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从被拒绝开始

第25章


两人在会场上追逐着,突然“砰”的一声枪响,两人又一起冲出门外。与会者惊慌未定,会议主席却笑嘻嘻地请与会者写下目击经过,原来这是一位心理学教授请求做的关于“注意”的实验。结果,在上交的40篇报告中,没有一篇错误少于20%,有14篇的错误在20%~40%之间,12篇的错误在40%~50%之间,其余的错误在50%以上,而且许多报告的细节是臆造出来的。观察力敏锐的心理学家尚且如此,常人在观察时就更要注意准确性这个问题了。
  3全面
  你一定听过印度民间故事盲人摸象吧!几个盲人去摸象,摸到耳朵者推测象的形状类似扇子,摸到象腿的推测象的样子如同柱子,摸到尾巴的说象的模样好比是蛇。我们在观察中切不能像盲人摸象那样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的诗或许能给你以启发吧!记住:既要多方位地去观察,又要善于将观察结果综合归纳。
  4将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
  原苏联3位作家高尔基、安德列耶夫、蒲宁一次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城的一家饭馆玩过这样的游戏:当一个顾客进门后,限定每个人用3分钟观察来人,然后每个人说出结果,看谁描绘的逼真。一个顾客推门而入,过了一会儿,高尔基说:“这是一个脸色苍白的人,穿着灰色西服,长着细长发红的手。”安德列耶夫什么也没有观察出来,只得胡诌了几句。蒲宁有条不紊地从那个人的服饰谈起,连小指甲不正常这样的细节也没放过,最后推测道:“这人是骗子!”饭馆侍者证实了蒲宁的观察结论。显然,蒲宁之所以能做出深刻正确的判断,除了说明观察的细致、准确、全面外,还反映了他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善于将观察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要深入细致地观察,必须有着与众不同的致密和敏锐,所以有人总结出观察的十个要点,并将其视为一个人观察力的十种表现,它们是:
  (1)迷:贵在专一,紧紧盯住目标,切忌浮光掠影,见异思迁。
  (2)苦:观察时要有吃苦精神,殚精竭虑。
  (3)全:全面地、理性地看待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目前状况,更要预测其发展趋势。
  (4)微:善于察一叶而知秋,敏感地看到别人不易察觉到的事物和现象。
  (5)时:审时度势,不要忽略事物存在的时间因素。
  (6)比:学会对比分析,从而辩证地看待问题。
  (7)思:要将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深入自己的感情认识。
  (8)巧:为了增强观察效果,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9)写:要做到观察记录。
  (10)恒:要做到持之以恒,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如果你是一个推销员,请对比一下,看看自己差多少? 
  ---------------
  把握销售中的八个细节作个好的观察家(2)
  二、要具有深邃的洞察力
  深刻充分的洞察力是优秀推销员必备的素质。成为推销员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培养并增强敏锐的洞察力,培养洞察力的前提是首先要具备先见之明。
  先见之明并不是什么能知未来的本领,而是具有丰富的联想力,得知社会大众将会需要什么产品。
  例如老年人对于气候有一种气象台也预测不到的经验,他们可以准确地预料该年是多雨还是多旱。聪明的商家会根据此点,研究大众的需求。如果气候多风雨,雨具必然畅销;如果气候干旱,水桶必然家家都预备,为避免储水时无器皿。
  这是简单联想,如将之用在大型企业上,同样可行。例如,一个地区人口增加,经济蓬勃发展,房地产就会旺盛,建筑材料便相应需求增多,建筑材料的来源地亦因此而变得劳工增加,人民生活得安定,消费力提高,使商家有机会开动商业头脑,再赚更多的钱。
  观察过去的小变化,也可预见将来的发展方向,这种因果关系非常明显,抓住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着手创造更多事业。
  在竞争力极强的当今社会,每一宗生意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能否量己之力,掌握对方的心理,捷足先登。
  许多人希望自己拥有洞察对方思想的超乎寻常的能力;实际上,只要懂得运用逻辑,或设身处地替别人想一下,人人都可拥有洞察对方心理的能力。
  观察对方首先判断对方的本质。在初步接触后,得出的只是估计,经过一段日子的观察,也许可以发现有以下的转变:
