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品青铜时代

第54章


而且在灭亡前五年还发生过一次重大地震,史书记载“地坼东西百三十步”(汶川地震最长裂缝135米),级别和汶川地震相当,对赵国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不利,这也是灭亡的一个原因,虽然只是客观上的。
十一、六国毕一
  
    六国中最后抵抗力的赵国形神俱灭,王翦驻军石家庄等待下一步的战略部署,秦王政正愁找不到借口伐燕呢,发生了荆轲刺杀门事件。潇水君演绎的荆轲刺秦王风格近乎戏拟,甚至可以独立作为文学作品,不过比同类题材的《壮士西行》、《荆轲冤》缺那么一点点文学气息。文艺作品不乏此等解构,要想作为文学作品来读,故事结尾还得下一番功夫。
    荆轲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造成他悲剧的最大原因是陶渊明总结的“剑术疏”。荆轲的悲剧在于他是一个不想当刺客的刺客,像他这样的精神贵族有一种渴望被尊重的需求,甚至想成为苏秦那样的时代弄潮儿;荆轲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虽然爱好广泛,但学得都稀松一团糟,在对待学习方面和项羽类似,但人家项羽力能扛鼎,是铁骨铮铮的硬汉,好歹能独挡一面,作为一名优秀的骑兵统帅那是可以写进军史的。
    荆轲不是什么侠客,只不过是个徒有刺杀精神的刺客,也不被业内人士盖聂、鲁句践等人看好,基本上没什么话语权。荆轲在燕国的成名之路可谓顺风顺水,这个菜市场歌手和屠户哥、高渐离组成的“小虎队”迅速暴得大名,红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唱唱哭哭的“忧郁虎”荆轲成为战国末年最具杀伤力的少女杀手。癫狂之后拿起书装文化人的他让诸多名门闺秀为之尖叫和疯狂,但最主要的是他骨子里的深沉打动了田光先生。燕国“血勇之人”多如牛毛,就是秦舞阳之类的“骨勇之人”也不难找,而缺的是荆轲这种“神勇之人”,但碰上刺杀这种技术活光“神勇”是无法搞掂的。
    太子丹飬养荆轲是花了一番心思的,虽然他设计的理想效果是让荆轲胁迫秦王归还六国土地,但事实上秦国已经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制衡打压了;再说秦国的内部矛盾也不像太子丹想象的那么严重,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事实上太子丹的老师鞠武一开始就不赞成“刺杀救国论”,刺杀能除掉一个政敌,但不能挽救一个国家的命运,如果刺杀能起大用的话二战那会儿找几个武林高手少林神僧干掉天皇、伊藤等人不就让日本退兵了嘛!记得张东健就演过一部刺杀伊藤博文的电影,这东西也只在艺术里被无限夸大,但真正的历史意义无异于飞蛾扑火。近代民国建立前虽然也走了一段刺杀的歪路子,但最终推翻满清的不是个把刺客,而是所搞定的那部分枪杆子。田光用自己的死来激将,太子丹用黄金投龟、千里马肝、美人玉手来收买,荆轲都不怎么上心,其实不是他不上心,更不是他不想建功立业,而是他没有金刚钻,不敢揽人家的瓷器活。
    司马迁笔下的几大刺客,成功的也就曹沫、专诸、聂政三人,专诸的兵器最好,战斗力最强的当属聂政了,光天化日之下完成刺杀任务就很难了(侧面反映了韩国安保工作很成问题),还找了个空档毁容挖眼自杀,曹沫这种将军型的刺客单兵作战能力不消说,关键的天时地利也应有尽有。和荆轲命运雷同的豫让在气质上比荆轲也高了一个档次,要不是马受惊他都得逞了,也可以理解为豫让的成名之路就是刺杀这一举,所以做足了功夫,“士为知己者死”的口号喊出了刺客的尊严,涂漆吞炭的行动让赵襄子不得不接受他的请求——象征性地刺几下衣服,让他在地下对主子也有个交代,豫让演技发挥到极致后马上伏剑自杀。荆轲的战斗力甚至连断臂的要离都不如,自以为文化人死之前也没能喊出一个堪称金句的口号,丢人的是堂堂一个刺客连个养尊处优的秦王都追不上,看来荆轲平时的体能训练太少,也只够开个演唱会的!
    如果如荆轲所说,他在易水边等的那个高手能一下干掉秦王那荆轲的耐性也太差了,人没到就出发这还叫“神勇”啊,我怀疑荆轲嘴里的高手不是他好面子编的就是他的粉丝给杜撰的;再说要真有那样的高手人家一人就能成功那你荆轲就是配角了,要那位高手是秦舞阳之类的“骨勇之人”多他还是个累缀,如果那位高手是稍逊荆轲的“神勇之人”也会被秦舞阳拖下水的;再说荆轲也太搞笑了,刺杀不是开演唱会,弄个二人组合去保密的难度要加大很多。荆轲白瞎了徐夫人的名牌匕首了,他的朋友高渐离在多年后也做出了同样外行的刺杀举动,把古代吉他——筑里灌铅想砸死秦始皇,结果当然是失败,不过人家高渐离当时眼瞎没荆轲那么丢人。估计高渐离是想模仿朱亥用铁锥杀人,总感觉铁锥是游戏里才用的兵器,不过正如韩寒在《长安乱》里解构的那样,武术发展到后来就是拼暗器和下毒了,重型武器已被时代所淘汰。
