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生的一百六十九个小习惯

第15章


现在,随着社交圈的扩大,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后,才有知心朋友告诉我,其实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缺点。我希望别人能够容忍我的缺点,所以我也常常容忍别人的缺点。”
    容忍别人的缺点是尊重别人,同时,你也将赢得别人的尊重。相反的,只会招致别人的厌恶。一个不能容忍别人缺点的人,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朋友,而他的人生也难以成功。要改变人生,就要赢得朋友的支持。所以,在面对别人的缺点时,要尽量多一份容忍与理解。
也要宽容自己
    我欣赏一个人用“一百分”来要求自己,这样可以使我们更有创造力,更好地打造自己的美好人生。但“一百分”只能是一种激励手段,而不能成了束缚自己的绳索。比如,有的人明明做得很好,但他依然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将事情做得更好;有的学生,明明这次考试已经是九十九分了,还偏偏为了没有达到一百分而伤怀。我们可以理解其为追求完美,但我们应该明白,这世界本来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完美的。你要刻意去追求,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这样,你会感觉到生活很累。
    所以,我们应该多给自己一点宽容,让自己在宽容里成长。当我们能力不足时,告诉自己:“不要紧,再努力就可以了。”当我们犯了不该犯的错误时,告诉自己:“人生难免不犯错,通过努力改正就对了。”就如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自己的损失而悲伤,却会很高兴地去找出办法来弥补自己的创伤。”我们不能对自己太苛责,那样会使自己陷入颓废的境地,以至于不可自拔。多给自己一点宽容,会增强你的自信心,当你失败时,你就会对自己说:“失败是人人都会有的,没有失败怎么能成功呢?”
    记得有一位日本商人,精明能干,在人生中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但是,正如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因为一次决策失误而丢失了一笔非常好的业务。这在业界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误,更有甚者说他应该退休了。但他自己却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他对自己说:“我一生还从来没有过什么过失,不就是这一回吗?比起那些一生都经常犯错的人,我应该是好多了。这没什么,只是简单的一次经营失误,是可以补救的。而且,这也是学习的机会,我相信自己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他之所以能够以如此轻松的心态去处理这件事情,就是因为学会了对自己宽容。假设他不宽容自己,而是像外界那样苛刻自己,可能他就真的一蹶不振而“退休”了。
    多给自己一些宽容,就不会因为错误而感到自卑,也不会因此而缺乏自信心,影响到对人生与事业的追求。我想对那些因为一点小失误就对自己缺乏信任,从而萎靡不振的人说:“假如你们能多给自己一点宽容,情况就会得到改观。”人是感性动物,在追求美好愿望的同时也有犯错误的可能。犯错误本身没有错,不原谅自己,不改错误才是真正的错误。
    不宽容自己是跟自己过不去,这是在抹杀自己的创造力,人生会因此而黯然失色。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一百分”是激励手段,而不是束缚自己的绳索。当自己不能得“一百分”时,应该多给自己一点宽容。同时,这也是为了争取以后能够得到“一百分”。
第五章 调整良好心态的14个小习惯
心态平静,很难做出错误的决策
    平静的心态在关键时刻甚为重要,所谓镇定自若,就是平静心态的最佳境界。也许有人会说:“对于改变人生来说,平静的心态又有什么用呢?”我认为,这不但有用,而且还非常重要。比如,当你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时,就需要你拥有平静的心态,然后理智地做出决定。如果你贸然决定,就有可能为人生带来损失。
    在美国,有一家文化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关门,各路债主纷纷前来讨债,使得整个公司狼狈不堪。公司董事长想尽了一切办法才将所有的债主打发走。但是,还有一批员工的工资没有着落。公司的其他股东非常恼火,气急败坏地说:“公司都要完了,哪里还考虑得了那么多,几个小员工也成不了大事,根本不用理他们。”然而,公司的董事长却非常平静。他想:虽然公司面临破产,但是员工们平时都已经努力了,事情只能怪决策层经营不善,与那些勤奋的员工们没有关系。于是,这位董事长排除所有异议,想尽办法为所有员工们发了最后一次工资。当时,员工都不要工资,还是这位董事长强迫他们接受的。事隔多年以后,这位董事长准备东山再起,而且很快就要付诸于行动。听到这位董事长东山再起的消息后,当年那些员工纷纷回到他的身边,继续为他打拼。后来,终于闯出一番事业。
