这一天,人们在大街小巷争相闹“鬼”,街头橱窗里到处是面目狰狞、白骨森森的“鬼模特”,这一天,美国人不怕丑,越丑陋,越恐怖,越讨人喜欢。 
    
    “鬼节”的前几天,美国超市的南瓜非常走俏。家家户户用南瓜刻成鬼脸,掏空心以后,或是做成鬼篮子,或是做成鬼灯,孩子们提着南瓜做的鬼篮子或鬼灯.唱着鬼歌,沿街讨要: 
    
    不给就捣蛋,把你捣成稀巴烂。 
    
    快把好吃的东西给我献, 
    
    你不给,我不烦, 
    
    我把你的裤子拽下来叫人看: 
    
    你说难看不难看,你说难看不难看! 
    
    美国人很会玩儿,甚至是发狂地玩儿,但工作起来则很专注,很敬业。美国人很幽默,袁隆平很喜欢美国人的幽默,因为他本人就很幽默。他青年时代,时常冲着镜子扮鬼脸,他觉得自己是父母派往人间扮演幽默角色的大师。 
    
    袁隆平与美国朋友相处,随和而且幽默,很受美国朋友的喜爱。 
    
    袁隆平为美国朋友工作,非常注意节约每一分钱。他在纽约这个国际大都会办事,出门从不坐出租车,而是坐地铁。凡是去过纽约的人都知道,纽约的地铁破旧、肮脏、空气污浊。夏天的纽约地铁,更是充溢着灼人的热气。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都汇聚在这里。袁隆平看到了美国下层人的贫困状况,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事业。他要帮助人们尽快摆脱贫困,使人们少受一些苦难。 
    
    袁隆平与美国朋友一起,经过连续3年的努力,解决了早熟、高产、优质米和机械化制种等难题。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受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裁约翰逊先生的赏识。 
    
    美国圆环种子公司还与日本三井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面向全球的杂交稻跨国公司,做好了推广杂交稻的组织准备和商业准备。 
    
    1994年2月,应美国得克萨斯州水稻技术公司总裁的邀请,袁隆平率团再一次赴美国休斯敦与该公司就共同开发两系杂交稻举行谈判,草签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两系杂交稻的协议。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加快两系杂交稻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而且还能促使两系杂交稻研究的深入发展。199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了这一协议。这预示着杂交水稻走向世界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第二十七章 “绿色的和平使者”
 
    
    袁隆平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他很愿意接受这份工作,因为他希望杂交水稻的成果不仅能够增强我们国家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全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积极帮助亚、非、拉国家发展杂交水稻,他连续到日本、印度、越南、孟加拉、埃及等国家讲学,搞样板田,他把这些视为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 
    
    在印度,常有同行问起:
    
    “你的信仰是什么?西方人大多信上帝,我们是东方人,你应该是一个佛教徒吧?” 
    
    他从容地回答印度同行说:
    
    “我是唯物主义者,信仰马克思,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 
    
    但是,那位印度同行还是把他带到一座寺庙,去听佛经。那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住持正在上诵经课,几十位20来岁的僧侣们围坐在大殿外的平台上。他抬头看去,只见那领诵的住持几乎是不动嘴唇,鼻音却很浑厚,据说这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突然,头顶上锣声响起,这锣声似乎便是指令,众僧侣听到锣声,诵经之声戛然而止,纷纷起座告退…… 
    
    袁隆平默默地站立在寺庙前的一棵菩提树前,不禁想到了释迦牟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