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做老板/商谋子

第50章


  第108节:做人做事做老板(108)
  通常情况下,为了拿到订单,做成这笔生意,生意人都会有一种让步的心理,并且也有适时停止让步的思想准备,但即使你真的“放血”,给对方一个跳楼价,客户仍然不会满意,觉得还不够,贪得无厌的心理会使他们继续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这就产生了一个连锁反应,客户的要求会令生意人做出让步的举动,而生意人的让步又反过来刺激客户提出新的要求。对生意人来说,这是一种最不利的恶性循环。
  当然,在做生意时偶然地一次半次吃亏,“赔钱赚吆喝”,也不能说不对,可能还会由此而获得一个长期的客户,在日后来他个“堤外损失堤内补”,再把钱赚回来。但是长年累月地任由客户占便宜,你白白地给他“打工”,那也不划算。
  其实,有时候生意是不用刻意去“抢”的,虽说市场竞争者众,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吞下所有的订单。以大放血的方式抢来的生意,有时也只会受其伤害,而不会获得什么利润。接了这些由“肥肉渐变出来的烂骨头”,你会发觉犹如“鸡肋”一般,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所以,生意人在谈判中,绝对不要认为让步是理所当然之事。掌握和灵活运用让步,适当时大胆地说声“不”,才能使自己不至于在讨价还价过程中,惨遭失败。
  当然,生意人在谈判时也不是不能作出让步,而是不要轻易地让步。为了在谈判中占据主动,一定要事先准备好有关资料,并比较不同竞争对手的供货条件,可以使自己清楚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特长,以免被客户一番“神侃”之后,提出极其无理的“杀天价”的要求。
  因为人们的一般心理是“只有自己辛苦得来的,才是最珍贵的”,所以在重大问题上,生意人不宜太快让步,如果你让步太快,对方不用怎么费劲就达到要求,他是不会太珍惜的,反而会更加贪得无厌地提高要求。若每次让步的同时都能相应地削减对方的一些利益,比如价格可以降低5%,但付款方式可以更优惠等,则会令你更能稳定发展。
  如果那一个客户硬要你降价,生意人不妨好好算算有多少利润和风险,若是本来的价钱就很高,利润很丰,即使减去10%也可以接受,那就不妨答应其要求,但一定要声明这是自己的最后让步。
  若是本来就赚头不大,再降价之后恐怕连成本也收不回来,那就干脆终止谈判,并提前编好一些唬人的大话,像“我们的业务很大,多一个客户不多,少一个客户也没关系”之类的话,都可拿出应用,反而有可能使对方打消讨价还价的念头。这或许正是所谓的 “店大欺客”效应在作怪吧!通常情况下,大公司的交易,价钱订下来后很难更改,基本是一口价,买就买,不买就算,不用在条件上反复斟酌地浪费宝贵的时间。
  在买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交货的同时,及时收到货款,绝对不要在赊账条件方面轻易做出让步。
  现在各个公司之间纠缠不清的“三角债”已经够乱的了,千万不要加入新“三角债”大军的行列里去。在有的情况下,如果价钱已经很合理,甚至你已做出重大让步之后,对方仍然不肯及时付款,也可以放弃此笔生意,因为对方可能从开始就想“骗你没商量”,要东西不给钱。
  如果对方在谈判成交后提出一些额外要求,比如要知道产品的成本和利润,或供应商的详细资料和地址,生意人当然不能轻易给予。在此情况下,除了说一声“不”之外,还可以采取岔开话题,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方式进行回避。当他听到你无法满足其要求时,他也可能会知难而退。
  另外,在必要时,生意人不妨把自己的地位降格到打工仔,有关的决定需要回去请示经理,即可趁机打退堂鼓,鸣金收兵。对方刚才那个无理要求自然也就不了了之而告吹。
  鲁迅在批评中国人的惰性时曾说过:如果有人提议在房子墙壁上开一个窗口的话,肯定会遭到众人的一致反对,窗口也不可能开成。但如果他提议把整个房顶扒掉,众人则会退让,同意开一个窗口。
  第109节:做人做事做老板(109)
  其实,这种心理现象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由于没有满足你的第一个要求而心感愧疚,所以当你降低条件重提要求时,他会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在生意人的谈判中,完全可以巧妙地利用这种心理内疚,达到劝说对方接受建议的目的。
  在生意谈判时,如果双方在价格上争执不下,若此笔生意确实有钱可赚的话,生意人应该抱着“一尺不行,五寸也可以”的态度,不妨采取折中的办法,将双方的价格来他个“取中”,从而结束双方的争执。
  胡乱地接受客户的定价,是犯了谈判中“反主为客”的大忌。所以,为求生意成功,生意人既要令对方的要求受到应有的尊重,又让自己不要一味地唯客户马首是瞻,在双方持续争执不下的时候,“取中”不失为“双赢”的好办法。
  谈判,乃生意人之大事也,成败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此,生意人在商务谈判时,不懂说“不”,轻易地说“是”,乃谈判成功之大忌。
