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红十月

第90章


                 
“可现在不再是了。”纳尔莫诺夫宣布了两小时前作出的决定。“克格勃将兵分两路调查这起丢人的事件。一个小组将调查我们在华盛顿的间谍人员提供的情报;另一组将按那封据说是拉米乌斯舰长写的信是真实的这一假设进行。如果说这是一个叛国阴谋,那也完全是可能的,因为拉米乌斯能够根据现行的规定和做法挑选他自己的军官。国家安全委员会将就继续这种做法是否可取的问题,目前舰长们对他们部下军官前途发展的控制程度以及党对舰队的控制等问题,向我们提出报告。我认为,我们一定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更加频繁地把军官从一艘舰艇调到另外一艘舰艇任职。如果军官们在一个地方呆得久了,他们显然会在忠诚问题上出现混乱情况。”
                 
“你的建议会毁掉我的舰队的效率!”戈尔什科夫敲打着桌子。“那是一个错误。”
                 
亚历克山德罗夫纠正说:“是人民的舰队,上将同志。是党的舰队。”戈尔什科夫明白这个主意是谁出的。纳尔莫诺夫仍然得到亚历克山德罗夫的支持,这就使总书记同志的地位牢靠安全;而这也意味着在座的其他一些人的地位并不牢靠安全。是哪些人呢?
                 
帕多林听了克格勃的建议心里就反感。那些臭间谍对海军的情况能有多少了解?对党又有多少了解?他们是一伙不可靠的机会主义者。安德罗波夫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政治局现在竟让这个乳臭未干的格拉西莫夫攻击这支保卫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部队,这支部队曾把国家从安德罗波夫集团手中拯救出来,始终是忠实可靠地献身于党的。但是它一直是这么干的,不是吗?他想,正如赫鲁晓夫把朱可夫搞下去一样,在贝利亚被搞掉之后,是朱可夫促成赫鲁晓夫继位的。
现在这些混蛋竟搬出克格勃来同军人作对,也不想一想,巩固他们地位的首先就是军人……
                 
“至于你,帕多林同志,”亚历克山德罗夫继续说。
                 
“是,院士同志。”帕多林现在显然找不到什么借口了。总政治部最后批准了对拉米乌斯的任命。如果拉米乌斯确实是个叛徒,那么帕多林就会受到判断严重失误的谴责。但是,如果拉米乌斯是个不知情的人质,那么帕多林和戈尔什科夫就是受骗而采取了轻率的行动。
                 
纳尔莫诺夫接过亚历克山德罗夫的话茬。“将军同志,我们发现你的那些保卫‘红十月’号潜艇安全的秘密规定执行得很成功——除非,就是说,拉米乌斯舰长是清白无辜的,而且他亲自将艇毁掉,连同他手下的军官以及那些肯定是来窃取那艘潜艇的美国人一起同归于尽。不管是哪种情况,在克格勃检查从沉艇上得到的部件以前,看来这艘潜艇并未落入敌人手中。”
                 
帕多林眨了几下眼睛。他的心跳加快了,感觉到左胸一阵剧痛。难道就这样轻轻地放过他了吗,那是为什么?他过了一会儿才明白,他毕竟是政治官员。如果党在设法重建对舰队的政治控制——不,是重申从来失掉的东西——那么政治局就不能罢免掉党在高级指挥部门的代表。这就会把他变成为这些人的附属品,尤其是亚历克山德罗夫的附属品。帕多林最后认为他可以同意这种想法。
                 
而这可使戈尔什科夫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虽然这要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但帕多林肯定,俄国舰队将会有一位新领导,这位新领导的个人权力不会大到可以在没有政治局拍板的情况下自己决策。戈尔什科夫名望太高了权力太大了,而党魁们不希望在高级指挥部内有一个拥有那么高个人威望的人存在。
                 
我的脑袋总算保住了,帕多林心想,万万没料到自己会交上好运。
                 
纳尔莫诺夫继续说:“格拉西莫夫同志将与你们的政治安全部门一起工作,负责检查你们的各个工作环节,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如此一来,他现在岂不成了克格勃在高级指挥部里的间谍了吗?也罢,反正他保住了脑袋,保住了职务,保住了别墅,也保住了两年以后的退休金,所花的代价很小。帕多林已经心满意足了。
                 
                 
                 
                 
                 
                 
                 
