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传

第82章


同时,采 访要求之多,可达一星期 20 个。其中有一个引起了尼克松的注意。
那是来自《芝加哥太阳时报》的青年专栏作家鲍勃·格林的采访要求。 格林在信中说,他想与尼克松谈谈,这差不多是出于和“一个 8 岁的孩子想 
去迪斯尼乐园”相同的原因。尼克松回信他觉得受到了恭维,正在考虑。格 林在下一次的信中更为正式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最后,尼克松同意了。
格林本来只希望能够和尼克松单独地谈上半小时的,而实际上,尼克松 留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谈了近两个小时。尼克松什么都谈,从雪果的价格到 
他对纽约的印象,到对沃尔特·克朗凯特这样的“宽厚仁慈”之士有可能进 入白宫的预测。他谈到了林登·约翰逊,谈到了他将不再打高尔夫球,谈到 
了汤姆·杜威。然而,尼克松谈得最多的还是他自己。
开始他比较谨慎。我“从来不是个善于搞心理分析的人”,他承认道,
“我不试图分析别人,当然也不善于分析我自己。我认为,坦率地说,从事 这项活动的人??他们所做的事很多是表面的、牵强的,而且大部分是无用 
的。”不过,他又说,如果格林坚持的话,他也可以试试。
尼克松开始说道:“在我的政治生涯中,我认识了许多非常能干,非常 聪明的人,很多人身怀绝技,很多人具有领袖的气质。然而,他们只作到议 
员便止步不前了,他们从来没有进过参议院,也从来没有干过州长。导致这 一切的原因仅仅在于他们不愿意失去一个安稳的位子的风险,这样他们便在 
那个水平上止步了。从人们开始考虑自己的安全那一刻起,你就再也无需指 望他们还会向最高峰挺进了。如果不想陷入这样的悲剧的话,你就必须敢于 
冒大险,如果必要,你还要经得起失败。而且,很可能在失败了两次以后至 三次以后一切还要从头开始。这就是秘诀。”
尼克松顿了顿。“我的公共生活是颇为不易的——其原因无需深究。这 对家庭来说也是十分困难的,总之,一言难尽。然而我要说,即使我事先已 
经知道了以后将会发生的事情,我也不会拒绝一试的。”
也许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尼克松承认道。他的确不同常人:他为 人冷淡,性格孤独,不易接近。别的人或许可以“直抒胸臆”,而他不能。
“你必须保留一层帷幕,”尼克松解释道,“一个总统必须不同于普通 的老百姓。他应该保持某种形象。人民需要他那样做,人民不希望他与他们 
平起平坐,并说‘瞧,我和你们一样。’”
“杜鲁门被认为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尼克松接着说,“但是,相信我, 除了最亲密的朋友,他从不允许别人对他有任何不拘礼节的亲密举动。
“艾森豪威尔以其笑容可掬而闻名——但是他不让别人碰他。当然,他 可以和你握手并进行其他一般的接触,然而他绝不能容忍别人走过来搂住他 说:‘喂,艾克。’
“肯尼迪也是一样。尽管享有富于魅力的美名,他也有自己的某种秘密, 某种尊严。”
“那么约翰逊怎么样呢???约翰逊相信情感交流中的肉体接触一类的 说法。”
“我,当然罗,更像肯尼迪。” 尼克松说他自己是个拘礼的人。他的朋友们,包括雷博左这样的好朋友,
都对他以礼相待。他们总是称他“总统先生”而从不叫他“理查德”或“迪 克”。
“您是说,”格林问道,“当您和雷博左穿着便服外出,坐在一条大渔 船上,当他想请您喝啤酒时,他当真要说‘您要喝点啤酒吗,总统先生?’”
