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女寻肉说明书

51 第四十九章:其妙莫名


这次议事会,霍山听得莫名其妙。
    照例是前方奏报,然后是城池防御,伤亡兵士,所用粮饷。张典的确是名将才,短短一月,已收复几座重要城池,将岭王迫回老巢,收了声势。然而,战场地处炎方,劳师远伐,北方兵士水土不服,想要一举拿下岭王据地,实在是件难事。于是,有人提议,让熟悉南方的将领,带领南方兵士前去支援。
    于是,沈沦凡成为最佳人选,纪离言曾到南方暗中调查过岭王虚实,也在被推举之列。这些都不奇怪,奇怪的是,霍山也被提议,要她跟随纪、沈南下讨伐。更奇怪的是,祺王并未反对,新皇表示赞同。于是,这次南征,便成了一个奇怪的格局,沈沦凡挂帅,纪离言任军需官,霍山则挂名监军。
    “小山从未研习兵书,也对战事一无所知,恐怕监军做不了,还请皇上三思!”霍山实在忍不住,开口道。“王爷,你没意见么?”她转向祺王。
    “监军由你担当,实在是不二人选,山儿就不要推辞了。”祺王眯眼笑着,“自古有女将军花木兰,有女勇者缇萦,有女智者黄阿丑,本朝若是出个女监军,说不定也可名留青史。更何况,这监军是本王王妃,实在是件很出彩的事,本王哪会有意见。”
    “沈公子?”霍山又将希望寄托在沈沦凡身上。却不知沈沦凡正盼着将她带出王府,只有点头的份,哪还有反对之说。
    “纪大哥……”她无奈看向纪离言。
    “皇上,还请三思,小山说得不无道理,她不懂兵法不看兵书,也不知监军有何意义,去了又有何用?”纪离言虽然不明白霍山不肯离开王府的用意,却对她的意思心领神会,进言道。“这一路山高水远,行军疲惫,何况她身体抱恙,恐无法承受这长途颠簸。”
    沈沦凡扫过纪离言与霍山,忽然也明白了什么,接言道:“纪公子一番话,倒是提醒了沦凡,江南与岭王所在之地,气候又有不同,我等男子尚且需要适应,她一介女流,又头痛频犯,实在不适合长途行军。”
    “朕倒是想身先士卒,怎奈朝中琐事缠身,琮弟又需帮朕排忧,也无法前往,别人都无南方经历,更无武功防身,祺王妃武功高强,又出身于武将世家,即使未读兵书,也有天赋。”新皇一指朝南方向,“那里百姓正盼着朕的大军,那里兵士正盼着朕的援手,可叹,可叹朕无暇□□,不能御驾亲征啊!”
    这一番话,叫霍山再开不了口。
    “兵书兵法之事,你莫要着慌,其实这次出征还有一人,你们也不算陌生,便是今科状元傅谨昕。”新皇的这句话,让霍山心中一震。
    “他去干什么?”祺王皱眉,这安排,显然他也不知情。
    “自然是兵书兵法之事。”新皇答。“或是计策谋略之论。”
    借口!兵书兵法,沈沦凡如果不知道,也不会让他挂帅,计策谋略,纪离言若不懂得,也不会乔装南下探虚实。单是纪离言手下的黄成与龚一飞,也不是等闲之辈,更何况有沈沦凡的节度使参军,与朝廷的精锐良将。一个文弱书生,且是一个刚中金榜未有实战经验的状元,就算熟读孙子,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恐怕毫无用处。
    这新皇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
    皇上金口,圣旨亲谕。
    于是,一支经过整编的军队,由这四位极是不搭调的将领统率,即将向岭王据地开拔。
    霍山并不怕打仗,自小听说书的说多了,又听老爹醉酒时说当武将出兵,自然对战事并不畏惧。只是,她担心双亲在京城,祺王会和他们说些什么,又会得到怎样的对待。毕竟,她的人质身份算是解除,如今的人质,是她的两位至亲了。虽然没有看到过他们本人,但是祺王带来的一些书信,哪怕是只字片语,她也已经知道,他们到京城了,并且在祺王手里。
    其实,她也明白,这个监军,其实就是要为祺王与新皇做眼线,牵制纪离言与沈沦凡,顺带牵制前行军。
    纪和沈还不明白,因为她没有机会说,但她不担心他们,只要一有机会说明,他们立刻会理解她。只是,傅谨昕不明白,只当她已成为一个虚荣女子,贪图富贵荣华,又爱贪功邀赏,才会做这本朝第一女监军,以王妃的身份前往南伐。
    是啊,任谁都会这样想。从天牢重犯到皇亲王妃,这比说书的情节还要离奇,能有几人相信,她是不自愿的,迫不得已?