    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当初这位董事长也跟其他股东一样,不为员工们着想,不为他们筹措工资,多年以后这些员工是不可能回到他的身边继续为他努力的。而且,这一切都归功于董事长平静的心态,而不是意气用事。
    哈里斯是华尔街著名的风险投资家,他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平静的心态都是非常重要的。”哈里斯认真地回忆了当年一次惊心动魄的投资,当时,整个华尔街的人都认为某项投资很赚钱,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趋之若骛,偏偏哈里斯却不为所动。哈里斯说:“虽然我是一个风险投资家,但我天生比较冷静,凡事都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当时,我发现这么多人投资,就冷静地想了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赚的钱。经过仔细地分析,终于发现了里面的陷阱,所以避免了一次巨大的损失。”
    风险投资确实需要平静的心态,这个世界又有哪个行业、哪个工作不需要平静的心态呢?特别是当需要你做出非常关键的决策时,平静的心态就显得特别重要。我曾经看见很多因为一时冲动做出错误决策而造成损失的人,他们追悔莫及的神情可以表现他们的失落。所以我觉得,平静的心态对于我们来说的确非常重要,对建设美好的人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知足常乐,会避免意外的损失
    “知足者,常乐也。”这是一句古训,是说我们应该知道满足,杜绝贪婪,这样才会有快乐的人生。的确如此,曾经有一位西方人类学家说:“人类最不能满足的是欲望;贪婪是每一个人的共性,贪婪时刻给我们带来烦恼。”所谓知足常乐,并非是叫我们安于现状,而是要求我们正确权衡与处理自己的需求,不要让过分的需求扰乱我们的心情,影响人生快乐。
    我曾经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与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萍水相逢,老人并非泛泛之辈,年轻的时候是当时商界的风云人物。而今,老人已经完全告别了当年的“风云”。心若止水地在这风景怡人的地方修身养性,安度晚年。老人说:“我的生意做得很好,一直风光无限。但是,后来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商人纷纷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陷入困境。按照当时的情况,我应该退休了。但是,就在我准备退休的时候,出现了转机,似乎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利润。家人纷纷劝阻,说这是一个陷阱。但作为一个商人,我对其中的利润难以抗拒。”老人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说:“其实,当时我也知道这是陷阱,但我就是贪图其中的利润。现在想一想,真是犯不着,我当时已经很有钱了。就是这一次冒险投资,使我几乎损失了所有的财产。那次投资对我的打击非常大,甚至不想再打拼下去,所以就到这个地方来修养了。”
    让人感到可惜的是如果他不是那么贪婪,也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最终栽进陷阱。但他开心地说:“知足常乐啊,所以我现在非常安闲地在这里安度晚年。”
    就是在我身边的很多人,也还没有领会到知足常乐的真谛。他们总是哀叹自己没有得到这样那样,他们总是哀叹自己的条件如何差劲,他们总是哀叹自己的命运如何坎坷,所以他们常常忧心忡忡。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还有很多的人却远远不如他们。他们实在没有必要自我怜悯,自寻烦恼。
    所以我认为,要想拥有快乐的人生,就应该认识到知足常乐的真谛。也许我们的现实的确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想到很多人比我们还差很多,那么你就会得到满足,并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
随时自我反省,修改自己的计划
    无论是功成名就的人,还是一生平凡的人,他们总还是有得有失的。再成功的人,总有失去的东西;再平凡的人,他们的一生也还是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所以,一位成功学者说:“人生就是一次长途旅行,在每一段旅程中,既有得又有失,既有欢乐也有悲哀,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学会自我反省。”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一名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在调查中,他选择了一千名在各自领域非常成功的人士,针对“获得成功的方法”这个问题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透过调查得知,这一千名成功人士中,有九百多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做自我反省。这名教授根据这一发现,提出“随时做自我反省,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