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幽默化解困境/憨氏

第10章


他把畸形的、荒谬的现象往往看作是社会的缺陷、人类的弱点;他在解剖嘲笑别人的同时,也勇于自嘲自剖;他在嬉笑中袒露出自己纯真赤诚的灵魂;他要求人们在相互搀扶中一起踏着布满荆棘的道路前进。
    幽默感也是一种审美感,它把意味隽永的理性内容,和富有天真情趣的感性形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生活中一门独特的艺术,一种不可缺少的欣赏的对象。当然,幽默感不是单调的、平面的,而是多层次的、多色彩的。硬性要把幽默固定在一个模式里,限制在一个水平上,这本身就未免太幽默了。
    总的说来,幽默感可简概为两个层次:一是理解,二是创造。而有幽默感的人,必然是感觉敏锐的人,胸襟豁达的人,心理健康的人,笑颜常开的人;是别人乐意与之交往、与之亲近、与之为友的人。其中,心理健康、笑颜常开这一点尤为重要,正如嘉纳尔说过:“不会真笑的人,不是好人。”总之,有幽默感的人常是性格开朗、敢于思索的好人;是能理解和创造幽默的人。
    中国有许多寺庙,一跨进头幢大殿,殿堂居中常坐着一尊菩萨,就是那袒胸露腹、笑容满面的弥勒佛。据佛典经书上说:佛有三世,去世佛为燃灯,现世佛为如来,而这位露着个大肚皮、哈哈大笑的弥勒佛则是来世佛。这个说法挺有趣味,也寓意深长。我们要说的是弥勒佛龛的两旁常挂着这样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副对联的撰写者本人必定是个大幽默家。他深知幽默的三昧。如果我们撇开它那宗教的虚无主义的外衣,而取其实质,把它用来作为有幽默感的人的形容写照,那么岂不是再恰当不过了吗?幽默家不是那种一味耍贫嘴、爱刻薄的讽刺家,幽默家要有那么点“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要有那么点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要有一种不失原则的宽容气度,要有一颗明智理性的清醒头脑,要有一套想得穿、看得开、提得起、放得下、好寻开心、善开玩笑的本领。
    当然,幽默感是有层次的;幽默感层次的高低,常常取决于受教育的程度、文化修养的水平。但这并不是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文化修养高的人就一定有高层次的幽默感。事实上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人,美中不足的恰恰是缺乏那么点幽默感———人倒是很正派,但是毫无风趣,思想贫乏,感情苍白,与之接触,枯燥无味。相反,有一些文化水平很低的工人、农民,由于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有一定的幽默心理素质,因而言谈举止颇有趣味。当然他们所表现的幽默,其内涵往往不是很深刻的。
   一个人幽默感之有无,虽和文化教养有关,但其心理素质、气质、大脑皮层的神经类型看来却起重要的作用。同一个阶层、又有同样遭遇的人,有的有幽默感,有的则没有,因而,对待同样的命运,就会采取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幽默感与人的素质、气质大有关系。但这仅是基本条件,幽默作为一种才能来说,正如其他的知识才能一样,是只有学而知之,而无生而知之的。内涵深刻的幽默,往往富有哲学意蕴,是高度智慧的结果。通常被认为是较高的文化修养的一个方面,甚至是学者风度的表现。所以一般来说,具有幽默感的人要分三个层次:(1)理解幽默的人;(2)富于幽默感的人;(3)幽默家。
1.理解幽默的人
    这一类型的人通常不见得能说会道,更谈不上工于辞令、巧言善辩,但是他们却常常被人们视为谈话的好对手。然而会“谈话”有什么稀奇的呢?难道有什么了不起的学问吗?有嘴巴还有不会谈话的吗?是的,这谈话可大有学问,大有考究。按照林语堂的说法:
    说话是人人会的,但是谈话便高一倍,非人人所能。因为话到有味才谈,话而无味只是说。说话与谈话之间,大概如会议报告与文人小品之不同,或商人衣件与名士尺牍之差别。
    常人可与交语,而未必可与深谈,这就可见其中的区别了。
    理解幽默的人就是那些常被人称做善解人意的可人儿。当然他们还只是善听,还够不上善谈。他们只是当别人说到含蓄有味时,调侃诙谐处,能及时地、恰到好处地报以会心的一笑,然而能做到这一点也已经太不简单了。读者至此可能会想,这“会听话”究竟有什么值得称道呢?难道还能称得上一种才能吗?我们说,千万别小看了这擅“听话”的才能。
    中国有许多谚语,都是从不同角度称赞具有这种才能的人,都是从不同侧面感慨于生活中很少能遇见这种可与之深谈的人。例如,“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这是指的会听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当然是一种才能。又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里人们要求的“知己”就包含着要求谈话的对手“投机”,而所谓投机者,就是话听得进去也。彼此话不投机,还谈得上什么知己?所以“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这是谈话的必要条件。一唱一和,才能称得上知心,否则就只好三缄其口。
