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

第36章


事实又表明了魏安司令所采取的反措施,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一着,无宁说这些不外是局势所产生的逻辑罢了。看来除了这一手以外,魏安不可能另有什么作为。
  尽管有困难的天气条件,意各舰却完全正确地按其司令官的意图进行机动,它们在长时间的战斗中表现得坚决而有韧性。可是英国人就不能有秩序地进行机动而且表现得十分怯懦——除了由驱逐舰进行的最后一次勇敢的突击之外。还不应该忘记的是,虽然意方有3 艘舰拥有较大的火力,而英方也享有军舰数量上的优势,这个因素,按战斗的特殊情况看来,无疑是很重要的。和敌人对比起来,意舰的射击术是卓越的,这是从战斗的已经知道的结果来判断的。
  装载贵重货物驶向马耳他岛的英方4 艘补给舰在战斗中没有遭到意舰的直接损害,但战斗却间接地给它们以重大的影响。该船队预定于夜间驶抵马耳他岛并拟乘空袭尚未开始以前卸货,可是海战至少使它们到达的时间推迟了四小时,而这一延迟却是致命的。当德国航空兵团第二天早上开始空袭时,该船队还在马耳他岛以南相当远处。补给舰“克兰肯伯耳”号被炸沉没,受到重伤的“布雷坎群”号则被迫搁浅。后来英驱逐舰“骚思沃耳德”号因赴救“布雷坎群”号而触到意大利水雷沉没。
  最后,德航空兵团于24、25两日大举轰炸马耳他岛。在空前猛烈的空袭下,英驱逐舰“罗马军团”号、补给舰“布雷坎郡”号和其他两艘补给舰“庞帕斯”号和“塔腊博特”号全被炸沉。英方报告称“从25,900吨的货物中,只有5,000 吨安全起卸”。
  马耳他在苦恼中——致命的错误
  挨了这些打击之后,马耳他岛的处境糟透了。在许许多多的困难中,显而易见,英舰如今再不能从马耳他岛出发活动了,因此英国人连忙把港内的舰船撤走而唯恐不速。
  3 月25日晚上,英巡洋舰“卡尔利塞耳”号和4 艘驱逐舰撤离马耳他岛,直到它们快接近亚历山大港时方才被意—德空军所发现。因此英国人在这一运动中没有遇到抵抗。从3 月27日到30日,德航空兵团把它的目标从港埠移到机场跑道上去。英国出版的《马耳他的空战》一书中写道:“这个错误的计划改变,使英国海军获得喘息,把损害的舰船赶修起来。”巡洋舰“曙光”号于29日晚上抢修完工(它从12月19日触雷后便不能行驶了)。并在一艘驱逐舰伴送下开向直布罗陀去。它在邦角被意大利潜艇“纳瓦洛”号所望见,但不能追到鱼雷射程以内。次日有8 架鱼雷机从撒丁岛起飞去攻击该巡洋舰,但没有达成任务。
  经过把锡尔特湾之战的创伤抢修之后,英驱逐舰“哈伏克”号于4 月5 日晚上离开马耳他岛。意大利潜艇“阿拉丹姆”号对它发动了攻击,目击鱼雷命中目标,“哈沃克”号被迫自动搁浅;其舰员将舰炸毁。英官方损失表上仅说“哈沃克”号于搁浅后被破坏了。
  4 月8 日晚边,英巡洋舰“贞妇”号驶离基地看去就像一头浑身针刺竖立起来的豪猪一般,因为当它在港内修理时,炸弹落在它的周围,把舰体穿成许多洞孔,人们用木桩填塞洞孔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该舰远航到直布罗陀去,简直是和命运开玩笑。可是该舰却交了好运。一共有11架意大利的鱼雷机、6 架轰炸机和14架战斗轰炸机以及12架的德国轰炸机向它攻击,而“贞妇”号却安然抵达目的地。
  在马耳他岛的瓦莱塔港内如今只剩下驱逐舰“捕鲸枪”号和“金斯通”号,它们由于锡尔特湾的战伤而不能服役。在几天内该两舰均在空袭下先后沉没。从马耳他岛上空落下来的炸弹之雨把英潜艇P-39、P-36、“庞多拉”号和“格拉夫科斯”号、(希腊潜艇)以及许多小型舰艇也给收拾了。为此,驻防马耳他岛的英潜艇支队开始于4 月中旬左右向亚历山大港地带移动。这一移动立即减轻了对意大利补给线的水下攻击。在同一期间内,围绕马耳他岛的布雷带也加强了,不但由意大利驱逐舰布设新的雷区,而且德国飞机和鱼雷快艇也参加布雷。在5 月的头几天里,有一艘英扫雷舰,一只拖轮和潜艇“奥令普斯”号均触雷沉没。
  所有这些舰艇的丧失、许多飞机的破坏、机场和住宅夷为废墟,加上因海上封锁而造成的缺乏武器和食物,使马耳他岛到了4 月中旬达到了极大的危机。此时面对着的只不过是薄弱的防御,德航空兵团已经开始执行用低飞的水平轰炸来有系统地把岛上的防御工事夷为平地的方案。