    荆轲刺秦后,秦国即刻调整了远交近攻的大方针,把矛头指向燕国,王翦、李信大破燕代联军。燕王喜逃往辽东偏安了五年,期间老老实实地把儿子太子丹的人头送给了秦王政。燕国人是办不成大事的,因为他们沉不住气,纵然燕昭王贤如尧舜,即使苏秦巧舌如簧,但大方针是错的,最多借力打力搞垮了强邻齐国,而忘了提升自身竞争力,也许是仇恨让燕国人失去了理性。真正的复仇者,应该像勾践一样隐忍,从不把仇恨表现在口头上,找准机会痛下杀手,不给对手留翻盘的机会。时代不同了,人心坏了,所有的国耻家丑都算在了太子丹和荆轲头上,四公子笼络人才的伎俩都很老套可鄙,燕丹也背了很多莫名的口水和脏水!
    公元前225年,王翦之子王贲水灌大梁城,延口残喘的魏国终于成为历史名词。魏国是变法最早的一个国家,本来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只不过刚开始称霸就四处碰壁,好端端一个强国硬是被打成了墙头草!三晋的分裂只不过繁荣了三晋的文化,对于国家地位来说肯定是降低了,三晋中的硬柿子赵国都被捏得稀巴烂了谁还敢抵抗啊?三晋都是人才大国,又都是人才流失大国,其中赵魏两国尤甚。三晋气数已尽,信陵君不能力挽狂澜,伊尹周公也不能,大厦将倾贤人君子们也不是超人,独善其身之余也只能唏嘘慨叹罢了!
    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之后楚国陷入十年更三帝的内乱中,原本就封君泛滥(据考古及文献统计共五十四人)、步履维艰的老大帝国一步步被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李园拖到了绝路上。虽然楚国看似一盘散沙,但到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用区区二十万大军毕其功于一役还是有难度的,秦国为此损失了七名都尉和无数炮灰。
    秦王政亲自道歉,邀请王翦出山,率六十万大军伐楚,并送至灞上。原先我一直以为送到了灞桥呢,车过灞桥收费站时还在无尽缅怀此段历史呢,看来只不过是多此一举罢了!古代为人臣者最怕君主忌惮,为了生存只能自污求全,王翦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袁崇焕军功不能和王翦比,如果说王翦在政治上是个大学生那袁崇焕顶多算个小学三年级水平。
    王翦真不是盖的,一出手就杀死了楚将项燕(一说自杀),楚王负刍得卷铺盖支边了。十多年后王翦的孙子王离又杀了项燕的儿子项梁,不久王离就被项燕的孙子项羽所杀,这两家杀来杀去成世仇了!楚国在春秋时出镜率最高,甚至一度有可能统一中原,不过中原各国总戴着有色眼镜看楚国,动不动就和楚国死磕,孟尝君更是使出了同归于尽的骇人打法来拖垮楚国。
    汉尼拔执掌军权这年,王贲捉住了齐王建这只大龟蛋,齐国灭亡,天下归一。燕国好歹还有个刺客来耍耍帅,楚国至少还掺和了合纵联军,而齐国以牺牲他国换取和平不说,甚至秦人每亡一国还派使到咸阳道贺,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齐王建和他娘君王后内斗内行(齐人尚武,国家灭亡了竟然没发生骚乱,同样也证明齐国当局早已不能代表最广大齐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秦国当成祖宗一样供着,可人家不把他们当孙子。想当年齐桓公纵横江湖、叱咤风云成为万千诸侯的偶像,后世竟坐以待毙,真不会给祖宗长脸啊!如果齐王建能采用即墨大夫的策略资助三晋英豪和楚国流亡政客,或许还能挽救覆亡的命运,纵然于事无补起码我轰轰烈烈闹了一场,至少也没那么丢人啊!
    灭卫虽然在胡亥手上完成的,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卫鞅,也有人说为了纪念吕不韦,还有人说没必要,我认为客观上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想把卫国这个小尾巴留给儿子做登基礼物,不然镇不住那些元老,和李世民贬李勣让儿子树德一样。秦始皇缔造了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为汉族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提供了摇篮,此后在华夏这块土地上统一成了主旋律。秦始皇功盖华夏,超越了三皇五帝,毕竟只有统一的民族才有可能是强盛的,而强盛的民族才能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生存。秦始皇焚诗书,坑方士(被儒生概括为焚书坑儒)有他不理性和愚民的考量,可你要惹了掌握话语权的文化人就等于捅了马蜂窝,相反毁坏文献资料的项羽就没那么多人盯,大家极易把面子工程下西洋算到朱棣头上,却很少有人去清算刘大夏破坏海技术资料的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