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接着写道:“此电发出后不久,敌方的活动即呈松弛的迹象。”(事有凑巧,德航空兵团两个大队恰于4 月27日开始撤离西西里机场。)该书继续写道:“4 月29日敌方对岛上施行了220 架次的出击;30日只有68架次。……4 月末,敌方出击之相对的松弛,乃是守军的得天之福……使陷于包围的马耳他岛获得宝贵的时间。”由此看来,4 月27日这一天标志了地中海战争的真正的转折点。
尽管轰炸放松了,马耳他岛在5 月初的形势仍然是危急的。在锡尔特湾战斗的一个半月后,只有最低限度的一点补给运抵该岛。这些物资是飞机和潜艇运进来的,英国人不可能像前此再仰仗风暴之神来予以庇护了。
马耳他岛所最缺乏的无过于军火和战斗机。5 月8 日晚上,当以“黄蜂”号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美国海军部队第二次进入地中海时,美国海军又对英国伸出支援之手。这一次美海军部队和直布罗陀的英海军部队会合,其中有英航空母舰“鹰”号。5月9日黎明,这些航空母舰于驶抵通常起飞飞机的地区后,第一批的战斗机便向马耳他起飞了。与此同时,布雷巡洋舰“韦尔什曼”号满载军火便于8 日晚上离开主力部队以高速向马耳他岛驶进。该巡洋舰于9 日日落时在突尼斯附近被清楚地识别出来了。意海军总部已经派有两艘潜艇和若干鱼雷艇在西西里海峡巡逻。21时15分,当“韦尔什曼”号正在通过邦角时,潜艇“昂尼切”号望见了它便运动进入攻击。可是在一批夜航战斗机保护下的该巡洋舰发现了意潜艇,并在该潜艇能以发动攻击之前,便施行反击。一小时后,“韦尔什曼”号被一艘意鱼雷艇所望见并加以攻击。不幸的是,尽管意鱼雷艇长时间地追赶英巡洋舰,由于后者以高速航进,使鱼雷艇迄不能进入一个适当的发射鱼雷的阵地。
轴心空军于次日上午在马耳他岛的瓦莱塔港的上空对该巡洋舰施行交叉轰炸,但是5 月10日晚上当该巡洋舰抵港之际,“黄蜂”号从起飞地区送出第二批47架的喷火式战斗机飞向马耳他。因此当次日上午意—德飞机抵达该岛上空时,迎接它们的是“三个出乎意料的情况”,那便是《马耳他空战》一书中所说的:“一阵烟幕、空前浓密的防空火网和众多的喷火式战斗机”。
天黑以后当起卸完毕后,“韦尔什曼”号便以最高速度驶回直布罗陀。它通过西西里海峡时没有被发觉,到次日上午它挂上法国国旗瞒过侦察机也避过一切攻击,甚至连空中攻击也躲避过了。可是,这条航线的“重建”却让意大利人弄清楚了英国人在西西里海峡里航行的规律,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的。掌握了英国人的航线之后,使截击的成功成为可能,这些事实后文还要叙述。
在5 月11日这同一天的晚上,由于预期意大利的侦察机次日上午将集中注意力于“韦尔什曼”号的搜索,英国人便从亚历山大港派出5 艘驱逐舰装载更多的补给品驶向被围困中的马耳他岛。可是它们却在克里特岛以南及时地被发觉了。在它们到达马耳他以前有可能被意海军部队所追上。因此它们便掉头回到亚历山大港去。可是这个小心翼翼的决定,并不能使它们得到幸免,因为在昔兰尼加的德国轰炸机于晚间对该舰群进行攻击,沉其3 艘即“活泼”号,“豺狼”号和“吉卜林”号。这样一来,这次补给任务不仅没有完成,而且反付出重大的代价。
尽管对马耳他岛的空中攻击业已停止,它还不能对意大利南部诸港发动任何空袭。如此意海军总部便能在不十分冒险的情况下把巡洋舰第七分队(由巡洋舰“尤金亲王”号、“蒙大库科利”号和两艘驱逐舰编成)移到卡利阿里港以备截击“韦尔什曼”号之任何新的尝试。该分队以被认为可靠的情报为依据,于5 月14日作了一次截击巡航,但这次没有发现“韦尔什曼”号。
5 月18日,直布罗陀战队再度出现于阿尔及利亚以北,队中有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和“鹰”号用以协助把美国空军大队从直布罗陀转移到埃及去。这一天标志着美空军在地中海积极参加活动的开始。
5 月28日英巡洋舰“女怪”号和两艘驱逐舰离直布罗陀东航,也许是企图到达马耳他,也许旨在试探意第七分队的反应,以便替“韦尔什曼”号的新任务做准备(其确切的任务迄未知道)。意海军总部下令叫第七分队从卡利阿里港向西航进去迎击英舰,但敌被迫返航回到直布罗陀去。在英方重新空袭卡利阿里港并迫使第七分队从该港转移以前,这一类型的任务一直没有再尝试过。
