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罄

第38章


  这位售楼代表在还价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做错了什么呢?
  还有一次,另外一位售楼代表与一位已看楼多次的顾客谈价,售楼代表开价45万(业主底价43.5万),顾客还价42万,这位售楼代表非常坚定地告诉这位顾客,说业主的底业是45万,42万是不可能买到这套房子的,后来经过几轮谈价后,顾客加了两面三刀次价,一次同意加价1万元,后来又同意加价5千无,即43.5万可以成交。这时,售楼代表看顾客的还价已经到了业主的底价,就同顾客说:“43.5万元虽然离业主底价有一点点差距,但已经比较接近了,这样,你先下一点诚意金吧,给我几天时间,我去同业主谈谈,如果几天后谈不到43.5万元,你交的诚意金我分文不少全部退回给你。”这位顾客听到要交钱,就有点打退堂鼓,赶忙说:“这事我得回去同丈夫商量!商量!明天回你电话定吧。”
  这位售楼代表在还价过程中,又有没有做错了什么呢?
  不管是一手楼销售,还是二手楼销售,在与顾客买卖谈判中“放价”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握火候,在恰当的时候对恰当的人放价才会起到效果,否则,多半是表错情,错失良机。
  要掌握售楼过程中的放价技巧,首先要先明白“放价”的目的是什么?一般来讲,如果在不能成交原情况下进行放价,一方面不会有任何结果产生,另一方面还泄露了自己的底价。因此,放价的原则是只有在可友爱成交的情况下才谈得上放价。放价目的可以用简单的两个方面来概括:
  结束游戏或者启动二度谈价
  例如,业主底价45万,你开价47万,顾客还价35万,凭我多年的地产经验,对于一套45万元的房子来说,35万和47万之间差距太大,要拉拢双方成交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时,你的放价就只能是零,告诉顾客:“这已经是实价了。‘这样回答的好处有:1、让对方心理明白知道,差距太大,没办法谈下去,没必要浪费大家的时间; 2、如果顾客想谈下去,必须以我的报价来还价,而不是我根据他的还价再进行还价; 3、生意不成,也就没有必要泄露房屋底价。
  结束房屋交易
  这是售楼谈价过程中“放价”的主要目的,也是我们在售楼中要时刻掌握的一个原则。不能成效的谈价,价放价;此外,放价是以成交为目的,所以一定要找对人放价,在现实售楼过程中,很多人非常喜欢砍价,但却没有决策权,一谈到要他下诚意金,这种人多半要回去“考虑!考虑!”,而回去之后,与决策人一商量,决策人是一定要再次砍价的。因此,你对一个没有决策权的人过早地泄露了底价,则多半在后半拍会受阴。就像本章中的第二位售楼代表犯的就是这种错误,在谈价之前没有搞清楚对方能不能做主,结果是到了关键时候,只能无奈地“纵虎归山”。
  因此,要放价,一定要掌握“可成交”这个原则,对于不能成交的谈价,最好是:“以不动制万动”,那怕是变成“逐客令”都好,不要轻易地陷入对方还价后设定的游戏规则,一定要主控谈价过程,以自己开价设定的游戏规则来玩下去。
  此外,在售楼放价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如下一些事项;
  放价不能过快
  大多数人对太快得到或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总是持怀疑态度,就像本章中第一位售楼代表,一下子把底价透露给顾客听,顾客肯定是不想念的,并坚持了压价,以至无法成交。这里,我并不是讲直率的个性不好,但要看用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人性本就多疑,在放价时,你的直率往往只能让你陷入困境。
  因此,在谈价时,一般要求“喊价要高,让价要慢”,当然,高是有要求的,要求合理,如果太高,会让顾客认为你没有诚意,这样就有可能轻率地毁坏了整个交易。
  要进行技术性坚持
  一般来说,买家喜欢试探价格,如果一经还价,就得到首肯的话,他一定会怀疑还有议价空间,是自己出价出得太高了。为了避免让顾客产生这种心理我们在顾客还价后,一定要进行技术性能的坚持,不管顾客还价是在业主底价之上,还是之下,第一个反应就是“太低了,猜想业主不会接受这么低的价格”。
  对于顾客的还价,一定要有一个短暂、适度的坚持,这样做的目次主要有:一方面让顾客不要轻易杀价; 另一方面则借机判断顾客是否有诚意以及是否决策人。很多时候,还不清楚对方是否决策人,就开始放价,结果到头来还是“  篮打水,一场空”。
  因此,在顾客还价后,一开始就要进行适度坚持,通过交谈测试顾客诚意度是否够,是否可以做主,是否可以先交些诚意金,在获得充分信息后,再进行价格的谈判,这样则更有利于掌控谈判过程。
  不要纵虎归山
  在现实售楼工作中,顾客口头上答应以什么价格成交,而事后则反悔的事件实在太多。这种没有落实文字及保证的承诺,往往经不起不国的‘理由’考验。因此,在谈价过程,放价过程的一开始就要灌输“诚意金”这个概念,并在恰当时候收取,切不可放完价了,还是两手空空。
  64、“喜欢”在售楼中的边际效用
  经济学上有这样一个名词:“边际效应‘,也被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此外,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状况,所产生的边际效应也会有所不同。这在我们房地产销售过程中,顾客对房屋的喜爱也是一样的,你每陈述一个好处与利益,顾客的喜爱程度是在不断地递减的。因此,同一套房子如果让两面三刀个不同的买家来竞买空卖,由于竞争者对房子的喜爱程度不同,他们愿意出的购买价也会有所差异,这并不是两个人的财力不同,而是他们两人对该房子的喜爱程度有所不同而致。
  在售楼过程中又如何利用顾客的喜爱边际效应呢?