  赚了钱不要太张扬
  商人一定对“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观点深有体会,并举双手赞同。既然同意这个观点,就应当采取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积累实力。
  从创业期过来的公司,通常是处于开始盈利阶段,或许并没有回收投资,老板进行必要的调整、实施新的发展计划,甚至解决个人私事,都需要钱,钱从什么地方来呢?重要的来源就是利润的积累。
  生意已经进入平稳期的老板,守着一摊赚钱的事业,完全可以花费一段时间积累利润,增加自己的实力。这样做,尽管调整发展的速度慢一点,但是却十分稳健、从容。反之,在没有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就调整发展策略,则基础不牢,不容易承担调整带来的风险。
  生意只要上了正轨,维持现状,按部就班地经营,肯定可以赚取相应的利润。赚来的钱不要乱花,先攒起来,一段时间之后,老板手上自然就有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凭着这笔资金做后盾,老板才可以从容地进行企业调整和发展计划,不再受资源的制约,而可大展手脚。
  许多老板都相信钱一定要投资,要滚动发展,认为将现金留在手上是一件愚蠢的事情,通常情况下,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许多公司规模很大的大老板也没有多少现金在手上,钱应当投资,以求保值增值,这是生意人的基本常识之一。但是,对于刚刚渡过创业期的老板,上述观点则不适合,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首先,公司的事业刚刚站稳脚跟,应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而不是一直扩大经营规模。在这个相对稳定期,利润自然就会积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
  其次,先把握既得利益是人之常情,也是许多老板的想法。自主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多赚一点钱。创业期间辛辛苦苦,为钱着急上火的经历也是不久前的事情,现在能赚钱了,先达到一个基数也是必然的想法和做法。
  第三,收回投资也是经营生意的原则之一,如果创业资金中有外借的成分,这个要求就会更加强烈。
  第四,老板也理解公司的调整和发展必定要求一定的资金支持,适当的现金积累是必然的和必需的。
  因此,创业成功之后的老板,首要的目标就是攒钱。
  老板在创业期,十分艰难和辛苦,一切因陋就简,勤俭创业,其特征就是成本相对较低。积累实力如果采用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效果通常比较好。
  老板应当下定决心,再辛苦一段时间。大体维持创业期的经营方式和方法,压低成本,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加快资金积累的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事业已经渡过了创业期,开始考虑调整和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应当在创业内部宣扬仍然处于创业期的观点,暂时压抑、延缓员工对利益的期望和要求,以维持低成本营运。这样做确实是不得已,老板必须以身作则。
  牢记一点,老板身教重于言传,自己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员工通常也不好再说什么。
  第110节:做人做事做老板(110)
  大体维持创业期的经营方式和方法,通常时间不会太长,因为员工也不是傻子,老板赚了多少钱,大家都心知肚明,老板一定要做好平衡工作,不要弄巧成拙,陷自己于被动。通常情况下,老板应当等待员工主动提及,并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和策略。
  对于中国的员工,尤其是与老板一起创业的元老,多少都有一点私交的成分,大都会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看到老板赚钱了,而且是真正赚钱了,谁都不会轻易离开。向老板正式提出利益要求,通常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且员工大都不会看穿老板玩的伎俩,仅仅认为老板太过于敬业了。
  老板在接到创业员工正式的利益要求后,这种策略也就到此为止了,否则,会严重损害员工的积极性。
  生意场上的成功通常是寂寞的成功,很少有人会讲真话、实话。老板刚刚获得创业成功,一定要牢记“不可露富”的古训,因为这个阶段的老板,尽管创建了一个开始赚钱的事业,但并没有真正赚到多少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