击退从亚历山大港出发的船队
到了1942年6 月初,对马耳他岛的空袭已经甚为轻微,但海上封锁则仍然使该岛处境非常狼狈。英海军不能以任何有分量的补给运进马耳他已达六个月之久了。该岛已陷于饥饿,粮食、武器和一应补给物资全都青黄不接。
希特勒认为只要把非洲的前线推进到苏伊士,则英国人便会放弃马耳他,因为那时它已不起什么作用了。相反地,英国人却以超常的努力来补给该岛,甚至就在隆美尔于5 月26日开始发动攻势,威协着要挺进尼罗河流域时,也没有使英国人动摇过。英国人知道马耳他岛一丢就意味着在地中海打了败仗。再则,他们对于未来登陆阿尔及利亚和沿着北非海岸发动攻势,已经在着着准备之中了。在这些计划中,马耳他是要发挥其作为主要战略点之一的作用的。因此对英国人说来,保持对马耳他的控制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以实现对该岛的补给,乃是理所当然的。
为了实现这个要求,英方安排了同时从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港派出各一支在强力护航下的大型船队驶向马耳他。假如意大利海军分兵截击,则英方的两支护航兵力都拥有充分的优势足以把损失保持在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万一意方集中兵力以截击其中的一支,则另一支船队便能比较安全地抵达其目的地。
一旦弄清了敌人的战略意图,意海军总部便安排下两个交替使用的作战计划,事实证明它们是完全对头的。为了阻止从亚历山大港出发的船队之前进的道路,意方派出一支强大的海军兵力,英国人甚至没有接受挑战便掉头回去。意方在西西里海峡部署了轻型兵力以阻击来自直布罗陀的船队,其后果很快也表现出来。在预期敌船队可以通过的各地带里,在西部和中地中海有20艘意潜艇担任巡逻,而在东地中海则有约10艘的德国潜艇担任巡逻。从亚历山大港出动的船队当其驶抵克里特岛附近时将遭到驻防该岛的德国鱼雷艇的袭击。意鱼雷艇则在邦角航道上巡航。在敌船队遭到海上截击的前后以及当它们返航基地之际,意—德空军便施以有力的干涉。
为了执行其计划,英方被迫派遣众多的军舰从东方(按即通过苏伊士运河)增援亚历山大港舰队,因为该舰队的实力最近几个月来已大为削弱了。直布罗陀的战队也由3 艘巡洋舰和许多轻型军舰从大西洋开来增援。英方又在爱奥尼亚海和地中海展开了为数众多的潜艇。部署于直布罗陀、埃及、巴勒斯坦和马耳他的空中兵力则轮番参加作战以掩护船队并抗击意大利的海军。美空军的,则由5 月末到达的解放者式轰炸机和战斗机组成的重要部队,也第一次在地中海参加作战。这样一来,一次大规模的战斗在整个地中海持续了六日之久。这个战斗是对来自亚历山大港船队和来自直布罗陀船队同时进行的。为了明晰起见,我们将分别加以叙述。
来从东方的船队于1942年6 月13日离开亚历山大港。它是由10艘大型商船编成的(其中有一艘是油船),它受到由8 艘巡洋舰和27艘驱逐舰编成的舰群的保护。为了欺骗意大利人,英方把一艘军舰装成战列舰。他们把战前的一艘靶船“百人队长”号绕航好望角到达亚历山大港以备伪装之用。这艘旧舰“百人队长”号被用木制炮塔、大炮和上层结构以及其他装配起来。虽然这艘叫人相信的战列舰曾遭到斯图卡式飞机的几次攻击,英国人的策略的确没有能使意海军总部受骗,它根据种种理由判断亚历山大舰队绝不可能此时拥有一艘战列舰。再则,这一个诡计表明了英国海军此时正在经历着怎样严重的一个时期,同时也表明了亚历山大舰队所承担的任务之重要性。
亚历山大港部队护送一支船队(1 )向马耳他岛迸发。意海军出发截击(2 )。慑于意方的优势,英方转头回航(3 )并对意方发动三次空中猛烈攻击,一次在夜晚(4 ),一次在天亮(5 ),一次在清早(6 )。相信这些空中攻击足以重创意军使其不得不转身回去,于是英军掉头向马耳他进发(7 )。虽然“特兰托”号被空投鱼雷所击中,意军来势比前此更为汹汹。此时英军放弃挺进马耳他的意图,回航(8 )亚历山大港。英军虽已远去,意军仍然跟进(9 ),直至肯定英军不再朝向马耳他岛为止(10)。
英国船队这回很快就被意侦察机在离开亚历山大港不远处发现了。于是便能把上述的战斗计划制定下来,意舰队也做好了截击的准备。与此同时,意—德空军开始对之实行有力的攻击,其结果有一艘英货船遭到损害被迫开向托布鲁克港,还有一艘沉没了。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