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红十月

第93章


此时全体人员已下到舱内、升降口关闭、潜望镜升起,舰桥未装升降舵的艇型艇艏升降舵推出。
                 
3.由半潜状态潜到预定深度经检查潜艇舱室水密状态良好后,就可以向中间组水柜注水了,一但注水完毕,潜艇就可以下潜了,此时螺旋桨推动潜艇航行,通过转动艏艉升降舵潜艇就可在工作深度上下潜浮机动了。
                 
速潜则是在所有水柜都注水的基础上向速潜柜注水,这时潜艇就会加速下潜了,当潜艇达到一定深度后速潜柜要适时地排水,这样即保证了一定的下潜速度又不致使高压气消耗过多。速潜柜排完水后,气体要排放到舱室里来,以免外泄暴露潜艇位置,潜艇舱室压力会因此而增高。速潜柜并不大,一边一个,以R 级潜艇为例,其容积总计只有12立方米左右。
                 
潜艇的某些水柜还可以装载燃油,从而可使潜艇航程大增。虽然水柜的补重水阀处于打开状态,但由于油比水轻,所以两者阵线分明,各位不必担心油水会混合影响柴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潜艇在水下还可潜坐海底,此时发动机可停伡,如果海底周围再有点山峦、礁石群之类的,那将是潜艇非常不错的藏身之处,它们对反潜兵力的声呐形成的反射声波非常杂乱,会使它们的对潜搜索难度大增。不过潜艇必须每隔3 —4 小时动动地方,否则潜艇容易被海底的泥沙淤住浮不起来。记得有一次某潜艇搞潜坐海底训练时被泥沙淤住了,潜艇又是动伡、又是左右晃动艇身,反正是费了很大劲儿才总算脱身,搞得全艇上下紧张万分,党员都交最后一次党费了。好悬!
                 
海水的密度跃层叫液体海底,这是一种特殊的海洋现象,碰到这种情况潜艇还可以潜坐液体海底,这时潜艇可以停伡去扮演端坐云端的“大仙儿”了,此时的“云”就是密度跃层,潜艇有项训练就是潜坐液体海底。
                 
潜艇由造船厂出厂或执行重大任务前还要消磁。海军有专用的消磁场,消磁时那些粗大的电缆横七竖八地布满艇身,此时潜艇极象一种用线绳左捆右扎、叫不上名来的熏肠。不过你可千万别以为那些电缆是随便布放的,拿着专用仪器的消磁兵左测右量的且调整电缆的位置呢。消磁电缆极其沉重,需要调整电缆位置时能把一干精壮汉子压得东倒西歪的,电缆砸在艇身上会发出沉重的闷响。消过磁的潜艇自身磁辐射信号会强度大减,反潜飞机磁异探测仪的狗鼻子会因此而嗅觉大减。
                 
浮起——潜艇的正常浮起可分为四个阶段:自工作深度浮至安全深度;自安全深度浮至潜望深度;自潜望深度浮至半潜状态;自半潜状态浮至水上状态。当艇长下令:“尾倾×度,浮至深度××米”时,航行的潜艇就在舵力作用下浮起了,在安全深度停留一下的目的是要用声呐搜索海面,以防止与水面航行的舰船发生碰撞。潜艇一般只用被动声呐搜索,各国都如此。千万别以为现代潜艇声呐有多灵光,如果操作不当或不经心很容易与水面航行的舰船“亲密接触”,发生在2001年2 月的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格林维尔”号撞沉日本的拖网实习船“爱媛”号就说明了这一点。
                 
顺便说一句,“洛杉矶”级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之一,它一气儿造了62艘创了世界之最,这足以说明挑剔的美国人对它的性能相当满意,它的产量如此之大,几乎可以肯定世界上再也不会有哪种核潜艇敢跟它在产量上比试比试了。
                 
关闭主机、处于漂泊状态的船只对上浮的潜艇来说尤其危险,所以水面舰艇与潜艇进行对抗训练时严禁水面舰艇停伡,这方面曾有过血的教训:中国的418号潜艇就是在协同训练时因撞上处于停伡系泊状态的“衡阳”舰而沉没的,《兵器知识》2001年第2 期曾对此作过披露。这次损失惨重的事故是中国潜艇部队进行安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课。
                 