潜艇兵从头再来侃潜艇
                 
送交者:佚名
                 
隔着神秘的面纱,一般人对中国潜艇及驾驭它们的人了解有限,潜艇兵也很少站出来侃谈自己从事的工作,笔者作为一个曾经在潜艇服过役的人,觉得这个事总得有人来做,机缘凑巧,这次这个人又是我。
                 
潜艇的异与同在现代兵器中,潜艇是最含威不露的一种。从外观上看,潜艇没有其他军舰那样到处布满令人感到可畏、复杂的探测装置与杀气腾腾的武器,它光滑、线条优雅的艇身使它看上去并不象是个如此危险的家伙,以致对军事不甚了解的人对它的杀伤威力表示怀疑:它用什么武器作战呢?它真有那么可怕吗?
做为一名当年的潜艇兵,这样的问题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但依我的经验,对那些为潜艇的威力瞎操心的人好象再怎么费劲解释也是徒劳。
                 
也是,传统海战中水面舰艇编队发威时炮火连天的壮观景象确实慑人心魄,潜艇可造不出这么大声势——当然,我说的是从前,现在的飞航式导弹核潜艇大打出手时的声势一点也不输水面舰艇,但又有谁见识过呢?水面舰艇总是那样张扬与炫耀:每当出战总是浩浩荡荡、大造声势,现而今“炮舰政策”更多的是靠这种大事张扬的军事行动来给对方造成心理震慑并使对方屈服;潜艇的做派则截然不同,它出航时总是声色不露、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的行踪,但效果似乎恰恰相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马岛海战:浩荡而来的英国水面舰艇编队没能吓退阿根廷海军,但深藏在荒洋之下的英国核潜艇一出手,阿根廷舰队就吓得溜回港口再也没敢露面。如果你对阿根廷海军看不上眼,那么我告诉你,连美国海军的航母编队碰到诸如俄罗斯“奥斯卡”级核潜艇时照样也躲得远远的,若不信,你可以看看美国人自己写的《“尼米兹”号环球航行佚事》(《舰船知识》2000年第7期有载)。潜艇确实有股一声不吭、出手就要拿命来的狠劲儿,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对任何一支象样的海军而言,潜艇也许不是万能的,但没它却是万万不能的。
在某种程度上讲,它的作用与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有时甚至是惟一的:想想看,只有谁才能在被冰盖覆盖下的北冰洋执行反潜任务?惟有潜艇。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的出,但,这次就免了吧?
                 
由于各国技术水平与设计思想不同,各国的潜艇必然存在差异,这是毫无疑问的。就象有的国家汽车方向盘左置、有的右置,动力也有前驱动、后驱动之分一样。潜艇给人感觉最明显的区别是采用单壳结构还是双壳结构、是采用艇体升降舵还是采用舰桥升降舵、舰桥有否观察窗、舰桥是靠前布置还是靠后布置、螺旋桨是单桨还是双桨,等等;另外还有诸如潜望镜有纵列布置与并列布置、鱼雷发射管有前置与中置、发射方式有气动与液压、舱室内部布置的不同……等等,这些差别对熟悉了本国潜艇的潜艇兵来说都会产生异样的感觉。如果说各国潜艇其它舱室的差别是一碗豆腐、豆腐一碗的话,那么潜艇指挥舱的电子化程度的差别则是最令潜艇兵感到震撼的了,这种差别体现了不同国家技术水平的巨大差异。
从我们所能看到的影片与图片资料来看,美国的SSN-21“海狼”级电子化程度之高、之复杂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对看惯了粗笨的机械式仪表、阀门、手柄的潜艇兵,这种震撼尤其明显。有的国家对本国潜艇兵好象宠爱的有些过份,比如法国就规定他们的潜艇兵干到35岁就可以退休,因而法国潜艇兵看上去个个都挺年轻。与此相反的是美国,美国潜艇上那些挺招眼儿的老军士的年龄足以当法国潜艇兵的大叔。他们代表了世界上潜艇兵的两个极端,这也算是美、法两国间最引人注目的差异吧?不过现代潜艇对潜艇兵的体能要求已不是太高了,要的是思维敏捷、耐力与经验,好象这两个国家各有道理与侧重。有意思的是美国、法国潜艇兵休息时都爱“码长城”、玩“麻将”——当然是洋麻将(多米诺骨牌?)
了,这点与中国潜艇兵爱JQK 地甩扑克、“敲三家”恰成对照。
                 
其实各国潜艇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