  (1)平时举止正常,一旦发生危险时,却有着沉着的处变态度;
  (2)遇到突发性的打击就会行动失常;
  (3)从结交的朋友、所看的书或嗜好可以看出他本身的性格。
  如果判断对方是感性的,你便可以感性待之,理性的就以理性待之,配合得适当,便是受欢迎的朋友。
  观察别人的方法往往是由浅入深的,通常是先看人的外表,如果他拥有一副讨人喜欢的外貌,就应当了解他的背景、性格等。能够一眼看透对方的内心,是件高深的学问,也需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洞察力的首要条件,是不被对方的外表所迷惑。人类是爱美的动物,也爱看美丽的东西,所以自古以来,拥有俊美漂亮的外表,做任何事情均较顺利。但就逻辑上而言,美丽的人未必拥有美丽的心灵、聪明的智慧;丑陋的人也不一定就迟钝。洞察力包括以下几种因素:
  (1)初步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处世作风;
  (2)明白对方的期盼;
  (3)看出对方的智慧;
  (4)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和信念;
  (5)知道对方的思考过程和原则性;
  (6)懂得动用适当的方式控制自己,有分寸地对待属于理智型或感情型的人。
  有了充分的洞察力,就有方法掌握对方的本质,也就不难从中看出他心中的企图,发觉他真实的一面,在万花筒般的交际场合中,你将无往而不胜。
  商品买卖是人类原始时代已有的交易行为,在人性参差的今日世界,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信用,值得与之合作呢?
  有时候“看人”的本领靠经验得来,也有人说类似江湖相士的“相人”法。姑且勿论你的“认为”,以下两点供大家参考:
  (1)眼睛是灵魂之窗,目光闪烁不完,与你说话时却看着另一方或望着地面的人,不是不守信用,便是自卑之辈,且慎选之。
  (2)经常说话说个不停的人,工作无法专心,也影响别人的工作情绪。
  通过观察了解对方的时候,还要看他是否有当机立断的勇气。一般而言,一个勇敢果断的人,应比优柔寡断的人更适合做生意。
  为了计划一项很小的事进行长时间的会议,参与会议的人并无创见,只是评来评去后才表决做与不做,是何等浪费时间!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把握时机,当机立断,比一天开几次会议来得实际,要知道多人参与的计划,并不一定是成功的计划。
  与其浪费时间在空谈上,不如看准机会,发挥决断能力,比其他崇尚空谈的公司,你会领先一步。任何生意交易,如果过于慎重,反而错失良机;虽然慎重是做生意的重要条件,但绝不是成功的必要因素。进行计划时,达到及格的标准就可以着手进行,如果事事追求完美,从而造成畏缩,会使计划迟迟不能实行。
  把握时机不等于草率行事,前者是不断留意市场需求,随时有着充足的准备,一旦发现有可行之处,立即着手进行;后者是对市场一无所知,只是闻风而动,是一种很冒险的行为。
  三、学会察言观色
  人的行为是由人脑的意识活动所控制和指引的。人脑的意识活动表现为心理状态,而因心理同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常根据别人的心理去推断别人的行为,也常根据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别人的心理。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告诉我们,为了改变或引导别人的行为,我们可以首先去努力改变或者引导别人的意识活动,即心理。人的心理现象既生动,又复杂,有着发生和发展的无穷奥秘。所以推销员必须要观察顾客的心理变化,察言观色,把握顾客的心理变化,适时地提出忠告,指导或诱导言辞,否则便会丧失销售的良机。 
  ---------------
  把握销售中的八个细节作个好的观察家(3)
  推销员在推销商品的过程中,顾客也许会不停地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变化。当然,在你向顾客推荐商品的过程中或者在让顾客亲自演试的过程中,他们可能多次表示出好奇心和兴趣,以至于表现出购买的冲动来。总之,在整个推销过程中,顾客的心理变化很大,起伏不定,犹豫不决。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推销员,由于有深刻的洞察力,一般都能从顾客在整个商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表情、动作、语言及神态上,准确地把握顾客的心理变化,所以察言观色是推销员掌握最佳销售良机的基本技巧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日两家公司在农业机械引进方面的一次交锋,就可以充分说明在推销中察言观色的巨大作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