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八岁那年才发表第一篇小说,并获了奖,奖品是七十二头一组的景德镇名瓷。用这套兰花白玉瓷摆了圆台面请客,客人们都认为我创作势头很好,不妨一鼓作气再接再厉。我不久却转了向。那几年正是成人高等教育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担任教职,于是也忙得可以:学员们为搏一张文凭而苦读;我为谋个职称而务必于教务之外多多益善地积累我日后足以参与竞争的“成果”——按有关规定,创作是算不上“成果”的。我编教材,编辞典,写“关于二十年代女作家群”之类的论文,带了书面评论稿去参加作品讨论会,甚至还搞了点翻译。五六年时间就匆匆地过去了。
待到我调转船头,重新驶入文学创作这片我心向往之的洋面,并且向读者奉上我那“上海女性”系列中篇《阿花》、《阿贞》、《阿惠》时,我已越过了四十五岁这一时下一宽再宽的为“青年作家”所划定的最高年限了。
我却至今不悔。
在文学创作领域中,只争朝夕固然可嘉,厚积薄发也还为时不晚。
厚积的生活土壤不会亏待耕耘者。在我中辍了创作的几年里,生活得很辛苦,但也很充实。我所不断面临和努力解决的生活难题,日渐丰富了我的素材仓库。生活同时在锻造和修炼我,使我对世事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日益深刻透彻。由于一头扎入成人教育工作之中,我在一个阶段里虽失却了埋头笔耕的时间和精力,但却高密度地接触了一大批在那段时期里最活跃的拚搏型的、争做生活之强者的、十分清醒的审时度势借改革开放之春风努力体现自身价值的年轻人。作为个体形象,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了我的小说,特别是以青年一代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阿惠》和《女儿难》中的主人公的原型;作为一个截然不同于五六十年代人的新的社会群体,他们以全新的意识和蒸腾的活力,强烈地辐射、渗透着我,使我调动起自身的经验和感悟,不断地更新改换了过去一些陈旧的观念和僵硬的视角。我曾比较发于八十年代初及八十年代末我的前后两期作品,发现两者的差异既在生活包容量的贫富悬殊上,也在作者对生活理解的浅深低高上,其间的进步,不能不说正是那五六年生活的馈赠。
我认为,生活的厚积过程,实际上是作家的生成过程。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生活的色彩无论是惨淡还是浓烈,生活的道路无论是顺畅还是坎坷,生活的赐予无论是公正还是苛刻,统统都是一种积累。一场十年之久的“文革浩劫”,造就了整整一代雄踞文坛的作家,不正是一个明证?几位因历史的原因而一度遭受命运捉弄的文人,一旦熬过了那凄风苦雨的日子而重新拿起笔来,不堪回首的往事竟成了汩汩涌流的创作源泉,也是实例。
“上海女性”系列的三个中篇面世之后,不少友人为我可惜,说我浪费了那么丰富的生活积累,三个中篇完全可以衍化成三个长篇。我感谢他们的好意,但又不无自信地答日,不要为我如此慷慨地捧出了未经掺水发胖的“干货”而担忧,我所厚积着的生活之井,远未掏空呢!我自小与“阿花”、“洪剑春”、“陆宝宝”们厮混在一起。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已经作古,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一个个的都活在我心中,一待我觉得时机成熟,我自会用我的笔让他们复生于文坛!我的娘家,至今还在山东路,还在那虽不名叫“永安弄”但却又完全是一条“永安弄”的弄堂里。我喜欢回娘家。我与我笔下的阿贞、阿惠一样,只要一走进那狭窄窄、闹哄哄、一片匆忙的生存空间,就犹如土生土长的鱼儿游回了属于自己的水域。我胸中积累了多少关于这片水域的故事,三个中篇,焉能覆盖完了?