当潜艇利用伡、舵航行到潜望深度后,就会打开供气阀排净中间组水柜的水,使艇由潜望状态浮至半潜状态了。向水柜供气的气流声很大,在舱内听上去就象自卸翻斗卡车在卸一车碎石子,随着“哗——”的一声气流排水的声音完了,潜艇就开始摇晃了,因为现在潜艇处于半潜状态了:处在半潜状态的潜艇稳性不佳、机动性较差,舰桥左右摇摆得厉害。随后潜艇要启动柴油机产生低压气或干脆就用废气打入艏艉组水柜排水,用低压气、废气排水的目的是节省气瓶里宝贵的高压气。当水排净后,潜艇就恢复了全部预备浮力、处于水上状态了。柴油机启动前,由舰桥至柴油机舱的升降口、水密门都处于打开状态,柴油机启动后你若身在指挥舱、后蓄电池舱这一趟柴油机工作时所需空气的必经之路上,就能感到扑面而来的气流“呼呼”作响、非常强劲,有若站在供航空研究之用的风洞里。衣服、裤腿儿都被吹的“呼啦”、“呼啦”乱响,在迎风面,衣服都被吹得紧紧地贴在身上。潜艇兵有时开玩笑说:“要是当潜艇兵年头多了,人非得吹成流线型不可”,柴油机工作时耗用的空气之巨由此可见一斑。想想这个地球上还有那么多的发动机在跟人们争夺宝贵的空气,真真令人担忧。
                 
紧急浮起则是向所有水柜供气,潜艇就会快速浮起了。但快有快的麻烦:由于舰桥与上甲板的透水部分的海水来不及流出,所以此时潜艇重心上移,横稳度减弱,如受横风浪的影响容易倾覆。还有就是紧急浮起时应该停伡,防止浮出水面后螺旋桨打空伡而损坏动力装置。
                 
从影片资料上看,美国的核潜艇则另有一套:它们会开足马力从水下直冲水面,就象一头发怒的钢铁怪兽一样浑身水淋淋地蹿出水面,然后“啪——”地平着拍在海面上,大片溅起的水花形成白色的水幕,景象颇为壮观。要是没有心理准备,眼前突然冷不丁蹿出个黑咕隆咚的庞然大物,我想谁都会被吓一跳。美国牛仔着实生猛。
                 
“开饭喽!”
                 
潜艇出海时开饭也是一景,随着扩音器的喇叭传来“现在开饭,×舱×舱打饭”,被点了名的舱室的值班人员便提桶端盆地穿越狭窄的过道涌到后蓄电池舱去打饭,潜艇厨房就盘踞在此。
                 
艇上厨房用的是电灶,全艇五、六十人(常规潜艇)的一日数餐全都由这间巴掌大的厨房烹制,一顿饭下来几菜一汤的耗电着实可观,之所以说数餐,是因为昼夜航行时夜里还要加“夜宵”。厨师非常辛苦,别人都能换班,就厨师命苦没人接替,因为按编制潜艇只设一名厨师。但他也有几个约定俗成的助手:副政委、军医、译电员,蓄电池舱的弟兄们也会帮厨,若光练他一个人,那大家出海就喝凉水嚼生大米吧!  为使出海时做饭尽可能少花功夫,所以潜艇出海前装艇的鸡鸭鱼肉之类的食品差不多都是过了刀、过了油的半加工品,连馒头、花卷之类的都是提前蒸好的,蔬菜之类能择洗的尽量择洗,因为一旦出海,用水会非常紧张,处理菜皮、菜叶子也非常麻烦,费水、费电不说,闹不好还可能因此使潜艇丧失隐蔽性,这些还是提前处理了好,否则真会麻烦在后头。
                 
潜艇指挥舱的下层有冷藏库,这些主食、菜们就放在里面。当潜艇远航时就要带很多食品了,由于冷藏库装不下,此时潜艇的某些舱室、过道都会堆满食品:成袋成袋装在麻包里的大米、成箱成箱的水果罐头、成筐的新鲜蔬菜、水果…
…除非专门在潜艇里腾出一个舱段专门放食品,否则休想把这许多食品装下。
                 
恕我孤陋寡闻,我还没听说哪个国家的潜艇单设一食品舱段的呢。以美国为例,就凭“洛杉矶”级核潜艇上的水兵平均每3 个人只有2 张床铺的拥挤劲儿,怎么可能节外生枝地多此一举?不信你去翻翻汤姆。克莱西写的《核潜艇之旅》的“生活空间”一节,美国人也这么干。潜艇就这条件,各国都如此,美国人对此倒也不避讳。
                 
出海时能有个好胃口真是福分,碰上大浪大涌天气、又长时间处于水面航行时饭菜总剩,因为晕船晕得大家没了胃口,许多潜艇兵都“害口儿”吃不下东西。
此时一碗粥加点榨菜丝绝对是佳肴,水果罐头、方便面也还入口,千万别拿大鱼大肉给晕船的同志添恶心,因为此时他们一闻油腥味儿就想“交公粮”!干潜艇这个行当,吃饭确实是一关。不过夜航时牛饮香喷喷、热滚滚的咖啡(速溶的不灵,得是咖啡豆煮的那种)确实来劲,也特提神,不过一般来说只有指挥舱的人员才能享受这份待遇,这也算是一种“特供”吧。若久在燠热难耐的舱室,吃片刚从冷藏库“请”(不用“请”字不足以表示远航时其弥足珍贵与过程的隆重)
出来的、冰凉沁人的冰镇西瓜,那滋味、那份享受别提多美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