“正是,”尼克松回答,“对极了,就是这样。”他耸了耸肩说:“这 正是我的方式。我工作时总是穿着外衣打着领带的,信不信由你,这在一般 
人是难以了解的。我在写讲稿,看书,口授文件和做其他事情时都是外衣领 带样样不缺。即便是独自一人时也是如此。如果脱掉外衣我很可能会感冒, 就是这样。
“我从不想和谁过分亲密,甚至对最要好的朋友也不例外,”尼克松继 续说着,“我不要什么事都对别人讲——比如‘天哪,我睡不着觉,因为我 
为这样那样的事担心’,等等。我认为自己的烦恼应该藏在心里。我就是这 样的。有些人则不同,他们认为和知心朋友坐在一起把一切都讲出来是很好 
的精神疗法。我可不,指望我那样做算是没门儿。”
“我不让我的感情受伤,”尼克松总结道,“如果我有感情,我很可能 就活不下来了。”
他的很多朋友都没有活下去。“你看看报纸上的讣告栏,有 69,70,73,
74 岁死的,——都是我的同代人。他们死了,死于心脏病,癌症,还有别的 什么病。我从不操那份心,更不会为此感到恐怖,我只想每一天都可能是末 日。”
格林被感动了,他想说几句表示同情的话。尼克松似乎觉察到了他的这 一意图,便突然终止了采访。当那位记者起身告辞时,尼克松问起他的年龄。
“你几岁?”
“33。”
“33,”尼克松点点头,“我第一次当选众议员时也是 33 岁,那可是一 生中的好时光。”
几星期后,11 月 6 日,在里根于总统竞选中击败卡特的第 3 天,尼克松 出现在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苏联驻华盛顿大使馆。这天是苏联十月革 命 
63 周年的纪念日,苏联人举行晚会。上千位宾客出席了晚会,伏特加散发 出芳香。在等待与苏联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握手的行列中,基辛格向一 
名记者否认有关他的一些传闻:不,他并不准备出任新总统的国务卿或驻北 京大使,他简直不知道这类议论是自动流传起来的。
基辛格正要回答记者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时,尼克松威仪堂堂地走进了大 厅,他用臂弯将基辛格带过来,推着他向队列之首走去,口里说着:“享利, 
你跟我来。”多勃雷宁满面笑容地迎接了他们。尼克松也报以微笑并摆好姿 势让记者们照相。看到记者们纷纷围上前来,他便开始讲话了。他预言华盛 
顿将会欢迎新政府。“将会出现崭新的风格——我没有批评现任政府的意思
——不过的确不一样。”里根是一位“理智、可靠、并且强有力的人物。” 对苏联来说,只要过上一段时间,苏联人最终是会喜欢里根的。正如苏联人 
过去也不喜欢他尼克松一样。“但是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
当尼克松离开晚会时,关于尼克松将会东山再起的谣传比任何时候都盛 行了。
人们在传说着,尼克松不但是卷土重来,还简直是捭阖纵横,为所欲为。 甚至有报道说尼克松已经在收拾行装,准备赴北京任大使了。然而这一切全 不是真的。
但有一点是真的,在尼克松前次访华 10 周年时,他将再次访问伟大的中 国。
“水门事件”使尼克松从政治的顶峰跌落下来,勇气使他从屈辱中挺了 过来。
以前他曾对自己的助手说过,“10 年以后‘水门事件’在历史书中还会 占几段,50 年以后它就只是个小小的脚注了。”
让我们永远憧憬着未来,永远不要向后看。
1994 年,美国新泽西州的萨德尔湖畔,一个垂暮的老人斜倚在林荫中的 靠椅上,他的膝头上摊开着一本书,那是他前几年心血的结晶——《领袖们》。
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 他是绝不下跪的。“水门事件”令他十分屈辱地从总统宝座上跌落。他
经历了沙漠一般的枯寂之后,终于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的眼光落在了下面这一段话上: 领导人的活动始终是多方面的。他有公开的一面,也有私下的一面,有
千百万人看到的面孔,也有辅佐他治国的一小批人看到的面孔。??所有领 导人都希望由历史证明他们的正确。有些人的声望在离职以后反而更高了,
有些人则江河日下。历史的判决有时使巨人变成侏儒,有时候原来的侏儒则 变成了巨人。
历史将如何来判决自己呢?尼克松漫无边际的思绪又回到了现实。 他太疲倦了。奋斗了一生,应该好好地休息。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他的灵魂慢慢地飘出了躯壳??
本书由TXT小说电子书下载网站http://www.sjtxt.cn提供.
声明:本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1.推荐使用TXTBOOK Reader 电子书阅读器V2.0阅读电子书,下载地址:http://www.sjtxt.cn/reader/
2.手机访问TXTBOOK wap网站:http://wap.sjtxt.cn,享受随时随地的阅读
3.找小说,上小说找着看:http://zzk.sjtxt.cn
4.下载手机软件,游戏,上3G手机资源:http://3g.sjtxt.cn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