    因此,幽默如鲁迅也常感慨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既是知己,则理所当然地能听得进、听得懂自己话中的含义;只要略一示意,无需多费口舌,对方便心领神会,这是谈话的至高无上的乐趣。否则,即便讲得唇焦舌苦,对方仍然目瞪口呆,反应毫无,那“话”还怎么能“谈”得下去呢?还有什么谈趣可言呢?所以林语堂认为谈话的对手只要有“谈趣”就好,他说:
    “女子即使不能善辩,而仅有谈趣,能理会各种题目,也胜于呆坐说俗话的男子———在英美诸国的宴会上谈话也视为一种艺术。”
    “有谈趣,能理会各种题目”,当然要有一定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指善解人意,毫无疑问在很大程度上也指理解幽默。
    有人会认为,当今世界整天工作繁忙,哪有工夫闲谈?闲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价值呢?这真是一种可悲的见解。鲁迅翻译的日本鹤见佑辅写的《闲谈》一文说得好:
    世间忙碌起来,所谓闲谈者,就要逐渐消灭下去么?那是决不然的。
    倒是越忙碌,却越要寻求有趣的闲谈。那证据,是凡有闲谈的名人,大抵是忙碌的人,或者经过了忙碌生活的人……
    这是文章开头的一段,文章结尾处说道:
    没有闲谈的世间,是难住的世间,不知闲谈之可贵的社会,是局促的社会。而不知道尊重闲谈妙手的国民,是不在文化发达的路上的国民。
    读者请别误会,千万别把我们这里所说的闲谈,和那种不务正业的人无事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乱七八糟地胡扯谈、瞎聊天相提并论,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码事。我们所说的闲谈,是指有一定文化素养、有某些共同志趣和爱好的朋友之间不定期的聚会,交流感情、交换信息,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畅谈对某些问题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发达的国家早就知道一般人对于文学、艺术、社会问题的知识和趣味,常是由谈话得来的。有人甚至认为,西方国家的许多艺术杰作的构想、许多科学上的伟大发明都萌芽于某一文化沙龙的闲谈。杨振宁有一次对记者说,他和李政道两人对“宇宙不守恒”物理学定律的发现,也是两人在一次闲谈中突然萌发这一思想灵感的。
    屠格涅夫在《文学回忆录》中曾经说过:别林斯基是俄国著名的精通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家,其实他本人并不懂德文,不能读黑格尔的原著。他的辩证法知识完全是从当时俄国沙龙中和一些文化界卓越的知识分子朋友闲谈、讨论之中学到手的。
    谈话是一种艺术,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要使朋友之间的谈话气氛永葆诱人的魅力,则在于谈话的内容不受限制,谈话的方式无拘无束,兴之所至,海阔天空,但又始终不脱离知识性和趣味性一致的自然原则。要想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言者和听者双方都要有点幽默感,才不致使一场谈话变成枯燥的说教;只有幽默感才能使谈话过程始终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言者兴致勃勃,越谈越有劲,听者含笑点头,关键处欣然会意,有时凑上一句,常起画龙点睛的奇趣。此叩彼应,如鱼得水,欲罢不能,尽欢而散。
    由此可见,一个人即使笨口拙舌,但只要他敏于观察,勤于学习,肯动脑筋,善于思考,他就可以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能够理解幽默的人;有了理解幽默的能力,他就能交上文化修养高、才能卓越的知心朋友,就能为自己凿开一道不断汲取知识、经常丰富生活情趣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2.富于幽默感的人
    这一类型的人比仅仅能理解幽默的人高出一个层次,他们不仅善于理解别人的幽默,而且本身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荒谬的现象,发掘乖讹的因素,并长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化成睿智的语言,传达给周围的人们,制造欢乐的气氛,在嬉笑之余,又使人们回味和深思。
    现实生活中,会海泛滥、会议文件冗长,废话连篇,早已成了人们不堪承受的精神负担。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习惯成自然,也就无可无不可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