  4 月20日,一支从直布罗陀出动的英海军战队出现在巴利阿里群岛以南,它护送一支来自大西洋的由美巡洋舰、驱逐舰和航空母舰“黄蜂”号编成的部队,以及从“黄蜂”号起飞的喷火式战斗机去增援马耳他岛,但不过三天所有这些新到达的飞机全都打得七零八落不堪使用。这就是美海军在地中海的初次作战。
  4 月末,英国人自已承认,马耳他的局势经到了“几乎绝望”的地步了。虽然有关这一局势的详情还不得而知,而其若干无可争辩的回音却已抵达罗马了。我们很有理由表达这样的希望,那就是,假如空中攻势保持其现在的强度,则该岛不待入侵本来就得投降。可是,占领该岛的准备工作已经差不多完成了,按该岛的眼前情况看来,则登陆成功也是丝毫不必惑疑的。(登陆队由四个意大利师和一个德国师编成,共32,000人。登陆装备包括725 只汽艇和攻击艇、25只快艇、80只登陆艇和用于疏浚和渡航的64只小船。现有空中兵力为1,300 架飞机,意德各半。)
  一向力主征服马耳他岛的隆美尔将军,此时却开始焦躁不安地要发动其对尼罗河流域的攻势。他之所以急于发动,是由于担心英方会迅速增援终至使他的攻势成为画饼。因此他害怕为了支援马耳他岛的登陆会分散轴心驻在昔兰尼加的飞机,便要求为了进攻埃及而推迟对马耳他的登陆作战。意海军总部公开表示反对,指出按天气的条件要求进攻马耳他至迟不能超过7 月末。另一方面,意—德空中兵力虽则仍然处于优势,但不可能同时支援两个战役。
  至此,隆美尔一面抱住他的攻抵尼罗河流域的计划不肯放手,一面迅速建议一个比较有限度的、旨在推翻传闻中的英方攻势准备的战役。他说,他要求把敌人限制在这样一个地位上,使他大约三个月内无法作任何运动;也就是说争取时间以便占领马耳他岛。他说只消用一个星期便可以破坏英方的抵抗,另外再用一个星期来扩大战果,所以他要求把德国航空兵团在攻击马耳他以前归他支配15天。他估计只消再有一个星期,便能让德国航空兵团回到西西里岛诸基地并作进攻马耳他的准备。这样一来,马耳他战役只消推迟三个星期,即推迟到7 月下半月。
  这个计划被意大利的最高统帅部接受了。不过它要求隆美尔用书面做出以下的明确的保证:
  1.战役的进行以两个星期为限;
  2.战役的目标以打破敌人的准备为限;
  3.只有在局势非常有利的发展的条件下才可以尝试占领托布鲁克港,而且无论如何要在塞卢姆、哈耳费亚关口之线停止下来;
  4.万一局势发展不利,则地面部队频毫不犹豫地回师到艾因埃尔加扎拉的主要战线上,以等待对马耳他岛的征服。
  意海军总部除了建议德航空兵团撤离西西里岛不要超过原议的三个星期之外,便别无办法可想,因为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限,则英方便能重建马耳他的空中兵力达到了具有压倒之势的程度。可是隆美尔的允诺只不过是为了便于实施其攻势的一种权宜之计罢了。这一点可以从后来的事态发展和从他的文件中得到证明。在这些文件中除了其他迹象以外,看来他曾于5 月24日在一项包括攻击马耳他计划的公文中批了“拉倒”的字样。
  在此项计划渐变的过程中,希特勒为了迫切需要在苏联发动攻势并把地中海问题一古脑儿丢开,决定立即从德国航空兵团中抽调两支轰炸机大队和两支战斗机大队到德苏战场上去。4 月未,德国航空兵团的余部便开始从西西里转移到昔兰尼加去。几天之后,希特勒在伯格霍夫告诉意大利的卡瓦勒尔罗将军说:“对斯大林格勒和在高加索地区发动的攻势,将使马耳他岛在英国人手中一无所用。”
  推迟攻击马耳他岛的决策,成为意—德的整个地中海战争中最严重而且肯定是最致命的错误。它肯定地标志着轴心在地中海走下坡路的开始。在上述的决定做出来还不到一个月,一方面由于德国航空兵团调走了这样多,另一方面也由于美国第一批空军部队抵达地中海,盟国就开始重新获得空中的优势。正如意海军总部所担心的,马耳他岛的空中兵力以巨大的速度集结起来。这个“航空母舰”岛不再可能被击沉了,马耳他的“火焰之剑”又复出鞘了。对利比亚的补给线再度被套在绞索里,而且由于绞索越拉越紧,使所有那些本来有可能变成现实的高级希望,全都付之东流。
  《马耳他岛的空战》一书写道,4 月27日马耳他向伦敦送出一份绝望的告急文电宣称“敌方的活动……除非立即采取对策,很可能招致灾难。……我们不能容忍敌人为所欲为而不受阻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