    然而,她竟不那么在乎他的误解了。甚至连他们曾经的过去,她都开始慢慢淡忘。那些本来记在心里,刻在骨子里的话语,现在她连完整的一句都想不起。或许,这就是伤口慢慢愈合的表现?
    皓月当空,花香清幽,这暮春,竟也惹人愁思。
    明日便要出征,霍山并不知该准备什么,呆呆看着小丫头将衣衫杂物放进箱奁,好似一只没有生气的泥偶。
    “姑娘,王爷在小花厅摆了践行宴,请您过去。”有仆从来请。
    霍山应了声,浑浑噩噩跟着那仆从向小花厅走去。那小花厅在正寝旁边,是祺王偏爱之地。霍山一路走来,到了门口才想起来,问那仆从这宴席有几个人。
    “王爷说,是特为姑娘准备,没有别人。”那仆从说着,将小花厅的门开了,引霍山进去,报了一声,立即退出去,顺手将房门关好。
    霍山看看左右,两支青铜仙鹤烛台上燃着两支红烛,花厅内香气袭人,周围是一圈不知名的粉色花卉,娇艳可人。正中的檀木桌上摆好几碟小菜,一壶酒温在水钵之中,临近放了两副碗筷。
    祺王本是弯腰在替花草浇水,见霍山走近,遂把水桶放下,朝她一笑。“来了?”
    “嗯。”霍山自顾自挑地方坐下,“你这身打扮,我倒是第一次见。”
    牙白裤子的裤脚塞在一双低筒便靴中,前衣下摆用一根带子系在腰间,一件淡灰绸褂,领口微敞,额头有亮晶晶的一层薄汗,一缕黑发落在额上,自由随意,这样的祺王,少了一分皇家贵气,却多了几分亲近,像是寻常人家的花匠,似乎随便问他几句,便会与你说一大堆东家长西家短的平民琐事。
    “有何感想?”祺王站直腰,捶了几下。
    “像我家隔壁的隔壁的花匠大叔,就是最爱唠叨的那个。”霍山抿嘴笑。
    “那大叔也有本王这等气派?”祺王昂头,拍拍胸膛。“也有本王这等英姿?”
    霍山低头掩去笑意,“比你年纪大些而已,他年轻时也是十乡八里有名的美男子,有多少姑娘倾慕于他,还有差点为他出家的呢。”
    “那本王去做花匠,岂不是你们全乡的姑娘都要夜夜相思?哎呀,那门槛一定要好木头,否则迟早被踏破。”
    霍山实在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
    祺王凝视霍山片刻,忽然道:“这是你来王府后的,对本王第一次笑。”
    “是么?”霍山不记得,也没费心去记。
    “你笑起来甚是好看,不过可惜,明日你便要走了。”
    霍山眸子一转,露出一个娇媚笑容,向祺王靠过去:“如果你放了我爹娘,我天天笑给你看。”
    祺王眯眼,勾起唇角,轻轻托起她的下颌,柔声道:“你若是天天对我笑,我就让你天天见你爹娘。”
    “真的?”
    “不过,是南伐回来之后。”
    霍山一把打掉他的手,将凳子搬开数尺远,很是愤愤,“说了跟没说一样。不是说给我践行吗?快践快践,本小姐吃了饭,还要回去准备。”
    “你这么急要离开本王么?”祺王将凳子挪近,忽地抓起她一只手,“你好歹是本王的准王妃,难道不会小别胜新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