更何况,“山东路”式的积累并不是我的积累之全部。我至今记得1967年年末,我远离了生我养我的上海,在一个阴沉沉朔风怒号的大雪天,踏上东北那厚积了冰雪的梆硬溜滑的土地而仰天八又痛跌一跤的情景。我不能忘怀我万里迢迢赶去就职的那个学校,它是一排低矮的平房,陈旧而肮脏,赛似生产大队一级的饲养场。大门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北大荒,夏日里满栽着茁壮的听天由命的苞米和高梁,冬天便成为壮阔无垠的天然溜冰场。我在那块不城不乡不土不洋的地方生活了五六年之久,厚积的生活内容,后来有许多进入了我的小说“上海女性”系列中篇里。在发表于《时代文学》上的《没有结尾的故事》中,则表现得更集中更充分了。
当然,生活不等于艺术,厚积未必都能薄发。从厚积到薄发,有一个过程。这过程有的人很短,有的人却很长。我在“上海女性”系列中篇里所“薄发”出来的一切,大多经过了我许多年乃至于几十年的咀嚼,自以为已品出了其中真味,才敢于写了出来的。这“厚积”的过程,已远不止于生活内容的积累,更在于在理解基础上的过滤,在过滤之后的锤炼,在锤炼同时的内化吸收上。我深知自己不能像那些光芒四射的新星,让人一目了然地感受到明媚的亮度,于是就常常只好用很笨拙的方法,把我在作品中或许没有那功力曲折地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对世事的评析,很不艺术地直白出来。在《没有结尾的故事》里,我常借用人物之口,发布我自身的感喟。在《女儿难》里,我免不了采取很老派的方式,即所谓夹叙夹议的办法,跳进跳出地品头评足,显露我的主观认识;而在“上海女性”系列的三个中篇内,我干脆采用了以篇首“题记”点明主旨的办法。《阿花》的题记是莎士比亚的名言,也是我从不断厚积着的生活土壤中提炼了出来的某一方面的观念,可作一例:“爱不受时光的播弄,尽管红颜和皓齿难免遭受时光的毒手;爱并不因瞬息的改变而改变,它巍然矗立直到末日的尽头。”把自己的观念如此赤裸裸地晓以大众,这在文学创作,本为大忌,但惟因这是我在长期发酵过程中的最终感悟,也是我从“厚积”飞跃到“薄发”的契机,我不能不一吐为快。
宽泛些谈“厚积薄发”,就不仅仅是个生活积累的问题了。艺术修养上的不断进步,鉴赏品位上的不断提高,语言文字上的不断老练简约,形象准确乃至形成自己的风格,都需要有一个“厚积”的过程。艺术追求本来就是无止境的,本着“厚积薄发”的处世原则,免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去,纵使人生过半,仍然还是有希望攀上又一个新的高峰的。
1992.12
小说推荐
- 我们的长处或优点:刘玉堂随笔小品精选
- 我们的长处或优点:刘玉堂随笔小品精选刘玉堂 作者:刘玉堂所写的《我们的长处或优点:刘玉堂随笔小品精选》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刘玉堂完本
- 最新章:82 闲话语文教学
- 情系晓晓
- 情系晓晓作者:snowston完结天才少女vs王子她,12岁时就懂得五国语言,拥有过目不忘的才能以及IQ200的智商。上天给了她一个天才的头脑,却给了她一张平凡的脸。他,12岁时就已经是轰动全国的天才钢琴家,是所有人期待追逐的偶像。上天给了他一双神奇的手,也给了他一张俊美无涛的脸。她毫不起眼,他万众
- 都市言情未知完本
- 最新章:第35章
- 重生之幸福晓晓
- 大龄剩女的晓晓重生回到了五岁的时候,乐颠颠的带着家人致富发家,无奈家里有奇葩的大伯母处处阻拦,且看女主的撒娇卖萌,与闷骚大叔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作者:谢惟爱你所写的《重生之幸福晓晓》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谢惟爱你完本
- 最新章:番外2 婚礼
- 林晓晓相亲记
- 没钱﹑没工作﹑没男朋友﹑没关系 大齡剩女,结了婚才发现,结婚不等于幸福,单身不意味着不幸。好不容易找个老公,极品老妈,极品大嫂,没一个省油灯.老公太优秀也是个问题,惹来一堆小三,连自己的闺蜜都来挖墙脚 这日子怎么过啊,你们要拎走吧,这男人姐不要了 作者:霍桃所写的《林晓晓相亲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
- 都市言情霍桃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九十章 不是本人
- 王晓晓异世漂流记
- 穿越异世,宅女变帅哥,快来打怪升级,称霸一方吧 作者:凡人五六七所写的《王晓晓异世漂流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凡人五六七连载中
- 最新章:49.洛飞
- 红楼随笔 红楼心解
- 红楼心解作者:俞平伯前言 石头记大观园全景《红楼梦》一名《石头记,书只八十回没有写完,却不失为中国第一流长篇小说。它综合了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小说的特长,加上作者独特的才华,创辟的见解,发为沈博绝丽的文章。用口语来写小说到这样高的境界,可以说是空前的。书的开头说“真事隐去”仿佛有所影射,再说“假语村言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0章
- 大S美容随笔
- 大S的一本《美容大王》出版近两年了,至今销量已达60多万本。近期,堪称“美容大王”2的又一本新书《大S美容随笔》全面上市,书中不仅有大S撰写的自己在美容方面的心得,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展现大S的超级魅力 大S更是首次披露了她的恋爱经历,婚姻观念,并坦陈仔仔送的水晶项链是最爱 该书销售不到一周又卖疯了,
- 名人自传徐熙媛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章 真正的我 8
- 厚黑随笔
- 《厚黑随笔》是李宗吾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厚黑随笔:二《厚黑教主自传;三《怕老婆的哲学;四《厚黑丛话 对于喜欢李宗吾先生文字的读者来说,这些文章都是不可不读的佳作《厚黑随笔,又名《迂老随笔,作为单行本于1946年由晨钟书局出版。文中交代了他文字风格和笔法的渊源以及他发明厚黑学的经过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5章
- 震痛随笔
- 生活是现实的,人在生活中成长,等一切都经历了,才知走过的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一切已无法重来,有的只有借鉴 作者:旱地鱼所写的《震痛随笔》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旱地鱼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宣传:《》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