  一、不要轻易过早开价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如果你去逛商场,忽然看见一套非常漂亮的衣服,你走过去观看,售货员就在旁边观察你。你突然问道:“这套衣服多少钱?”售楼员答道:“5000元,要不要试下?‘可能以你目前的经济实力,你会觉得太贵了,连试的欲望都没有了,它到底合不合你的身,你穿上去是否漂亮了很多或帅气了很多,无法知道,你可能会有种太贵了,不值得的感觉。
  相反,如果售货员一开始就让你试穿,让你在镜子面前自己观赏穿上这套衣服后你的“迷人”或“光辉‘形象,并不停地指出这套衣服是怎样的合你的身等,这时,如果你问道貌岸然:’这套衣服多少钱?”,当你听到5000元时,虽然你买不起,你会觉得这件衣服真的很好,怪不得这么贵。当你有能力时,或遇到有能力的朋友时,你可能会向他推荐。
  这就是为什么不要轻易过早开价的理由,顾客在准备购买房屋时,一般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的,其购买力有一定的弹性,如果你还没有完全让他清楚你所推荐的房屋所能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就轻率地告诉他价格时,可能也会像卖衣服那样,让他感觉太贵了,不值得,以至在仓皇心里对你推荐的房屋产生抵触情绪。你再向他陈述这套房子能给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时,他可能已经没有心情听下去,自然也就体会不到这套房子为什么这么贵,贵的好处是什么了。
  二、把握顾客喜爱临界点
  在购房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较多的购习竞争对手,或者受到其它一些紧迫感的压力时,往往最容易提升顾客对该套房的喜爱程度,这时,在他的心理承受范围内会迅速拉升成交价格。但一旦竞争对手或紧迫感消失时,这种喜爱程度又会迅速降低。因此,专业的售楼代表一定要把握住顾客的这种喜爱临界点。当顾客还价一旦等于或高于业主底价时,一定要抓紧顾客,不要给他太多的时间考虑,否则,很多时候考虑的结果就是“不考虑了”或者顾客启动二度谈价。
  有一次,一位物业顾问同一位顾客谈价,物业顾问开价36万,业主底价33万,业主第一次还价32万,第二次还33万,刚好到价。这时,物业顾问忘记要买家承诺,还一个劲地说33万,这么便宜怎么可能坚持说业主底价是36万。结果,这位顾客说,既然并差这么多,回坂考虑两天再说吧,说完就离开了现场。结果两天里没有任何音讯。这下倒把这位物业顾问急坏了,主动打电话告诉买家,说业主同意33万出售,可这时,这位买家的喜爱程度已明显下降,提出最多只愿意付31万成交。一宗眼看到手的买卖就这样砸了。
  因此,买家的喜爱程度一旦达到购买条件,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达成交易,切不可拖延,买家喜爱程度一旦下降,则会浪费所有努力。
第七章:成交篇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功的人是那些寻找他们想要的人,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就去创造机会。
  65、优势售楼法则
  有个人想买部二手车,买二手车一般都要经过一番砍价的。他想到要砍价一定要选一个比较少人看车的日子才容易砍价,人多的时候要想砍价,可能没人理他。于是,在那年下第一场雪的那一天早上,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购车大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